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二甲双胍联合顺铂对HCT-8人类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HCT-8人类结肠癌细胞分成二甲双胍组(MET)、顺铂组(DDP)、二甲双胍联合顺铂组(MET+DDP)、空白对照组(CK) 4组,MTT实验观察4组细胞于24 h、48 h、72 h时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观察各组细胞48 h的凋亡比例;Western blotting观察各组细胞48 h时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激活型)以及AKT/GSK-3通路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该实验中MET+DDP组的细胞增殖能力弱于其它三组(P0. 05);细胞凋亡比例高于其它三组(P0. 05); Bax、caspase-3(激活型)表达量高于其它组群,Bcl-2、P-AKT、P-GSK-3表达量低于其它组群,AKT、GSK-3在4组中表达量相对恒定(P0. 05)。结论二甲双胍、顺铂可能通过下调AKT/GSK-3信号通路,改变Bcl-2家族蛋白的表达活性从而促进HCT-8人类结肠癌细胞的凋亡,并促进p-caspase-3剪切转化为caspase-3(激活型);二甲双胍与顺铂可协同发挥促HCT-8人类结肠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其影响的信号通路.方法 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0.5、1、1.5、2 μmol/L)的阿帕替尼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毒性作用,并设置卡培他滨阳性对照组;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上述不同浓度的阿帕替尼处理后结肠癌HCT-116细胞的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对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cl-2,Bax,Caspase-3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其对Akt、p-Akt、Erk 1/2和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细胞毒性检测结果表明,阿帕替尼在体外能有效抑制HCT-116细胞的增殖,IC50为1.335 μmol/L.Annexin-V/PI双染法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阿帕替尼能显著的诱导HCT-116细胞凋亡,并且呈浓度依赖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阿帕替尼可以诱导促凋亡基因 Bax和Caspase-3的表达,并抑制抗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信号通路蛋白的结果表明,在阿帕替尼处理后p-Akt 和p-Erkl/2的表达显著降低,而Akt和Erk总蛋白水平没有变化.结论 阿帕替尼可通过抑制MAPK/Erk、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诱导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在体外培养小鼠结肠癌细胞系MC38和人结肠癌细胞系SW480,同时在体内使用氧化偶氮甲烷(AOM)与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使用二甲双胍进行干预,通过CCK-8、细胞凋亡试验、Western blotting、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粪便16S rDNA测序来分析二甲双胍是否可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并阐明其机制。结果 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分别处理MC38细胞和SW480细胞24 h可在镜下看到,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肿瘤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CK-8法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增加,两种结直肠癌细胞细胞活性率受到抑制。两种结直肠癌细胞加入0、20 mmol/L二甲双胍的细胞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可见,二甲双胍干预可抑制COX-2蛋白的表达,且随着浓度的增加,COX-2蛋白表达呈药物剂量依赖性减低。两种结直肠癌细胞添加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后PGE2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相似文献   

4.
二甲双胍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在体外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二甲双胍干预人子宫内膜癌RL95-2和KLE细胞不同时间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印迹法检测IGF-1Rβ、Akt和p-Akt的表达。结果二甲双胍显著抑制子宫内膜癌RL95-2和KLE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二甲双胍使G_0/G_1期细胞比例升高,S期细胞比例降低。Western印迹法检测显示二甲双胍能够降低IGF-1Rβ和p-Akt的表达。结论二甲双胍能抑制子宫内膜癌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GF-1Rβ表达和抑制Ak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人胰腺癌Panc-1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人胰腺癌Panc-1 细胞后,采用MTT 法检测其对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 观察PTEN、p-Akt(Ser473)、mTOR 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干预48 h 时,不同浓度二甲双胍(0.5、2.0 和8.0 mmo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依次为(7.20±5.92)%、(18.35±4.77)% 和(33.45±4.10)% ;72 h 时对细胞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24.81±4.04)%、(53.42±4.18)% 和(61.36±2.00)%。该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和干预时间延长而增强,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干预48 h时,8.0 mmol 组G1 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低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G2/M 期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高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二甲双胍作用48 h 时8.0 mmol 组细胞的中晚期凋亡率为(12.64±2.74)%,与对照组(7.01±1.14)% 和0.5 mmol 组(6.19±0.32)%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 mmol 组高于对照组和0.5 mmol 组。Western blot 检测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作用48 h 时,2.0 mmol 组和8.0 mmol 组与对照组和0.5 mmol 组比较,PTEN 蛋白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0 mmol 组和8.0 mmol 组升高,而p-Akt(Ser473)和mTOR 的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二甲双胍能抑制人胰腺癌Panc-1 细胞的增殖能力,引起G2/M 细胞周期阻滞,同时诱导胰腺癌细胞的凋亡,其可能的机制是通过激活PTEN 的表达,抑制PI3K/Akt/mTOR 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NA145联合二甲双胍对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影响?方法:慢病毒法将miRNA145转染入人结直肠癌细胞株HCT116,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miRNA145表达的变化?通过CCK-8细胞增殖实验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iRNA145和/或二甲双胍对细胞AMPK?mTOR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CCK-8实验表明miRNA145?二甲双胍均具有抑制HCT116细胞增殖的作用,二者联用使细胞增殖受到更大程度的抑制?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二甲双胍?miRNA145以及二者联用可进一步促进AMPK的活化进而影响mTOR蛋白表达水平?结论:miRNA145联合应用二甲双胍具有更强的抑制人结肠癌细胞株HCT116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凋亡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 方法 将HCT8细胞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二甲双胍组(5、10以及20 mM),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措施。MTT法观察4组细胞增殖及对结肠癌细胞的抑制率,AnnexinV-FITC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应用PCR以及Western-blot检测mTOR通路相关基因与蛋白的表达量。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对HCT8均有抑制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性,20 mM二甲双胍对结肠癌HCT8细胞抑制作用最明显,与5、10 mM以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随着时间的增加,二甲双胍对结肠癌HCT8的抑制作用增加,72 h后抑制率与24 h以及48 h抑制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结果显示5、10以及20 mM二甲双胍作用于结肠癌HCT8细胞后凋亡率分别是(3.16±0.16)%、(5.12±0.39)%以及(6.11±0.15)%,均高于对照组凋亡率(1.5±0.28)%,各组之间凋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干预后结肠癌细胞4EBP1、S6K1以及mTOR的mRNA表达量以及蛋白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双胍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以及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中药灌肠方中的有效成分澳洲茄胺对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澳洲茄胺抑制肠癌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仪检测澳洲茄胺对HCT-116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HCT-116细胞凋亡;qPCR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ax、Survivin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Bcl-xl、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以及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PI3K、Akt表达情况。结果?实时无标记细胞分析检测法证实澳洲茄胺对肠癌HCT-116细胞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随药物浓度、给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强;流式检测发现随药物浓度的增加,其凋亡增多;qPCR法证实澳洲茄胺能上调Bax、下调Survivin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证实澳洲茄胺上调Bax蛋白,促进Caspase-3、Caspase-8、Caspase-9、PARP蛋白活化,下调Bcl-2、Bcl-xl蛋白表达,升高Bax/Bcl-2表达比值,并且抑制PI3K、Akt蛋白活化。结论?澳洲茄胺抑制肠癌HCT-116细胞增殖,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及调控Caspase家族、Bcl-2家族、Survivin、PARP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对凋亡的2条途径均有作用,即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苦参碱(Mat)联合LY294002对人髓系白血病K562细胞增殖、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Mat单药和联合LY294002对K562细胞增殖的影响;将K562细胞分为对照组、Mat组、LY294002组和Mat+LY294002组,分别采用0.4 g/L Mat及10 μmol/L LY294002单独或联合干预48 h后,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annexin Ⅴ-FITC/PI双标记检测细胞凋亡,PI单标记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Mat联合LY294002对K562细胞p-mTOR、p-PI3K、Akt、p-Akt、CyclinD1、Bcl-2、Caspase-9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CCK-8结果显示,不同浓度Mat单药和联合LY294002均可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且联合组增殖抑制率比单药组明显升高(P<0.01)。形态学检查显示,联合用药组比单药组凋亡表现更明显。流式细胞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及单药组相比,联合组显著促进细胞凋亡([ 42.50±2.63)%,P<0.01],显著增加了细胞周期G0/G1期细胞比率([ 57.23±1.44)%,P<0.01]。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两药联合后K562细胞p-mTOR、CyclinD1、p-PI3K、p-Akt、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1),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1)。结论 Mat和LY294002联合应用可以增强对K562细胞生长抑制的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有效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的p-Akt表达,使p-mTOR、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Caspase-9蛋白表达上调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川芎嗪通过Akt信号通路影响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盐酸川芎嗪对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0、0.2、0.5、1.0、1.5、2.0、2.5、3.0、3.5 mg/mL盐酸川芎嗪处理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核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检测Akt以及下游相关蛋白mTOR、p70S6蛋白及蛋白磷酸化的表达,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结果 盐酸川芎嗪能有效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且显示浓度时间依赖性(P<0.05).1.5、2.5 mg/mL的盐酸川芎嗪能够降低Akt和p-Akt的表达,进而下调mTOR、p-mTOR、p70S6及p-p70S6的表达(P<0.05);同时下调Bcl-2、上调Bax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Akt及其下游信号通路介导了盐酸川芎嗪抑制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及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华蟾素对肺癌细胞A549及PTEN/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培养肺癌细胞株NCI-A549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华蟾素,应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24、48、72 h后细胞增殖活力,Ki67及EdU检测72 h细胞增殖活力,免疫印迹法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以及磷酸化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的同源基因(phosphorylated-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 deleted on chromosome ten,p-PTEN)蛋白表达。结果0.2 μg/mL华蟾素作用于A549细胞株48 h后显示明显抑制增殖作用(P < 0.01),0.8 μg/mL华蟾素处理12 h后均具有不同程度抑制增殖作用(P < 0.05~P < 0.01)。不同浓度华蟾素作用于细胞72 h后,p-PI3K、p-AKT、p-mTOR、p-S6、p-PTEN表达量均较对照组下降(P < 0.05~P < 0.01),而PI3K、AKT、mTOR、S6及PTEN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抑制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STYK1基因下调对结直肠癌细胞HCT-15增殖、凋亡和迁移以及MEK/ERK和PI3 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因干扰技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15中STYK1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抑制效果,CCK-8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侵袭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检测STYK1表达下调对HCT-15细胞MEK/ERK和PI3 K/AKT信号通路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干扰对照组相比,STYK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HCT-15细胞增殖活性(P<0.01)和侵袭能力(P<0.01),并诱导细胞凋亡(P<0.01);同时,STYK1表达下调明显抑制HCT-15细胞ERK1/2和AKT蛋白的磷酸水平.结论 STYK1基因干扰可以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并诱导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EK/ERK和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PAPPA-AS1在人肺腺癌细胞铂类耐药中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 采用RNA测序(RNA-seq)技术检测人肺腺癌细胞A549及其铂类耐药细胞中lncRNA和mRNA的差异表达谱;qRT-PCR检测lncRNA PAPPA-AS1在A549/DDP和A549/ND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利用siRNA技术下调铂类耐药人肺癌细胞中PAPPA-AS1的表达,CCK-8实验检测肺腺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分布;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p-PI3K、p-Akt、p-mTOR蛋白在A549/DDP和A549/NDP细胞中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亲代敏感细胞A549相比,lncRNA PAPPA-AS1在A549/DDP和A549/NDP细胞中呈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si-PAPPA-AS1组的肺腺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敏感性增强,细胞增殖活力下降,细胞凋亡率增加(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si-PAPPA-AS1组的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磷酸化PI3K、Akt和mTOR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下调PAPPA-AS1可以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逆转肺腺癌细胞对铂类药物的抵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采用慢病毒过表达胃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基因,探讨其对胃癌细胞自噬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胃癌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分为未感染组、阴性对照病毒组和基因过表达组,分别给予无慢病毒感染、空载体慢病毒和过表达TLR4慢病毒稳定感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及胃癌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HGC-27细胞和MGC-803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p-PI3K/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BGC-823细胞、HGC-27细胞和MGC-803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GC-823细胞中Becli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GC-7901细胞中LC3和Becli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过表达TLR4基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自噬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子宫内膜癌PI3K/AKT通路中的作用,评估PTEN基因在抗肿瘤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利用慢病毒载体系统, 构建人PTEN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和PTE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分别转染PTEN野生型的HEC-1A细胞和PTEN突变型的Ishikawa细胞, 建立PTEN 基因敲减及过表达的细胞模型,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TEN基因敲减或过表达前后PTEN蛋白的表达和AKT通路的活化情况, MTT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前后细胞增殖的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转染前后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1. HEC-1A细胞转染PTEN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后,细胞的增殖曲线和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但Ishikawa细胞转染PTEN基因过表达慢病毒载体后,增殖曲线和细胞凋亡率显示其生长呈明显抑制状态。2.当HEC-1A细胞转染了RNA干扰病毒后(HEC-1A-RNAi),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PTEN蛋白表达下调,其EGFR, p-EGFR, mTOR, p-mTOR, AKT, p-AKT蛋白表达增强,当Ishikawa细胞转染了过表达载体病毒后(Ishikawa-PTEN),Western Blot 结果显示其PTEN蛋白表达上调,p-EGFR,p-mTOR,AKT,p-AKT蛋白表达减弱。3.HEC-1A-RNAi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比例减少,S期细胞比例增加,Ishikawa-PTEN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细胞比例减少。【结论】PTEN 基因可以抑制细胞增殖过程, 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患者基因治疗的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5(AQP-5)对细胞增殖及凋亡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COLO 205和SW48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用于实验.通过siRNA技术抑制内源性AQP-5的表达,并经免疫荧光、PCR检测AQP-5-siRNA转染效率,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FITC/PI和TUNEL检测细胞凋亡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表达变化.结果 在COLO 205和SW480细胞株中,转染AQP-5-siRNA后AQP-5表达下调达90%.MTT分析结果显示,与转染NS-siRNA组相比,转染AQP-5-siRNA组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发现,与NS-siRNA组细胞相比,转染AQP-5-siRNA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5);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与转染NS-siRNA组相比,转染AQP-5-siRNA明显提升Bax/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 AQP-5-siRNA可体外促进结直肠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Bax/Bc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郭志强  张敏  许斌兵 《西部医学》2023,35(8):1136-1141
探讨丙泊酚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丙泊酚10 mg/mL分别与乳腺癌MCF-7和BT474细胞系共孵育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组。PI3K过表达质粒经丙泊酚处理后转染MCF-7细胞分为对照组、丙泊酚+PI3K组、PI3K组,分别检测细胞的生存、侵袭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PI3K/AKT/ 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MCF-7小鼠模型,免疫组化和TUNEL实验用于检测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丙泊酚显著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能力(P<0.05)。Western blot和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丙泊酚通过降低Bcl-2和Bcl-w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来诱导细胞凋亡(P<0.05)。丙泊酚降低了乳腺癌细胞中磷酸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 (AKT)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P<0.05)。对P13K进行过表达处理后显示,PI3K过表达逆转了丙泊酚对MCF-7细胞的生长和侵袭的抑制作用(P<0.05)。体内实验表明,丙泊酚治疗明显抑制MCF-7小鼠模型中的肿瘤生长,促进了细胞凋亡(P<0.05)。结论 丙泊酚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体外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顺铂对喉癌Hep-2细胞协同作用的机制。【方法】 Hep-2细胞在雷帕霉素单药浓度为5、20 μmol/L;顺铂单药浓度为3、12 μmol/L;联合用药浓度为雷帕霉素5 μmol/L联合顺铂3 μmol/L中分别培养,检测Hep-2细胞AKT, mTOR, S6K和ERCC1(DNA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蛋白分别在3,6,12,24,48 h的表达情况。【结果】 雷帕霉素单药干预Hep-2细胞12 h后,p-mTOR、S6K及ERCC-1表达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性,AKT蛋白表达在48 h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顺铂单药干预Hep-2细胞时,ERCC-1表达12 h后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TOR、AKT和S6K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时,AKT蛋白表达在48 h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mTOR、S6K、在12 h后表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CC-1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帕霉素和顺铂联合应用时,呈协同作用,这可能与雷帕霉素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影响ERCC-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