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永生  张伟强  钟映玉  罗伟文 《广东医学》2012,33(12):1769-1771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两种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临床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收治的46例SIRS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VVH和HVHF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不同时间点、治疗结束后3个月或死亡,记录相关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的体温、APACHEⅡ评分在治疗后24、48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在治疗后48、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在治疗后48、72、96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在治疗后72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介素-6在治疗后72、96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示APACHEⅡ评分、ICU病死率、总病死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RS消除时间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CVVH相比HVHF能够较快地改善患者SIRS相关指标,并能够缩短SIRS持续时间,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与CVVH治疗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沈清  梁少梅  甘华  杜小刚  李正荣 《重庆医学》2011,40(22):2220-2222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对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CVVH对该院的22例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进行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流动力学,肾、肝功能,电解质,动脉血气分析,凝血象,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并观察其病死率,以评价CVVH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CVVH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学平稳(P<0.05),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明显下降,总胆红素和结合胆红素明显下降;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以及代谢性酸中毒纠正(P<0.05);治疗前、后患者凝血象、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变化(P>0.05);患者病死率有所下降。CVVH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CVVH是肝移植术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天增 《中外医疗》2013,32(4):85-86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滤过在急性肝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该科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期间14例急性肝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CVVH治疗,治疗期是严格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对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各指标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14例患者在采用CVVH治疗后,BUN和Cr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TB与DB也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与肝肾功能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LT与AST无明显改善。结论连续性血液滤过治疗急性肝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效果显著,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急性肝损伤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与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新的连接方式对血液滤过器的影响。方法:行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CVVH+HP)治疗的重症患者12例,比较血液灌流前后血液滤过器压力参数变化及凝血情况,比较单行CVVH和CVVH+HP时血液滤过器寿命及溶质清除效果。结果:与血液灌流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 h、2 h及治疗结束后血液滤过器输入压、滤过器压、废液压、压力降及跨膜压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h、2 h回输压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行CVVH 39例次,滤过器寿命51.15±11.65 h,CVVH+HP 21例次,滤过器寿命49.14±12.38 h,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行CVVH组治疗后白介素6、C反应蛋白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VVH+HP组治疗后白介素6(218.93±179.86 pg/mL vs152.84±153.88 pg/mL)和C反应蛋白水平(124.30±43.13 mg/L vs 100.02±51.08 mg/L)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加曲班与普通肝素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中抗凝作用和安全性比较。方法:将40例肾功能不全需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阿加曲班组和普通肝素组各20例,分别使用阿加曲班和普通肝素抗凝。检查患者CVVH治疗前后血小板和肾功能,第1、4、8 h、治疗结束前以及治疗结束后1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观察治疗过程中管路和滤器凝血情况,监测患者治疗结束后24 h内有无出血事件的发生。结果:CVVH治疗后,普通肝素组血小板数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P>0.05);阿加曲班组和普通肝素组APTT在CVVH治疗后1 h和治疗结束前延长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P>0.05),而普通肝素组仍高于治疗前(PPP>0.05)。结论:阿加曲班在CVVH治疗中的抗凝作用与普通肝素效果相当,停药后APTT恢复较快,且对血小板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可能是CVVH治疗中比较理想的抗凝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连续性静脉一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23例心脏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了解CCVH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疗效,提高护士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方法:收集2008—2012年来我院对23例ARF的患者采用CVVH治疗前后的肾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CVVH有利于改善ARF患者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结论:CVVH治疗中临床的护理抢救技术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连续性血液净化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98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观察者采取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恢复情况及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SCr和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6/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57%(1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优于间歇性血液净化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间歇性血液滤过(intermittent hemofiltration, IHF)治疗对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流动力学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年5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CVVH或IHF治疗的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资料,共34例,19例为CVVH治疗,15例为IHF治疗。分析患者一般资料,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变化及透析治疗后28 d生存情况。结果 CVVH与IHF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舒张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HF组治疗后收缩压低于CVVH组(P<0.05);治疗后48 h,CVVH与IHF组最大平均压、血压波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IHF组最低平均压低于CVVH组(P<0.05)。CVVH组和IHF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28 d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APACHE Ⅱ分值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APACHE Ⅱ分值、单位时间内净超滤量是最低平均压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与IHF相比,CVVH治疗Ⅰ型心肾综合征未能明显降低病死率。Ⅰ型心肾综合征患者生存和血流动力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是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血吸附(AP)并联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3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AP并联CVVH方法)和对照组(32例,单纯CVVH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TNF)、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IL-1、IL-6、IL-10)的变化和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同时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并进行组内和组间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50 h后TNF、CRP、IL-1、IL-6和IL-10数值呈下降趋势,数值变化和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50 h后APACHEⅡ评分呈下降趋势,数值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发生出血、休克、过敏、血小板减少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P并联CVVH能有效降低SIRS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预后,疗效优于单纯CVVH,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96例,随机均分为2组(n=48)。对照组给予HD治疗,观察组给予HD联合HP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生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透析HD联合HP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娄澜 《透析与人工器官》2007,18(4):42-43,46
目的通过对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合并多脏器衰竭(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MODS)的患者进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了解CVVH对重要脏器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提高护士对伴有多脏器衰竭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方法收集2005至2006年我院对32例重症ARF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采用CVVH治疗前后的BUN、Scr及血流动力学的数据的比较。结果CVVH有利于改善重症ARF患者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对心、脑等重要脏器无明显副作用。重症ARF患者的死亡率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疾病严重性,CVVH治疗中临床的护理抢救技术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治疗的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技术(CVVH)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治疗机制。方法:SIRS患者80例随机分为CVVH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实行CVVH治疗和常规治疗。监测治疗前后SIRS激活物质内毒素(ET)及与SIRS病程发展密切相关炎症因子及抗炎因子水平;对两组临床指标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 CVVH对SIRS患者主要致病因素-内毒素及相关因子降钙素原的清除作用较为显著,内毒素6h时即已清除40%,24h清除率达到80%以上。(2)CVVH组患者血清各炎症因子水平在6小时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2h、24h及48h各炎症因子水平持续下降。(3)CVVH组患者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指标总体改善率达92.50%,对照组的5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P<0.01)。(4)CVVH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17.64,P<0.01)。发生MODS患者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CVVH组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清除患者体内与SIRS激活、级联放大效应以及免疫失衡等环节相关的物质是CVVH治疗SIRS的作用机制,CVVH可以有效阻断SIRS向MODS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us-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疗效。方法3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除经内科常规治疗外,行PE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在治疗前、PE后、CVVH结束时,分别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血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a),并进行ICU监护的结果记录。以APA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判断患者病情的变化[1]。在治疗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血浆置换后血淀粉酶、脂肪酶、血脂、血CRP、血TNF-a明显下降(P<0.05),CVVH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APACHE II评分及SIRS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PE联合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唐怡  张凌  杨莹莹  廖宇捷  赵宇亮  付平 《西部医学》2012,24(2):233-235,238
目的评估传统治疗基础上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与单独使用CVVH治疗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实验方式于2010年7月~2011年11月纳入脓毒血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后随机分配至HP联合CVVH的实验组及单独使用CVVH的对照组。实验组将血灌器串联于滤器后同时进行2h治疗后拆除血灌器继续行CVVH治疗,24h后再次行血液灌流,重复进行至少3次。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0h)及治疗第72h采血检测TNF-α、IL-1、IL-6和IL-10浓度。每日记录生命体征、血红蛋白浓度(Hb)和血小板计数(Plt)。比较两组60天生存率、ICU住院时间和肾功能恢复时间等指标。结果两组共纳入患者45例,实验组24例,对照组21例。实验组60天存活率为13/24(54.2%),对照组60天存活率为10/21(47.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活患者ICU住院天数两组无显著差异[(18.8±10.5)d vs.(28.8±10.2)d,P=0.392]。存活患者肾功能恢复天数,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7.4±5.4)d vs.(25.5±15.7)d,P=0.019]。治疗前两组血TNF-α、IL-1、IL-6和IL-10浓度无显著差异,治疗第72h时,实验组血清TNF-α、IL-1水平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血清IL-1水平显著下降。两组患者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与单独CVVH相比较,HP联合CVVH能更加有效的清除炎症介质,有助于肾功能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抢救重症烧伤患者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重症烧伤患者50例,将其中接受CVVH治疗的27例患者为A组,另23例未接受CVVH治疗的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烧伤面积、血清钠浓度、血清钾浓度、血尿素氮、肌酐、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面积方面无统计差异,但A组患者高钠血症、高钾血症的发生率、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病死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CVVH治疗能降低烧伤患者高钠及高钾血症的发生率,缩短烧伤后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恢复时间,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稳定患者的内环境从而降低重症烧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探讨血液净化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15分的脓毒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组、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组(HP+CVVH),每组12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常规治疗+CVVH治疗、常规治疗+HP+CVVH治疗。检测各组治疗后不同时相点血清TNF-α、IL-6、IL-10、HMGB-1浓度,并比较各组1~7 d全身性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sepsis related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及28 d存活率的差别。结果对照组及CVVH组TNF-α、IL-6、HMGB-1、IL-10在第1、3天各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CVVH组中HP治疗2 h后的TNF-α、HMGB-1、IL-10均有明显下降,IL-6也有一定下降,其他时相点浓度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VVH组从第4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HP+CVVH组第2天起SOFA评分即明显降低(P<0.05);28 d存活率提高(对照组、CVVH组、HP+CVVH组分别为41.67%、58.33%、66.67%),且以HP+CVVH组更明显,但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VVH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清TNF-α、IL-6、HMGB-1、IL-10的水平无明显影响,HP能显著降低血清TNF-α、HMGB-1、IL-10浓度;CVVH及HP+CVVH治疗均能促进脓毒性休克患者器官功能恢复,且以HP+CVVH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连续性静脉-静脉滤过(CVVH)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蜂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蜂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抛硬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CVVH联合H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R)、肌红蛋白]水平、少尿期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Scr、β2-MR及肌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少尿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VVH联合HP治疗蜂蛰伤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优于血液透析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指标水平,缩短患者的少尿期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在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接受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针对各患者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护理。对护理前后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患者护理后BUN、Scr及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护理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并采用针对性护理,能显著改善肾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在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1年2月住院接受血液净化治疗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其中行常规血液净化治疗30例为对照组,行持续性血液净化治疗30例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定期复查电解质、肾功能检查提示,两组患者Scr、BUN下降较快,血pH数值波动范围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死亡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凝血功能提示,PLT下降、APTT数值延长。结论:肾功能衰竭患者诊断明确后,在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基础上应早期行血液净化治疗,在改善肾功能不全患者内环境及降低患者死亡率方面持续血液净化优于常规血液净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连续性血液滤过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CVVH治疗21例SIRS患者的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等临床变化,并与同期治疗的21例SIRS病人对照上述指标作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CVVH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采用CVVH治疗可显著改善SIRS患者的临床表现,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