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影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12例和放射治疗协诊4例回顾性分析鞍区生殖细胞瘤的CT影像特点。结果 16例鞍区生殖细胞瘤,5例肿瘤形态不规则,侵犯垂体和垂体柄,6例肿瘤累及垂体柄增粗;2例肿瘤仅累及下丘脑。CT平扫显示所有肿瘤均无钙化,呈等或略高密度。增强CT示肿瘤明显均匀强化。3例瘤体呈环状强化。1例沿脑脊液发生种植性播散,右脑外侧裂池内有一结节病灶。结论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关系,并探讨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特征。方法对1例鞍区生殖细胞瘤孕妇患者行MRI检查误诊为垂体大腺瘤,结合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鞍区生殖细胞瘤,总结鞍区生殖细胞瘤的影像诊断特点,并与鞍区其它肿瘤(垂体大腺瘤、脑膜瘤)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妊娠合并生殖细胞瘤相关文献回顾分析。结果本例鞍区生殖细胞瘤发生于孕37周的孕妇,MRI影像于垂体窝内见一等T1稍长T2软组织信号肿块,增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病灶突向鞍上池,双侧海绵窦受压,蝶鞍扩大。患者急诊行剖宫产术,3天后急诊全麻下行内镜经鼻蝶肿瘤切除术,标本行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鞍区生殖细胞瘤。结论妊娠合并鞍区生殖细胞瘤非常罕见,其影像表现容易误诊为垂体大腺瘤及脑膜瘤,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综合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颅内多发生殖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活检病理或临床试验性放射治疗证实的8例颅内多发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MRI表现。结果8例肿瘤均可见鞍上区及松果体区两个病灶共16个病灶,MR表现为较均匀稍长T1、等T2或长T2信号,5个病灶内见多个点状更长T1长T2坏死囊变信号,所有病灶均未见明显瘤周水肿。增强扫描16个病灶中11个病灶呈明显均匀强化,5个病灶内坏死囊变不强化呈不均匀强化。结论生殖细胞瘤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尤其是对于同时累及鞍上区及松果体区病变者,MRI对其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鞍区生殖细胞瘤属异位松果体瘤,分为生殖性和非生殖性细胞瘤,常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术前不易明确诊断,常误诊为颅咽管瘤.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8月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生殖细胞瘤7例,现结合文献探讨其临床诊断、影像学特点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枢性尿崩症(central diabetes insipidus,CDI)的脑部MRI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并借以逐步提高医师的诊断水平。方法搜集2003年4月-2004年4月行头部MRI检查并诊断为CDI的患者24例,其中8例手术证实,7例进行了Gd-DPTA增强扫描。结果24例确诊病例中,MRI上表现为鞍区占位者为17例(其中包括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组织细胞病X等),其病变均累及下丘脑-垂体系统,3例在影像学上仅表现为空蝶鞍,2例表现为鞍区术后改变。原因未明仅表现为单纯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垂体柄不连续2例。结论中枢性尿崩症病因复杂多样,最常见于垂体腺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鞍区术后、组织细胞病X等,在MRI影像学特征中后叶高信号消失对CDI的诊断有较高价值,对CDI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中,MRI应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松果体区及鞍区生殖细胞瘤的MRI影像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鞍区、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63岁(平均18.8岁)。全部病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位于松果体区4例,其中1例累及第四脑室;鞍区6例。生殖细胞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MR上T1加权为等或略低信号;T2加权为均匀或不均匀等或高信号肿块,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生殖细胞瘤临床和影像表现缺乏特异性,MR I是最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颅内生殖细胞瘤的CT和MRI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或放疗证实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的CT和MRI表现。结果18例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中,9例位于松果体区,3例位于基底节区及丘脑,6例位于鞍区。松果体区肿瘤MRI呈长T1、等或长T2信号,边缘光滑,出血少见,CT呈均匀等密度或稍高密度,松果体钙化常被肿瘤包埋,增强呈均匀显著强化。鞍区肿瘤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正常短T1信号消失,肿瘤T1WI呈等信号,T2WI上信号可以表现为等或高信号,CT上肿瘤实体部分呈高密度,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基底节及丘脑肿瘤,瘤体较大,信号及密度不均匀,边缘欠清晰,出血多见,增强呈不均匀强化。结论颅内生殖细胞瘤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临床表现可进一步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鞍区病变相关的形态变化规律。方法:运用高场强的MR扫描机,连续观测14例垂体微腺瘤、12例大腺瘤、1例生殖细胞瘤和11例空蝶鞍,研究鞍区相关结构的形态改变。结果:垂体腺瘤大致呈膨胀性生长,推压周围结构;而生殖细胞瘤呈浸润性生长,周围结构很早即可出现信号改变。空蝶鞍可以发生在鞍膈上,也可以出现在鞍膈下。结论:垂体柄的形态变异大,既可以偏斜,也可以折曲。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不能依赖于垂体柄的偏斜及垂体腺的局部高起与否。多数大腺瘤周围可以识别垂体腺组织。一般呈薄片状位于肿瘤的上面、后面和两侧。作者根据空蝶鞍是否存在膈下蛛网膜下池而分为Ⅰ型、Ⅱ型,再按空虚是否完全而分出Ⅰa、Ⅱa型和Ⅰb、Ⅱb型。由于中国人鞍结节较平坦,真正的“前置型”视交叉较少见。能否安全通过视交叉一颈内动脉间隙手术操作可以参考冠状位MR片。  相似文献   

9.
垂体柄病变是临床上的少见病,其病因复杂,病理特点多样,临床表现有的十分相似,鉴别诊断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核磁共振检查的普及,垂体柄病变检出率明显增高,因此,正确认识垂体柄病变的病因、病理、影像学特点对明确诊断和选择正确的治疗手段至关重要。该文按发病机制的不同对垂体柄病变予以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6例鞍区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女性多见。临床常表现为尿崩症、视力障碍及丘脑下部-垂体功能紊乱。CT检查可确定肿瘤的部位,反映肿瘤的内部结构,提供恶性肿瘤的诊断依据以及确定脑积水的梗阻部位、发现蝶鞍局限性骨质破坏等。鞍区生殖细胞瘤起源于丘脑下部,如漏斗、视交叉、垂体柄等。肿瘤平扫呈高密度,少数可有多发、散在、小的低密度区;增强CT强化显著,低密度区无强化。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沿脑脊液循环种植性转移及沿邻近室管膜浸润生长等,可视为恶性肿瘤征象,后者对本病具有特征性意义。另外,部分病例鞍区与松果体医生殖细胞瘤并存,检查中要注意寻找。  相似文献   

11.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瘤是罕见的胚胎性肿瘤,其可位于松果体区、第三脑室壁及鞍上区。本文将遇到的1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合并良性畸胎瘤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黄色瘤样垂体炎临床上极少见。1 例33 岁女性患者,因头痛、视力障碍、停经入院,实验室内分泌学检 查提示皮质功能减退;MRI 检查表现为鞍区占位,T1WI 呈等信号,T2WI 为略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 垂体柄增粗,视交叉被向上推压移位,左侧海绵窦受侵,肿块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冠状位上略呈“三角形”。术前 诊断为垂体腺瘤,在全身麻醉下行鞍区及鞍上占位病变切除术+ 视神经减压术,病理检查表现为镜下见间质泡沫细 胞、淋巴浆细胞、粒细胞明显增生,支持黄色瘤样垂体炎。黄色瘤样垂体炎的MRI 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最典型 的MRI 特点是垂体柄增粗及由于增粗的垂体柄、侵犯海绵窦而在MRI 冠状位上表现为“三角形”。分析其影像学特 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黄色瘤样垂体炎临床上极少见.1例33岁女性患者,因头痛、视力障碍、停经入院,实验室内分泌学检查提示皮质功能减退;MRI检查表现为鞍区占位,T1WI呈等信号,T2WI为略高信号,增强后病变明显均匀强化,垂体柄增粗,视交叉被向上推压移位,左侧海绵窦受侵,肿块包绕左侧颈内动脉,冠状位上略呈“三角形”.术前诊断为垂体腺瘤,在全身麻醉下行鞍区及鞍上占位病变切除术+视神经减压术,病理检查表现为镜下见间质泡沫细胞、淋巴浆细胞、粒细胞明显增生,支持黄色瘤样垂体炎.黄色瘤样垂体炎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其最典型的MRI特点是垂体柄增粗及由于增粗的垂体柄、侵犯海绵窦而在MRI冠状位上表现为“三角形”.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罗雪松  朱江 《四川医学》2013,34(5):744-746
目的探讨鞍区常见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收治入院的50例经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鞍区肿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MRI诊断垂体腺瘤32例,颅咽管瘤10例,鞍区脑膜瘤5例,星形细胞瘤1例,转移瘤1例,畸胎瘤1例,与病理结果相一致。结论 MRI具备高软组织分辨率、无骨伪影、多平面成像的优点,结合Gd-DTPA增强扫描,是鞍区肿瘤诊断的有效方法,可以弥补CT的不足,对鞍区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晏怡  孙晓川  乔俊东 《重庆医学》2003,32(9):1211-1213
目的 探讨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道1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例肿瘤位于左顶枕叶,以颅内高压、偏盲为首发症状,影像学表现及术中所见与该部位其它常见肿瘤不易鉴别,经病理及肿瘤免疫组化证实为生殖细胞瘤。文献中无该区生殖细胞瘤的深入报道。结论 大脑半球生殖细胞瘤罕见,术前不易确诊,手术全切辅以放化疗是其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鞍区慢性炎性肉芽肿的临床与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鞍区慢性炎性肉芽肿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提高对鞍区炎性肉芽肿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鞍区慢性炎性肉芽肿病人,对其化验室检查、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鞍区慢性炎性肉芽肿可出现垂体、视神经受压及颅内压增高等表现,影像学表现为鞍区分叶状占位,CT增强扫描呈一致性明显强化,MRI呈不规则略长T1长T2信号,并向前方、海绵窦发展,可见鞍底骨质硬化;同时合并副鼻窦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征象.结论 鞍区炎性肉芽肿极为少见,全面检查,综合分析,不应忽视任何一个细节,需与发生在该部位的垂体瘤、颅咽管瘤、生殖细胞瘤及脑膜瘤等鉴别,最后确诊需要依靠病理.  相似文献   

17.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LyH),是一种极其少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理诊断为金标准,以垂体淋巴细胞浸润为特征.本文报道2009年6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收治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  相似文献   

18.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仰同  戴建平 《北京医学》2006,28(12):708-711
目的 分析颅内生殖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及影像特征.方法 收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影像资料完整的颅内生殖细胞瘤患者112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影像学分析.结果 112例中,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57例,占颅内生殖细胞瘤的50.9%,鞍区38例,丘脑和基底节区17例.松果体区生殖细胞瘤为等T1,等或稍长T2信号,均匀、明显强化;鞍区生殖细胞瘤囊根据具体部位不同,将其分为三类.丘脑和基底节区多表现为混杂T1和混杂长T2信号,斑片样、囊壁环形强化,或环形分隔样增强.结论 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发病性别、年龄、好发部位及MRI具有一定特殊性,多数情况下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提高对垂体细胞瘤的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临床治疗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位于鞍内或鞍上的18例垂体细胞瘤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其中男女各9例,年龄11~69岁,中位年龄44岁.免疫组化观察CK、EMA、Vim、S-100、GFAP、TTF-1、CD56、Syn、CgA、Ki-67表达情况.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垂体腺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探讨其分型,各型特点及有关鉴别诊断。结果大腺瘤(>10mm),鞍上池前部肿物呈圆形或椭圆形,少数呈分叶状,肿瘤可有坏死、囊变,亦可有占位效应。微腺瘤(<10mm)有局限性鞍底下陷变薄,垂体柄偏移,垂体高度增加和上缘局限性隆凸。结论鞍内肿瘤、肿瘤形态及结构特征、肿瘤MRI信号特点、增强表现及临床表现等对诊断垂体腺瘤有一定特异性。CT、MRI能明确垂体腺瘤向周围侵犯范围,有诊断及估计预后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