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1月在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推拿科就诊的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间歇拔伸推拿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和对照组(常规推拿手法).使用国际公认的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进行疼痛积分评价,观察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颈椎生理曲度、椎间隙、颈椎稳定性变化情况差异有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间歇拔伸推拿手法配合牵引下正骨手法的疗效优于常规推拿治疗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牵引下旋转复位治疗颈椎关节病,观察颈椎影像学(CR片)改变.[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结果]牵引下旋转复位法可以有效纠正颈椎病患者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与普通牵引治疗相比能更好改善病人的疼痛等症状.[结论]牵引下旋转复位法是治疗颈椎关节病的有效手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丁伟 《河北医学》2016,(1):125-128
目的:观察患者颈椎处于不同体位下应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7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在颈椎保持前屈位、中立位、后伸位体位下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观察三组患者颈椎病的症状体征、临床疗效、主观疼痛及颈部残障指数(NDI)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各组患者症状体征量表各项目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提高(P<0.05);治疗后,后伸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分优于中立位组,中立位组症状体征量表总积优于前屈位组.治疗后,三组患者间总有效率及主观疼痛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后伸位组优于中立位组和前屈位组(P<0.05);NDI评分后伸位组(0.18±0.07)显著低于中立位组(0.24±0.05)和前屈位组(0.29±0.06) (P<0.05).结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拔伸旋转手法治疗时,在20度范围内,患者后伸位的临床疗效优于中立位和前屈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随机选取11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颈椎牵引疗法,观察组予以脊柱微调手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控制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均具有显著性优势(P<0.05);且两组治疗后在简易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NDI法、颈曲度值、颈椎关节位移指数、临床症状体征上比较,观察组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脊柱微调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较之于颈椎牵引疗法的临床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医学报》2013,(12):1918-1919
目的:观察宣痹舒络汤配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自拟宣痹舒络汤内服再结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观察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颈椎Cobb角变化,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患者治疗后疼痛症状显著改善,大部分恢复正常工作生活,颈椎Cobb角显著改善,有效率为96%。结论:宣痹舒络汤配合提牵旋转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恢复颈椎曲度。  相似文献   

6.
旋转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园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159-160
目的观察旋转正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2007年6月~2008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旋转正骨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软组织推拿手法治疗。观察其症状、体征、颈椎生理曲度等变化。结果提牵旋转正骨法比一般的软组织推拿手法疗效显著,在症状、体征、颈椎曲度、改善程度上也优于一般的软组织推拿手法(P〈0.05)。结论旋转正骨法改善神经根局部的刺激和压迫因素、纠正患椎移位、调整颈椎内外力平衡、改善神经根供血不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配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治疗颈椎曲度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颈椎曲度异常并伴有颈、肩、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36例,对照组34例。试验组患者先后采用推拿手法及颈椎电动间歇牵引疗法进行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共14次;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颈椎电动间歇牵引进行治疗,每日1次,持续治疗2周,共14次。疗程结束后分别对患者的临床疼痛症状及颈椎曲度变化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疗效分析方面,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76.47%,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显示,试验组治疗方法对于改善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颈曲值比较分析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组间颈曲值比较显示,试验组改善颈椎曲度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该研究初步证明了推拿手法配合颈椎电动间歇牵引对于改善颈椎曲度异常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恢复其颈椎曲度具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中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间歇拔伸配合巨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间歇拔伸合巨刺法,对照组采用推拿合针刺治疗,2组治疗均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9.6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疼痛VAS评分比较,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拔伸合巨刺法能更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正>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1],中医推拿治疗对于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麻木症状具有良好效果。近年来,笔者采取颈椎牵引联合中医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3例,并与单纯颈椎牵引比较,现将结果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自2009年6月—2010年4月共收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66例,均经体检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双斜位及动力位X线片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必要时拍摄颈椎MRI或CT以排除颈椎后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颈椎活动度评分和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枕颌牵引结合颈椎康复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可靠,可显著提高颈椎活动度和减轻患者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以仰卧拔伸手法为关键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该法治疗的46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治疗组,以颈椎牵引法、电脑中频治疗的32例颈型颈椎病患者为对照组,两者做治愈率对比.[结果]前者明显优于后者(p<0.05).[结论]仰卧拔伸手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选取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将其按照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75),观察组采用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7.65±2.94)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3%;对照组患者经过5个月治疗后平均JOA评分为(13.75±5.55)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术配合颈椎拔伸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小针刀松解术配合颈椎拔伸旋转定位扳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配合颈椎拔伸旋转定位扳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颈/肩/头部疼痛VAS评分。结果两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治疗1周、3个月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VAS疼痛评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小针刀松解术配合颈椎拔伸旋转定位扳法能提高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得分,说明该方法对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治疗1周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即时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疗效持久性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8):113-115
目的探讨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行小针刀松解术+颈椎持续牵引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2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药物组,背面为手术组,各126例。药物组采取口服颈复康颗粒治疗,手术组行小针刀松解术+颈椎持续牵引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各项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组的术后并发症率3.17%,显著低于药物组(13.49%),手术组治疗效果的总有效率99.21%,显著高于药物组(92.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手术组的颈椎病各项临床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药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行小针刀松解术+颈椎持续牵引联合治疗,能够降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还能有效缓解患者的颈椎病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增生等原因造成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和周围软组织的刺激和压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颈椎病以神经根型最为常见,以中、老年多见。随着年龄增加,人体的椎间盘逐渐退变,出现纤维环弹力减退,椎间隙狭窄,椎体边缘骨质增生等。患者表现为颈肌僵硬、疼痛、活动受限,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肌力减退,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等。我科采用电脑中频加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简便,患者痛苦小,效果较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80例确诊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推拿组患者单纯采用整脊推拿治疗,针刀组患者单纯采用针刀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3组患者观察治疗4周。疗程结束后,分别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以及3组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变化情况。结果:针刀组显效率为51.67%,总有效率为80.00%;整脊推拿组显效率为55.00%,总有效率为76.67%;联合组显效率为71.67%,总有效率为93.33%,联合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均P0.05)。3组患者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颈椎生理曲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出现明显下降,颈椎生理曲度出现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体征积分的下降幅度,颈椎生理曲度上升程度均较其他组相比,变化幅度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针刀联合整脊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颈椎生理曲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对照组予常规手法及牵引治疗,治疗组予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治疗7次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9%(67/78),治疗组为94.9%(74/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明显降低,JOA评分均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郭氏仰卧拔伸牵引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整体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对照组用颈复康、尼莫地平、气囊型颈椎牵引套,观察2组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0%,对照组总有效率76.47%,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便携式气液压型颈椎牵引器对颈椎病:颈椎增生,颈椎间盘退变,手臂麻木,颈椎生理弯曲度减少或消失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