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比较调神通络针刺法和中风常规针刺法对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将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定随机数字表,按1:1比例均匀分组为A组(中风常规针刺组)和B组(调神通络针刺法组)。观察疗效指标(3MS、CLOX1)以及安全性指标。对治疗结果采用意向性分析法(ITT)。结果 对于轻度认知障碍的脑梗死患者,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提高认知功能(P<0.01),而常规针刺组不能提高认知功能(P>0.05),调神通络针刺法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现象。 结论 调神通络针刺法能明显改善脑梗死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颈动脉结构与功能超声指标评价“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择缺血性脑梗死(前循环梗死)急性期合并颈动脉低回声斑块患者,分为“调神通络”针法组和常规针法组,分别治疗28 d,对治疗前后硬化及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调神通络”针法组能明显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特别是对于改善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及总胆固醇(TC)具有明显的作用。(P<0.05或P<0.01)。(2)短期应用“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超声指标没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调神通络”针法对颈动脉硬化的干预短期内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调神益智”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采用“调神益智”针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尼莫地平片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3个月后对2组MOC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2组在治疗后MOCA评分明显升高(P <0.05,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调神益智”针刺法可以显著改善脑梗死后轻度认知障碍,疗效优于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4.
梁伟东  钟毅 《疑难病杂志》2011,10(3):165-167
目的观察比较比索洛尔和培哚普利联合应用与单用培哚普利对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5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培哚普利组(A组)37例和比索洛尔加培哚普利组(B组)38例,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率、血压、心功能、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出量(CO)、每搏量(SV)、A峰/E峰比值(A/E比值)、小轴缩短率(FS)。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血压、心率均下降(P<0.01),B组心率较A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1),B组较A组改善更明显(P<0.01)。A组、B组治疗前后LVDd无明显变化(P>0.05);A/E比值2组均明显下降(P均<0.01),B组优于A组(P<0.01);2组CO、SV均明显上升(P均<0.0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LVEF均明显上升(P均<0.01),B组优于A组(P<0.05)。结论培哚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更能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牛Ⅱ型胶原为免疫原,建立CIA模型,选取40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A组)、化痰通络方组(B组)、甲胺喋呤组(C组)、化痰通络方+甲胺喋呤组(D组),每组各10只,疗程30 d。采用关节炎指数评分(AI)对大鼠关节炎程度进行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根据滑膜病理评估滑膜炎指数积分。结果 AI评分:A组治疗前后AI明显升高(P<0.01),C组与D组治疗前后AI明显降低(P<0.01);B组、C组、D组AI均低于A组(P<0.05,P<0.01,P<0.01),D组AI低于B组(P<0.05)。血清VEGF、MMP-3检测结果显示:B、C、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1);D组显著低于B组(P<0.05),而B组与C组、C组与D组差异不显著(P>0.05)。滑膜炎指数积分(SMII)评估结果:B、C、D组SMII均低于A组(P<0.01);D组SMII低于B组(P<0.05);D组SMII低于C组,C组SMII低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化痰通络方能减轻CIA关节炎症;化痰通络方能明显降低血清VEGF、MMP-3水平;化痰通络方与甲胺喋呤(MTX)联合使用可进一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NF-κB通路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方法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Chemerin水平的动态变化,寻找针刺最佳干预时间点。方法选取96 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饲料喂养)、假手术组(基础饲料喂养+颈动脉分离)、模型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和针刺组(高脂饲料喂养+线栓法造脑梗死模型+针刺)4组。根据缺血再灌注6、24、48 h各分为3 个亚组,每组8 只。其中模型组和针刺组采用Zea Long线栓法造模成功后,根据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将评分1~3 分大鼠收入相应组别。4 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清中NF-κB的表达活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Chemerin水平。结果①Zea Longa的神经功能评分,针刺6 h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同组其他时间点降低更为显著(P<0.01);②假手术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模型组血清中Chemerin和NF-κB的水平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显著上调(P<0.01)。④缺血再灌注6 h NF-κB水平开始升高,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 NF-κB水平仍在持续升高,缺血再灌注6 h针刺组血清中NF-κB水平与同组不同时间点水平相比下调最为显著(P<0.01);⑤缺血再灌注6 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缺血再灌注24 h和48 h针刺组血清中Chemerin水平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通督调神针刺对于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神经功能缺损具有显著修复作用。②通督调神针刺可以抑制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模型大鼠血清中NF-κB活性,降低Chemerin水平。在缺血再灌注6 h为最佳针刺时间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微创粉碎清除术(微创)合并高压氧(HBO)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4例脑出血患者分成2组:A组(微创+HBO治疗组),B组(微创治疗组),各32例,2组均使用微创技术清除血肿及术前、术后常规治疗。分别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A组治疗前后脑血管阻力(R)及动态阻力(DR)变化。结果(1)A组有效率(81.25%)及显效率(50.00%)均明显优于B组(50.00%,28.13%),二者差异显著(P<0.01,P<0.05);(2)存活患者中A组日常生活能力(ADL)优于B组(P<0.05);(3)2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4)A组治疗2个疗程后R和DR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微创治疗合并HBO治疗脑出血可提高有效率,改善生存质量,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的微循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调心通督法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及海马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行Morris水迷宫实验筛选出特异性大鼠后随机分出6只假手术组,其余大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2-VO)复制VD大鼠模型,造模后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法针刺组,每组6只。于造模成功后及治疗后分别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双侧海马bFGF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增加,且找到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治疗后,与模型组相比,西药对照组、调心通督法针刺组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穿越原平台次数增加(P<0.05);与西药对照组比较,调心通督法针刺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海马区bFGF表达均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对照组及调心通督法针刺组海马bFGF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调心通督法能明显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上调海马bFGF表达,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从炎性因子水平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和mR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与降低血浆IL-6、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对代谢综合征(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和MS模型组(B组),构建MS模型后将B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B1组)、麝香保心丸组(B2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组(B3组,吡格列酮1.5 mg·kg-1·d-1)、麝香保心丸+吡格列酮组(B4组,麝香保心丸13.5 mg·kg-1·d-1+吡格列酮1.5 mg·kg-1·d-1)。比较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大鼠心肌组织NF-κB、PPAR-α和PPAR-γ表达的影响。结果:造模后B组大鼠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A组升高(P<0.05,P<0.01)。药物干预后,B2、B3、B4组收缩压、血脂、血糖及FINS较B1组改善(P<0.05,P<0.01),且B4组改善情况较B2、B3组更明显(P<0.05)。与B1组相比,B2、B3、B4组大鼠心肌组织NF-κB表达下调,PPAR-α、PPAR-γ表达增加(P<0.05),这种调控在B4组更明显(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和吡格列酮均可调控MS大鼠心肌NF-κB、PPAR-α和PPAR-γ的表达,改善MS大鼠心肌重构,两者合用时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临床观察益气醒神方结合针刺治疗脑梗死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方药组和针刺组,各组在进行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给予益气醒神方加针刺治疗,方药组给予益气醒神方,针刺组给予针刺治疗,根据不同分组,每日分别给予1剂中药或针刺1次,或两者共用,均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意识障碍程度Glasgow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昏迷程度Glasgow评分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Glasgow评分差值较方药组、针刺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8.9%,与方药组55.5%、针刺组58.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方药组与针刺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醒神方结合针刺对脑梗死意识障碍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应用于分娩的效果.方法:根据分娩过程中的麻醉方式将140例产妇分为A组(57例)、B组(48例)和C组(35例).A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B组产妇采用布比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C组产妇未采用无痛分娩术.比较3组产妇宫口开至2~3 cm(T1)和宫口全开(T2)时的VAS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情况以及3组会阴侧切率.结果:T1时3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A组、B组VAS疼痛评分在T2时均明显降低(P<0.01),而C组则明显升高(P<0.01);且T2时A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B组、C组,B组VAS疼痛评分亦明显低于C组(P<0.01).T1时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相比,3组产妇血糖、皮质醇水平在T2时均升高(P<0.05~P<0.01);且T2时A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均低于B组、C组(P<0.05~P<0.01),B组产妇血糖和皮质醇水平亦均低于C组(P<0.01和P<0.05).C组产妇会阴侧切率均明显高于A组、B组(P<0.01),而A组、B组会阴侧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硬膜外自控镇痛麻醉的分娩效果良好,具有痛感轻、应激反应轻、会阴侧切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刺对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皮下注射AlCl3建立AD模型。将动物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针刺组4组,分别观察造模前后动物行为学的改变,测定脑组织中Aβ含量、CAT活力。结果:造模各组大鼠学习记忆明显障碍(P<0.05),模型组大鼠脑组织中Aβ含量明显升高(P<0.01),CAT活力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针刺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1),Aβ含量明显下降(P<0.05),CAT活性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能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这可能与其降低脑组织中Aβ含量,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部位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分析73例皮质下脑梗死患者的脑核磁共振(MR)、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DSA)及危险因素。根据文献公布的MR血管分布模板将患者分为2组,A组:深穿支动脉区梗死;B组:内边缘带区及浅穿支动脉区梗死。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病变特征和可能病因。结果 2组患者DSA检查血管异常比例A组为82.4%(42/51),B组为63.6%(1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大脑中动脉病变明显多于B组患者(P<0.05),而B组患者颈内动脉病变明显多于A组患者(P<0.05)。A组男性患者明显高于B组(P<0.05),而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大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引起不同部位皮质下脑梗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对痛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60例痛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中西医结合,苯溴马隆片50mg/d,威草胶囊2粒/次,3次/d;对照组:苯溴马隆片50mg/d,1次。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0%,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组血β2-M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无变化(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24h尿蛋白治疗组治疗后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改善pH值(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均能降低血尿酸,但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④对BUN、Scr、Ccr,血脂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变化(P>0.05),两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显著降低血尿酸及血脂,改善肾功能,减少蛋白尿。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阳琰  高琳  郝涛  廖鑫 《重庆医学》2011,40(5):443-444,447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牙周病与血糖、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将54例患者分为3组(A组:无糖尿病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16例;B组:2型糖尿病且牙周健康患者18例;C组:2型糖尿病合并中、重度牙周病患者20例),并检测TC、TG、LDL-C、HDL-C、空腹血糖(FBG)、糖基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采用牙周治疗需要指数(CPI)评价牙周状况。结果 (1)B、C组患者FBG、TG、TC、LDL-C、HbA1c均明显高于A组(P<0.05)。(2)C组患者牙周袋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牙周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均明显高于A组(P<0.01),B组患者PD、AL均明显低于A、C组(P<0.05)。(3)B、C组患者HDL-C均明显低于A组(P<0.05),C组患者HDL-C明显低于B组(P<0.01)。(4)C组患者hsCRP明显高于A、B组(P<0.01),A、B组患者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PI与FBG、HbA1c、hsCRP、TC、TG、LDL-C呈正相关(P<0.05、P<0.01),与HDL-C呈负相关(P<0.05、P<0.01)。结论牙周病的严重程度与血糖、TC、TG、LDL-C、HDL-C水平均有关,糖尿病合并牙周病患者更易发生糖脂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复方通络饮治疗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将10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医基础治疗组34例,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降脂稳定斑块、依达拉奉清除自由基、丁苯酞注射液保护线粒体,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针刺治疗组35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用通脑活络针刺法治疗;针药结合组39例,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加用复方通络饮及通脑活络针刺法;1个疗程14 d,每组治疗2个疗程共计28 d。治疗前、治疗后14 d及28 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中国脑卒中量表评分(CS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 :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及CSS评分均较疗前有所改善,Barthel指数显示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提高,且针药结合组更能有效降低患者NIHSS及CSS评分(P0.05),显著改善患者Barthel指数(P0.01)。结论 :通脑活络针刺法联合复方通络饮能够有效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高生活能力,适宜联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蒋凌飞  吕燕  陈炜 《中医学报》2020,35(1):136-139
目的:观察头穴透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大鼠记忆能力及其海马区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D-aspartate,NMDA)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头穴透刺改善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侧脑室注射建立AD模型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的表达。结果:大鼠记忆能力比较:造模后,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跨越平台次数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空白组及假手术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逃避潜伏期缩短、跨越平台次数增加(P<0.05)。大鼠海马NR2A、NR2B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NR2A相对表达量升高明显(P<0.05),NR2B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西药组NR2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NR2B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且针刺组NR2A的相对表达量低于西药组(P<0.05),NR2B的相对表达量高于西药组(P<0.05)。结论:头穴透刺能够减少AD模型大鼠海马NR2A的表达,提高NR2B的表达,从而改善AD模型大鼠的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病人肌力、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脑梗死偏瘫病人1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肌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2组病人干预前肌力、NIHSS和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的肌力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NIHSS评分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病人各指标的改善均较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总依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均上升,且观察组病人的总依从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1).2组病人干预前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上升(P<0.01),且观察组病人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1).结论 :分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脑梗死偏瘫病人的肌力、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术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均为25例。A组: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20μg;B组:罗哌卡因15mg.两组均加入10%葡萄糖配成重比重液2.5ml.用体表针刺法测感觉平面,用改良Bromage法测运动阻滞,观察两种不同配方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清况、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平面固定时间以及运动恢复时间,记录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时Apgar评分。结果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B组慢(P<0.01),平面固定时间较B组快(P<0.05),镇痛维持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麻醉最高平面A组和B组分别为T6和T4~T2,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下肢运动阻滞起时间A组较B组慢(P<0.01),但运动恢复时间A组较B组快(P<0.01)。B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A组明显,在注药后的5min,血压、心率显著降低,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显著性(P<0.05)。A组低血压、心动过缓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少于B组(P<0.01)新生儿娩出后1、5分钟Apgar评分A、B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阻滞用于新式剖宫产能减少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确切,对机体血流动力学影响小,能能延长镇痛时间,运动恢复时间短,并且可减少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