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癌性发热的中医治疗。方法:从正气亏虚,癌毒内聚,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正虚邪实,虚实夹杂方面分析癌性发热的病因病机。结果:临证将癌性发热分为气虚发热型、湿热内蕴型、气郁发热型、热毒炽盛型、瘀血内阻型、阴虚发热型六型进行辨治,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具有较明显优势,作用较持久,无明显副作用。临证应谨守病机,辨证施治。同时应注意顾护脾胃。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辨证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体会李兰群,晁恩祥(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脾科北京100029)关键词:癌性发热;病因病机;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是指恶性肿瘤病人非感染性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现代医学对癌性发热的病理机制认识尚不十分清楚,治疗药物亦多以解热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癌性发热的疗效.方法 将86例癌性发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采用辨证施治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消炎痛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降热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治疗癌性发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仲景六经辨证开创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先河,给后世医家提供了学习中医的广阔思维天地。癌性发热是,临床常见棘手问题,中医药治疗具有良效和优势。由于患者体质、病邪、病位、病性、病势、病机等不同,癌性发热经常表现为典型六经症状,根据六经辨证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癌性发热,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6.
“气虚发热”的病机及辨证论治进行了探讨,认为气虚发热由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脾阴乃脾气中之阴气者,系牌中之介于血气之间,似气似血之物质,与他脏之阴有异。脾阴虚必致脾气健运失职。因气阴互生,故以益脾气滋脾阴为基本治法,使气旺阴生,阴复火自灭,补中益气汤主之。  相似文献   

7.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常见症状,指癌症患者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热。有报道称2/3的恶性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其中有40%属癌性发热。  相似文献   

8.
癌性发热的中医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爱琴 《河北医学》2000,6(12):1150-1152
1 中医治疗 1.1 辨证论治 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肿瘤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肿瘤使白浆中游离原胆烷醇增高等因素有关[1].中医认为其属祖国医学中的内伤发热,多由机体阴阳失调、气血偏虚、虚瘀湿毒内聚,蕴久化火所致,是正虚邪实亦即本虚标实的一种病理现象[2].  相似文献   

9.
癌性发热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洁 《疑难病杂志》2005,4(6):325-325
发热是恶性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约2/3的肿瘤患者病程中伴有发热,而直接与肿瘤有关的发热(即癌性发热)约占恶性肿瘤发热的40%。现代医学认为癌性发热与肿瘤坏死、肿瘤细胞自身产生内源性致热源、肿瘤使血浆中游离原胆烷醇增高等因素有关。癌性发热属于中医“内伤发热”范畴,多由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癌性发热67例临床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科自 1 997年以来 ,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癌性发热 (以下简称癌热 ) 67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67例均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男 39例 ,女2 6例 ;年龄最小 2 6岁 ,最大 81岁 ,平均 51 .3岁 ;其中支气管肺癌 1 7例 ,原发性肝癌 1 5例 ,胃癌 1 0例 ,食管癌 7例 ,胰腺癌 6例 ,大肠癌 4例 ,恶性淋巴瘤2例 ,肾癌 2例 ,其他 4例 ;癌热时间最长者 53d,最短者 2 d,平均 7.7d。部分病程较长者曾反复应用解热镇痛剂治疗。2 治疗方法与疗效标准2 .1 治疗方法67例病人均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 ,共分为四型。 1实…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中医药在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方法进行了总结。首先,对冠心病的病因病机进行分析,认为年老体虚,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寒邪内侵等因素导致心脉痹阻不通,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关系密切,脏腑功能表退是冠心病产生的基础。其次,对各家学说辩论分型进行归类,其中,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痰浊痹阻、气阴两虚占大多数。再次通过对照治疗证实中医药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西药的治疗。最后,对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前蒂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抑郁症是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精神障碍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中医药治疗抑郁症,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相比较,有着一定的优势,本文收集近几年来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手段和临床试验研究等相关资料,旨在探讨该病科学、有效、规范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肾性血尿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肾性血尿的病因病机,以脾肾两虚贯穿于发病的始终,治疗以辨证求因,优选药物组方,坚持规范治疗的原则,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肾性血尿的病因病机,以脾肾两虚贯穿于发病的始终,治疗以辨证求因,优选药物组方,坚持规范治疗的原则,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老年性痴呆诊治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虚(肾虚,气血亏虚)实(瘀血痰火)两方面阐述老年性痴呆的病因病机,着重强调“瘀血”,发病的重要性,分别从补肾填精,益气养血,活血通窃,清热涤痰4方面进行辨证施治,以期达到“髓充满”,“空窍清”,“脑络通”之目的,提出纯灵,杂钝”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参羚退热煎治疗癌性发热4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两组癌性发热的治疗共76例,其中观察线46例,治以益气养阴,凉血化瘀,用自拟参羚退热煎治疗;对照组30例,用消炎痛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84.6%,优于对照组,P〈0.05,停药后体温回升率,观察组为10.0%,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参羚退热煎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热养阴法为主的中医治疗在晚期癌性发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晚期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肾癌患者共40例,采用自拟清热养阴退热方,每天1剂,连服7天,观察比较用药前后患者发热及主要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全部40例患者中,有效36例,有效率为90%,患者卡氏评分有显著改善。结论清热养阴法为主的中医治疗对晚期癌性发热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进一步空化中医药骨关节炎(DOA)的现代研究,规范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探索,对DOA的病因病机和分期进行了探讨,拟定了DOA分期治疗方案,并在临床工作中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9.
20.
癌性腹水多由原发性肝癌、胃癌、肠癌、卵巢癌等转移所致,其中以肝癌为最常见,按中医病机分析,癌性腹水系肝、脾、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血瘀,水湿停留为标,虚实互见,治疗当标本同治,临床分几个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