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九、进针后的各种手法进针后,接着就是施行捻运手法。古代手法,名目繁多,但总的来说,它的目的不外补虚泻实。现将几种重要的补泻手法扼要的谈一谈:1.徐疾补泻法:徐是缓慢,疾是迅捷,这种手法是以针刺出入的快慢来分补泻的,进针慢,出针皮外,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张卫华教授临床独特的针刺手法。方法通过临床跟师,观察、总结其临床较为独特的针刺进针和行针手法。结果临床针刺进针上,在继承传统的单手、双手法的基础上,头部多用飞针法、颈背腰部常施雀啄法、上臂臀股等肌肉丰满处行以速直进针法,真正实现了快速进针,针入顺利,患者似无痛感的效应。在行针手法中创立了针尖上挑法、扇形摆动法、分层频插法、环旋针柄法和滞针外甩法等。结论张卫华教授在36年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完善且具独特的进针和行针手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呼,吐气.吸,纳气.息,气息,呼吸.呼吸补泻是在应用针刺手法的同时配合患者呼吸的方法. 呼吸补泻,首载《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呼尽内针……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大气留止,故命曰补."说明呼吸补泻的原则.《素问·调经论》则以吸气时进针为泻,呼气时进针为补.并以"针与气俱内"、"针与气俱出"和"气出针入"、 "气入针出"两种方法来区分针刺补泻作用的不同.  相似文献   

4.
浅议针刺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辨证准 ,取穴精 ,手法明 ,是针灸名家一贯之倡导 ,其中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 ,因此解析古人、今人对针刺手法的认识 ,明确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 ,使针刺手法真正成为一种技术 ,而不单单是经验 ,就会有助于学习者掌握应用。故分别从进针手法、行针手法、补泻手法等 3个方面阐述了操作步骤中的要点和难点 ,以冀对针灸手法临床操作规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议针刺手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辨证准,取穴精,手法明,是针灸名家一贯之倡导,其中的针刺手法更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所在,因此解析古人、今人对针刺手法的认识,明确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步骤,使针刺手法真正成为一种技术,而不单单是经验,就会有助于学习掌握应用。故分别从进针手法、行针手法、补泻手法等3个方面阐述了操作步骤中的要点和难点,以冀对针灸手法临床操作规范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代宁波府针灸学家高武,在针刺补泻手法中很有见地。其进针施术常用的“神针八法”,亦常被学者所引用。余近年以“神针八法”行针,颇得心应手,今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孙学全教授认为补泻是一定的针刺手法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以机体的需要为标准。补泻并非是两种不同的针刺手法,而是针刺手法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孙教授单式针刺手法(包括单刺术、捻转术、提插术、捣针术、刮针术、震颤术、单向捻转术、留针术、摇针术)与复式针刺手法(包括提插捻转术、捣捻术、分段针刺术、刮震术)的实践经验。孙老在研究古代针刺手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刺激量,适应治疗需要,还创新了短促行针法、持续行针法与间歇行针法三种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8.
内经针刺补泻法举隅西宁市中医院李治民,马衍颖《内经》十分重视依靠针刺手法和根据病人呼吸施术,以行补泻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拟举其要者探讨之,以就正于同道。1呼吸补泻法。是根据病人的呼吸而进针、提针、捻转,以进行补泻的方法,施行泻法的具体操作是:“...  相似文献   

9.
脐针疗法是通过针刺脐部调动人体先天经气,从而进行治疗的一种新的针刺方法.脐针治疗干眼症强调"因人治宜".临证以震、离、坤3个方位为主穴,但具体到每一个患者时,应结合其脐部望诊、触诊及整体辨证,并可根据其兼见症状进行随症加减.脐针治疗较少运用手法补泻,注重定位治疗、方位补泻,且强调进针顺序.精准定位与方位的补泻配伍是脐针...  相似文献   

10.
膝痹多因年老体弱、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再加风寒湿邪侵袭经络,筋骨失养,不荣则痛所致。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效果不理想,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而针灸疗法疗效确切,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临床中发现循经取穴精准针刺对于该疾病治疗有显著效果。对于针灸技术而言,针刺手法至关重要,包括进针手法、进针的角度和深度、行针手法和补泻手法等。  相似文献   

11.
窦汉卿以善用针法而蜚声针坛,其针刺手法独具特色。他强调双手进针,倡用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扪手指补泻十四法,重视针下体察,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用寒热补泻针法。后世的针法大都从窦氏针法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2.
窦汉卿以善用针法而蜚声针坛,其针刺手法独具特色,他强调双手进针,倡用动、摇、进、退、搓、盘、弹、捻、循、摄、按、爪、切、门手指补泻十四法,重视针下体察,善用综合补泻法,并创用寒热补泻针法。后世的针法大都从窦氏针法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3.
针刺补泻手法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内容极为丰富,但由于其操作复杂,不得要领者很难掌握,笔者就随师郑魁山教授多年临症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以弘扬郑氏针法。 一、补泻须先得气 《灵枢·终始》篇说:“所谓气至而有效者,泻则益虚,补则益实。”各种补泻手法都须强调在得气的基础上施行手法才能达到补或泻的目的。其基本方法是:进针后以搜法寻找针感,找到感应点后,针尖向着感应点行提插、捻  相似文献   

14.
针刺手法的建立是为目的服务的,补泻手法与其效应缺少足够的对应关系.明确手法与针刺效应的关系、手法与针刺流程的关系、区别认识单式补泻手法与复式补泻手法的操作流程,对针刺补泻手法的规范化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飞针手法是针灸临床中常用的针刺手法,在广东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飞针手法应用过于狭窄,而且临床上误用和滥用者也不少。在研究飞针手法时,应从基础着手,包括进针术、催气术、导气术、补泻术及出针术等,并探讨飞针法的优点,将我国各个针灸大师的飞针手法及长期研究进行综合整理,意在将飞针手法发扬光大,以促进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针刺"疾徐补泻"的真实内涵。[方法]通过对医学古籍和现代文献资料的整理和分析,从脉象、出针速度、留针时间、操作过程和能量角度对"疾徐补泻"展开讨论,并与提插补泻作简要对比。[结果]徐疾补泻从脉象角度说法牵强,从出针速度、留针时间和操作过程解释符合理论和实际,其能量输入论尚需进一步研究,其与提插补泻并不矛盾。[结论]疾徐补泻不是单纯指某个针刺步骤的补泻手法,而是指以一种徐疾补泻的理念贯穿针刺操作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7.
多种热补手法对健康人穴温影响的对比观察孙六合,张中成,路玫,姚俊卿,孟庆莲,马裕袖,高希言(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针刺补法针刺手法是从进针到出针的一系列操作过程,而进针得气后的手法操作是治疗中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热补手法是针刺手法的一...  相似文献   

18.
“从卫取气”“从荣置气”针刺补泻理论首见于《难经·七十八难》。“从卫取气”“从荣置气”的理论实为针刺补泻的方法,目的在于调阴阳、调营卫、调气血及促使得气。其手法核心一是分层操作,体现深浅补泻理论;二是随呼吸进出针刺,达到补泻目的;三是依据营卫流注方向随卫逆营行针,体现营卫补泻内涵;四是注重针刺力度的轻重,达到补气、取气血而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确定进针点是腕踝针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腕踝针进针点,为一区内一个点,且在留针过程中不施行任何行针手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摸索出一区多针法,同时在腕踝针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据此可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腕踝针进针点及行针手法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进针点是腕踝针疗法取得疗效的关键所在,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腕踝针进针点,为一区内一个点,且在留针过程中不施行任何行针手法。通过文献研究,结合临床医疗实践,摸索出一区多针法,同时在腕踝针留针过程中施以上抬下压、左右摆动、左右旋转等行针手法,据此可提高疗效,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