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滞针术 ,又称搓针、搓柄法 ,在古代针灸著作《金针赋》、《普济方》、《针灸问对》中早有记载与应用。关于滞针术的操作 ,《针灸问对》中指出 ,“下针之后 ,将针或内或外 ,如搓线之状……” ,是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 ,用右手拇、食、中指持住针柄 ,如搓线状将针单向捻转 2~ 7周 ,使肌纤维或结缔组织缠绕针身 ,造成滞针 ,常用以行气、催气、提高疗效。目前 ,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现将对滞针术及其复合手法的初步认识 ,浅述如下。1 滞针术与滞针滞针是指在行针时或留针后 ,医者感觉针下涩滞 ,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到困难而病人感…  相似文献   

2.
针刺搓柄法的改进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达到一定深度后,将针或内或外如搓线之状单向捻转的方法,称针刺搓柄法,为行针辅助手法之一[1]。此针刺手法越来越受到许多临床针灸医生的重视,且多称之为“滞针术”或“搓针法”。笔者通过对自己临床行针经验的体会进行总结,在遵循前贤、借鉴同仁的基础上,从针具长短、粗细的选择及守气方面入手,对搓柄法加以改进。现将其操作方法及临床应用介绍如下。1操作方法1.1针具的选择针具长短应在3寸或3寸以上,穴位肌肉浅薄者可选3寸毫针,肌肉丰厚者则选3寸以上长针;针具粗细以26号或27号粗针为佳。1.2具体操作1.2.1进针取气对所刺穴位及医者双…  相似文献   

3.
"轻针慢捻法"包括"轻针慢捻""慢针细捻"两重内涵。"轻针慢捻"指医者进针时缓慢捻转破皮,从皮部开始即行施治,调动卫气、催气得气,发挥全过程的治疗作用;"慢针细捻"意指进针得气后医者手法轻柔缓慢的提插、低频率小幅度的捻转,认真体察针下气感,从而寻求最佳得气状态,并有效延长治疗时间的手法。"轻针慢捻法"共分为揣穴催气、进针得气、调气固气等3个环节。揣穴催气是本法操作的前提,进针得气是本法操作的基础,调气固气是本法发挥重要疗效的关键。"轻针慢捻法"的关键在于治神守气,特别是手法与医者意识的结合,需注意在持续捻转时,应避免过度缠绕导致滞针,造成患者不必要的疼痛。此法刺激轻而久、取穴少而精。  相似文献   

4.
飞针手法是针灸临床中常用的针刺手法,在广东地区应用广泛。但目前,飞针手法应用过于狭窄,而且临床上误用和滥用者也不少。在研究飞针手法时,应从基础着手,包括进针术、催气术、导气术、补泻术及出针术等,并探讨飞针法的优点,将我国各个针灸大师的飞针手法及长期研究进行综合整理,意在将飞针手法发扬光大,以促进我国针灸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议得气与针刺补泻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认为得气与针刺补泻的关系十分密切,笔者从察得气与否、明补泻时机,辨得气指征、定补泻方法,观得气变化、度补泻剂量这三个方面探讨了得气与补泻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得气是补泻之前提和基础,而补泻则是获得最佳效应的根本保证。只有正确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适时适度地运用补泻手法,才能达到补虚泻实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6.
针刺手法是实现补虚泻实的重要环节.广义的针刺手法包括进针、行针、留针、出针等针刺操作的全过程;狭义的针刺手法是指进针之后到出针之前所采用的各种行针和补泻手法.合理的针刺操作,能减少病人不必要的痛苦,提高疗效.针刺单式补泻手法的基本操作有捻转补泻法、提插补泻法、徐疾补泻法、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开阖补泻法、平补平泻法.  相似文献   

7.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调气来达到整体的补虚泻实的目的.因此《内经》补泻不是方法而是治则.《内经》上本无"徐疾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和"开阖补泻"."补泻"原本是单一的治则,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菀陈则除之".由于临证治疗需要具体的行针方法,也就是现在所言之"术式",便在《内经》中寻得《素问·离合真邪论》"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待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日泻"和"呼尽内针,"《灵枢·官能》泻为"摇大其孔",补为"推其皮盖其外门."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补虚后泻实和据二十五种人不同体质补泻;以脉象虚实,皮肤寒热坚软为判断补泻的依据;记载了迎随补泻等7种补泻手法,为后世补泻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神心意的变化和调节;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9.
速迟,含疾徐,快慢,急缓,长久和短暂之意。表现在针刺时针支之提托,捻转,震颤,搓刮等运动形式、重要的是它与得气,守气,补泻等辩证运针密切相关运用得当与否,可影响针刺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国际标准化头皮针和体针配合应用补泻手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共86例,应用头针加体针随症选穴,采用迎随补泻手法,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结果:痊愈31例,显效27例,好转2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2%。结论:该疗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致残率;采用标准化治疗针灸治疗方案有利于针灸在国际间交流。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结节属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张永臣教授认为,本病病机可分为前中后3期加以认识,前中期多责之肝脾,后期则以肾虚为主,本病以气滞血瘀痰凝为标,以脏腑功能的不足为本,是本虚标实之证.选取穴位上善用原穴、结合气海理论选穴、循经取穴,治疗手法上强调治神、得气的重要性,补泻手法是取得疗效之关键,临床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12.
九、进针后的各种手法进针后,接着就是施行捻运手法。古代手法,名目繁多,但总的来说,它的目的不外补虚泻实。现将几种重要的补泻手法扼要的谈一谈:1.徐疾补泻法:徐是缓慢,疾是迅捷,这种手法是以针刺出入的快慢来分补泻的,进针慢,出针皮外,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耳针、体针、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单纯性肥胖病人分为耳针组、体针组、耳体针结合组分别施治,并视不同证型施以相应补泻手法.结果:体针组与耳体针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耳针组,体针组证型与疗效无明显关系,而耳针组胃肠实热型疗效高于脾虚湿阻型、肾气不足型和肝郁气滞型.结论:耳体针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相似文献   

15.
"得气"指征的再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它首见于《内经》,《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金针梅花诗钞》指出:“夫气者,乃十二经之根本,生命之泉源。进针之后,必须细察针下是否已经得气。下针得气,方能行补泻、除疾  相似文献   

16.
补泻同用针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患者证情并非单纯的虚证或实证。或是因虚致实或因实致虚、虚中挟实或实中挟虚、虚实错杂之证,且有虚实之间孰重熟轻、因果转化、标本缓急等矛盾。在针刺治疗时,施用补的手法则不利邪之外达,施用泻的手法又会使正气更虚,平补平泻虽折衷且有补泻双重作用,但往往因不完全符合辨证而疗效很差。笔者在临床上法前辈之经验,谨守中医辨证原则,施用补泻同用的针刺  相似文献   

17.
针刺补泻手法首载于《内经》,当前基本概括为迎随补泻、徐疾补泻、捻转补泻、提插补泻、呼吸补泻、开合补泻、平补平泻(徐入徐出)等七种,历代医家对其解释说法不一,仅迎随补泻手法的解释就有多种,这势必给临床应用造成一定困难。笔者将这七种手法融入具体临床操作环节中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认识,谨与同道探讨。  相似文献   

18.
患者“守神”是针刺补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基础。患者的“针感”是针刺补泻产生作用的关键,患者的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之不同,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因人而宜”。认为针刺补泻不应拘泥于手法操作的“表演”,而应以患者是否产生了补泻效应、临床是否取得疗效为准则。  相似文献   

19.
明代新安医家汪机继承金元医家朱丹溪的观点,认为"针法浑是泻而无补"。考其理论渊源,出自于《黄帝内经》"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针法补泻不同于药疗、食补,其作用在于调气。通过针刺的补泻手法以激发经气,促使机体阴阳平衡。当人体"阴阳形气俱不足"时,说明气虚血少,针刺不仅不能激发经气,反而会伤气、耗气。故大虚之人,不可用针,当以甘药治之。  相似文献   

20.
患者“守神”是针刺补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基础。患者的“针感”是针刺补泻产生作用的关键,患者的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之不同,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因人而宜”。认为针刺补泻不应抱泥于手法操作的“表演”,而应以患者是否产生了补泻效应、临床是否取得疗效为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