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氯化钠/甘露醇液(HSM)、高渗醋酸钠/甘露醇液(HAM)、高渗氯化钠,右旋糖酐液(HSD)对其心肌收缩能力,动脉血压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组高渗胶液仅小剂量能在很短时间内升高休克兔的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及动脉血压。HSM对上述指标的影响较HSD,HAM更大(P〈0.05),血压升高的时间与心肌收缩能力变化的时间同步,对高渗高胶液抗休克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肝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N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进一步下降,醚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轻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应用家兔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高渗盐/右旋糖酐液(HSD),高渗盐/甘露醇液(HSM)及高渗醋酸盐/甘露醇(HAM)对其血气,酸碱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HSD和HSM组在治疗后60min动脉血pH,BE-B,HCO^-3进一步下降,酸中毒加重,而HAM组血pHBE-B,HCO^-3升高,与失血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HAM治疗能减失血性休克所致酸中毒,在稳定失血性休克兔内环境方面起重要作  相似文献   

4.
用胶层析法分离出尿毒血症血症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经尾静脉注入大鼠体内,观察MMS对大鼠心肌收缩能力的影响,实验用左心室插管术,采集信号经换能器数字化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应用CDRDIO软件分析注射MMS后心肌收缩力的改变。结果表明:MMS可使心肌收缩能力减弱,心室内压下降,室主达峰值时间推迟,室内压最大上升变化率减小dp/dtmax,室内压下降最大变化率变慢,室内压下降最大变化速率所在时间延长,上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张盐右旋糖酐液(HSD)在烧伤休克延迟复苏中的作用及其对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HSD在犬35%TBSAⅢ度烧伤6h后复 的容量负荷、MAP、LVSP、LVEDP、dp/dtmax-dp/dtmin、CO及SVR的变化。结果L:HSD在烧伤休克的延迟复苏伤后第一个24h的输液量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30.56%,其中复苏后4h的输液昌比乳酸林格液复苏少59.50%,并且能增加心肌的收缩、  相似文献   

6.
雄性山羊14只,随机分为高渗氯化钠溶液治疗组HS(n=8)和生理盐水治疗组NS(n=6).在模拟4000m高原环境停留24h后,经股动脉放血,使动脉平均压降至5.5±0.32kPa,并维持60min.然后夹闭放血管,两组分别经股静脉输入4m1/kg的高渗氯化钠溶液或生理盐水.结果表明,输入高渗氯化钠溶液后心输出量、动脉平均压、CvO_2、AB、BE逐渐恢复并接近对照值.提示HS组动物的存活时间长和存活率高,可能与血浆钠离子浓度增加从而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有效循环血量,改善组织的氧供应和部分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液体小容量复苏对大鼠内毒素休克肾损伤的影响,并观察肾皮质硫化氢和一氧化氮水平变化。【方法】清洁级SD大鼠30只,根据复苏所用液体种类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组)、内毒素休克组(LPS,E组)、75g/L高渗氯化钠组(LPS+HSS,HSS组)、羟乙基淀粉液130/0.4(万汶)组(LPS+HES,HES组)、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霍姆)组(LPS+HSH,HSH组)。各组在静注LPS(1mg/kg)30min后予小容量复苏(4mL/kg),测量不同时间点的血压;复苏60min后处死大鼠,取肾标本行病理学及干湿质量比检测,肾皮质匀浆测定一氧化氮(NO)和硫化氢(H2S)水平。【结果】①内毒素休克大鼠右颈总动脉收缩压进行性下降,予不同液体复苏后血压有不同程度回升,其中HSH效果最为明显;②内毒素休克大鼠肾切片病理观察发现肾小管局部坏死、肾小球足突融合、基底膜有沉积物,复苏组病理改变减轻,HSH组病变最轻;③各组大鼠肾干湿质量比未见有明显差异(P﹥0.05);④内毒素休克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下降,NO水平明显升高(P<0.01),小容量复苏后,HES和HSH复苏组肾皮质H2S浓度明显升高,HSH组NO水平明显回落(P<0.05)。【结论】内毒素休克大鼠肾损伤明显,应用高渗盐水、羟乙基淀粉130/0.4溶液、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溶液小容量复苏后肾脏病理改变减轻,肾皮质H2S水平升高、NO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8.
合并使用高渗盐液、右旋糖酐与山莨菪硷治疗家兔实验性严重失血性休克。结果显示:高渗盐液加右旋糖酐治疗组,平均动脉压、左室内压、左室内压变化速率、中心静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恢复,显著优于等渗盐液治疗组;高渗盐液、右旋糖酐与山莨菪硷(5mg/kg)联用组,动脉血压回升后维持时间、中心静脉压升高的程度优于高渗盐液加右旋糖酐组。进一步证实联用高渗液与山莨菪硷可短时提高疗效,为抢救休克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9.
高渗盐羟乙基淀粉液对失血性休克兔胃粘膜损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75g/L氯化钠羟乙基淀粉液(HSH)对失血性休克兔复苏时胃粘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家兔24只,采用失血性休克模型,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HSH复苏组,C组为75g/L氯化钠(HS)复苏组;D组为生理盐水(NS)复苏组。检测胃粘组织中ATP,SOD,MDA含量,能荷(EC)水平及核苷酸物质代谢。测定胃粘膜损害面积密度(ADGML)。结果:复苏90min后,HS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观察小剂量高渗氯化钠复合琥珀酰明胶溶液(HSG)对出血性休克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选用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成两组,即休克后HSG复苏组(实验组,n=5)和氯化钠溶液(HSL)复苏组(对照组,n=5)。动物在麻醉和机械通气条件下行股动脉插管,左颈外静脉插入5F Swan-Ganz漂浮导管,动脉导管连接多功能监测仪。经股动脉连续放血15min使MAP降至6.67kPa并维持30min,此后两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心肌康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EH-LVH)大鼠左室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14周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检测14周龄SHR、28周龄自然病程SHR以及经中药复方治疗的SHR的血压(BP)、左室重/体重(LVM/BW)、左室壁相对厚度(LVWT)、左室舒张末压(LVEDP)以及左室发展压(LVDP)等的变化。结果 14周龄SHR已形成LVH,SHR-LVH大鼠左室舒张末压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的心功能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超声心动图法对97例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LVH)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高血压各组舒张功能都有减退,以向心性肥厚组(CH)减退最为显著,(2)心肌收缩性(SBP/LVDs/PWT)高血压无肥厚组升高,CH组和不对称性室间隔肥厚组(ASH)正常,但左室扩张组(DH)明显减退并伴有收缩末期室壁应力的异常升高.提示高血压左室肥厚时不同类型左室形态结构的改变对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均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r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全程记录ECG并测定MDA的含量。结果:离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注2、5、10、15、20、30min,6个时点心肌收缩幅度及冠脉流量的恢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体部分热休克组再灌最初5min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及再灌30min时心肌内MDA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热休克反应对大鼠离体与在体的缺血再灌心肌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离体和在体两方面探讨热休克反应对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实验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热休克组和对照组。动物经热休克处理恢复24h后,离体部分取心进行Langendoff灌流,复制缺血30min/再灌30min的模型,实验中全程记录心电图(ECG)及心肌收缩幅度,并测定冠脉流出液的流量变化、肌酸激酶(CK)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在体部分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松绑术复制缺血30min  相似文献   

15.
文中报道了小剂量7.5%NaCl/6%右旋糖酐-70(HSD)对模拟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血气及肺组织损伤的影响。在大型低压舱内经股骨骨折,股动脉放血,5min内使大鼠平均动脉压(MAP)降至6.00±0.67kPa,维持此血压水平1h后,从股静脉分别输入4ml/kg的生理盐水(NS)、7.5%Nacl(HS)或HSD,观察5h。结果显示HSD能明显减轻休克大鼠PO2、pH、HCO下降的程度;HSD治疗后5h肺匀浆丙二醛(MDA)、肺含水量低于NS及HS组,肺组织损害程度较NS及HS组轻。本研究表明HSD对高原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早期救治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采用Langendor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对大鼠心肌缺氧—再给氧损伤中抗自由基酶SOD和GSH-Px,过氧化产物MDA、心肌酶CPK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同时探讨了参麦注射液的保护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心肌缺氧灌注40min,富氧再灌5min,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损伤严重,线粒体数目减少,大部分空泡变性,嵴消失,糖原颗粒减少,心肌收缩结构受到严重破坏。同时CPK活性明显升高,SOD及GSH-Px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2)预先给不同剂量参麦注射液进行灌注,与模型组比较,心肌超微结构损伤明显减轻,线粒体数目较多,嵴密集,未见肿胀变形,糖原颗粒丰富,心肌收缩结构基本正常。CPK活性明显降低,心肌SOD及GSH-Px活性明显增高,心肌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参麦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液(P<0.05)。我们推测其保护作用机理可能是稳定心肌细胞膜,保护心肌线粒体,增加能量供应,提高抗自由基酶活性,从而减轻氧自由基对心肌的损害  相似文献   

17.
用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观察了卡托普利(captopril,CAP)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急性心肌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ADM(6mg/L)灌注能造成心肌收缩力的严重损害,冠脉灌注压的明显升高和心肌丙二醛含量的增加;治疗剂量的CAP(40mg/L)并不能保护心肌,反而加重了ADM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作者认为,在防治ADM所致的心功能不全时应慎用CAP。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心梗患者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对大鼠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左心室插管术,采集信号经换能器数字化后输入微机,应用CARDIO软件分析注射MMS前后心肌功能的改变。结果:MMS可使心肌舒缩能力减弱,心室内压下降,室内压达峰值时间推迟,室内压最大上升变化率减小,内压下降最大变化率变慢,室内压下降最大变化速率所在时间延长,上述变化在注射MMS1min后即开始出现,6min作用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细胞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大鼠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肌球蛋白,ATP酶的变化,实验发现,大鼠烧伤后心肌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及肌球蛋白ATP酶活性在烧伤后24及48h明显降低,结果提示烧伤早期出现的心肌收缩功能的改变与心肌细胞内LDH,SDH及肌球蛋白ATP酶活性的改变有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闭塞性(SMAO)休克红细胞膜丙二醛(MDA)水平及膜流动性变化,观察硫酸锌对其有无防治作用。方法:制备家兔肠系膜上动脉闭塞性休克模型,检测红细胞膜MDA含量及膜流动性变化。实验分模型组、硫酸锌防治组和生理盐水(NS)对照组,并进行比较。结果:SMAO休克模型组红细胞膜MDA水平明显高于防治组和NS对照组(P<0.01),红细胞膜流动性低于防治组和NS对照组;且模型组再灌注后MDA含量与膜微粘度有直线正相关关系;防治组MDA和膜流动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膜MDA水平是影响膜流动性重要原因,硫酸锌对肠系膜动脉闭塞休克有一定防治作用。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是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