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铅对小鼠学习记忆和海马细胞内钙库Ca2+释放的影响。方法用水迷宫实验测定小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低浓度胰蛋白酶消化法分离小鼠海马细胞,用IP3敏感钙库和IP3非敏感钙库的特异性拮抗剂肝素和普鲁卡因刺激海马细胞,以弗拉吐(Fura2)作Ca2+荧光探针测定铅对海马细胞[Ca2+]i的影响。结果在水迷宫实验中,结果表明慢性铅暴露可明显损伤仔鼠的空间定位航行能力,损伤程度与饮用铅的浓度成正相关。与对照组比较,25μmol·L-1铅可致分离的小鼠海马细胞在胞外无钙静息状态下[Ca2+]i显著性增高(P<0.05);而30μg·ml-1的三磷酸肌醇(IP3)敏感钙库特异性拮抗剂Heparin和0.1mg·ml-1的非IP3敏感钙库的特异性拮抗剂procaine可拮抗铅引起的海马细胞[Ca2+]i增高。结论慢性铅暴露可致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高水平的铅可促进小鼠海马细胞内IP3敏感和非IP3敏感的两种内质网钙库释放,致海马细胞在胞外无钙静息状态下[Ca2+]i升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对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星形胶质细胞取材于新生24 h内清洁级Wistar大鼠.传代细胞达到80%融合时进行染毒(PFOA终浓度分别为0、50、100、200、500μmol/L).以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PFOA染毒1、2、3h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随着PFOA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染毒1h时500μmol/L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为353.57 nmol/L,染毒2h时达到528.37 nmol/L,均高于对照组(161.86、155.03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染毒3h时,50、100、200、500 μmol/L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分别为320.93、396.43、601.26、476.20 n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4.62 nmol/L)(P<0.01),同时也显著高于相同剂量染毒1h的[Ca2+]i (P<0.01).结论 PFOA可通过增加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Ca2+]i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钙平衡.  相似文献   

3.
急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2+)-CaMKⅡ信号通路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染铅对大鼠海马Ca2+-Ca2+/钙调蛋白依赖蛋白激酶Ⅱ(CaMKⅡ)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取30 d健康大鼠海马脑片分别用含醋酸铅(20μmol/L)及不含醋酸铅的人工脑脊液(ACSF)孵育,分对照组、谷氨酸组、CaMKⅡ抑制剂(KN-93)组、谷氨酸+醋酸铅组,培养30 min后收集脑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谷氨酸组、KN-93组、铅组中环腺苷酸(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活性。结果染铅组于染铅0、120min时CREB活性分别为(0.305 6±0.020 8)和(0.172 2±0.023 3),随染铅时间延长明显降低;谷氨酸使磷酸化CREB活性提高47%,对非磷酸化CREB活性无影响;KN-93及谷氨酸+醋酸铅组CREB活性分别下降20%,45%,总量CREB表达无明显改变。结论急性铅中毒可能通过抑制CaMKⅡ活性影响下游信号分子,造成对学习记忆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1α,25-(OH)2D3(0、10-11、10-9、10-7 mol/L)对体外培养成骨细胞(osteoblasts,OB)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钙离子通道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SD大鼠OB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1α,25-(OH)2D3或/和10-8 mol/L硝苯地平(NIF)作用20 min,流式细胞仪测定[Ca2+]i。结果 10-11 mol/L 1α,25-(OH)2D3组[Ca2+]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10-9、10-7 mol/L组[Ca2+]i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单独添加10-8 mol/L NIF组[Ca2+]i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联合添加10-9 mol/L 1α,25-(OH)2D3和10-8 mol/L NIF组[Ca2+]i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低于单独添加10-9 mol/L 1α,25-(OH)2D3组(P<0.05)。结论 1α,25-(OH)2D3引起[Ca2+]i改变的过程涉及L-型钙离子通道。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铝对新生大鼠海马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 ]i)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将分离的新生Wistar大鼠海马细胞制成2×106个/ml的细胞悬液,经Fura-2-AM负载后,与氯化铝溶液(Al3 终浓度分别为0、10、100、1 000 μmol/L)一起孵育,分别测定孵育15、30、45 min后海马细胞悬液的荧光强度值(F')、最大荧光强度值(Fmax)、最小荧光强度值(Fmin),并计算海马神经细胞内[Ca2 ]i.结果 孵育15、30和45 min后,1 000 μmol/L Al3 海马细胞中[Ca2 ]i均高于对照组(0 μmol/L Al3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100 μmol/L Al3 组[Ca2 ]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铝可通过增加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内[Ca2 ]i而发挥神经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讨砷对脑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以原代培养脑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为实验对象,在含砷浓度分别为0、5、10、20、30μmol/L的培养液中培养24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水平,荧光双波长分光光度计法检测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与对照组相比,AST活力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随砷暴露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Ca2+]i随砷暴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砷对AST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在5~30μmol/L的浓度范围内其毒性作用随砷暴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可引起AST内钙超载,并破坏线粒体功能。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1α,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D3]0、10-9、10-8、10-7mol/L对体外培养3~4d龄SD大鼠成骨细胞(OB)骨架F-actin、间隙连接通讯(GJIC)及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1,25-(OH)2·D3作用20min、24h后测定[Ca2+]i;作用24、48h后观察F-actin及GJIC。结果20min时,不同浓度1,25-(OH)2·D3组[Ca2+]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4h时10-9mol/L组[Ca2+]i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此时10-8、10-7mol/L组大部分细胞变得扁平,F-actin排列较对照组有序,形成应力纤维;48h时,对照组及10-9mol/L组F-actin表达减少,10-9mol/L组GJIC非常显著地弱于对照组,而10-8、10-7mol/L组大部分细胞F-actin表达完好,GJIC均非常显著地强于其余两组。结论高浓度1,25-(OH)2·D3能够维持OB形态,增强OB间通讯,而低浓度1,25-(OH)2·D3抑制细胞间通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氯化镧对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及胞浆中细胞色素C的影响,探讨氯化镧所产生神经毒性的机制。方法取新生大鼠大脑皮质进行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分离和培养。在纯化及鉴定细胞后,用0、0.25、0.5、1.0mmol/L氯化镧(LaCl3)染毒24h后,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细胞活力,以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钙([Ca2+]i)的变化,以流式细胞仪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以化学比色法测定线粒体和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氯化镧暴露浓度的增加,细胞存活率从100%逐渐下降至53.31%,有统计学意义(P0.01),细胞内[Ca2+]i从(129.45±1.09)nmol/L逐渐升高至(224.84±5.51)nmol/L,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从(159.16±4.76)逐渐降低至(85.70±5.94),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含量从(3.71±0.33)μmol/mg Pro逐渐降低至(2.55±0.08)μmol/mg Pro,有统计学意义(P0.05),胞浆中细胞色素C含量从(0.31±0.19)μmol/mg Pro逐渐升高至(1.72±0.31)μmol/mg Pro,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氯化镧可致原代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钙稳态失衡,线粒体功能障碍,从而产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9.
姜黄素对中波紫外线损伤HaCaT细胞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姜黄素(Cur)影响中波紫外线(UVB)辐射HaCaT细胞线粒体膜电位(△ψ)及其相关因子,探讨其对UVB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HaCaT细胞经UVB辐射后,加入不同剂量姜黄素继续培养,通过罗丹明123和Fluo-3/AM荧光强度检测细胞△ψ电位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以流式细胞术检测caspase-3和细胞色素c(Cyt C)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UVB辐射HaCaT细胞后,低线粒体膜电位的细胞数为(80.8±2.23)%,[Ca2+]i为(71.9±1.61)%,caspase-3和Cyt c蛋白表达量分别为(29.00±1.60)%和(27.5±1.6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入姜黄素后与UVB组比较,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2+]i及Cyt c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呈剂量-效应关系,即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具有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细胞数、Cyt c和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Ca2+]i显著降低.结论 姜黄素可能通过提高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Ca2+]i含量,减弱Cyt c和caspase-3的级联反应,达到其抑制UVB辐射引起的HaCaT细胞凋亡,具有对UVB损伤HaCaT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哺期镧暴露所致仔代发育期的神经毒性机制.[方法]成年雌性Wister大鼠受孕后至仔鼠出生后21 d.用不同浓度氯化镧(LaCl3)水染毒,仔鼠断乳后处死.取海马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 ]i)浓度.[结果]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Ca2 ]i浓度(nmol/L),2.5 g/L氯化镧水组为(234.566±19.596),5.0 g/L氯化镧水组为(327.294士34.547),10.0 g/L氯化镧水组为(446.258±29.325),蒸馏水对照组为(159.396士15.235),3个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中剂量组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高于中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氟化钠(NaF)对人神经母细胞瘤SH-SY5Y细胞的损伤及致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NaF致神经毒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SH-SY5Y细胞(1×107/ml),先加入0(对照)、20、40、80mg/L的NaF溶液对SH-SYSY细胞染毒24h;再选择40 mg/L的NaF溶液与380.40 mg/L的乙二醇双(2-氨基乙醚)四乙酸(EGTA)溶液或38.23 mg/L的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溶液(提前30 min加入)联合染毒24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胞内钙离子([Ca2+]i)水平,并用激光共聚焦(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LSCM)技术,从单个细胞水平检测NaF对胞内游离Ca2+瞬间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40、80 mg/L NaF染毒组SH-SY5Y细胞的存活率较低,凋亡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NaF染毒组SH-SY5Y细胞的[Ca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NaF染毒浓度的升高,SH-SY5Y 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凋亡率和[Ca2+]i水平均呈上升趋势.LSCM连续扫描显示,40和80 mg/L NaF染毒组SHSY5Y细胞[Ca2+]i的FI值达到峰值的时间分别为6 000~7 000 s和1 000-2 000 s,20 mg/L NaF染毒组未见明显的峰值;且NaF的浓度越高,[Ca2+]i达到峰值的时间越短.析因分析表明,胞内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与NaF对SH-SY5Y细胞凋亡和[Ca2+]i升高存在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10.69、366.14,均P<0.05),BAPTA-AM可拮抗NaF对SH-SY5Y细胞的损伤作用;胞外钙离子螯合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与NaF对SH-SY5Y细胞凋亡和[Ca2+]i升高无交互作用(F值分别为0.02、0.03,均P>0.05).结论 NaF对SH-SY5Y细胞的升钙作用可能参与了NaF的致细胞损伤和诱导凋亡作用,[Ca2+]i的升高可能与胞内钙库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特异性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对离体四氯化碳(CCl4)刺激的肝星状细胞(HSC)周期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HSC常规复苏传代培养,同步化后分为空白对照组、CCl4组和CCl4+PD98059(100 μmol/L)组.检测细胞周期以反映细胞增殖情况,用钙离子荧光探针进行荧光染料负载,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测定[Ca2+]i.结果 流式细胞结果可见CCl4刺激HSC后,S/G2期细胞增多,G1期细胞减少(P<0.05),PD98059对这一过程有抑制作用(P<0.05);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可见CCl4组的[Ca2+]i较空白对照组增强(P<0.05),CCl4+PD98059组细胞内[Ca2+]i降低(P<0.05).结论 PD98059可以降低CCl4刺激的HSC中[Ca2+]i,对细胞从静止期进入活动期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GMCs)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及细胞收缩的影响,证明TNF-α通过1,4,5-三磷酸肌醇受体(IP3Rs)增强GMCs对缩血管物质的易感性是肝肾综合征的重要机制.方法 应用大鼠GMCs株,测量时均选无钙缓冲液及内皮素(ET)刺激.分正常对照ET刺激组(0h组)、TNF-α处理4 hET刺激组(4h组)、TNF-α处理24 hET刺激组(24 h组);另设上述3组于ET前10 min加入IP3Rs阻断剂2-氨基乙氧基联苯硼酸盐(2-APB).应用Fluo-3/AM标记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TNF-α预处理后GMCs对ET刺激后[Ca2+]i的变化及2-APB阻断后的变化.同时测量各组GMCs收缩前后表面积的变化以明确收缩幅度.结果 ET刺激可使GMCs在短时间内[Ca2+]i迅速、显著增加,TNF-α4 h、24 h组[Ca2+]i上升幅度尤为明显[4 h:(648.08±267.11) nmol/L;24 h:(879.30±260.29) nmol/L;0 h:(619.93±258.94) nmol/L,F=5.486,4 h vs0 h:P<0.05;24 h vs0 h:P<0.05;24 h vs4 h:P>0.05].2-APB阻断后3组细胞对ET刺激均失去反应,[Ca2+]i无上升.ET刺激可使各组细胞面积缩小;TNF-α 4 h、24 h组上述效应更加明显[4h:(2198 ±340) μm2;24 h:(2260±553)μm2;0 h:(2436 ±474)μm2,F =4.001,4h vs 0 h:P<0.05;24 h vs0 h:P<0.05;24 h vs4 h:P>0.05).结论 TNF-α可增加ET刺激引起的[Ca2+]i上升进而引起细胞收缩,并证明是通过IP3Rs通路产生效应的,这可能是肝肾综合征时肾脏对缩血管物质产生高敏性进而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铅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AS)中GLAST和GLT-1蛋白表达及转运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出生1~3 d Wistar大鼠的仔鼠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以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鉴定细胞纯度后,进行0(对照组)、50、100、200及400μmol/L乙酸铅染毒,染毒时间为72 h。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集图像;以AlamarBlue法检测细胞活力;以Western blot法检测GLAST和GLT-1蛋白的表达;以同位素标记法测定谷氨酸转运体功能。结果 50和100μmol/L铅暴露组的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改变;200μmol/L铅暴露72 h后,少量细胞开始脱壁,细胞间隙增大;400μmol/L铅暴露组细胞变大,突起变短或消失,脱壁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铅暴露组的AS活力均降低(P0.05),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GLT-1蛋白含量下降(P0.05),但各浓度铅暴露组的GLAST蛋白含量无显著改变。100、200和400μmol/L铅暴露组的3H-Glu放射性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铅暴露可明显抑制AS中GLT-1蛋白的表达,并导致AS的Glu转运体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铅对海马神经元单环磷酸腺苷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放射免疫的方法 ,研究铅暴露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单环磷酸腺苷 (cyclicadenosinemonophosphatec,cAMP)水平的影响。 方法 在体外培养 3d的原代胚鼠海马神经元中 ,加入不同浓度的氯化铅 (分别为 10 -4mol/L、10 -6mol/L、10 -8mol/LPb2 + )暴露 2 1d ,收集海马细胞并超声粉碎后 ,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测海马细胞cAMP水平。结果 铅抑制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元腺苷酸环化酶活性 ,降低cAMP水平。 1× 10 -8mol/LPb2 + 暴露即能抑制海马细胞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铅暴露程度越高 ,cAMP降低越明显 ,两者成负相关。结论 铅暴露后海马神经元cAMP水平下降可能是铅影响学习记忆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铅暴露小鼠睾丸支持细胞(TM4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对多药耐药蛋白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Mrp1)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TM4细胞分别暴露于含20μmol/L乙酸铅(对照)和10、20、40、80μmol/L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Nrf2激活剂)+20μmol/L乙酸铅及含1、2、4、8μmol/L全反视黄酸(ATRA,Nrf2抑制剂)+20μmol/L乙酸铅的培养基培养24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将TM4细胞分别暴露于含0(对照)、20μmol/L乙酸铅、20μmol/L乙酸铅+40μmol/L tBHQ、20μmol/L乙酸铅+2μmol/L ATRA继续培养24 h。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细胞铅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Nrf2与Mrp1mRNA的表达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中Nrf2的分布定位情况。结果随着tBHQ、ATRA暴露浓度的升高,铅暴露TM4细胞的存活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比较,80μmol/L tBHQ+20μmol/L乙酸铅组及8μmol/L ATRA+20μmol/L乙酸铅组TM4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乙酸铅组、乙酸铅+tBHQ组、乙酸铅+TARA组TM4细胞中的Nrf2与Mrp1 mRNA表达及铅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铅暴露组比较,乙酸铅+tBHQ组TM4细胞中的Nrf2 mRNA表达及乙酸铅+TARA组TM4细胞中的铅含量均较高,而乙酸铅+TARA组TM4细胞中的Mrp1 mRNA表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处理组中Nrf2均未见明显核转位改变。结论铅暴露TM4细胞可以通过Nrf2的激活上调Mrp1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双苯氟嗪对铅致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苯氟嗪(Dipfluzine,Dip)对铅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作为研究对象,用醋酸铅造海马神经元损伤模型,通过测定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泄漏率和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观察Dip对铅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Dip1.0和10μmol/L可显著提高铅损伤海马神经元存活率,降低LDH泄漏率,对铅诱导的海马神经元[Ca^2+]i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Dip0.1μmol/L亦可抑制铅诱导的海马神经元[Ca^2+]i升高(P〈0.05)。结论 Dip对铅致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铅诱导的胞内钙超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2(Ang-2)对血管内皮细胞(XEC)内[Ca2+]i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VEC分为空白对照组和Ang-2处理组.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各组细胞的[Ca2+]i和线粒体膜电位.结果 空白对照组的细胞内[Ca2+]i为(24.781±1.350),Ang-2组的细胞内[Ca2+]i为(47.384±1.323),Ang-2组的细胞内[Ca2+]i,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空白对照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为(36.578±1.1470),Ang-2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为(9.016±1.124),Ang-2组的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 Ang-2可引起VEC内[C2+]i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铅和萘单独及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将500个斑马鱼胚胎随机分为10组,以铅(0、12、48μmol/L)和萘(0、5、20μmol/L)单独及联合(12μmol/L铅+5μmol/L萘、12μmol/L铅+20μmol/L萘、48μmol/L铅+5μmol/L萘、48μmol/L铅+20μmol/L萘)对斑马鱼胚胎进行染毒,染毒时间为受精后8 h至受精后144 h。观察、记录并统计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和畸形率,通过Etho Vision XT软件来获取并分析斑马鱼胚胎和幼鱼的行为,包括自主抽动、心率以及幼鱼应对光周期刺激的游动速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8μmol/L铅暴露组和20μmol/L萘暴露组的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孵化率明显下降(P0.05),20μmol/L萘暴露组的畸形率明显升高(P0.05)。与同浓度的铅和萘单独暴露组相比,12μmol/L铅+5μmol/L萘联合暴露组和48μmol/L铅+20μmol/L萘联合暴露组的死亡率明显升高(P0.05),48μmol/L铅+20μmol/L萘联合暴露组的孵化率明显下降(P0.05),12μmol/L铅+20μmol/L萘、48μmol/L铅+5μmol/L萘、48μmol/L铅+20μmol/L萘联合暴露组的畸形率均明显升高(P0.05)。铅和萘联合暴露对胚胎的死亡率(F=2.863,P0.05)、孵化率(F=4.474,P0.05)和畸形率(F=5.084,P0.05)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8μmol/L铅暴露组幼鱼的游动速度在第一黑暗期和第二、三明亮期明显下降(P0.05);与丙酮对照组相比,20μmol/L萘暴露组幼鱼的游动速度在每一时期都明显下降(P0.05)。与同浓度的铅和萘单独暴露组相比,48μmol/L铅+20μmol/L萘联合暴露组幼鱼的游动速度在第一黑暗期明显下降(P0.05),铅和萘联合暴露对幼鱼游动速度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F=4.493,P0.05)。[结论]铅和萘均可影响斑马鱼胚胎的发育,并且具有一定的神经发育毒性,而二者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孵化率、畸形率和斑马鱼幼鱼神经行为的影响有明显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H2O2诱导大鼠原代海马神经细胞建立氧化损伤细胞模型。方法取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培养至第5天,加入终浓度为50、100、150、200和250μmol/L的H2O2,培养12、24和48 h后,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CCK-8法测定细胞损伤率,LDH酶标法测定上清液LDH活性,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确定出细胞损伤的最佳浓度时间。结果 H2O2可诱导神经细胞损伤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150μmol/L H2O2作用24 h时,MTT法测得细胞存活率为(70.18±4.66)%;CCK-8法测得细胞损伤率为(28.30±6.72)%;LDH酶标法测得LDH活性为(208.81±12.24)U/L;流式细胞术测得细胞早期凋亡率为(11.53±2.53)%,晚期凋亡率及坏死率为(13.75±2.22)%。结论 150μmol/L的H2O2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海马神经细胞氧化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