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养老服务的完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济南、泰安、临沂、菏泽、聊城、德州、枣庄7个地市抽取的2 932名≥60岁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2 932名城乡老年人中,家庭养老者占98.0%,机构养老者占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1~3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养老,与无子女的老年人相比,有1个子女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与无住房老年人相比,有住房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结论家庭养老是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模式,住房情况、子女数和现患慢性病种数是山东省城乡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陈俊泽    陈炜    韩耀风    翁陈子恒  滕伯刚 方亚   《现代预防医学》2016,(18):3335-3338
目的 了解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为其提供合适的养老方式。方法 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调查厦门市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的人口学资料、养老方式选择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采用χ2检验和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76名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率为61.4%,慢性病老年人(相比未患慢性病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比例均较高。以家庭养老为参照,慢性病老年人选择社区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分别是与子女关系、居住地、文化程度、婚姻、孤独感,独居、与子女关系、文化程度、年龄、居住地。结论 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仍以家庭养老为主,但较未患慢性病老年人低。独居、年龄、婚姻、居住地、孤独感是慢性病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特有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空巢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徐州市城乡社区60岁及以上的空巢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采用χ2检验与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1 176位老年人中,选择家庭自我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分别占73.5%、11.9%、14.6%;居住在城市、有离退休待遇、配偶健在的倾向于选择家庭自我养老;高学历、独居、身患多种慢性疾病的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对子女尽孝评价较低的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结论 空巢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还是以家庭自我养老为主,应保护和提高空巢老年人自我养老能力,同时根据老年人特征与需求,加强养老机构的分类服务建设,积极寻找社区居家养老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山东省济南市城市社区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合理配置养老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1年3月—2015年11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山东省济南市5个城市社区抽取887名父母和(或)配偶父母居住在济南市城区的≥40岁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其居住在济南市城区的父母和(或)配偶父母共1381名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分析不同自理能力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1 381名城市老年人中,完全自理者418人(30.3%),基本自理者478人(34.6%),部分自理者358人(25.9%),不能自理者127人(9.2%);期望"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者805人(58.3%),期望"与子女同住,雇人照料"者151人(10.9%),期望"不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者317人(23.0%),期望"不与子女同住,雇人照料"者68人(4.9%),期望"与子女同住,白天在日托中心"者17人(1.2%),期望"住养老公寓"者23人(1.7%);期望在家养老者1 341人(97.1%),不期望在家养老者40人(2.9%)。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和与(孙)子女同住的完全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年龄≥70岁、无配偶、与(孙)子女同住和思维明显减退或混乱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经济不独立的不能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与子女同住;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和与其他人同住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雇人照料,无配偶的基本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不雇人照料,男性和文化程度高中/中专及以上的部分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雇人照料,经济不独立的不能自理老年人更倾向于不雇人照料。结论与子女同住、不雇人照料是当前城市社区老年人的主流意愿,但随自理能力的下降,老年人养老意愿也有所改变;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经济来源、思维能力是城市社区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李焕  张小曼  王素冬  邢凤梅 《现代预防医学》2014,(23):4308-4309,4334
目的了解居家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与抑郁的关系,为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唐山市497个开展居家养老服务的社区中抽取2个社区,对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ADL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GDS-15)进行问卷调查,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调查的724名老年人中54.7%的老年人ADL完全正常,19.2%出现功能下降,26.1%出现功能明显障碍;老年人的GDS平均得分为(4.22±2.90)分,其中评分正常者587人(占81.1%),抑郁者137人(占18.9%);抑郁与ADL中的IADL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居家老年人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IADL)受损明显;抑郁与IADL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为优化配置养老资源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对厦门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问卷城区652份、农村622份。城、乡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和暂未考虑比例分别为67.5%、18.6%、12.7%、1.2%和71.1%、23.1%、4.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城乡老年人在文化程度、患慢性病、子女是否提供养老费、退休金以及距最近医疗单位的距离等方面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家庭养老为参照,城乡,年龄大于80岁者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3.84(1.845~7.99)和3.64(1.07~12.47)),距最近医疗单位较远者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乡的OR(95%CI)分别为1.73(1.04~2.86)和2.12(1.31~3.42))。但城区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退休金较多和子女有提供养老费者更愿意选择非家庭养老,而农村在婚老年人倾向于选择机构养老。结论城乡老年人养老意愿均以家庭养老为主,但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社区居家养老,城区老年人更倾向于机构养老,城乡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建议除强化家庭养老的功能外,应针对城乡差异合理配置城乡养老资源。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与健康自评、抑郁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老年居家不出状态与健康自评、抑郁的关系.方法 以河北省唐山市5个社区内≥60岁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面对面访谈式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在调查的1 475名老年人中,老年居家不出状态发生率为18.8%,女性居家不出状态发生率(20.9%)高于男性(15.9%),无配偶者居家不出状态发生率(23.5%)高于有配偶者(16.9%),随年龄增高居家不出状态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锻炼、抑郁、高龄、女性、健康自评差是居家不出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健康自评、抑郁与老年人居家不出状态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市老年人的机构养老选择意愿,分析影响其选择意愿的因素,为制定山东省机构养老发展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于2012年7—8月,随机抽取山东省14个城市中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完成有效问卷868份,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采用率、构成比等指标进行描述性分析,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868名老年人中,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的比例36.6%,其中81.6%的人倾向于公办机构养老;经χ2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文化程度、子女个数、慢性病严重程度、居住状况和退休前职业是城市老年人机构养老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山东省城市老年人对机构养老有较高的选择意愿,尤其是年龄较大、有较严重慢性病、文化程度不高、子女数量少和独居、退休前职业为私营企业主的老年人群,需要大力发展机构养老来解决对此有较高选择意愿的老年群体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连市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对大连市内4区贫困家庭中540名≥60岁的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24人(42.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298人(57.10%)的老年人选择非居家养老,患有慢性病400人(76.60%),未患有慢性病122人(23.40%)。其中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居住模式、家庭月收入、自评健康状况、目前所接受的照料方式、家庭氛围和谐满意度的贫困家庭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2、5.09、8.11、7.36、7.13、5.92,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2.05)、非独居(OR=1.80)、家庭月收入较低(OR=0.47)、自评健康方面越好(OR=0.62)、家庭氛围和谐的满意程度较高(OR=0.56)的贫困家庭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居家养老。结论居家养老已不是大连市贫困家庭老年人养老意愿的主要选择,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政府应加大社会化养老的支持力度,合理分配养老资源,满足贫困家庭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杨敏  钱英 《健康研究》2012,32(2):139-142
目的 了解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对养老方式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现状,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参考.方法 自行设计问卷对杭州社区314名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情况、养老方式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城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58.3%;老年慢性病患者在养老方式选择上与无慢性病老年人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选择社区居家养老比例增加;在10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中,老年慢性病患者与无慢性病老人需求无明显差异,需求率最高的是家务整理和餐饮服务.结论 完善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须建立在家务整理和餐饮服务基础上,加强相关医疗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理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大理市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 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132份,有效回收率94.3%。其中,500名(44.2%)倾向于传统的居家养老,632名(55.8%)倾向于非居家养老。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月收入、现养老模式、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数量、子女对老人养老方式的观念对老年人养老意愿选择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越高(OR=1.529)、现养老模式为非居家(OR=2.759)、子女观念为非居家(OR=8.839)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非居家养老。结论: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予以应对,发展多元化的养老模式,提高养老机构服务质量,鼓励双向代际支持,提高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厦门市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明确养老服务需求及保障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以Andersen行为模型为指导,基于厦门市14292名老年人的面对面问卷调查,卡方检验分析人群分布差异,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从倾向性因素、使能因素、需求性因素分析老年人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被调查的老年人中选择居家养老最多,占86.37%,其次是社区居家养老(10.77%)和机构养老(2.86%)。受教育年限越长、失能程度越高、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更倾向于社会化养老,OR值均大于1(P0.01);子女数越多、与直系亲属居住、入不敷出的老年人更倾向居家养老,OR值均小于1(P0.01)。从影响因素回归模型中剔除使能因素后-2LL、CoxSnell R~2和Nagelkerke R~2的变化值比剔除倾向性因素和需求性因素大。结论厦门市老年人养老意愿以居家养老为主,不同特征老年群体的养老意愿不同。养老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使能因素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为优化就医秩序、增强基层慢性病管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2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中4 508名≥60岁老年人的相关数据,应用Stata 17.0统计软件采用Probit回归模型和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分析慢性病共病对中国老年人就医机构选择行为的影响。结果 中国4 508名≥60岁老年人中,慢性病共病者748例,慢性病共病率为16.59%;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者2 536人(56.26%),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者1 972人(43.74%)。在控制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类型、月退休金、就医满意度、是否参加医疗保险、与子女的感情、子女是否提供经济支持、子女是否提供照料支持、自评健康状况、健康变化情况、近2周是否身体不适和是否能自我照顾等倾向、使能、需求因素后,Probit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慢性病共病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β=–0.130,95%CI=–0.237~–0.022);慢性病共病对老年人就医选择的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显示,使用K近邻匹配、核匹配和半径匹配3种方...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浙江省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和便利抽样方法,从浙江省杭州市、金华市和永康市各选择1个城市社区和1个农村为现场调查点,选取居住时间≥1年且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了解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调查390人,问卷有效率为91.76%;其中男性219人,占56.15%;女性171人,占43.85%。选择机构养老155人,占39.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人数≥3人(OR=0.072,95%CI:0.007~0.742)、与配偶居住(OR=0.395, 95%CI:0.188~0.833)、与子女居住(OR=0.323, 95%CI:0.132~0.791)、与配偶及子女居住(OR=0.305,95%CI:0.139~0.673)、在农村居住(OR=0.404,95%CI:0.224~0.730)、无慢性病(OR=0.485,95%CI:0.292~0.805)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意愿较低。结论影响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因素包括子女人数、居住情况、居住地区和是否患有慢性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MCC)患病情况及其对身体功能的影响,为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1月—2019年12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在深圳市南山区62个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健康体检的4 475名≥65岁社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功能测量,并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区老年人MCC患病情况及对其身体功能的影响。结果 深圳市南山区最终纳入的4 297名社区老年人中,患MCC者2 728例,患病率为63.49%;在2 728例患MCC社区老年人中,患2种慢性病者1 043例(38.23%),患3种慢性病者793例(29.07%),患≥4种慢性病者892例(32.70%);4 297名社区老年人中,身体功能下降者745人(17.34%),步速下降者1 293人(30.09%),起坐时间延长者1 475人(34.33%),握力下降者1 761人(40.98%);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户籍地、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圳市南山区患MCC社区老年人身体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社区养老服务需求及老年人养老方式选择。方法于2015年1~12月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表对我市宝安区松岗街道1 000例≥60岁老年人进行养老现况及养老需求问卷调查。结果社区老人最喜欢的养老模式是社区居家养老434例(44.97%),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涵义知晓率仅为74例(26.11%)当前最需要解决的养老问题是生活照顾问题370例(38.34%),最希望得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是定期常规健康检查386(40.0%),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仅占154例(15.96%),有和子女完全分居意愿的69例(7.15%),最希望从子女处得到的支持为情感支持424(43.94%),对我国目前养老保障现状的满意度63.94%;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居住方式、经济状况、健康状况、社会保障情况为影响社区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本社区老年人养老在经济上不是主要问题,社区老人以社区居家养老为主,但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建设不足,不能满足日渐增多的独居老人、高龄体弱老人的养老需求;老人对于养老医疗需求是主要的,建立老年护理保险制度完善以家庭养老为主的综合性社区养老服务体系,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家庭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的影响,为促进居家养老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居家养老意愿现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仅有296老年人(13.87%)选择居家养老方式。见面频率和子女孝顺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居家养老选择的重要因素,见面频率较多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见面频率较少的老年人的0.041倍;子女不孝顺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子女孝顺的老年人的2.113倍。此外,年龄、教育、经济水平、社会保障和健康自评等因素对老年人居家养老意愿有影响。70~79岁和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愿意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60~69岁老年人的0.509和0.345倍,有社会保障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可能性是没有社会保障老年人的1.278倍。结论 社区居家养老的发展应该更关注那些没有子女或者与子女情感联系不紧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山西省太原市老年人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太原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方法于2018年8月—9月,在太原市6个主城区中随机抽取≥60岁老年常住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共收集489份有效调查问卷,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及分析。结果本次调查中,日常生活可自理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85.5%(343/401),选择非居家养老仅为14.5%(58/401);失能、半失能老人来选择居家养老的比例为53.4%(47/88),选择非居家养老的为46.6%(41/88)。88.8%(434/489)的老年人不了解或一般了解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11.2%(55/489)的老年人比较了解或非常了解该模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太原市居民医养结合选择的有养育子女个数、个人月收入及了解程度等因素。结论太原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服务的了解程度低,家庭养老仍占主体地位,应加强健康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更加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发展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的影响,为政府相关部门完善养老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7月份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徐州市2 260名≥60岁老年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分析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3种养老方式对城市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结果 47.52%(1 074人)老年人具有孤独感,其中偶感孤独726人,占32.12%、348人常感孤独,占15.40%。家庭养老变量中,是否与子女同住及子女个数对老年人心理孤独感均有影响(P 0.05);社会养老变量中,没有政府养老金、社区没有老年人活动场所的老年人更容易感到孤独(P 0.05)。结论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大老年人健康护理、重点关注没有子女或子女较少的老年人,并要不断完善社会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养老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老年人8 389名,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分别为89.81% 、5.79%和4.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8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就医距离远、生活不需要照顾、1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不知有家庭医生服务、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和1年内有住院的老年人倾向于社区养老(P<0.05);75岁以下、家庭年收入低、非贫困/低保户、家庭常住人口少、两周有病伤、自评健康状况差、没有签约家庭医生、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的老年人倾向于机构养老(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以居家养老意愿为主。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努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