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制定结直肠癌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入包头市肿瘤医院经病理切片确诊的结直肠癌病人作为病例。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采用配对四格χ~2检验和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比值比(OR值)及OR值的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新鲜蔬菜水果(χ~2=28.372,P=0.000)、红肉(χ~2=6.429,P=0.001)、腌渍类食物(χ~2=13.885,P0.01)、油炸食品摄入频率(χ~2=20.645,P=0.000)及食用油种类(χ~2=15.284,P=0.000)、口味咸淡(χ~2=6.195,P=0.013)与结直肠癌发病有关。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红肉摄入频率≥8次/周(OR=2.854,95%CI:1.269~6.419)、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频率≤7次/周(OR=4.663,95%CI:2.049~10.661)、经常摄入腌渍类食物(OR=8.338,95%CI:1.237~56.215)和油炸食品(OR=2.869,95%CI:1.364~6.034)及食用油以动物油(OR=6.378,95%CI:2.716~14.981)为主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红肉摄入频率高(≥8次/周)、新鲜蔬菜水果摄入频率低(≤7次/周)、经常摄入腌渍类食物和油炸食品及食用油以动物油为主是结直肠癌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基于1997年7月1日至2000年6月31日加拿大安大略省结直肠癌症登记系统(Ontario Familial Colorectal Cancer Registry,OFCCR)病例-对照研究,将29~80岁期间确诊患有结肠癌或直肠癌的新发病例作为病例(1 199例),对照来自同期当地居民(1 203例)。收集研究对象基本情况及营养素补充剂使用情况,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获得比值比(odds ratios,ORs)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评价营养素补充剂摄入状况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强度。[结果]研究发现,摄入维生素C(OR=0.77,95%CI:0.64~0.94)、维生素E(OR=0.78,95%CI:0.64~0.95)和钙补充剂(OR=0.78,95%CI:0.62~0.98)是结直肠癌发病的保护因素。每天至少摄入1片维生素C(OR=0.76,P_(趋势)=0.004)、维生素E(OR=0.54~0.79,P_(趋势)=0.007)和钙补充剂(OR=0.64,P_(趋势)=0.005),摄入维生素C(OR=0.61,P_(趋势)=0.001)、维生素E(OR=0.68,P_(趋势)=0.005)和钙补充剂(OR=0.69,P_(趋势)=0.014)连续5年及以上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另外,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在排除营养素补充剂相互影响后,摄入维生素C仍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OR=0.75,95%CI:0.61~0.91)。[结论]连续5年及以上,每天至少摄入1片维生素C、E和钙补充剂能够降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国广东人群多酚类化合物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共纳入1802例结直肠癌病例和1856例对照,病例组与对照组按照年龄(±5岁)和性别进行频数匹配。采用经过效度和信度评估的食物频数问卷,面对面询问研究对象膳食摄入情况,收集一般人口学和生活方式等资料。将能量调整后的多酚类化合物摄入情况依据其在对照组中的分布按四分位法分组,以最低四分位组做参照,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在调整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后,分析多酚类化合物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的关系。结果总的多酚类化合物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无关,校正潜在的混杂因素后,与摄入最低组(Q1)相比,总的多酚类化合物摄入最高组(Q4)的OR(95%CI)为0.94(95%CI=0.76~1.15)。酚酸、芪类化合物及其他多酚类化合物的摄入与结直肠癌发病呈负相关,与摄入最低组相比,最高组的OR(95%CI)分别为0.78(0.64~0.96)、0.53(0.43~0.66)和0.70(0.56~0.86),趋势性检验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黄酮类化合物、木酚素摄入与结直肠癌的发病无关。结论酚酸、芪类及其他多酚类化合物与结直肠癌发病呈负相关。本研究未显示黄酮类化合物、木酚素及总的多酚类化合物与结直肠癌之间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血压患者膳食纤维摄入与其血压控制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开展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9年3—10月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24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高血压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运用3 d饮食日记收集患者日常饮食情况,并通过营养软件计算患者膳食纤维摄入量;收集患者的3 d血压,取其平均值。结果 高血压患者膳食纤维摄入水平较低,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0.17±4.38)g/d,远低于膳食纤维最低推荐量(25 g/d)。调整混杂因素后,膳食纤维摄入量是高血压患者收缩压(B = - 0.362, P<0.001, OR = 0.696, 95%CI: 0.606~0.799)和舒张压(B = - 0.132, P = 0.016, OR = 0.876, 95%CI: 0.787~0.976)控制的保护因素。结论 高血压患者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是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加强膳食纤维与血压关系的宣教,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从而帮助控制该人群的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结直肠癌高、低发地区居民甘薯膳食纤维摄入水平,探讨结直肠癌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下一步研究结直肠癌危险因素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2月,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福建省梅列、永定、建瓯、蕉城、惠安等5个县(市)的60个街道居委会或村镇,每个村随机抽取50户,对每户≥18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含半定量食物频率调查),采用SPSS 18.0分析比较高、低发区肠癌发病相关影响因素的暴露特征。结果共调查2 853人,男性1 223人,占42.9%,平均年龄(51.8±13.7岁);女性1 630人,占57.1%,平均年龄(49.8±12.9岁);其中肠癌高发地区1 118人,肠癌低发地区1 735人;肠癌低发地区甘薯近1年和10年前摄入量高于高发区(u=12.540、13.19,P0.001);低发区粮谷类、水产品摄入量低于高发区(u=17.41、8.06,P0.001);低发区在饮食习惯方面比高发区更经常摄入甘薯、近1年和10年前吃甘薯占主食比例高(P0.001);低发区更多居民选用蒸煮方式烹调、使用自来水或桶装水为水源、睡眠状况较好、在家用晚餐时间比高发区长等(P0.001)。结论预防结直肠癌应重视合理的膳食结构,增加甘薯的摄入对于预防结直肠癌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与饮食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结、直肠癌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沈阳市某医院110例结、直肠癌患者和110例非消化道疾病及肿瘤患者(对照者)进行调查。经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两组过去1年内的食物摄入频率及饮食习惯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喜食肥肉荤油(OR=5.856,95%CI:3.484~8.267)、腌制类食物(OR=2.276,95%CI:1.385~4.587)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经常食用粗粮(OR=0.231,95%CI:0.092~0.743)、奶类(OR=0.128,95%CI:0.035~0.684)、水果(OR=0.325,95%CI:0.121~0.985)是结、直肠癌的保护因素。结论结、直肠癌与饮食因素有一定关系,喜食肥肉荤油成为目前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应加强营养教育,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以预防结、直肠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学生饮食行为与睡眠质量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睡眠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杭州师范大学24个班级的在校学生,于2014年10—11月开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饮食行为和膳食摄入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睡眠质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588人,PSQI平均得分为(4.72±2.52)分,76人(12.92%)睡眠质量较差。单因素分析显示,睡眠质量差与寝室室友影响、三餐不规律、水产品和禽类摄入频率少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室友影响大和很大(OR=5.13,95%CI:2.15~12.23;OR=6.86,95%CI:2.68~17.56)。校外餐馆就餐≥4次/周(OR=3.04,95%CI:1.58~5.84)、晚餐少于7次/周(OR=1.96,95%CI:1.23~3.40)、水产品摄入频率1次/周(OR=2.48,95%CI:1.27~4.85)是睡眠质量差的危险因素。结论饮食行为和膳食摄入可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大学生应注意三餐规律性,均衡营养摄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萍乡地区肾结石的危险因素,为肾结石的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基于萍乡市某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以经B超、X线或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肾结石的住院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与病例同性别且年龄相差5岁以内(排除尿路结石)的150人作为对照组,进行1:1配对;以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调查,内容涉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饮水习惯、膳食结构、疾病史等,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有意义的危险因素.结果 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因素有:地区(OR=0.267,95%CI=0.107~0.534)、工作强度(OR=0.425,95%CI=0.176~0.593)、饮食习惯(OR=1.457,95%CI=1.045~2.379)、饮水量(2000~3000ml/d:OR=0.437,95%CI=0.154~0.903;>3000ml/d:OR=0.134,95%CI=0.054~0.203)和尿路感染史(OR=2.078,95%CI=1.215~4.192).结论 城区居住、经常饮水、体力劳动是肾结石发病的保护因素.尿路结石史、喜好肉食是肾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15岁居民奶制品摄入现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根据广州市2009年社区卫生诊断调查资料,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1749位居民。结果居民奶摄入率62.44%,每日奶或奶制品摄入量≥200 ml者占23.39%。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示女性(OR=1.57,95%CI=1.31~1.88,P0.01)、高文化水平(OR=1.29,95%CI=1.17~1.41,P0.01)、高收入(OR=1.21,95%CI=1.11~1.33,P0.01)促进奶摄入;年龄越大(OR=0.85,95%CI=0.80~0.91,P0.01)、食物支出占年收入的比例越大(OR=0.88,95%CI=0.82~0.94,P0.01),越制约奶摄入。结论广州市海珠区≥15岁居民奶摄入较低,性别、年龄、文化、经济水平影响奶摄入,应对重点人群加强营养健康教育,提高居民意识,转变食物消费观念,形成合理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为T2DM的膳食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体检人群中随机选取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各426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体检者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膳食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间各变量差异,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分析T2DM膳食危险因素。结果病例组体质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清甘油三酯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日摄入能量[(1 941.96±843.14)kcal]、蛋白质[(84.36±51.37)g]、维生素A[(1 155.91±332.52)μg RE]、铁[(40.43±28.91)mg]、锌[(12.77±10.86)mg]、硒[(64.12±35.87)μg]均高于对照组[每日摄入能量(1 806.86±581.48)kcal、蛋白质(76.67±26.02)g、维生素A(745.53±121.52)μg RE、铁(34.23±11.63)mg、锌(11.11±7.97)mg、硒(55.73±21.54)μ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膳食纤维[(21.76±7.38)g]、硫胺素[(1.66±0.14)mg]、钙[(870.84±226.21)mg]均低于对照组[膳食纤维(24.07±10.16)g、硫胺素(2.23±0.51)mg、钙(961.67±297.31)m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碳水化合物供能比(63.67%±6.66%)低于对照组(63.92%±6.65%),蛋白质供能比(15.32%±2.59%)高于对照组(15.17%±2.4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蛋白质(OR=1.015,95%CI:1.003~1.025)、铁(OR=1.003,95%CI:1.001~1.010)和维生素A(OR=1.004,95%CI:1.001~1.012)是T2DM的膳食危险因素,膳食纤维(OR=0.896,95%CI:0.884~0.918)、钙(OR=0.988,95%CI:0.972~0.998)和硫胺素(OR=0.406,95%CI:0.395~0.429)是T2DM的膳食保护因素。结论适当控制能量、蛋白质的摄入,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等含食膳食纤维多的食物以及富含硫胺素的食物可以预防和减少T2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肺结核患者的膳食模式,分析其膳食模式影响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共选取506名肺结核患者作为病例组;在淮南市体检中心选取780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方式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统计学信息、健康相关行为、个人主要病史、生活质量和食物摄入情况。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判定膳食模式,用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分析肺结核与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本研究发现肺结核患者有四种膳食模式,分别为高脂型、含维D和钙饮食、素食和高动物蛋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肺结核患者膳食模式因素有:(1)农村:高脂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和高血压呈正相关(OR=3.13,95%CI:1.07~9.15;OR=1.77,95%CI:1.15~2.74;OR=7.64 95%CI:1.50~38.85);与不同营养状况和婚姻状况城负相关。含维生素D和钙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呈正比(OR=6.91,95%CI:1.11~42.86)。素食型膳食模式和不同营养状况呈正比(OR=11.00,95%CI:1.83~17.23;OR=8.05,95%CI:1.35~48.04);OR=3.15,95%CI:1.37~7.25);与高血压成反比(OR=0.51,95%CI:0.34~0.77)。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与家庭经济状况、糖尿病、高血压和饮酒呈正比(OR=7.61,95%CI:2.02~28.63;OR=6.59,95%CI:2.10~20.64;OR=4.19,95%CI:1.22~14.36;OR=7.36,95%CI:1.54~35.12;OR=7.94,95%CI:1.68~37.55);与文化程度、不同营养状况和婚姻状况呈反比。(2)城市:与农村相比,高脂型膳食模式与年龄呈正相关(OR=4.50,95%CI:1.10~19.90;OR=3.17,95%CI:1.01~9.89);与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0.74,95%CI:0.63~0.85)。含维生素D和钙型膳食模式与中等文化程度呈正相关(OR=0.76,95%CI:0.64~0.87);与高等文化程度呈负相关(OR=1.32,95%CI:1.02~1.70);与家庭经济状况无关。素食型膳食模式城市和农村间影响因素无差异。高动物蛋白型膳食模式则与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糖尿病和饮酒无关。结论肺结核患者的膳食模式城乡差异较大,且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果将对饮食预防肺结核提供新思路,为纠正肺结核高危人群不合理的膳食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硒摄入状况,探讨影响膳食硒摄入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浙江省2010-2012年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农村中抽取的2659名居民进行3天24小时膳食调查,分析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硒摄入水平。结果1岁~、4岁~、7岁~、11岁~、14岁~、18岁~、45岁~和60岁~各年龄组平均每日膳食硒摄入量分别为21.96、26.39、31.62、35.26、29.39、41.78、39.12和38.40μg,其中有42.56%的未成年人和52.09%的成年人膳食摄入的硒含量未达到平均需要量( EAR)。单因素分析显示:膳食硒摄入正常组与低于EAR组的年龄、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年人均收入、体育锻炼和吸烟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女性(OR=1.86,95%CI:1.59~2.63)、农村(OR=1.46,95%CI:1.23~1.73)、低文化(OR=0.70,95%CI:0.57~0.86)和低收入(OR=0.72,95%CI:0.60~0.88)是影响浙江省城乡膳食硒未达到EAR的相关因素。结论浙江省城乡居民膳食硒未达到EAR的影响因素可能是性别、地区、文化程度和人均收入,应倡导重点人群通过多种途径补充微量元素硒。  相似文献   

13.
分析广州市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广州市促进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提供实证依据.方法 于2019年4-12月对广州市3所小学和3所中学的7 948名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及学生近1个月奶及奶制品(包括纯牛奶、酸奶、奶粉、奶酪和其他奶制品)的摄入频次和摄入量.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调查对象的奶及奶制品摄入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76.12%的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频次<7次/周,78.88%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300 g/d),奶及奶制品摄入者每天摄入量的中位数为178.57 g/d.多因素I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生、高中生奶及奶制品摄入量不足的风险更高[OR值(OR值95%CI)分别为1.42(1.26~1.60),1.86(1.51~2.28)];而父亲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0.75,95%CI=0.59~ 0.94)、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高中:OR=0.75,95%CI=0.61~0.93;大专及以上:OR=0.58,95%CI=0.46~ 0.72)和家庭年收入≥20万元(OR=0.77,95%CI=0.64~0.92)的学生更可能足量摄入奶及奶制品.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摄入率高,但摄入量明显不足.应加强对学生和家长的营养健康教育,重点关注女生和高年级学生,促进中小学生奶及奶制品的摄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西痛风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疾病史、膳食结构和饮酒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调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各379例。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职业、文化、收入、痛风家族史、BMI与痛风有关(P0.01);菌藻、蔬菜、水果、猪肉、其他肉类、动物内脏、总禽畜肉、蛋类和总嘌呤摄入量9项膳食因素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啤酒、米酒、低度酒、和总酒精摄入量4个变量与痛风有关(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控制年龄、职业、文化等个体特征因素后,总嘌呤、总禽畜肉类,动物内脏、猪肉、总酒精、米酒和啤酒是痛风的危险因素。其中总嘌呤摄入≥1000mg/d与500mg/d相比OR值为2.5(95%CI,1.3—5.1);总禽畜肉摄入≥150g/d、≥350g/d与50g/d相比OR值分别为1.6(95%CI,1.1—2.5)和2.3(95%CI,1.4—4.0);动物内脏摄入≥50g/d与25g/d相比OR值为4.5(95%CI,2.0—10.3),猪肉摄入≥350g/d与50g/d相比OR值为1.7(95%CI,1.1—3.2)。酒精总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酒相比OR值分别为1.8(95%CI,1.1—2.9)和3.2(95%CI,2.1—5.0);自酿米酒酒精摄入25g/d或≥61g/d与不喝者相比OR值分别为2.4(95%CI,1.5—4.0)和4.0(95%CI,2.2—7.3),啤酒类酒精摄入25g/d与不饮啤酒者相比OR值为2.0(95%CI,1.1—4.0)。结论广西农村地区痛风与膳食饮酒有关,动物内脏、自酿米酒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合理控制膳食和饮酒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痛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5,(12):150-153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甲状腺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甲状腺彩超及甲状腺功能检测等方法横断面调查武汉地区2 028名居民甲状腺疾病患病率,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甲状腺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该地区甲状腺疾病总检出率为23.3%,其中男性为9.1%,女性为37.6%,女性患病率显著高于男性(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OR=0.256,95%CI:0.138~0.289)、年龄(OR=2.180,95%CI:1.690~2.626)、甲状腺疾病家族史(OR=2.216,95%CI:1.916~2.901)、每日碘盐摄入量(OR=3.603,95%CI:2.960~3.991)、饮食习惯(频繁摄入海产品)(OR=2.697,95%CI:2.116~3.236)、收入水平(OR=1.230,95%CI:1.106~1.709)及学历(OR=1.362,95%CI:1.231~1.796)是影响甲状腺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武汉地区甲状腺疾病患病率达23.3%,女性、年长者、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碘盐摄入过量、频繁摄入海鲜产品、高收入、高学历群体是甲状腺疾病的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女性围孕期补充叶酸及膳食叶酸摄入与早产发生风险的关系及其对早产发生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建卡就诊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调查一般人口学、围孕期叶酸补充情况、围孕期膳食摄入频次、种类及其胎儿分娩时的信息。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围孕期叶酸补充和膳食叶酸摄入与早产的发生风险及其交互效应。结果在控制相关混杂因素后,围孕期补充叶酸12周以及膳食叶酸摄入≥209.94μg/d均可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OR=0.83,95%CI:0.72~0.96;OR=0.84,95%CI:0.76~0.94,P趋势0.0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围孕期补充叶酸与膳食叶酸摄入间存在相乘及相加的交互作用[RERI(95%CI)=0.32(0.12~0.51),AP(95%CI)=0.92(0.24~1.61),S(95%CI)=0.68(0.56~0.82)]。类似的保护作用在早期与极早期早产、自发性早产、自发性早产不伴胎膜早破中均有体现,而在适度早产、干预性早产、自发性早产伴胎膜早破中无相乘及相加的交互作用。结论围孕期补充叶酸与膳食叶酸摄入对早产及部分早产亚型具有协同保护作用,故在补充叶酸的同时增加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能显著降低早产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今后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高血压、农村、危险因素等为主题词或关键词,检索1998-2013年发表的有关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17篇文献符合条件纳入研究,meta分析结果表明各危险因素的合并OR值及95%CI分别为:年龄(OR=1.07,95%CI:1.06~1.08)、BMI(OR=1.36,95%CI=1.27~1.45)、高血压家族史(OR=1.79,95%CI=1.34~2.39)、吸烟(OR=1.20,95%CI=1.07~1.34)、饮酒(OR=1.20,95%CI=1.14~1.27)、嗜盐(OR=1.28,95%CI=1.17~1.41)、高脂肪摄入(OR=1.17,95%CI=1.05~1.31)、文化程度高(OR=0.78,95%CI=0.71~0.87)、经济收入高(OR=0.90,95%CI=0.86~0.94)、锻炼(OR=0.81,95%CI=0.69~0.94)、腰臀比(OR=1.51,95%CI=1.2~1.89)、性别(OR=1.28,95%CI=1.15-1.42)。结论高血压家族史、腰臀比、BMI、嗜盐、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肪摄入、年龄为中国农村人群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锻炼、经济收入高则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怀孕前1年及孕期叶酸摄入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联性,以期为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2011-2012年在兰州市某三甲妇幼保健院建卡并随访到分娩结局的孕妇为研究对象,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孕前及孕期叶酸摄入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联性。结果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与未服用叶酸的孕妇相比,在整个孕期及孕前规律补充叶酸3个月是低出生体质量儿(OR=0.84,95%CI:0.74~0.96)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OR=0.74,95%CI:0.55~0.98)的保护因素,且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P趋势0.05);孕期膳食叶酸低于120.70μg/d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OR=1.88,95%CI:1.06~3.33)和足月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危险因素(OR=1.83,95%CI:1.01~3.34)。结论怀孕前1年及孕期叶酸摄入不足增加了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建议育龄期妇女在孕前及孕期适量规律地补充叶酸,同时在孕期增加膳食中叶酸的摄入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中国北方城市哈尔滨居民饮食习惯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共抽取哈尔滨市42个社区,使用食物频率表对12 865名20~74岁常住居民进行膳食调查,有效调查8 591人,使用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膳食模式,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 8 591名居民中,高血压患者3 386例,总患病率为39.4%,其中男性患病率为47.4%(1 447/3 051),女性为35.0%(1 939/5 540);因子分析得到5种膳食模式、即主食模式、植物食物模式、均衡膳食模式、豆类食物模式、动物食物模式;经logistic回归分析,均衡膳食模式为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OR=0.86,95%CI=0.81~0.92,P0.000 1),能降低高血压患病风险;对年龄、性别、教育、BM I、吸烟、饮酒、运动、高血压家族史和总能量摄入进行校正,高盐摄入组患病风险为低盐摄入组的1.62倍(OR=1.62,95%CI=1.29~2.04,P0.000 1);食用油摄入油腻组高血压的患病风险为清淡组的1.10倍(OR=1.10,95%CI=1.01~1.43,P=0.004)。结论高盐和油腻的饮食习惯,以及不均衡的膳食模式能增加我国北方居民高血压患病风险,应该调整膳食结构和饮食习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膳食摄入情况、主要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二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食物频率法调查青海省四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膳食摄入情况,通过因子分析方法提取膳食模式,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膳食模式研究人群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模式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人群每日食物摄入量与膳食指南推荐量存在差异,因子分析共提取三种膳食模式,分别为蔬菜薯类模式(28.60%)、禽肉水果模式(35.59%)和畜肉奶类模式(35.81%),χ2检验显示最高四分位数组研究人群特征与最低四分位数组(Q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结果显示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藏族老年人(OR=90.712,95%CI:38.263~215.054)较汉族更倾向于选择畜肉奶类模式,同时收入(OR=0.447,95%CI:0.250~0.798)、运动习惯(OR=2.374,95%CI:1.332~4.234)也是膳食模式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青海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膳食摄入存在过量和不足的情况,膳食模式分析发现存在食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