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从推进实施分级诊疗的视角,对比分析广西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与存在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政策建议。方法:对广西相关年份的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状况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广西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均呈增长趋势,但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在人员数量、学历及职称构成等人员质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优势资源仍有向医院汇集的态势。结论:广西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与分级诊疗的需要仍不相适应,建议政府加大基层卫生人力供给、改革基层医务人员薪酬制度、加快推进医联体改革,引导卫生人力资源向基层流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背景下,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为优化和整合各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供政策参考。方法利用2009-2015年上海市统计年鉴数据,采用描述和分析流行学方法对上海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现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总体呈正增长,仅基层医疗机构的实有床位数、每千人床位数及住院的人次数指标呈负增长,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7.5%、-2.5%和-8.3%;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增长率高于医院,而医疗服务利用率则是医院高于基层医疗机构;基层医疗机构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及医疗服务能力与医院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诊疗政策实施以来,上海市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卫生资源的投入,改善了医疗资源配置"倒金字塔"的现状,但并未有效改善居民就医流向,尚未真正实现居民"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有序分诊的分级诊疗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对医联体的认知、态度和参与情况,从供方角度分析目前医联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层随机抽取济宁市不同层次医疗机构医务人员880人,分析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的认知。结果参与医联体工作的医务人员占25.5%;73.8%的医务人员认为医联体建设利大于弊;98.5%的认为医联体的建设需要政府支持。不同类型机构医务人员对国家医联体建设相关政策、医联体运行机制和各级医疗单位在医联体中职能定位的认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医联体建设的满意度评价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认为推行强制性基层首诊前三位制约因素是居民就医理念(77.4%)、基层卫生人力储备(75.4%)、基层综合服务能力(74.2%)。结论医务人员对医联体建设总体认知程度不高,不同类型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于医联体相关政策认知存在差异。医联体建设需要加大宣传力度,持续完善医联体配套政策,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联体成员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认知评价,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促进医联体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南京市儿童医院医联体模式下医联体单位的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儿科分级诊疗医生调查问卷,了解医联体单位医生对分级诊疗的评价与分级诊疗影响因素评价。结果:36.5%的人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分级诊疗政策,84.4%的人非常赞同或比较赞同实施分级诊疗制度,91.5%的人认为分级诊疗能缓解儿童“看病难、看病贵”问题,69%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在引导患儿家长去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作用很大或有一定作用,59.7%的人认为分级诊疗对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病源和医生的收入有影响。86.8%的人选择了偶尔或从未向上级医疗机构转诊过患儿,仅6.2%的人认为向上级医院转诊患儿非常通畅。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推动分级诊疗的政策支持、政府用于分级诊疗政策的资金投入、政府宣传分级诊疗制度的力度等是影响分级诊疗的重要因素。结论:医务人员认可分级诊疗政策,但需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政府需加大对分级诊疗政策的支持力度与资金投入;发挥医保主导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强远程平台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基层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因素,为进一步完善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问卷设计,整群抽样,对武汉市武昌区和青山区共1 858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1.8%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实施分级诊疗是必要的;53.3%的医务人员认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效果一般;48.3%的医务人员并无转诊经历。接诊下转病人能力方面,民营办医疗机构>企业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诊病人经历方面,企业办医疗机构>民营办医疗机构>政府办医疗机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诊疗制度在落实方面仍然存在一些困难,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政府加强政策引导、组建紧密型医联体是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新医改中,各试点地区对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新模式进行探索实践,其中浙江省实行了以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医务人员下基层、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群众就医满意度(简称"双下沉、两提升")为特色的政策,重点落实"百千万"人才下基层政策,以期填补基层人力资源缺口,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由于政策具有探索性,政策干预的效果尚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对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估计。本研究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工作负荷法估算分级诊疗模式下医生资源需求量,计算基层医生缺口。采用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百千万"人才下基层政策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生人力资源缺口约为1.4万人。"百千万"人才下基层政策能够逐渐增加基层医生数量,可能在2021年左右填补医生人力缺口。如果医生工作效能提高10%,定向培养就业和基层招聘100%达成政策计划目标,2020年可能填补基层医生缺口。结果显示,该人才政策可能使卫生人力资源结构快速、有效调整,对分级诊疗改革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强基层"的核心就是要加大对基层的优质资源配置,而实现这一点的关键是实质性地提高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看病贵、看病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结构"不合理而造成的,即大量的医疗卫生服务消费不恰当地集中在二级、三级医疗机构,特别是三级医疗机构中,从而产生了头重脚轻的消费结构。同时也与医疗卫生提供系统的构建和扩张互为因果,与医疗保障制度的购买政策直接关联。因此,实施分级诊疗制度,使本来就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国分级诊疗政策的实施现状,探讨分级诊疗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方法运用我国2015—2017年《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中有关医疗服务机构、卫生服务情况的相关数据。结果截止2016年底,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83 394个,床位数为741.05万张,比去年增加39.53万张。我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9.32亿人次,居民平均就诊次数为5.7次,医疗卫生机构总入院人数为22 728万人,居民年住院率呈持续增长趋势。医疗卫生机构病床周转次数为32.0次,病床位使用率为79.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相对医院速度较慢,整体上分级诊疗制度尚未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建议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加强分级诊疗制度的宣传,畅通转诊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占比变化,探索公立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制度落实情况。方法:利用2009—2017年全国及各地卫生财务年报数据,分析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门急诊量占比和住院量占比变化。结果:从全国层面看,2017年公立医疗机构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门急诊量和住院量分别占35.13%和21.77%,较上年分别下降了0.57个和0.54个百分点,与2009—2017年平均每年降低0.85个和1.68个百分点相比,降低幅度趋缓。从省级层面看,与上年相比,2017年全国34.38%(11/32)的省份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上升、34.40%(11/32)的省份基层出院人数占比上升,其中浙江省、吉林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基层门急诊量和住院量占比得到双提升。福建省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连续5年上升4.87个百分点,广东省连续4年上升5.30个百分点,浙江连续3年上升1.15个百分点。湖北省基层出院人数占比连续3年持续提升了1.66个百分点。结论:我国分级诊疗政策实践效果并不理想,基层医疗服务量占比降低幅度有所趋缓,部分地区连续几年基层医疗服务量的上升也反映了国家针对分级诊疗制度采取一系列创新突破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一是科学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加强人大政协对规划刚性约束;二是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发挥对基层医务人员和患者基层就医"双向"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健全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江苏省3 240名基层卫生服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有效回收2 995份,有效回收率92.4%。结果 2 995名基层卫生人员中,2 375名(80.4%)愿意继续服务基层;76.2%的人员认为需提高薪酬待遇,49.3%认为需改善从业环境,48.7%认为需提高社会地位,26.3%认为需加大教育培训的力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称、第一学历、最高学历、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程和岗位培训情况(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 1.342,P = 0.004)、年龄大(OR值>1,P<0.01)、第一学历低(OR值<1,P<0.05)、接受过岗位培训(OR = 1.630,P = 0.004)、患者对医务人员的尊重程度高(OR值>1,P<0.05)的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更高。结论 江苏省基层卫生人员服务基层意愿较强,但仍有待提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需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人文关怀,提高卫生人员服务基层的意愿,为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奠定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山东省基层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及不同经济水平区域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分级诊疗对我省基层卫生资源配置的影响。方法 将分级诊疗实施前后分为两个时间段,对各项卫生资源年均增速进行对比分析,利用集中指数、集中曲线、泰尔指数分析各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结果 政策实施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力、人力资源投入明显增加。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数政策实施后年均增速快约42%;卫生服务利用方面,诊疗人次数下降明显,年均增速降幅平均达5.76%。入院人数方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年均增速比政策实施前分别快10.48%和4.97%;公平性方面,政策实施后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均减小,但泰尔指数贡献率表明区域间差异超70%,且政策实施后无明显改善。结论 分级诊疗实施对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政策实施后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得到改善但区域间差异明显,除床位资源外其他卫生资源配置均倾向于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地区卫生资源投入仍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护人员对于分级诊疗的认知、态度及影响因素,为有力推进分级诊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太原市六城区共340名医护人员(其中基层医疗机构128人,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212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对于国家及山西省分级诊疗相关制度的认知调查中,了解的医务人员占79.70%。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和市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支持率分别为61.31%和49.53%,logistic多因素回归结果显示:工作能力、工作环境以及工作负荷是影响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态度的重要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对于分级诊疗相关制度的关注及认同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加强,通过宣传培训,创新机制,积极推进医联体模式,加深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的合作才能不断推进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13.
《社区卫生保健》2009,8(2):104-104
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使用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大力推广包括民族医药在内的中医药,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和低成本服务。乡镇卫生院要转变服务方式,组织医务人员在乡村开展巡回医疗;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对行动不便的患者要实行上门服务、主动服务。鼓励地方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建立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双向转诊制度。全面实行人员聘用制,建立能进能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重建分级诊疗秩序成为改革的焦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高基层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各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合理就医秩序,从而在根本上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民生问题。文章就分级诊疗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分析2013年广西14个地级市的四级医疗卫生机构中各级医疗机构的床位、人员、床位使用率、诊疗情况。[结果]市、县、乡三级医疗机构床位约各占三分之一,但基层医护人员相对缺乏;县乡村三级机构的医师与护士分别占总数的50.84%和57.36%;基层床位使用率低,乡镇卫生院病床使用率大部分在70%左右;县域内诊疗人次占76.48%。[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与其要求承担的任务还有较大差距,应继续加大对基层的投入,尤其是财政投入,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稳定卫生人才队伍。同时应加强对口支援和医联体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成都市三圈层医疗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历年变化情况,探讨分级诊疗政策的效果以及影响因素,为促进该市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近年四川省卫生统计年鉴等数据,以三个圈层人口医疗机构数以及总诊疗人次、院均诊疗人次、诊疗人次相对比作为分析指标,进行相应统计学分析。结果:成都市医疗资源分布呈"波浪形",优质医疗资源分布尤为不均衡;各圈层间医疗资源利用程度差异明显,第二圈层利用度相对最低;医疗机构间资源利用度不平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受冷落"加剧;成都市分级诊疗实施效果有待提升。建议:在优化顶层设计、转诊激励机制、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信息化建设等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市实际情况,进一步规范各级医疗机构功能定位,将中心圈层和第二圈层的医疗资源统筹合并发展,深化打造第三圈层"县域龙头"和"健康守门人",进一步推动"小病就近看,大病不出县"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以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为主要内容,其中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为分级诊疗的重点问题。但我国现阶段存在基层服务能力弱,患者上转顺利而下转困难的现象。文章从博弈论视角出发提出三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非零和博弈的策略选择,以县级医院为切入点形成基层医疗机构利益共同体,实现长期供需平衡管理。提出"以县促乡",通过政府放权于县级医院来带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高,形成分级医疗服务体系的坚实终端,提供高效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有效供给,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切实推动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地,构建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8.
2017年2月底,孝义市被确定为山西省首批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试点,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医疗集团定位及新时期县域卫生工作发展理念,进一步确定了"医疗机构得发展、医务人员受鼓舞、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改革目标,出台资源配置、财政投入、补偿机制、人事分配、绩效考核等相关配套政策,形成了高效推进"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和集团发展的框架路线图.其中将人力资源统筹管理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医务人员参与医改的主观能动性,实质化推进医疗集团一体化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医改政策对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的影响,为实现分级诊疗提出政策建议。方法:以关键医改政策颁布时间为节点,构建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三级医院诊疗人次的分段回归模型。结果: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月增加的诊疗人次分别为145.795万人和68.652万人;2015年9月在全国推进分级诊疗政策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水平降低1 542.461万人;2016年1月在全国层面推行城乡医保整合后医院诊疗人次在相同变化率下平均增加1 354.540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降低165.701万人。结论:我国当前分级诊疗的进展情况不容乐观,分级诊疗的实施未达到预期的政策效果,医保政策未能与分级诊疗的相关政策形成合力,提示应该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充分发挥政策合力,实现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后对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影响,以及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认知状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5个试点地区各级医疗机构的435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制度实施后,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月总收入、绩效工资占比、工作负担和医患关系方面存在差异;各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总体认知率达81.4%,其中三级医院依次高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级医院;不同科室类别、职称级别、绩效工资占比和薪酬变化的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认知状况有差异。结论:要进一步发挥医务人员对分级诊疗的关键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大对二级医院的关注,改革薪酬制度,调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促进分级诊疗制度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