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目的了解新疆五家渠市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填补本市该领域的数据空白,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制订儿童铅中毒防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AS-9000A型高准度微量元素分析仪对该市2 647例1~6岁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按血铅水平大于或等于100μg/L为超标,其中大于或等于200μg/L为铅中毒进行评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647例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为(58.79±38.13)μg/L,血铅超标343例,占12.96%,其中达到铅中毒者12例,占调查对象的0.45%;男童血铅水平高于女童;随着年龄增长,血铅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结论该市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接近国内总体水平,但血铅超标率高于国内总体水平,应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该市儿童血铅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厦门市儿童血铅水平分布状况,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厦门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儿童,年龄0~10岁,采用原子吸收石墨炉法测定全血血铅值。结果 2010~2013年间共有11 271例儿童检测全血血铅水平,血铅均值为51.0μg/L。不同年龄组的男童铅中毒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6岁期间,随着年龄增加血铅均值逐渐上升,并在学龄前期达到高峰,之后的学龄期儿童均值不再增高,但血铅中毒率始终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结论厦门市儿童铅中毒率接近国内其他城市平均水平,但学龄前儿童血铅的均值水平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铅污染对儿童身体健康危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2006至2008年血铅水平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6至2008年武汉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4 980名儿童手指末捎血进行铅含量检测。对受检儿童按年龄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58.26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60.12μg/L,高于女童(54.24μg/L)。2006至2008年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67.51±31.02)、(60.97±32.58)和(50.32±31.02)μg/L。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中,男性血铅均值皆高于女性。24 980例受检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μg/L占44.51%,51~100μg/L占48.13%,101~200μg/L占6.68%,≥201μg/L占0.68%。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者占受检总数的7.35%。其中,2006至2008年受检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15.88%、7.74%和2.13%。另外,与门诊儿童血铅水平比较,体检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偏低(P〈0.05)。结论与以往的报道比较,武汉市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已有明显下降。近3年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含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其中以2008年度受检儿童血铅水平下降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足地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采用BH2101S型钨舟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对该地区12个乡镇小学的学龄儿童血铅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段及乡镇学龄儿童血铅值及铅中毒发生率,并对导致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3 725例学龄儿童血铅平均值为(27.92±20.29)μg/L,铅中毒儿童424例,中毒率为11.40%,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5),各年龄段间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乡镇儿童血铅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金山镇学龄儿童血铅水平和铅中毒率最高。致使儿童血铅升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父母从事工作与铅相关、常接触富铅物品、常进食富铅食物、家庭住房最近装修过,补充锌钙制剂是血铅升高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大足地区学龄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部分乡镇控铅状况不甚理想,仍需针对致使血铅水平升高的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控铅中毒。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乌鲁木齐市儿童血铅水平,分析儿童血铅含量及铅中毒的原因,寻找预防和降低铅中毒的方法和途径,为制定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检测儿童末梢血中铅的含量。结果 5 268例儿童中血铅浓度平均值为(40.55±22.23)μg/L,铅中毒儿童共133例,总检出率为2.52%;男童血铅水平明显高于女童(P<0.01);0~7岁儿童血铅浓度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乌鲁木齐市儿童血铅水平低于中国其他城市,但高于西方发达国家。寻找污染来源,治理环境污染及注意家庭卫生,营养平衡,加大宣传力度,是减少儿童铅中毒最经济和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6至2008年武汉市及周边地区不同年龄儿童血铅水平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钨舟原子吸收光谱法对24 980名儿童手指末捎血进行铅含量检测。对受检儿童按年龄进行不同形式的分组,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总体水平为58.26μg/L。其中,男童血铅水平为60.12μg/L,高于女童(54.24μg/L)。2006至2008年儿童血铅水平分别为(67.51±31.02)、(60.97±32.58)和(50.32±31.02)μg/L。在不同年份各年龄组中,男性血铅均值皆高于女性。24 980例受检儿童血铅水平的分布范围分别为:≤50μg/L占44.51%,51~100μg/L占48.13%,101~200μg/L占6.68%,≥201μg/L占0.68%。儿童血铅水平≥100μg/L者占受检总数的7.35%。其中,2006至2008年受检儿童血铅中毒率分别为15.88%、7.74%和2.13%。另外,与门诊儿童血铅水平比较,体检儿童的血铅水平明显偏低(P<0.05)。结论与以往的报道比较,武汉市儿童的血铅水平以及铅中毒率已有明显下降。近3年来,武汉市及周边地区儿童血铅含量呈逐年...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州地区人群血铅水平现状并对中毒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集2012年1月送检至广州金域理化室的13 699份血铅检测标本。结果随着年龄增长,铅中毒率有升高趋势,其中6~14岁儿童铅中毒率最高;铅中毒率男童为5.78%、女童为4.24%。幼儿组和儿童组男童铅中毒率为3.98%和5.78%均略高于女童铅中毒率(3.39%、4.24%)。结论在日常生活中,造成儿童铅中毒原因众多,需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远离铅危害。  相似文献   

8.
王丽 《检验医学》2011,26(5):346-348
目的通过对本地区儿童血铅检测,了解诸暨市儿童血铅中毒情况,并探讨血铅水平与不同人群的关系。方法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对1 895名儿童进行血铅测定,并将受检儿童按年龄(≤3岁、4~6岁、〉6岁)、性别、是否本地分组。结果 1 895名儿童血铅均值为48.63μg/L,其中有198例儿童血铅≥100μg/L,占10.45%。≤3岁组儿童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最低,与其他年龄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岁组与〉6岁组相比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同年龄组男、女儿童血铅水平与铅中毒率均无差异(P〉0.05)。外地组血铅水平及铅中毒率均明显高于本地组(P〈0.05)。结论本地及儿童血铅水平与全国各省相比处于低水平位置,血铅≥100μg/L的发生率与全国平均值相近。儿童血铅水平与年龄有一定关系,男、女差异不大,儿童的卫生习惯、家长重视程度、居住环境、营养状况对血铅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儿童血铅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爱辉  谢玉  万雄 《医学临床研究》2006,23(7):1143-1144
【目的】了解湘潭市部分地区0~7岁儿童血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检测静脉血铅值,对影响血铅水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 628例儿童血铅平均水平为(70.32±38.01)μg/L,铅中毒检出率40.53%。儿童血铅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童较女童高。环境因素、卫生、饮食习惯、父母职业等均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结论】儿童铅中毒影响其智能、行为及体格生长发育,为提高儿童生存质量,预防儿童铅中毒,应引起多方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为儿童铅中毒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6933名儿童(男童3743例,女童3190例)纳入本次研究,并按年龄分为0~〈1岁、1~〈3岁、3~〈7岁、7~14岁组,采用微分电位溶出法对血铅水平进行检测。结果6933名儿童高铅血症和铅中毒共84例,总检出率为1.21%,其中男童、女童检出率分别为1.23%和1.19%。0~〈1岁、1~〈3岁、3~〈7岁组儿童血铅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呈明显增高趋势(P〈0.05),7~14岁组血铅水平与3~〈7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1岁组男、女童血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个年龄组男童均高于女童(P〈0.05)。结论中山地区儿童血铅水平与高铅血症和铅中毒率较低,但考虑铅暴露对儿童健康的潜在危害,应加强宣传教育,防范儿童特别是学龄前儿童对含铅物品的接触和摄入。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0~2012年蒲城县O~9岁儿童的血铅水平,为预防儿童铅中毒提供依据。方法用博辉BH210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试,对该院门诊近三年中随意抽取的7000例儿童的末梢血血铅状况进行分析。按2010,2011,2012年和O~2岁,3~5岁,6~9岁及儿童性剐,采用求平均含铅量、中毒率、男女中毒检出率进行分组统计。结果该地儿童平均含铅量和中毒率:按年份为2010年(O.362±0.066μmol/L,11.5%),2011年(0.382±0.075μmol/L,13.1%)和2012年(O.396±0.066μmol/L,16.1%)。按年龄段为0h2岁(0.328±0.065μmol/L,12.3%),3~5岁(0.391±0.074μmol/L,13.2%),6~9岁(0.420±0.069μmol/L,14.9%)。总的含铅水平为0.382±0.069pmol/L,中毒率13.5%。中毒的941例儿童中男童649例,占男生的13.8%;女童292例,占女生的12.7%;男女儿童铅中毒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75,P〉O.05)。结论该地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铅中毒率随着年龄、年份增加而呈递增趋势;儿童铅中毒率男女差别不大,均应引起人们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儿童末梢血中铅含量及微量元素的检测,了解儿童血铅水平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综合水平,并对由此而引起的临床表现进行探讨.方法 331例标本取材自沈阳市皇姑区妇幼保健所,分为3个年龄组,分别采用北京博晖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所生产的BH-5100微量元素分析仪和BH2100铅镉分析仪检测末梢血中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静脉血中的铅含量.结果 3种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和血铅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其中以缺锌最多(35%),其次是缺铁(22.4%)和缺钙(5.1%).本研究中未发现铅中毒,但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上升血铅含量有所增加.结论 3个年龄段的儿童不同程度地缺乏各种微量元素,而血铅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提示应注意儿童膳食结构的改变,强调饮食合理,营养平衡,做到早期干预、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番禺区南村镇学龄前儿童血液中锌、铁、钙、铅的含量,以便健康地指导儿童膳食.方法 以2011年1 ~ 3月前来检查的1 400例0~6岁儿童为对象,利用北京普析通用TAS-990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血液中锌、铁、钙、铅4种微量元素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镇儿童锌缺乏率为2%,铁缺乏率为0.79%,钙元素缺乏率0%,结果表明该镇儿童锌与铁元素缺乏率较低,钙元素并不缺乏;而铅中毒率高达26.79%,明显高于全国10.45%的水平;男女儿童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镇学龄前儿童锌、铁、钙元素含量处于较理想水平,而铅中毒率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ccuracy of the verbal lead risk assessment tool in identifying the presence of measurable blood lead levels (BLL) in children. Design and Sample: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comparing results of a verbal lead risk assessment tool intended to identify elevated BLL in children with actual capillary fingerstick lead screening laboratory data. Three hundred and forty‐nine children aged 5 years and younger enrolled in Head Start during the 2008–2009 school year were evaluated. Sixty‐nine children had complete data and were included for final analysis. Measures: Results of the verbal lead risk assessment and laboratory capillary fingerstick BLL. Results: All 69 children had measurable BLL. The Pass group, 84.3% of the sample, had BLL scores of 2.2±1.5 μg/dl, while the Fail group, 15.7% of the sample, had BLL scores of 1.5±0.65 μg/dl.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LL between children that passed the verbal risk assessment and those that failed ( p>.05). Conclusions: The verbal lead risk assessment did not accurately predict measurable BLL in children. Universal BLL screening for children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low levels of lead so that parents and caretakers of children can be notified and assisted in identifying and eliminating sources of lead exposure.  相似文献   

15.
王军文  史耐云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18):2406-2406,2408
目的分析该院2009~2012年体检的0~12岁儿童血铅水平。方法对2009~2012年在该院0~12岁儿童体检的血铅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度检测样本数3 197例,铅中毒921例(29.1%);2010年度检测样本数3 274例,铅中毒823例(25.1%);2011年度检测样本数3 993例,铅中毒723例(18.3%);2012年度检测样本数4 197例,铅中毒621例(14.8%)。结论近年来,江油市儿童血铅中毒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驱铅片(MT驱铅片)对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锌、铁、钙、镁、铜含量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铅中毒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MT驱铅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普通蛋白片。口服MT驱铅片或安慰剂1个月和2个月后,检测两组儿童的全血铅水平和全血锌、铁、镁、钙、铜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儿童服用MT驱铅片2个月后血铅水平(65±16)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4)μg/L(P0.01);实验组血锌、铁、镁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血钙、血铜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118例患儿红细胞与细胞计数、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服用MT驱铅片可以降低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并使体内元素保持平衡,同时还可升高血红蛋白,对铅中毒儿童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