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在我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非常高。近年来,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为不可手术的晚期胃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这篇综述中,我们总结了目前关于胃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胃黏膜免疫及肿瘤免疫治疗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研究的方向,以期为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正>研究背景和临床问题幽门螺杆菌感染被报道影响全世界50%以上的人群。来自中国灵丘地区胃癌高风险人群的大样本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57.6%。在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中,约10%发展为胃溃疡,1%~3%随后进展为胃恶性肿瘤。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症状。有研究者评估了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3.
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近年来受到关注.因此根治幽门螺杆菌感染为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为探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晚期胃癌的治疗作用,我院采用克拉霉素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18例,并进行了为期3年的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效果与胃溃疡胃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确诊胃癌的患者41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幽门螺杆菌的治疗及疗效以及两次诊断的胃镜图片和病理切片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41例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治疗疗效均不佳,胃癌发生部位与此前溃疡发病部位基本一致。结论胃溃疡的幽门螺杆菌治疗效果不佳可能导致进一步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筛查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健康体检者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的必要性。方法收集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健康体检者的检查并分析。结果从数据表明接受幽门螺杆菌检查的人中男性高于女性,这与我国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约2~3∶1相符。其中45岁以上占有相当大比例,这与胃癌发病年龄以40~60岁多见相符合;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性,这在我们的健康体检者的检查结果反馈中得以证明。结论提倡年龄〉45岁、家庭成员中有患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个人应及早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查,早诊断,早治疗,减少胃癌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张旭  杨清峰 《淮海医药》2009,27(5):465-468
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3.02%,居各类癌死亡的第1位;在世界范围内,胃癌的死亡率也在恶性肿瘤中居第2位^[1]。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胃癌可能是幽门螺杆菌(helieobacter pylori,Hp)长期感染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慢性胃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这一癌变模式中,Hp可能起着先导作用。Hp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的螺旋状、微需氧细菌。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我院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就诊的原发性胃癌患者共98例,获取患者的原发性胃癌标本,随机选取40例原发性胃癌手术切缘的正常组织作为对照.所有切片均作常规HE染色,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用革兰染色法挑选出幽门螺杆菌阳性切片,对胃癌组切片其进行MMP-2和VEGF蛋白检测.结果 98例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68例,占69.4%.4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正常组织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有7例,占17.5%.胃癌组中幽门螺杆菌阳性者MMP-2和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幽门螺杆菌阴性者.结论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局部浸润密切相关,并在胃癌的转移和浸润中作用突出.  相似文献   

8.
幽门螺杆菌感染在全世界广泛存在,能引起多种胃部疾病,包括胃癌.尽管抗生素治疗有效,但是人们一致认为幽门螺杆菌疫苗可能是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有效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策略可显著增进全世界人群的健康.此文就幽门螺杆菌疫苗的保护性抗原、佐剂、动物模型、免疫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是革兰阴性、微需氧的细菌,生存于胃部及十二指肠的各区域内,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对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治疗,但因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越来越严重,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综述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不同治疗方案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胡巍  蔡思敏  袁云 《黑龙江医药》2022,(5):1019-1022
目的:分析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6月诊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疾病分为2组,分组比例为1∶1,对照组为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等非胃癌疾病患者,观察组为胃癌疾病患者。对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行单因素分析,并分析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经过治疗后分析胃癌患者病情与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胃镜、碳-14尿素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慢性炎症性病变、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等不同病变程度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依次递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早期胃癌的螺杆菌感染率高于进展期胃癌,肠型胃癌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弥漫型,非贲门部胃癌的螺杆菌感染率高于贲门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胃癌患者不同时期、不同分型、不同部位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胃癌患者病情与幽门螺杆菌呈正相关。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病情程度呈正相关,临床应尽早对消化道疾病患者实施幽门螺杆菌筛查,并予以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特点,提高对根除幽门螺杆菌重要性的认识。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择根除幽门螺杆菌和未根除幽门螺杆菌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60例患者无胃癌发生,未经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60例患者有3例发生癌变,占5%。结论:根除幽门螺杆菌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和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正>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主要寄生在胃,全球超过一半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是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等的主要致病因素~[1]。临床上主要通过抗生素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根除幽门螺杆菌~[2]。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最主要的问题是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3]。由于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或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杆菌是目前已知能长期在胃内定植的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重要病因.文章综述了国内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不同方案,分析比较了不同方案的优劣点,并对未来的发展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肿瘤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程序递进积累致细胞增殖与凋亡失衡的结果,其中胃癌为仅次于肺癌居于各类肿瘤死亡原因第二位的恶性病变,临床上幽门螺杆菌(Hp)感染合并胃癌的患者较多见,本研究主要探讨FAF1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关于幽门螺杆菌检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在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中的发病情况并讨论其治疗及预防。方法应用14C呼气试验方法检测382例胃病患者。结果幽门螺杆菌在胃病患者中感染率较高,感染率分别为胃炎54.0%,消化性溃疡80.5%,胃癌63.2%。结论幽门螺杆菌为胃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根除幽门螺杆菌后胃病可明显治愈。  相似文献   

16.
消化性溃疡难治愈、易复发,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证明是主要致病因子,并在胃癌发病初始阶段起重要作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可治愈消化性溃疡,且可预防胃癌的发生.西药联用中药蒲元和胃胶囊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渍疡比单用西药在加速溃疡面愈合、增强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提高免疫力、减少复发等方面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发现是消化性溃疡治疗史上的一块里程碑.不仅如此,其还与慢性胃炎、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所以幽门螺杆菌的治疗成为近年消化病学研究的热点.由一种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感染药物(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组成的三联疗法是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一线用药.然而,随着克拉霉素和甲硝唑的耐药率越来越高,在耐药比率较高的地区,以铋剂为基础的四联疗法也可作为根治幽门螺杆菌的一线用药选择.当反复根治幽门螺杆菌失败时,推荐以药敏试验为基础指导临床抗感染用药.此外,微生态制剂对根治幽门螺杆菌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据报道,慢性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后所引起的慢性胃炎,可以发展成萎缩性胃炎,肠转化及胃酸缺乏,在其他因素(尤其有饮食等)的作用下,便可诱发而产生胃癌。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诱发胃癌的的先决条件,就可以通过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来防止胃癌的发生。Czinn等在用幽门螺杆菌免疫小鼠和雪貂时发现,经口免疫幽门螺杆菌菌苗时,霍乱毒素具有良好的性剂效果,能提高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Survivin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对50例胃癌及其癌旁组织标本中的Survivin蛋白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进行检测,并通过Warthin-Starry染色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检测.结果 Survivin蛋白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2%(21/50),而在胃癌组织中的74 %(37/5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幽门螺杆菌感染程度及胃癌临床分期、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对Survivin蛋白表达程度有明显关联.结论 病理上Survivin蛋白表达在胃癌中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胃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而增强.  相似文献   

20.
<正>胃癌(GC)是一种复发率较高的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仅次于肺癌和肝癌的肿瘤相关死亡原因[1]。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胃癌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发病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缓慢进展、多因素的病理过程。慢性炎症和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癌的经典决定因素[2]。近年来,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入免疫微环境在胃癌中的作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介导的免疫抑制和促血管生成表型可能是其主要关注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