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是体内抗原提呈功能最强的细胞,在肿瘤的免疫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当今肿瘤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迄今为止治愈的措施仍然有限。近10年来,人们发现CML患者体内存在识别自身肿瘤的T淋巴细胞,但是由于抗原提呈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异常等原因,造成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无应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I)A23187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生成树突状细胞(DCs),探索DCs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s,分别加入GM-CSF+IL-4,A23187。体外培养72 h后,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表面标志,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T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ELISA法检测IL-12、IFN-γ的水平。结果:健康人PBMNCs在A23187的条件下培养72 h后,就可以看到典型的DCs形态,CD40、CD86、CD83分子的表达均明显增高,但CD1α分子的表达增高不明显。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IL-12、IFN-γ的水平比其他组明显增高。结论:健康人PBMNCs在钙离子载体A23187作用下能更有效地诱导生成成熟DCs。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大容量诱导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s)的适宜方法 ;研究CML DCs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增殖并分泌γ 干扰素 (IFN γ)的能力。方法 用CS 30 0 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初诊CML病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NCs) ;单采的CML PBMNCS转入组织培养袋 ,加入重组人粒 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M CSF)和重组人白介素 4 (rhIL 4 ) ,培养诱导 7d ;在诱导前后 ,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表面HLA DR、CD1a、CD80和CD86的表达水平 ;用3 H TdR掺入法检测CML DCs和CML PBMNCs刺激自体和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用ELISA法检测在自体混合淋巴细胞培养 (MLR)时T细胞分泌的IFN γ浓度。结果 用血细胞分离机收集的CML PBMNCs ,在组织培养袋内经细胞因子培养诱导 ,HLA DR、CD1a、CD80、CD86的表达均有明显上调 ,细胞形态也表现典型的DC特征 ;CML DCs能显著刺激自体和异体T细胞增殖 ,而CML PBM NCs仅能刺激异体T细胞的增殖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很弱 ;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时分泌的IFN γ浓度 ,CML DCs组为 (877± 2 14 )pg/mL ;CML BPMNCs组仅为 (14± 1.7) pg/mL。 结论 单采的CML PBMNCs转入组织培养袋 ,加入rhGM CSF和rhIL 4 ,可收获大容量的CML DCs;CML DCs在体外具有显著刺激自体T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alcium ionophore, CI)A23187 联合γ- 干扰素(IFN-γ) 诱导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 生成树突状细胞(DC), 探索DC 扩增的新方法。方法:分离健康人PBMNC, 分别加入GM-CSF +IL-4, A23187, A23187+IFN-γ。体外培养72 h 后, 分别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志, M 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T 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 ELISA 检测IL-12 和IFN-γ 的水平。结果:健康人PBMNC在A23187+IFN-γ 的条件下培养72 h 后, 与GM-CSF +IL-4 组, A23187 组比较, 能迅速获得典型的树突状细胞形态;CD40, CD83, CD86 分子的表达较均明显升高(P<0.01), 但CD1a 分子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 细胞增殖的能力;IL-12, IFN-γ 的水平比其他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A23187 联合IFN-γ 诱导健康人PBMNC 能更快速、有效地诱导生成成熟的DC。  相似文献   

5.
吉蕾  邢佩霓  魏绪仓  李梅生  王彤 《医学争鸣》2003,24(11):1010-1013
目的 :探讨慢性髓性白血病 (CML)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DC)的体外扩增及其功能 .方法 :采用两步法 ,首先将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或外周血CD34+ 细胞与rhFlt3 L和rhTPO共育 7d,再用rhGM CSF ,rhTNF α及rhIL 4诱导培养1 4d ;同时以rhGM CSF ,rhTNF α及rhIL 4直接诱导体系作对照 .获得的DC通过免疫表型检测、电镜分析及染色体鉴定 ,并用MTT法检测其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及T细胞对CML细胞的杀伤作用 .结果 :两步法培养 2 1d ,CML的CD34+ 细胞扩增 (76 . 5 6± 5 . 1 7)倍 ,DC产率 (39. 1 0± 8. 0 3) % ,直接诱导产生DC扩增倍数及比例均低于两步法 (P <0 . 0 1 ) ,且此DC能刺激自体或异体T细胞增殖进而杀伤CML细胞 .结论 :两步法体外扩增培养可明显提高DC前体总数及产率 ,优于直接诱导培养 ;CML细胞来源的DC可诱导抗白血病免疫应答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孟冬梅  赵春亭 《齐鲁医学杂志》2004,19(2):183-184,187
化疗方法的改进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的应用使髓性白血病病人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而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疾病的复发,根源是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树突状细胞(DCs)是免疫系统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s),惟一能够致敏初始型T细胞,在体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一种快速、高效的由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获取树突细胞(DC)的方法,并探索该种来源Dc对耐药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通过单用A23187或联合细胞因子(QM—CSF、IL-4及TNF-a)将PBMO诱导分化为DC,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诱导之DC表面分子表达;MTT法检测DC刺激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及其介导靶细胞的杀伤能力。结果上述两种细胞因子组合均能诱导PBMC向成熟DC分化,均高表达CD1a、-CD80、HLADR、CD83和0D86;A23187组诱导72h获得DC数量高于细胞因子组的诱导率,也高于细胞因子组诱导7d的诱导率(P值均〈005);两组所获DC在对异基因淋巴细胞增殖及介导T细胞对耐药肿瘤细胞的苯伤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单用A23187可快速(72h以内)诱导PBMC向成熟DC转化,且能介导杀伤耐药肿瘤细胞;与联合细胞因子相比,该方法是一种快速而高效的获取DCs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8岁,因“确诊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8年余,确诊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2年余“入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运用蛋白激酶C(PKC)特异性抑制剂Bis-1,初步探讨细胞内PKC信号途径在A23187诱导HL-60细胞向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分化过程中的作用,了解细胞内钙离子信号转导途径与PKC信号途径是否存在相互应答.方法 用PKC特异性抑制剂Bis-1预先处理HL-60细胞再用钙离子载体A23187处理,比较其与单用A23187处理的HL-60细胞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刺激T细胞增殖能力方面的差异.结果 单用A23187处理的HL-60细胞培养36 h后细胞出现树状突起,DC特异性标记CD83、CD80、CD86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8.97±4.05)%、(19.10±5.46)%、(41.03±6.43)%;用PKC特异性抑制剂Bis-1预先处理再予A23187处理36h的HL-60细胞其形态、免疫表型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较单用A23187的HL-60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细胞表面DC特异抗原CD83、CD80,CD86分子的阳性表达率分别降为(13.23±2.15)%、(9.70±1.69)%、(23.37±7.50)%,与单用A23187处理的HL-60细胞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PKC特异性抑制剂Bis-1在A23187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DC的过程中起抑制作用,表明PKC信号路径参与A23187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分化为DC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干扰素α(IFN—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有效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健康人和CML患者治疗前(初诊未治的慢性期)与IFN—α治疗1年后外周血髓样树突状细胞(mDCs)的数量变化;分析CML患者外周血mDCs数量的变化与临床病情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比较,CML患者外周血中mDCs数量减低(P〈0.01);经IFN—α和羟基脲有效治疗后,病情稳定的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有所恢复,尤其是治疗后达MCR的患者,其mDCs数量接近正常;相关性分析表明,患者体内mDCs数量与白细胞数、年龄呈负相关,和IFN—α的疗效呈正相关,与患者性别无关。结论CML患者体内mDCs的数量降低,IFN—α有效治疗CML可能与恢复mDCs的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W本外定向诱导扩增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来源的树突状细胞(CML-DC)并测定其表型。方法:取CML患者新鲜抗凝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BMNC,经细胞因子rhGM-CSF,rhIL-4,rhTNF-α联合刺激培养9-12d,收集培养细胞,光镜形态学分析并细胞计数,结合PE-CD1a单抗、FITC-CD14居流式细胞 (FCM)上进行CML-DC比例及表型分析。结果CML患者PBMNC经以上细胞因子联合培养,CML-DC含是可达3.5%-23.5%,而新鲜分离的CML患者PBMNC中CML-DC含量仅为0.1%-1%,结论CML患PBMNC 体外定向诱导扩增培养可以生成较多的CML-DC,从而为CML的免疫治疗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当归多糖(APS)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生成树突状细胞(DCs)的影响。方法 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分别予粒-巨噬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培养或GM-CSF/IL-4联合各浓度APS(50,100,200mg/L)培养,普通光镜和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检测细胞成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DCs的免疫表型(CD80,CD86,CD83),自体或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GM-GSF/TL-4或GM-CSF,IL-4/APS诱导培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单个核细胞均表现出典型的树突状形态而且表达高水平的免疫表型。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细胞成活率和增殖能力显著提高,CD83,CD80,CD86表达显著升高,APS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诱导的树突状细胞(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结论 GM-CSF/IL-4/APS培养的DCs的CD83,CD80、CD86表达率明显高于GM-CSF/IL-4组。GM-CSF/IL-4/APS诱生的CML-DCs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强于GM-CSF/IL-4组。APS能促进IL-4和GM-CSF对CML-DCs的诱生与成熟。  相似文献   

13.
甲异靛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已有了近20年的历史,该药对CML近期有效率为90.1%[1]。我所自1994年4月~1995年4月对18例CML患者应用甲异靛(部分联合干扰素)治疗,随访观察至1999年6月,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18例CML(慢性期)患者经临床、血象、骨髓象及成熟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检查确诊;男性14例,女性4例,年龄39.56±13.86岁(19~68岁)。初治者14例,治疗前病程2.9个月;复治者4例,治疗前病程11.8个月,先后用过马利…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表面分子HLA -DR、CD1a、CD80 、CD86表达水平及其与DC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临床确诊的慢性乙型肝炎轻度患者 1 0例 ,从其外周血中分离单个核细胞 ,体外培养扩增DC ,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型HLA -DR、CD1a、CD80 、CD86。以健康成人 1 0例作为对照。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DC表面HLA -DR、CD1a、CD80 、CD86分别为 :48.63± 6.34,2 7.73±7.1 9,2 1 .0 5± 8.33,1 8.5 8± 5 .5 1 ,明显低于对照组 :83.1 1± 6.46,5 2 .80± 1 1 .70 ,36.1 1± 7.5 5 ,40 .83± 5 .48,两者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表面HLA -DR、CD1a、CD80 、CD86表达水平下降 ,并与DC免疫功能低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周血涂片中涂抹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预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价值?方法:每例患者计数外周血涂片中200个淋巴细胞,计算涂抹细胞?幼稚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ZAP-70?CD38阳性细胞在CD5+CD19+淋巴细胞中的比例,分析涂抹细胞?幼稚细胞与细胞表达ZAP70?CD38的相关性?结果:在53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为24.5%(1%~65%),幼稚细胞的比例为5.3%(1%~51%),涂抹细胞的比例和幼稚细胞的比例呈负相关(r = -0.317, P = 0.021)?在ZAP70阳性的11例(20.5%)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ZAP70阴性的患者(P = -0.046),而幼稚细胞比例则高于ZAP70阴性的患者(P = 0.002),涂抹细胞比例和ZAP70表达呈负相关(r = -0.782,P = 0.004)?在CD38阳性15例(28.3%)患者中,涂抹细胞的比例低于CD38阴性的患者(P = 0.024),而幼稚细胞则高于CD38阴性的患者(P < 0.001),幼稚细胞比例和ZAP70?CD38均呈正相关(ZAP70:r = 0.685,P = 0.020;CD38:r = 0.575,P = 0.025)?结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外周血中涂抹细胞?幼稚细胞?ZAP70和CD38的表达基本一致,其中检测涂抹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的操作简单易行,在未开展流式细胞仪检测的基层可以作为预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Peng WB  Sha WH  Li YY  Nie Y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26):1849-1853
目的 利用新型诱导剂钙离子载体(CI)A23187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体外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生成树突细胞(DC),观察DC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CTL)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细胞产生的特异性杀伤作用.方法 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及黏附法分离出PBMC,分2组培养:传统方法组,加人rhGM-CSF+重组人白细胞介素4+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新型诱导剂组,加入rhGM-CSF+CI A23187.培养开始前,予K562细胞冻融抗原致敏,培养96 h后收集负载抗原的DC.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DC细胞的表面标志;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检测各组DC刺激同种异体外周血T细胞增殖的能力、DC对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和DC激活的CTL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与传统方法相比,A23187联合rhGM-CSF 诱导培养的DC具有更加典型的树突形态;DC 表面分子CD83、CD1a、CD86、CD40表达(45.2%±1.8%、31.5%±3.9%、40.1%±7.8%、36.4%±6.3%)较传统方法组(16.9%±1.3%、20.4%±3.4%、26.5%±2.2%、22.3%±3.0%)明显高(均P<0.05),且CD14表达(5.7%±0.8%比19.0%±1.6%)明显低(P<0.05);负载K562细胞冻融抗原后的DC具有明显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作用;对K562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效靶比为1:1及10:1时,抑瘤率分别为(25.3±3.8)%比(15.6±2.4)%、(35.6±5.2)%比(22.9±3.2)%(均P<0.05);刺激的CTL对K562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效靶比为10:1及40:1时,杀瘤率分别为(44.3±6.2)%比(29.9±2.8)%、(61.0±5.2)%比(43.1±4.8)%(均P<0.05).结论 新型诱导剂CI A23187联合rhGM-CSF能更有效地诱导PBMC生成强效成熟DC,K562细胞冻融抗原冲击该DC激活CTL能够获得较强的杀伤K562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树突状细胞体外提呈凋亡胆管癌细胞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及其从恨癌细胞提呈抗原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50ng/ml hGM-CSF,1000ng/ml hIL-4,隔天1次共4次,培养第3天,加入γ射线照射过和胆管癌细胞,再继续体外培养1周后,用树-突状细胞富集柱收集DC。结果: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B7和CD1a,表面具有典型不规则突起,DC捕捉凋亡小体、吞噬凋亡小体,负载抗原的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鸟嘌呤寡核苷酸 (CpGODN)对健康人外周血淋巴样树突状细胞 (DC2 )的增殖作用。 方法 用浓度为 4μm、1μm及 0 .1μm的CpGODN2 2 16单独或联合肿瘤抗原刺激健康人外周血新鲜分离的单个核细胞。培养 48h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个核细胞中DC2含量。结果 CpGODN2 2 16能显著刺激DC2增殖 ,使其数量增加。结论 CpGODN 2 2 16能有效促进淋巴样树突状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