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刘敏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77-27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乌司他丁组(n=30),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乌司他丁30万U,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切皮后2h、4h,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采集动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的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和IL-6浓度。结果:两组各时点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以及TNF-α、IL-6均较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增加(P<0.05);乌司他丁组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上升幅度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刘敏 《实用医技》2008,15(3):277-27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了解乌司他丁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方法: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乌司他丁组(n=30),乌司他丁组在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乌司他丁30万U,对照组采用等量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切皮后2h、4h。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采集动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TLR4的表达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TNF-α和IL-6浓度。结果:两组各时点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4表达以及TNF-α、IL-6均较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增加(P〈0.05);乌司他丁组各指标值均较对照组上升幅度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有效抑制单核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骨科收治的80例行腰椎减压+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乌司他丁组在切皮前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 000 U/kg,术后第1天和第2天静脉滴注乌司他丁5 000 U/kg;对照组给予0. 9%Na Cl溶液安慰剂。认知功能由神经内科医师在手术前1 d和术后第7天通过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测试。患者的血液标本采集时间点为切皮前(T0)、术毕(T1)、术后24 h及72 h (T2、T3),分别测定血清MMP-9和IL-6水平,并对两组的认知功能和血清MMP-9及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7天,乌司他丁组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5%(6/40),低于对照组[42. 5%(17/40)](P <0. 05)。两组患者的血清MMP-9和IL-6水平在T1、T2升高,T3下降;与对照组相比,乌司他丁组在T1、T2、T3时的血清MMP-9和IL-6水平明显降低(P <0. 05)。两组血清MMP-9和IL-6水平的组间、时点间、组间和时点间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乌司他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老年脊柱手术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及减轻炎症反应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 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A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 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 h F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急腹症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A组31例)和对照组(B组3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4、7天血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SUN)、肌酐(Cr)含量的变化.结果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ALT、AST、BUN、Cr于术后第4天和第7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急腹症患者围术期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全麻开胸手术炎症反应及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择期普通开胸手术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每组50例.乌司他丁组在麻醉后静脉泵注乌司他丁2×104U·kg-1,对照组则以等量的生理盐水泵注.术前、术后4h及24h取静脉血2 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S100β蛋白的质量浓度.结果: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在术后血浆TNF-α、IL-6水平均较手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乌司他丁组升高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和术后24h,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S100β蛋白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h,乌司他丁组S100β蛋白质量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老年开胸患者术后炎症因子的过度释放,降低血浆S100β蛋白上升的水平,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对老年患者直肠癌根治术肝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20例和生理盐水组20例.乌司他丁组在术前、术后1~3天每天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组仅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同期检测乌司他丁组和生理盐水组手术前后肝肾功能. 结果 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72 h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尿素氮(BUN) 和血清肌酐(Cr) 也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0.05). 结论 乌司他丁可较好地保护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术后肺损伤保护作用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巧  陈永祥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620-1622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根据入选标准选择先天性心脏病患儿4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n=20)和乌司他丁组(n=22),观察比较术前、术后1h、24h两组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动脉血氧含量(C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X胸片、术后带机时间的变化。结果:术前两组各指标基本一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在术后1h及24hPA-aO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乌司他丁组术后1h及24hCaO2,SaO2,PaO2与对照组比较,均较对照组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胸片渗出较乌司他丁组多;对照组比乌司他丁组带机时间长,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过程造成肺损伤,乌司他丁对肺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围术期内皮糖萼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行二 尖瓣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乌司他丁组(20例),分别在体外循环开始时给予生理盐水50 mL或乌 司他丁2×104 U/kg。观察切皮前(T0),体外循环10 min(T1),停止体外循环后1 h(T2),术后8 h(T3)时患者动脉血中内 皮糖萼成分syndecan-1和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T0,T2及T3时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肺泡动脉血 氧分压差(diff erence of alveolar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aO2)。结果:在T0时,血浆syndecan-1和TNF-α含量,以 及OI和PA-aO2,对照组和乌司他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T1和T2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较T0时均 升高,在T2时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在T1,T2和T3时syndecan-1和TNF-α含量均降低(P<0.05)。与T0相 比,在T2和T3时,两组患者OI均降低,PA-aO2均升高,但乌司他丁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 改善二尖瓣置换患者术后肺换气功能,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NF-α释放,减少血管内皮糖萼脱落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胸部手术患者术后抗炎性反应和对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40例胸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乌司他丁组术前1d和术后1、2、3d应用乌司他丁30万单位,静脉滴注,10万单位/8h(1h内滴完);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给予等量等渗盐水。分别于手术前1d和术后1、3、5、7d抽取外周血标本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肌酐(SCr)和尿素氮(BUN)。结果:乌司他丁组患者的IL-6、IL-8、TNF—α等指标在术后1、3、5、7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乌司他丁组术后第1、3、5dAST,ALT以及TB比对照组明显低。术后1周内乌司他丁组患者肝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乌司他丁对接受胸外手术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恢复有保护性作用,通过减少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达到保护机体的作用,提高了机体对手术应激反应的耐受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造影前1h静滴乌司他丁2×105U,对照组静滴生理盐水250mL,观察术前和术后6h及24h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结果乌司他丁组有3例和对照组有10例发生高淀粉酶血症,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乌司他丁组没有发生急性胰腺炎病例,对照组有2例发生急性胰腺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地预防ERCP术后因胰管造影所致的高淀粉酶血症及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2.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风湿性心脏病患者30例,随机分成2组,乌司他丁组(U组,n=15)给予乌司他丁2×104U/kg,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C组,n=15)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术后2h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PMN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术前、CPB后1,4h肺氧合指数。结果:乌司他丁组BALF中PMNE,TNF-α和MD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术后肺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2组CPB后1,4h肺氧合指数均较同组术前显著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能通过抑制PMNE,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等,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临床28例肝癌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组按1万u/kg,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加入500mL乳酸林格液中静脉滴注.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阻断肝门10min(T2),恢复肝血流后20min(T3),恢复肝血流后1h(T4),术后1d(T5),术后3d(T6)术后5d(T7)抽取静脉血,行血浆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的测定.结果术后各时点W组的ALT、AST、TBIL均较C组低,其中ALT、AST在T3、T4、T5均明显低于C组(P<0.05),TBIL在术后第1天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乌司他丁对休克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克患者 ,其细胞因子的释放不仅对休克有推动作用 ,而且在休克恢复期所引起的再灌注损伤中 ,细胞因子也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拟观察乌司他丁对休克患者细胞因子 :TNF-α、IL-6、IL-8变化的影响 ,以探讨其对休克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资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本院妇产科 2 0 0 1年 3~ 6月2 0例失血性休克宫外孕患者 ,平均年龄 3 2 .1± 2 .5岁。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 1 0例 ,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静注乌司他丁 3 0万 u(为广州天普制药厂提供 ) ,对照组则采用等量生理盐水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 …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胆道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炎症细胞因子以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胆道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治疗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第1~3天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连续监测血压和心率的变化。分别于术前、术后第l、3、5天检验血浆炎症细胞因子IL-6、IL-10、TNF-含量和氧自由基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术中1h及术后2、4h平均动脉压均较术前升高,而心率(HR)均较术前降低(<0.05),且术后2、4h对照组HR降低幅度小于乌司他丁治疗组。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血浆IL-6、TNF-和MDA水平均较术前下降,血浆IL-10和SOD水平均较术前上升,且乌司他丁组的下降或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可调节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善微循环功能;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促进抑炎症细胞因子释放,减轻全身炎症反应;增加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减少或清除氧自由基,从而达到对胆道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徐丽丽  严敏  沈建军 《上海医学》2012,35(12):1013-10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老年眼眶肿瘤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择期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80例,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分级Ⅰ或Ⅱ级,随机分入乌司他丁组和氯化钠溶液组。乌司他丁组在手术切皮前(10000U/kg)和术后第1、2、3天(5000U·kg-1·d-1)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氯化钠溶液组给予等容量0.9%氯化钠溶液。术前1d和术后3d采用认知功能筛查工具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进行认知功能测试,以术后测验评分的降分值下降≥该项测验的标准差,则认为该患者发生POCD,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3h(T2)、术后1d(T3)、术后3d(T4)各时间点测定血清Tau蛋白及β淀粉样蛋白水平。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3d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氯化钠溶液组同时间点(P<0.05)。氯化钠溶液组术后POCD发生率为27.5%(11/40),显著高于乌司他丁组的2.5%(1/40,P<0.05)。氯化钠溶液组在T1、T2、T3时间点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间点和乌司他丁组同时间点(P值均<0.05)。结论乌司他丁能降低行眼眶肿瘤摘除术的老年患者的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预防POCD的发生,具有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瓣膜置换围术期应用乌司他丁药物对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乌司他丁组给予乌司他丁12000IU·kg-1于切皮后至CPB前缓慢静注半量,另半量加入预充液中随转机进入体内;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用法同乌司他丁组。两组分别麻醉诱导后即切皮前(T1)、体外循环45min时(T2)、体外循环停机前5min(T3)、停机后6h(T4)及停机后24h(T5)5个时间点,T1-T3时间点即刻送动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值;分离血清检测T1~T3时点丙二醛(MDA)浓度和T1~T5时点TNF—α浓度。结果两组CPB开始后血清TNF—α、MDA、PMN浓度逐渐升高,CPB停机前5min三者血清浓度达到高峰,CPB后24h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乌司他丁组T3~T5时点的血清TNF—α浓度及T2-T3时点的血清MDA浓度、PMN值低于对照组相同时点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CPB期间血液PMN及血清TNF-α、MDA的表达,起到肺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凝血酶和血小板的激活情况及乌司他丁对此的影响。方法采取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将40例OPCABG患者分为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每组20例。U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恒速静脉泵入6 000 U/kg的乌司他丁,30 min内输完,然后以1 000 U/(kg.h)的速度持续静脉泵入至手术结束。C组:给予相同容积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T1)、术后即刻(T2)、术后2 h(T3)、6 h(T4)、术后18 h(T5)测定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和尿纤维蛋白肽(uFPA)浓度,并记录患者的术后24 h胸液量等临床资料。结果与T1比较,两组在T2和T3时点uFPA浓度和在T3、T4和T5时点GMP-140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G患者围术期存在凝血酶和血小板激活,乌司他丁对此无明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癌切除术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原发性肝癌行肝癌切除术患者分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A组,21例)和对照组(B组,20例),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第1、3、6天血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肌酐(CRE)含量的变化。结果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组患者的血AST、ALT、BUN、CRE于术后第3天和第6天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围手术期应用乌司他丁对肝癌切除术患者的肝肾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1):96-98
目的:探讨术后注射乌司他丁治疗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创伤性休克手术患者53例,根据术后治疗方案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7例采用常规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2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注。分析和比较两组术后第1、2、3、5天的呼吸功能,白细胞计数和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后第1、2、3、5天PaO_2/FiO_2比值、FIO_2及白细胞计数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组术后第5天动脉血氧饱和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1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5.7±0.6)μg/ml,术后第2天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为(14.3±1.1)μ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机械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住院时间比较,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创伤性休克患者术后早期注射乌司他丁有益于抑制术后全身炎症反应,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