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心血管治疗的重要和首要方法,该治疗从选择股动脉穿刺开始,随后逐步开展桡动脉途径行PCI术,经桡动脉途径具有不影响患者活动,血管并发症少及容易止血等优点,有效地防止了经股动脉途径的诸多并发症^[1]。笔者所在医院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1月共收治经桡动脉行PCI患者198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相关文献报道其病死率约占心血管疾病中总病死率的50%左右。其经皮介入治疗(perca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目前冠心病诊断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分经股动脉入路和经桡动脉入路两种方式。经股动脉入路方式存在术后患者卧床时间较长、行动不便,不易止血,血管并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冠心病重要的治疗手段。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治疗效果好的优点。但PCI毕竟是一种有创的治疗方法,不可避免地会发  相似文献   

4.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应注意观察有无伤口出血、迷走神经反射、造影剂过敏反应、消化道出血、急性心包填塞、心律失常、造影剂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应加强观察和护理。  相似文献   

5.
刘陆英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059-5060,506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后续康复治疗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00例PCI术后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讲授、个别讲解、健康教育手册、电话咨询等).结果 干预组病人的出血、尿潴留、疼痛、失眠及心绞痛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干预组病人健康行为改善、出院6个月后生活质量测定表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能帮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建立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对促进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病人的康复和提高其生活质量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有操作安全、创伤微小、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被日益广泛地应用到冠心病(CAD)的治疗中。笔者对近200例病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术后护理,收到满意效果,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于我院行冠脉介入治疗术的13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采用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且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对冠脉介入治疗术后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蔡丽吟  邱小面 《中国校医》2014,(12):F0003-F0003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是指心脏内科医生在不开胸的情况下,通过心导管技术对冠状动脉病变部位进行机械性扩张和塑性,使原有狭窄或已经闭塞的冠状动脉部分或完全开通,从而改善心肌血液供应,达到消除或减轻症状、降低冠心病的死亡危险、改善愈后的目的。本院自2008年3月以来开展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治疗346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马文霞 《现代保健》2011,(17):77-78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护理要点。方法分析36例经桡动脉路径治疗心肌梗死的并发症及护理。结果36例均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并发症:穿刺部位血肿1例,渗血1例,疼痛2例,动脉痉挛1例。结论加强桡动脉穿刺介入的观察和护理,可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2012年6月256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病史资料,把2009年1月开始实施预见性地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116例和14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统计两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平均疼痛评分、血尿、血便,以及两组发生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胸闷、心悸等并发症人次的比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的并发症:疼痛、出血、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及胸闷、心悸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术前、术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传统的途径是经股动脉入路。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改进,临床上越来越多地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但手术的并发症是不可避免的,本文将从护理方面总结近几年经桡动脉行PCI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萍  庞琳 《现代保健》2011,(24):83-84
近年来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一种重要方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明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及严重程度的可靠手段。传统的手术路径为经股动脉途径。近年来,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以及介入材料的不断改进,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以其具有安全、快速、有效等优点,逐渐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术前、术后如果护理不当会引起手部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手部缺血坏死。因此,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观察和护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穿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盐城市阜宁县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穿刺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术后相关并发症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60例患者进行治疗后,有3例出现穿刺部位渗血或者血肿的现象,1例不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现象,2例出现术侧手部胀痛、皮下出血点,1例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了心律失常.结论:针对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穿刺术后相关并发症,临床上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护理的具体措施和相应体会进行总结分析.方法 抽取86例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2组,平均每组43例.在治疗过程中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结果 B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结论 对接受经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价入治疗的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使该类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进一步缩短.  相似文献   

15.
自1977年Gruntzig首次应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ey,PTCA)治疗冠心病以来,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诊治的主要方法.近年来,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诊疗在欧美和日本等国的开展逐渐增多,已成为冠状动脉诊疗术的主要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前和术后临床护理方式及特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出院。方法:对123例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制定规范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结果:术后出现局部血肿者1例,术后迷走神经反射1例,经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及护理,症状得到有效控制,123例患者病情好转,达到预期目标出院。结论:术前充分的心理护理及术前准备,术后有效的观察和精心护理,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伍冷露 《现代养生》2014,(22):131-132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9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其防治措施以及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分为外界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并发症率约为35.4%,其中以血管并发症最常见,发生率约为12.5%;骨筋膜室综合征最严重,但发生率最低,约为2.1%。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的分析后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其术后恢复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并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2月到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96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展开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并总结出其防治措施以及患者的防治效果。结果:患者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分为外界因素和患者自身因素,并发症率约为35.4%,其中以血管并发症最常见,发生率约为12.5%;骨筋膜室综合征最严重,但发生率最低,约为2.1%。结论: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患者进行原因的分析后采取对应的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患者的并发症率,提高其术后恢复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方法:择取在本院经远端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60例患者,接收时间段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整理患者的基本资料与临床相关资料,计算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81.25%;身高较矮、心房颤动、左室射血分数下降以及桡动脉与远端桡动脉直径是影响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通过明确影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远端桡动脉穿刺成功率的相关因素,便于术前选择合适的人群,以提升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