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63和维生素D受体(VDR)在宫颈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中的表达水平及相关性,为宫颈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6~2013年在安徽省立医院经病理学确诊的SCC标本80例,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组织中p63和VDR的表达情况。结果:p63和VD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局部侵袭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p63与VDR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s=0.957,P<0.001)。结论:下调p63可抑制VDR表达,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乳腺癌前不同病变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及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7月—2015年12月的乳腺疾病患者119例。其中乳腺正常组织16例、乳腺良性疾病35例、乳腺不典型增生38例、早期乳腺癌30例。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法检测ER、PR在正常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中的表达,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ER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疾病、早期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5.00%、34.29%、63.16%、60.00%。PR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疾病、乳腺不典型增生、早期乳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50%、42.86%、68.42%、76.67%,ER及PR在乳腺正常组织、乳腺良性疾病中与乳腺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R、PR在乳腺从正常组织到癌变过程中阳性表达率逐渐递增,ER、PR与乳腺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ER、PR对判断乳腺癌变发生、发展都有重要意义,临近癌变存在显著增高的表达,对于预防乳腺癌的发生和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p27KIP1和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27KIP1和Ki-67抗原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6例乳腺癌中p27KIP1和Ki-67的表达情况进行观察. 结果 p27KIP1的高表达率为41.1%(23/56),低表达率为58.9%(33/56),Ki-67的高表达率为66.1%(37/56),低表达率为33.9%(19/56),p27KIP1蛋白与Ki-67的表达间存在着负性相关(P<0.05). 结论 p27KIP1、Ki-67的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直接与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微血管密度(MVD)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卵巢癌组织,30例交界性卵巢肿瘤组织,15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卵巢组织中EGFR及MVD的表达. [结果]在卵巢癌中的EGFR阳性表达率和MVD值分别为50%和20.59±5.44,显著高于良性卵巢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的34%和7.21±3.84(P(0.05),且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的转移有关.在卵巢癌组织中EGFR与MVD的表达呈正相关(r=0.500 2,P<0.01). [结论]EGFR及MVD有可能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恶性程度和预后的一个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Ezrin、AKT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乳腺癌组织、30例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石蜡切片中Ezrin、AKT2的表达,并分析各蛋白分子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①乳腺癌组织中Ezrin、AKT2的表达率分别为62.50%和76.79%,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zrin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AKT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③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zrin与AKT2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Ezrin、AKT2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Tbx3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和在具有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3例乳腺癌患者肿块标本和2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Tbx3基因的表达情况.同时测定不同雌激素受体(ER)状态、淋巴结转移、Her-2受体状态的乳腺癌组织中的Tbx3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在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73.58%(39/53),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率4.29%(4/28)(P<0.05).E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84.38%(27/32),明显高于ER阴性的阳性率57.14%(12/21)(P<0.05).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86.21%(25/2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58.33%(14/24)(P<0.05).Her-2阳性乳腺癌组织中Tbx3基因的阳性率为93.75%(15/16),明显高于Her-2阴性的阳性率64.86%(24/37)(P<0.05).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出现Tbx3基因过度表达,且与患者的ER状态、淋巴结转移情况、Her-2受体状态相关.  相似文献   

7.
TK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与Ki67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TK1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及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S-P法检测TK1和Ki67在89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TK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9.7%(62/89),且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乳腺癌组织中TK1表达与Ki67表达没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 TK1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不良的指标.TKI和Ki67是独立的乳腺癌细胞增殖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胸苷磷酸化酶(TP)的表达和淋巴管计数,探讨其临床病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方法70例NSCLC手术切除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TP和淋巴管染色方法均为SP免疫组化法。结果70例NSCLC组织TP阳性46例,阳性率为65.7%。TNM分期的Ⅰ(Ⅰa/Ⅰb)期、无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和Ⅱ级病例TP阳性率及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HP明显低于TNM分期的Ⅱ和Ⅲ期(Ⅱa/Ⅱb和Ⅲa/Ⅲb)、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Ⅲ和Ⅳ级病例(P<0.05或0.01),鳞癌与腺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阳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明显高于阴性病例中的淋巴管计数(t=7.529,P=0.000<0.01)。结论TP表达和淋巴管计数与NSCLC的发生、进展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有密切关系,可能是评估NSCLC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NSCLC组织分泌的TP可能具有促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检测乳腺癌组织中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蛋白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学意义,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标本中TSLC1蛋白表达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TSLC1蛋白的表达情况,观察其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 TSLC1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20/50),而在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46/50),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SLC1蛋白在乳腺癌(非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4%(5/7),而在乳腺癌(浸润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4.9%(15/43),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侵袭范围的扩大而降低,但癌组织两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淋巴结有癌转移组中TSLC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0%(11/22),而淋巴结无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9%(25/28),淋巴结有癌转移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淋巴结无癌转移组,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其表达与肿瘤大小、年龄及临床分期无关. 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有明显的TSLC1蛋白的表达缺失,TSLC1蛋白阳性表达率随乳腺癌侵袭范围(非浸润性癌-浸润性癌)的扩大而降低,提示TSLC1蛋白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Sema4D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HER-2的表达,并检测肿瘤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tic vessel density,MLVD)。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ema4D和HER-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82%(79/110)和33.64%(37/11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的Sema4D阳性表达率和MLVD值显著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1);Sema4D和HER-2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状态显著相关(P〈0.05),而与肿瘤大小及PR表达状态无关(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ema4D与HER-2表达呈正相关(r=0.535,P〈0.01);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Sema4D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74.19%)高于低表达组(53.1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a4D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VD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维生素D受体(VD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初步探讨维生素D受体与乳腺癌各病理类型、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分析VD/VDR对乳腺癌治疗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65例乳腺癌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进行维生素D受体标记。结果:4种病理类型的乳腺癌组织中VDR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VDR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情况、肿瘤大小、患者年龄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结论:在临床上检测VDR并应用VD的类似物进行乳腺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水通道蛋白1(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MMP-9和AQP1在正常卵巢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10.0%、10.0%;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25.0%、20.0%;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6.0%、84.0%、84.0%。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与正常卵巢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EGFR=15.0~16.5,X^2MMP,9=6.6~7.8,X^2AQP1=9.3—9.6,均P〈0.05)。EGFR、AQP1和MMP-9表达在肿瘤的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中差畀具有统计学差畀(X^2EGFR组织学分级=13.5,X^2MMP母组织学分级=11.5,X^2AQPI组织学分级=9.6,X^2EGFR临床分期=13.5,X^2MMP-9临床分期=11.5,X^2AQP组织分级=9.7,均P〈0.05)。结论EGFR、MMP-9和AQP1在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中ER、PR和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ER、PR和C-erb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5/60)、41.7%(25/60)和40.0%(24/60);ER与PR表达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与C-erbB-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与C-erbB-2表达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erbB-2和ER、PR可能是乳腺癌预后指标的独立因子,但C-erbB-2表达与ER、PR关系有待研究。ER、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金属硫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金属硫蛋白(MT)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雌孕激素受体(ER、PR)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子宫内膜癌中MT及ER、PR的表达。结果:在子宫内膜癌中,MT的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和组织学分级密切相关(P<0·05),但与肌层浸润无明显关系。另外,MT的表达还与ER、PR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联合测定ER、PR和MT含量有助于子宫内膜癌的诊断、治疗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理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ACE)和EGFR在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液相芯片技术、RT-PCR、WesternBlot等方法测定57例NSCLC和14例肺部良性病变病理切片中膜结合肿瘤坏死因子(M—TNF)、TACE、EGFR的水平,对比分析TACE、EGFR在NSCLC患者和正常人之间以及NSCLC原发灶和转移病灶的表达。结果57例NSCLC中M—TNF和TACE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6.67%和64.91%,EGFR的阳性表达率为77.19%;14例肺部良性病变均未见TACE的过度表达:TACE和EGFR在NSCLC转移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原发灶,并与预后成正相关。结论检测TACE和EGFR在NSCLC中的表达变化是判断恶性肿瘤程度、浸润转移的有效参考指标,TACE和EGFR的异常表达可能影响NSCL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FoxM1和Cep55蛋白在基底细胞样型乳腺癌(BL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6例BLBC及其癌旁正常乳腺组织、70例非BLBC组织中FoxM1和Cep55蛋白的表达情况及二者间的关系.结果 BLBC、非BLBC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FoxM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3%(51/66)、60.0%(42/70)和13.6%(9/66),Cep55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49/66)、57.1%(40/70)和16.7%(11/66),BLBC和非BLBC组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BLBC组织明显高于非BLBC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BC组织中FoxM1和Cep55蛋白阳性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绝经情况、肿瘤大小无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LBC组织中FoxM1蛋白与Cep55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59,P<0.05).结论 FoxM1和Cep55蛋白可能参与了BLBC的发生、发展,并且FoxM1和Cep55蛋白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生存素(Survivin)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表达的意义和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利用PV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8例乳腺癌和32例乳腺腺瘤中EGFR,Survivin和uPA阳性率。结果:乳腺腺瘤和乳腺癌EGFR阳性率分别为18.75%和63.6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urvivin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65.62%和70.45%;uPA在乳腺腺瘤和乳腺癌阳性率分别为31.25%和61.3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Survivin和uPA在分期低(Ⅰ、Ⅱ期)、非浸润型和无转移组阳性率均低于分期高(Ⅲ、Ⅳ期)、浸润型癌和有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EGFR、Survivin和uPA在乳腺癌中表达率较高,而且和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检测它们对提示预后和靶向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EGF-C)蛋白表达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 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21例、导管内癌组1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68例病灶内EMMPRIN和VEGF-C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EMMPRIN蛋白在增生组、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1/21)、40.00%(4/10)73.53%(50/68),3组之间的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C蛋白在增生组、导管内癌组、浸润性导管癌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4.29%(3/21)、60.00(6/10)、77.94%(53/68),导管内癌组和浸润性导管癌组阳性率明显高于增生组(P〈0.01).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和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1),而且EMMPRIN和VEGF-C的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转移数目有关(P〈0.01).结论 EMMPRIN和VEGF-C的过度表达是促进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重要因素,二者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术后预后情况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42例宫颈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蛋白表达水平.随访5~8年,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随宫颈癌临床分期升高、癌组织宫颈浸润程度加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经统计学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42例患者,随访60~90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阴性组生存时间均数80.00月,5年生存率为83.3%;阳性组生存时间均数78.93月,5年生存率为73.3%.结论 检测宫颈癌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蛋白表达可能对宫颈癌的诊断、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趋化网子受休4(CXCR-4)及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0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其相应痛旁正常组织中CXCR-4和OPN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CXCR-4和OPN的阳件表达率分别为76.7%和80.0%。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10.0%和5.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和OP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XCR-4和OPN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表达增高可能预示食符癌发展较快、病程较晚、存在淋巴结转移,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食管痛的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信息,可能成为临床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也为临床寻找有效治疗食管癌的方案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