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0年河南省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并总结全省消除麻疹工作进展状况。方法对全省麻疹发病情况及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省2010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23.72/100万,较2009年下降75.70%,为历史最低水平。驻马店、南阳、信阳、洛阳、商丘5个地市病例数占全省病例总数的58.71%。年龄别发病率以<1岁组最高(74.34/10万),其次是1岁组、2岁组、3岁组和4岁组。全省2010年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0.94/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 h内完整调查率89.08%,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75.67%,血清学检测结果 7日内报告率78.55%,麻疹爆发13起,其血清学确诊比例91.67%,采集病原学标本的起数占8.33%。结论全省消除麻疹取得显著进展,应继续做好麻疹减毒活疫苗常规免疫和重点地区集中查漏补种,切实提高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质量,做好麻疹疫情的调查与处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评价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现状,探讨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新疆2011年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新疆2011年共报告麻疹1895例,报告发病率8.69/10万。2~6月为麻疹发病高峰,〈15岁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4.01%,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53.02%和25.06%;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为6.77/10万,69.07%的县(区、市)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1/10万。48h内完整调查率77.11%,觑清检测结果7d内及时报告率86.64%,血标本采集率75.62%,爆发疫情血清学确诊率100%,麻疹免疫球蛋白M阳性率64.41%。结论新疆2011年MSS运转质量良好,预防和控制爆发是减少麻疹发病的主要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莞市2005-2011年麻疹疫情资料分析,阐述东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针对不同群体采取的消除麻疹措施,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12~2013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和消除麻疹的策略与措施,为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中国2012~2013年麻疹发病、麻疹监测系统(Measles Surveillance System,MSS)运转指标,以及采取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中国2012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0.46/10万(6183例),报告死亡8例;2013年报告麻疹发病率为2.04/10万(27 646例),报告死亡24例。2013年报告发病率、病例数、死亡数分别较2012年增加343.48%、347.13%、200.00%。2012年未出现3~5月的麻疹发病季节高峰,但2013年较为明显。2012年和2013年,青海、广东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发病率均居全国前5位,2012年全国有1074个县(区、市、旗,下同)、2013年有1871个县有麻疹病例报告。两年均以8月婴儿麻疹发病率最高,其后依次为8~23月龄、2~6岁、15~34岁、7~14岁、≥35岁。2012年8月龄、8~23月龄、2~6岁、7~14岁、≥15岁麻疹病例分别占24.47%、33.92%、11.95%、2.41%、27.25%,2013年分别占30.81%、29.59%、10.34%、2.29%、26.97%。两年8~23月龄麻疹病例无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免疫史的均70%,2~3岁麻疹病例中约50%无MCV免疫史。2012~2013年MSS各项运转指标中,排除麻疹病例报告发病率均2/10万,疑似麻疹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散发疑似麻疹病例血标本采集率、血清学检测结果 7d内报告率均97%,麻疹爆发疫情病原学标本采集率80%。2012~2013年共报告了2009例麻疹病例基因型鉴定结果,H1a基因亚型所占比例均96%。结论中国消除麻疹虽然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薄弱地区、薄弱人群,经过近年易感者的积累,麻疹疫情开始反弹。需要扎实地落实既定的消除麻疹策略与措施,包括以提高适龄儿童MCV及时、全程接种率为核心,重点地区必要时开展选择性或非选择性MCV补充免疫活动,加强麻疹监测,提高MSS敏感性,做好麻疹疫情调查与处置,并关注小月龄婴儿和成人易感者在麻疹病毒传播中的作用、探讨针对性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市厚街镇麻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5年厚街镇通过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个案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厚街镇共报告麻疹病例926例,其中,流动及暂住人口占93.5%;2005-2009年麻疹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4~6月,2010-2015年麻疹发病的季节性集中趋势不明显;<1岁儿童和16岁以上的青壮年是主要发病人群;曾接种过MCV的病例临床症状较轻。结论 2005-2015年厚街镇麻疹发病呈先高后低趋势,易感人群以<1岁和16~40岁成人为主,在继续做好常规免疫和强化免疫活动的基础上,有必要提高育龄期妇女麻疹疫苗接种水平,以及加强针对易感人群的宣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近年来我国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及近年来麻疹控制对策进行了综述.我国麻疹的流行特征主要表现为:发病率总体上得到控制;流行周期被打破;流行强度减弱;发病模式为散发和暴发并存,以暴发为主;流行季节改变,发病高峰后移,以春季为主:发病年龄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形发病趋势;流动人口、免疫空白成为麻疹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通过加强麻疹监测,加强冷链管理,提高常规免疫覆盖率,加强流动人口和计划外生育儿童管理,在薄弱地区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达到控制并最终消除麻疹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于湘熹 《现代预防医学》2014,(18):3272-3274
目的对我国麻疹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麻疹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实现并维持消除麻疹目标策略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乌海市2011-2015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麻疹消除工作的进一步措施。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乌海市2011-2015年成人麻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5年乌海市共报告麻疹24例,平均发病率为0.9249/10万,无死亡病例。成人麻疹确诊病例:2011年5例;2012年、2013年均为0例,2014年3例,2015年3例,整体趋势与发病总人数相同。4月到6月为成人麻疹发病的高峰期,占总发病数的81.8%,其中5月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45.5%。乌海市三个区中仅有海勃湾区、乌达区两个区出现成人麻疹病例,其中海勃湾区5例,占总病例数的45.5%,乌达区6例,占54.5%。具有免疫史者0例;未接种者1例,占总数的9.1%;免疫史不详者10例,占发病总人数的90.9%。根据疫苗效率曲线估计,乌海市成人麻疹免疫率约为96.3%。成人麻疹发病职业分布中以家庭待业者居多,男性病例占比54.5%,女性病例占比45.5%,性别比为1.2:1。结论乌海市近5年来麻疹消除工作成效显著,但成人麻疹无论在发病率或患病构成比都需在麻疹疫情中加以重视。为了达到控制疫情并消除麻疹的目标,也应对成人进行接种疫苗,进一步加强麻疹疫情的基础免疫工作,避免免疫空白的存在,并继续重视对麻疹监测的加强,适时开展麻疹免疫强化,使免疫覆盖率得到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济南市2009-201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9-2012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509例,年均报告发病 率为1.96/10万,其中2009年报告发病率最高,2012年最低;高发季节为1-5月,占81.73%;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城区发病高于农村;年龄分布以≥15岁和<8月龄为多,分别占48.13%和25.34%;8月龄~14岁病例中30.37%有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史;病例发病前7~21 d有医疗机构就诊史者占35.36%。结论 济南市麻疹病例以成人和小月龄婴儿为主,鼓励育龄妇女接种麻腮风疫苗,1岁以下儿童MCV及时接种率仍需提高;医源性感染已成为麻疹传播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消除麻疹措施分析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目的 分析中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2006~2007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控制措施,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全国麻疹发病及采取的预防控制措施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在2005年全国麻疹发病大幅回升后,2006年有所降低,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07年报告发病率为8.29/10万,较2006年有所上升.部分西部省采取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vaccine,Live;MV)强化免疫和加强常规免疫接种管理,麻疹发病有所减少,其中部分省2007年底疫情有所反弹,而西南地区和流动人口较多的东部地区发病有所增多或持续居高不下.总体仍呈以小年龄组人群发病为主的模式,<15岁病例分别占2006、2007年总病例数的69.92%、73.69%,<1岁病例分别占26.22%、24.70%;流动人口发病均占30%左右.结论 MV常规免疫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不高,是麻疹高发的主要原因.提高易感人群MV免疫覆盖率,加强麻疹监测,控制医院内感染,适时开展高质量的MV强化免疫,是控制、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009-2018年泰州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提供参考。方法对全市报告的确诊麻疹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9-2018年全市报告麻疹病例330例,报告发病率为0.04~5.22/10万。以3-5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城区4个区报告麻疹病例218例(占全市66.16%),3个市报告例112例(占全市33.84%)。麻疹病例中,男女比例为1.06∶1。麻疹发病以本地人群为主,主要集中在20岁以上成人和5岁以下儿童。发病人群以农民、散居儿童、工人等为主,占全部发病例数的83.33%。在330例麻疹病例中,MCV无免疫史者和免疫史不详者占88.79%。结论为了控制消除麻疹,需要根据我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与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地采取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金芳  梁灵芝  徐斌  张晗星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871-1873
目的通过了解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制策略,为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2006—2011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南宁市2006—2011年共报告525例麻疹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24/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青秀区,占全市的77.5%(407/525);3—8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86.86%(456/525);≤15岁病例占77.33%(406/525)。全部病例中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的有445例,占总数的84.8%;流动人口的麻疹病例占总数的31.62%。结论应进一步加强麻疹初始免疫工作和强化免疫活动,提高流动人口麻疹接种率,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麻疹流行特征, 探讨消除麻疹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0年安徽省麻疹流行特征。结果  安徽省2011-202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8 892例, 年均发病率为1.48/10万, 整体呈现下降趋势(X2趋势=1 794.80, 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2-6月, 低发病年份无明显季节聚集性。皖北、皖中和皖南地区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82/10万、1.12/10万和1.24/10万,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95, P<0.001)。病例主要集中在不足2岁和15岁以上人群, 占总发病数的90.25%。56.94%的病例无明确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 containing vaccine, MCV)接种史, 30.40%的病例接种史不详。758例麻疹病例有基因型鉴定结果, 其中737例均为本土H1基因型, 16例为疫苗株A基因型, B3基因型2例, D8基因型3例。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5起, 暴发疫情76起。结论  2011-2020年安徽省麻疹发病呈现下降趋势, 近年来保持低发病水平。应继续提高适龄儿童MCV的及时、全程接种率, 必要时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 同时加强流行病学监测和病原学监测, 进一步阻断麻疹病毒传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0—2020北京市石景山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20年北京市石景山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20年石景山区累计报告麻疹246例,平均发病率为3.76/10万,全年均有发病,以3—6月为发病高峰,占73.17%。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以及>20~40岁青壮年人群,病例主要集中在外来人口集中的地区;报告病例中有明确免疫史的占14.63%;病例发病前7~21天有就诊史的占45.53%。结论 石景山区麻疹发病维持在较低水平,加强免疫规划人群的疫苗接种,提高流动人口免疫覆盖率,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是目前防控麻疹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16.
张嘉陵  许雷  谷利妞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137-2138
目的分析2008—2010年连云港市麻疹发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8—2010年麻疹发病1 248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1—3月和11—12月,分别占58.65%、31.97%;发病人群以0~11月龄和12月龄~4岁为主,分别占41.03%、29.57%;职业以散居儿童和学生为主,分别占70.11%、13.22%。结论连云港麻疹发病疫情呈现下降趋势,农村高于城市,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2005—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5—2011年石家庄市麻疹专报系统数据库,数据采用Excel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石家庄市2005—2011年麻疹报告发病率为0.13/10万~20.61/10万。2010年石家庄市发生麻疹局部流行,是麻疹发病最高的年份,共报告麻疹病例1 902例;2011年是麻疹发病的最低年份,共报告13例。石家庄麻疹发病人群主要以15岁儿童为主,流动人口的发病人数占全部病例的65.43%。结论进一步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做好适龄儿童及流动人口的麻疹疫苗接种工作是该市控制麻疹发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强化免疫前后2年麻疹的发病趋势及流行病学特征,评价强化免疫活动的效果,为制定麻疹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通州区2010年10月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麻疹发病情况。结果通州区2009、2010、2011和2012年麻疹发病数分别为77例、157例、9例和3例;2011~2012年麻疹平均发病率为0.43/10万,比2009~2010年下降了95.34%;麻疹发病仍有明显季节性,发病主要集中在3~5月份;地区分布以流动人口聚集地为主,强化免疫后各地区发病率下降均达到了88.02%以上;麻疹发病多为流动人口,主要由8月龄儿童病例和15岁的成人病例组成,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年龄双向移位现象更为明显。结论通州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短期效果显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降低人群易感性,达到快速控制麻疹发病,降低麻疹发病率;根据强化免疫后麻疹流行特征的变化,成人、麻疹常规免疫前儿童和流动人口成为防控麻疹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9.
方学军  徐超  邹浩 《职业与健康》2012,28(5):566-567
目的了解河南省息县2009—2010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策略。方法对息县2009—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息县有90%的乡镇有麻疹病例报告,2009年报告发病率11.31/10万,2010年发病率1.18/10万,无病例死亡。2009年较2007年、2008年有明显上升,春季高发,4月份达到高峰。2009—2010年8月龄发病数最高,3岁以下发病人数占病例总数的59.54%;男女比例为2.20∶1;2岁以下无免疫史病例占总无免疫史的80.85%;2010年3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麻腮风疫苗应急查漏补种,各乡镇适龄儿童报告接种率达95%以上,全县麻疹疫情得到有效控制,2010年麻疹发病率降至较低水平。结论麻疹发病向小月龄和大年龄段推移。主要与免疫缺漏和胎传抗体不足以及院内感染有关。加强适龄儿童和重点人群麻疹疫苗接种,提高疫苗接种率,提高麻疹监测质量加强院内感染控制是目前防制府疹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大理州2012-2018年麻疹流行情况和抗体水平监测结果,为调整大理州麻疹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大理州2012-2018年共计28 459名健康人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累计报告麻疹病例159例,年均发病率45.048/百万;3~5月为流行季节;发病年龄主要以低月龄婴幼儿及25岁以上成年人群为主;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发病率最高,且随免疫剂次的增加而降低。共监测健康人群28459人,抗体阳性率为92.64%,保护率为61.18%,抗体几何平均浓度(Geometric Mean Concentration,GMC)为1616.61mIU/ml。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以2013年最高,分别为97.27%、 82.55%和2801.94mIU/ml。地区以宾川县最高,分别为96.47%、74.86%和2184.30mIU/ml;大理市较低,分别为91.44%、50.81%和1242.64mIU/ml。年龄组以18~35月龄最高,分别为96.39%、76.63%和2195.34mIU/ml;25~34岁最低,分别为87.02%、45.91%和1227.81mIU/ml。无免疫史及不详的人群最低,分别为88.60%、55.67%和1387.35mIU/ml;2剂次及以上人群最高,分别为94.91%、63.76%和1737.85mIU/ml。不同年度、地区、年龄组和免疫史间麻疹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 大理州麻疹发病风险依然存在,尤其在低月龄的婴幼儿和成人中风险更高。应在加强常规免疫工作的同时,调整免疫策略,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查漏补种及强化免疫,以提高人群麻疹免疫水平,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