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02-2010年彝良县艾滋病疫情变化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2-2010年彝良县报告的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彝良县2002-2010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48例,其中HIV 33例,AIDS 15例,死亡3例.48例中男29例(60.42%);女19例(39.58%);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结论 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控制传染源,加大健康教育力度,宣传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祥云县近4年的艾滋病疫情态势分析,总结祥云县近几年艾滋病流行趋势及规律,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性意见和建议.[方法]收集艾滋病疫情监测,检测相关资料,统计分析得出结论.[结果]祥云县自1995年首次在吸毒人群中检出5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后,至2008年9月,共检出感染者504例.[结论]祥云县艾滋病疫情态势严峻,经性途径传播比例逐年上升.有针对性地加大监测,检测覆盖面,加强宣传、培训等高危行为干预力度,是控制艾滋病疫情扩散和蔓延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信阳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征,探讨其防治对策。方法汇总分析信阳市1995年-2008年HIV/AIDS疫情资料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资料。结果在各类人群中共发现HIV/AIDS病例1 679例,其中1 472例已发展为AIDS病人,至2008年底已死亡576例。77.30%为经血传播,17.10%为性接触传播,2.40%为母婴传播。结论加强监测准确掌握疫情是信阳市控制HIV/AIDS传播的基础。要加大主动监测力度,早期发现病人并实施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4.
信阳市1995~2005年艾滋病疫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吴雪桃  赵国华  苏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3):2535-2536
[目的]了解信阳市1995~2005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5~2005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信阳市艾滋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病例分布: 20~40岁人群占88.00%;男性占50.95%;小学文化占59.94%;农民占94.99%.传播途径以采供血为主78.30%.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男女比例达1.04:1.[结论]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信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杨楠  王路 《实用预防医学》2014,(2):177-178,176
目的了解沈阳市2006-2012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HIV/AIDS预防和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沈阳市2006-2012年累计报告HIV/AIDS 1 871例,男女比例为11.1:1,高发年龄为20~49岁青壮年,占79.9%,未婚占53.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8.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91.9%,男男同性传播占70.5%。结论沈阳市的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应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男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行为干预措施的力度,以控制沈阳市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6.
王英 《卫生软科学》2013,(12):783-785
[目的]分析五华区1997-2012年艾滋病(AIDS)的疫情情况,为防制艾滋病的传播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方法]“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通过下载截止2012年的历史卡片,采用Excet统计分析。[结果]18~39岁男性人群感染率均较高,以性传播、注射毒品为主要传播途径,从事家务、家政、待业所占比例大,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检测咨询(PITC)和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工作是发现病例的主要来源。[结论]进一步加大HIV的监测检测工作力度,加强高忘.人群的干预力度及健康教育,是当前控制艾滋传播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怀化市 1995~ 2 0 0 1年艾滋病血清学监测结果 ,制订防治策略。 方法 分析艾滋病监测、调查资料。 结果 监测 3 4 3 70人份血清 ,检出艾滋病病毒 ( HIV)感染者 3 7例 ,艾滋病 ( AIDS)病人 4例。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 ,占 89.19% ,性接触传播次之 ,占 8.11%。 结论 怀化市处在艾滋病低感染阶段 ,当前重点是控制静脉吸毒及有偿献血 (浆 ) ,减少性传播 ,加大对高危人群监测和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南汇区艾滋病疫情,了解本区疫情特点及趋势,为制定本地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政策及工作重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7-2008年南汇区艾滋病监测资料、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数据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 1997-2008年共发现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83例。男女之比为2.32:1,20~39岁占72.29%;初中文化占36.99%,外来人口为主占56.63%。传播途径以本地居民性传播为主,占55.56%,外来人口以静脉注射吸毒为主,占56.52%。结论南汇区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当前艾滋病的防治重点是加强高危行为干预,推广安全套使用,控制静脉吸毒,尤其是共用注射器吸毒,加强对流动人口监测和检测,加强艾滋病知识宣传力度,早期发现和管理传染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禄丰县2005-2012年艾滋病流行现状及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和实施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禄丰县2005-2012年艾滋病疫情报告及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2012年禄丰县累计报告HIV/AIDS 484例,其中AIDS 150例,死亡86例;报告感染年龄最大77岁,最小2岁,30~39岁占45.87%,男女比例为1.8:1;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4.83%;传播途径由静脉注射吸毒为主转为以性传播为主,且上升较快;金山、广通、一平浪三个乡镇疫情较重;医疗机构报告病例逐年增多;艾滋病疫情呈现平稳态势。[结论]禄丰县艾滋病疫情平稳发展,三种传播途径并存,性传播呈快速上升趋势,须加强经性传播途径的相关防治工作,加大重点乡镇金山、广通、一平浪三个乡镇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加强重点人群20~39岁人群的艾滋病宣传工作,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加强感染者综合随访服务,提高抗病毒治疗质量及大力推广安全套使用等工作,以控制艾滋病在当地的流行和蔓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河南某市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的分析,为该市艾滋病疫情管理及制定防治策略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将1995年以来所有AIDS常规监测、哨点监测及专题调查资料进行整理、核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995-2006年4月累计报告HIV感染308例,发病206例,发病率66.88%;死亡93例,病死率30.19%。以青壮年农民为主,主要传播途径为血液传播,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结论该市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还需加大宣传力度,加强HIV/AIDS病人的监测、随访,阻断经婚内性接触途径及母婴途径的二代传播,遏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疫情信息采集过程中,要力求信息的准确及完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沈阳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并预测其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疫情报告数据,分析沈阳市1991—2009年的艾滋病疫情。结果至2009年底,共发现HIV/AIDS 1 052例,男933例,女119例;20~49岁年龄组报告的例数最多,占82.7%。人群分布:1997年前HIV传播是从外来输入到高危人群,近几年则扩展到各人群,并从以血液传播为主转变成以性传播为主,到2009年经性传播占59.9%,同性传播是异性传播的2倍,血液传播占15.9%。结论沈阳市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经性传播引起的HIV/AIDS将越来越多,需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山东省2005年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 11.5统计软件对山东省2005年艾滋病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2005年检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06例,是2004年的2.4倍;其中女性208例,男性198例,女性感染者超过男性;20-39岁年龄居多,占75.9%(308例);以农民为主,占69.2%(281例);艾滋病流行正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结论]山东省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张海东 《职业与健康》2012,28(9):1117-1118
目的通过对格尔木市艾滋病(AIDS)疫情进行分析,了解格尔木市AIDS流行特点和趋势,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格尔木市2000—2010年AIDS疫情、哨点和常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格尔木市自2000年3月发现报告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10年底,累计发现报告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66例。3种传播途径均有发现,主要以血液传播为主。2009年开展男男性行为(MSM)人群干预以来,累计检测MSM人群129人次,发现HIV病毒感染者7例,感染率5.4%。2010年在国家级暗娼人群哨点监测中,首次发现报告HIV感染者。结论应加强既往有偿采供血和住院输血患者HIV抗体检测,大力普及无偿献血和AIDS防治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AIDS知识知晓率,扩大高危人群干预覆盖面,采取有效措施控制AIDS经性途径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1992~2005年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Execl数据库和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山东省艾滋病疫情流行特征。[结果]按时间、人群特征和传播途径分布,山东省艾滋病流行分为3阶段,1992-1995年,以出入境劳务人员、性传播途径为主;1996~2003年,以既往有偿献血员、血液传播为主;2004-2005年.以流动人口和外来妇女为主,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3种途径同时并存。[结论]山东省的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比例增加,应采取措施控制艾滋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5.
李红  林哲宾 《职业与健康》2012,28(3):346-347
目的分析温岭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高危因素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温岭市2000—2010年艾滋病网络疫情报告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2000年温岭市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止2010年底,全市共报告HIV抗体阳性者185例,其中AIDS患者63例,20例已死亡。自2006年以来,疫情呈现迅速上升趋势,该地人口感染者所占比例逐年增加(53.51%),感染者以男性(74.60%)和20~49岁的青壮年组(76.76%)为主,但呈现高龄化趋势,50岁以上占21.62%;3种传插途径均存在,以性接触传播为主(74.05%)。结论温岭市AIDS进入快速增长期,呈现多元化流行模式,开始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采取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以控制AIDS迅速蔓延的态势。  相似文献   

16.
乔德标  唐俊霞 《职业与健康》2012,28(15):1788+1921-F0002,F0003
目的了解广西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趋势和流行特点,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柳城县共发现HIV/AIDS共274例,其中男性205例,女性69例,男女比例为2.97∶1;20~49岁占总病例数52.92%;农民占68.25%;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60%,其次为经静脉注射吸毒占6.57%。结论 2011年柳城县艾滋病感染者以男性青壮年为主,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该县应根据流行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北区2005-2012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发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9岁发病人数最多(32.92%),其次是30—39岁(28.35%);初中文化程度发病人数最多(43.81%),其次是小学文化程度(36.99%);男性艾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5:1;农民发病最多(24.69%),家务及待业人员次之(10.72%),再次是民工(10.72%)和工人(4.49%)。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5个镇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多,分别是15.54%,12.47%,10.06%,9.31%,8.89%,那蒙、贵台、长滩、那香等4个镇所占的比例较少。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51.21%)、注射毒品史(21.78%)、配偶/固定性伴阳性(10.89%)。结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年龄在20—39岁、农民和民工及待业人员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是防治的重点地区,要严防“非婚异性性接触”和“注射毒品”行为,杜绝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温州市1985-2000年艾滋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温州市艾滋病流行状态,为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5-2000年温州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85-2000年底温州市共检出艾滋病毒感染者74例,其中病人19例,15例死亡。74例中50.0%经性接触传播,47.3%经血液传播。75.7%的感染者为流动人口。结论:温州市艾滋病感染呈上升趋势,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1999—2011年广东省五华县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患者(HIV/AIDS)监测结果及流行趋势,为制定AIDS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AIDS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报告的1999—2011年AIDS疫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999—2011年共报告现住址为五华县的HIV/AIDS病例65例,其中HIV感染者39例,AIDS患者26例,HIV/AIDS死亡22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年龄最大61岁,最小5岁,20~49岁的中青年病例占81.54%;职业分布以农民最多,占33.85%;感染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0.00%;注射毒品占6.15%。结论五华县AIDS疫情呈低流行态势,但疫情呈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蔓延上升趋势,必须加大监测检测力度,做好疫情管理,推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干预手段,做好县级医院AIDS纳入常规检测工作,开展AIDS自愿咨询检测,严格执行血液及血液制品安全管理,是五华县预防和控制AIDS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亚华 《职业与健康》2014,(20):2983-2985
目的探讨伤寒副伤寒流行因素及流行规律。方法对南通市通州区2004—2013年伤寒副伤寒疫情及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伤寒副伤寒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以夏秋季为主,占69.03%;十总镇发病率最高,年均发病率为8.55/10万;职业分布以农民和学生为主,分别占51.61%和10.32%;流行因素配对调查显示,发病与生食海产品水虾有关(P〈0.01)。结论该区应加强饮用水和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治疗患者,开展健康教育等综合性防治措施是控制伤寒副伤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