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大肠癌组织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大肠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 酶复合物 (SABC)法对 36例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标本的癌灶中心、癌旁、切缘进行血管标记和染色。结果 癌灶中心MVD计数、VEGF表达分别为 97.2 0± 16 .80、2 .6 0± 0 .70 ,极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74.6 0± 13.6 0、1.35± 0 .95和切缘组织6 7.2 0± 12 .6 0、0 .92± 0 .90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MVD计数、VEGF表达分别为 96 .6 0± 17.90、2 .40± 0 .72极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 72 .0 5± 13.6 0、1.30± 0 .90 (P <0 .0 1)。结论 大肠癌癌灶中心MVD、VEGF呈高表达 ,MVD、VEGF表达高低可能成为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胃癌组织中P1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P1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 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 16 0例胃癌和 5 2例胃良性病变中P15蛋白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 P15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为 43 8% (70 /16 0例 ) ,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 6 9 2 % (36 /5 2例 ) (P <0 0 5 )。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75 0 % (12 0 /16 0例 ) ,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 7 7% (4/5 2例 ) (P <0 0 0 1)。P15蛋白阳性 /VEGF阴性表达率于胃癌中为 11 3% (18/16 0例 ) ,胃良性病变中为 6 9 2 % (36 /5 2例 ) (P <0 0 0 1) ;P15蛋白阴性 /VEGF阳性表达率于胃癌中为 42 5 % (6 8/16 0例 ) ,胃良性病变中为 7 7% (4/5 2例 ) (P <0 0 0 1)。结论 胃癌中存在P15蛋白下调和VEGF上调 ,且两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乳腺癌、24例癌旁组织及18例正常乳腺组织中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结果:74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86.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16.7%)及正常乳腺组织(11 1%)(P<0.01),VEGF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与MVD正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雌激素及孕激素受体情况无关(P>0.05).结论:VEGF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定乳腺癌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微血管密度与胃癌进展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微血管密度(MVD)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测定胃癌及胃良性病变中VEGF表达及MVD。结果:胃癌组VEGF表达阳性率为75.0%,胃良性病变组为5.0%(P<0.05),未浸润浆膜层者为50.0%,浸润浆膜层者为95.5%(P<0.05),有淋巴民移者为82.8%,无淋巴结转移者为54.5%(P<0.05),伴有远处转移者为100%,不伴有远处转移者为71.0%(P<0.05),pTNM分期属,I,II期者为53.1%,Ⅲ,Ⅳ期者为89.6%(P<0.05),胃良性病变的MVD显著低于胃癌组(P<0.001),浸润深度达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及pTNM属Ⅲ,Ⅳ期者的MVD显著升高,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VEGF表达与MVD明显相关,结论:VEGF上调及MVD增加对胃癌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胃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以及这两项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分析116例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VEGF的表达与MVD间的关系及它们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116例胃癌组织中,VEGF的阳性率为60.34%。VEGF阳性组中的MVD值明显高于VEGF阴性组(分别为26.16±8.50和19.22±8.20,P<0.01)。在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表达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在肿瘤分期晚的病人中,其VEGF表达的阳性率也明显高于分期早的(P<0.05)。MVD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腹腔内转移有关(P均<0.01),且随TNM分期而增加(P<0.01)。VEGF表达阴性组和低MVD组(MVD<23)的5年生存率均明显高于VEGF表达阳性组和高MVD组(MVD≥23)(均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MVD和VEGF的表达均是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胃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和MVD能反映胃癌的恶性程度,是判断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6.
胃癌Survivin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中的表达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明确Survivin基因在胃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为胃癌的诊断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肝外胆管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外胆管癌作为一种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由于其解剖和生理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均较困难,而且预后不良[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过表达是多种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肝外胆管癌VEGF和MVD的表达和意义。一、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1986年6月~2000年12月住院并行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胆管癌的病例40例及手术切除、病理证实为非肿瘤的病例10例。病例组40例,为胆管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3~72岁,平均53.6岁。此组根据国际抗癌协会的TNM分期标准分为期4例,期7例,期12例,期17例… 相似文献
8.
胃癌组织中P1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中P15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160例胃癌和52例胃良性病变中P15蛋白和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P15蛋白在胃癌中阳性率为43.8%(70/160例),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率为69.2%(36/52例)(P〈0.05)。VEGF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5.0%(120/160例),在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7%( 相似文献
9.
胰腺癌微血管密度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形态半定量方法对 31例胰腺癌和 7例正常胰腺组织进行MVD记数和VEGF表达检测。结果 胰腺癌组织中MVD记数、VEGF表达率分别为 11.0 5± 4.6 2、83%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 5 .40± 1.71、2 0 %和正常胰腺组 6 .19± 1.5 6、14% (P <0 .0 1) ;淋巴结转移组MVD记数 ,VEGF表达分别为 13.0 0± 4.45、2 .0 0± 0 .95 ,明显高于无转移组 9.46±4.15、1.0 5± 0 .17和正常胰腺组 6 .19± 1.5 6、0 .14± 0 .38(P <0 .0 1)。MVD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 (r =0 .418,P >0 .0 5 )。结论 MVD、VEGF表达高低可作为判断胰腺癌淋巴结转移、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新生血管的生成在肿瘤的生长、转移过程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所知的最强的促血管生长因子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胆管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卵巢癌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67例卵巢癌组织,25例良性卵巢肿瘤和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在67例卵巢癌组织中有35例为阳性表达,卵巢良性肿瘤有22例阳性表达,正常卵巢组织中均为阳性表达,其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PTEN蛋白表达与卵巢癌的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卵巢癌的组织类型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TEN蛋白的阳性表达及表达缺失对于评价卵巢癌的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有显著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cancer cells in gastric cancer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M. Ikeguchi Shinichi Oka Hiroaki Saito Akira Kondo Shunichi Tsujitani Michio Maeta Nobuaki Kaibara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 Deutsche Gesellschaft fur Chirurgie》1999,384(3):264-270
Background/aims: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angiogenesis in various malignant tumors.
However,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expression of VEGF in gastric cancer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xpression of VEGF and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tatus of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ll of the same stage. Patients/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VEGF was immunohistochemically examined using the polyclonal antibody A-20 in tumors from 97 patients with
invasion of the serosa but no lymph-node metastasis (t3, n0, stage II).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clinicopat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tatus (microvessel density and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tumors. Results: Expression of VEGF was detected in 27 of 97 tumors (28%). The mean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of 27 VEGF-positive tumors (458/mm2)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70 VEGF-negative tumors (331/mm2, P=0.0001). However, the proliferative activity expressed as the Ki-67 labeling index (LI; percentage of immunostained cancer
cells) of 27 VEGF-positive tumors (13.8%)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70 VEGF-negative tumors (26.7%, P=0.0002). In 48 tumors with low 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cancer cells (Ki-67 LI≤18%), 20 (42%) tumors expressed VEGF, and
these tumors had a high MVD (4461/mm2). In the 93 surviving patients, the 5-year survival rate of the 25 patients with VEGF-positive tumors (64%)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68 patients with VEGF-negative tumors (73%, P=0.4296). Conclusion: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 with low proliferative activity may produce VEGF and may have high angiogenic potential in order
for the tumor itself to grow. However,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such tumors was not unfavorable.
Received: 12 October 1998 Accepted: 28 January 1999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过表达核转录因子Kr(u)ppel样因子4(KLF4)是否下调胃癌AGS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分为4组:转染空质粒24 h对照组、转染空质粒48 h对照组、转染KLF4表达质粒24 h组、转染KLF4表达质粒48 h组.构建KLF4表达质粒,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分别转染空质粒、KLF4表达质粒到AGS细胞,24、48 h后提取总RNA和蛋白,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KLF4和VEGF 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 AGS细胞在24 h转染率为65%-75%,48 h转染率为40%~45%.实验组与对照组转染24、48 h后,KLF4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为:563.584±250.744比4.997±5.729(P<0.05);351.852±212.439比2.4420±1.3770(P<0.05).VEGF mRNA表达量分别为:0.008 929±0.003 810比0.002 294±0.000720(P<0.05);0.018 375±0.008 263比0.002 193±0.001 698(P<0.05);胃癌AGS细胞KLF4蛋白表达量显著性增加,相对应地VEGF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体外胃癌AGS细胞过表达KLF4导致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下调,KLF4可能参与抑制调节胃癌AGS细胞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24例胆囊癌、20例胆囊腺瘤和18例慢性胆囊炎进行p53和VEGF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胆囊癌的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P<0.01,P<0.05),根据Nevin分期,胆囊癌S1、S2、S3期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4、S53期(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S4、S5期胆囊癌中高于S1、S2、S3期(P<0.05)。胆囊癌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P<0.05)。它们与胆囊癌病理分级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对胆囊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可调控性人PTEN基因重组腺病毒的构建与表达 总被引:3,自引:11,他引:3
目的 体外构建和表达可调控性人抑癌基因PTEN重组腺病毒。方法 将人PTEN基因全长cDNA约 1.4kb经过穿梭载体 ,与可调控性腺病毒载体骨架连接 ,得到重组人PTEN基因腺病毒 (Ad PTEN) ,酶切与聚合酶链反应 (PCR)鉴定后 ,在HEK2 93细胞包装、扩增 ,空斑试验测定病毒滴度 ,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Westernblot法分别在mRNA、蛋白水平检测PTEN的表达。Ad X TRE βgal病毒作为对照。 结果 构建的Ad PTEN病毒滴度为 1.8× 10 7pfu/ml ,转染前列腺癌细胞株PC 3后RT PCR扩增出特异条带 ( 4 62bp) ,Westernblot检测PTEN蛋白 ( 60×10 3 )有高表达 ,对照病毒转染后未测到PTEN的表达。结论 用体外连接法成功地构建了可调控性人抑癌基因PTEN重组腺病毒载体 ,并得到了正确、特异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张力蛋白类似物(PTEN)基因突变在胃癌肿瘤形成中的作用及其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 取144例经病理证实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黏膜,提取样品DNA,PTEN基因全部9个外显子经扩增、纯化后直接测序筛查突变,Western blot检测PTEN/PI3K/AKT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在144例胃癌中27例检测到突变,其中15例错义突变(55.6%),9例无义突变(33.3%),2例单碱基缺失突变(7.4%),1例内含子6剪切位点突变(3.7%).突变热点位于密码子36、75、232和393.与癌旁正常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PTEN、E-钙黏蛋白(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下调,而PI3K、AKT、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结论 胃癌中PTEN基因突变并不显著,但突变所致PTEN失活可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TEN表达缺失与PI3K、AKT、MMP-2、MMP-9、NF-κBp65蛋白表达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初步评价阿帕替尼对晚期胃癌三线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 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30例经过一、二线化疗效果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观察晚期胃癌患者的近远期疗效和毒性不良反应,检测治疗前后血清VEGF水平变化。 结果患者口服阿帕替尼14.7(8~22)周,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3例,疾病稳定(SD)9例和疾病进展(PD)5例,有效率为53.3%(16/30),疾病控制率为83.3%(25/30)。中位随访8.6(5~16)个月,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2个月(95% CI:0~8.8个月),总生存率(OS)为9.4个月(95% CI:6.8~12.5个月)。阿帕替尼治疗后血清VEGF明显降低,阿帕替尼有效的患者治疗后VEGF下降明显(P<0.05)。 结论阿帕替尼对一、二线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VEGF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阿帕替尼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人类快速延迟整流性钾通道基因表达的钾离子通道蛋白( HERG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方法对80例胃癌组织标本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HERG1蛋白和VEGF的表达进行检测,并进行回顾性随访.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RT-PCR检测胃癌组织中HERG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90%,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5%;HERG1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关系密切;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程度、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而与性别、肿瘤大小、部位无明显相关.结论 HERG1蛋白和VEGF的过度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在肿瘤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共位表达有助于判断胃癌预后. 相似文献
19.
肝癌缺失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启动子甲基化 总被引:2,自引:11,他引:2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DLC1)与胃癌及其临床分期、分化程度等关系,DLC1mRNA表达与启动子甲基化的关系。方法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34例原发性胃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DLC1mRNA表达;用甲基化特异聚合酶链反应法(MSP)检测启动子甲基化。结果正常组织中DLC1mRNA均正常表达,胃癌组织DLC1mRNA低表达或表达缺失;正常组织0.62±0.11,胃癌组织0.24±0.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LC1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与性别、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正常组织中未发现DLC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胃癌组织中DLC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12例,甲基化率35.3%。启动子甲基化与无甲基化患者间DLC1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LC1与胃癌存在明显相关性,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DLC1mRNA表达抑制密切相关,可能是影响DLC1在胃癌中低表达的最主要因素,DLC1是胃癌甲基化谱中主要成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