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向强  文亮 《中原医刊》2000,27(8):2-3
急性心脏压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较为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奇脉、颈静脉怒张 ,中心静脉压急剧升高 ,心音遥远 ,X线胸片纵隔、心脏移位 ,血块影等典型临床征象一直被作为确诊依据。 8年来 ,我院重症监护病房 (ICU)共遇到 2 3例患者在心脏直视手术后发生急性心脏压塞 ,其中 11例 (占 4 7 8% )临床上并无以上典型表现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 1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 2 0~ 68岁 ,其中房间隔缺损 2例 ,室间隔缺损 1例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关闭不全 6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2例。监测项目 :11例患者…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抢救不及时可导致心跳骤停死亡。1980年8月~1998年7月我们共行CPB心内直视手术1404例,其中21例术后发生心脏压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12例,女9例,年龄15~48岁。包括瓣膜病8例,法乐氏四联症6例,室间隔缺损及合并畸形4例,房间隔缺损2例,主动脉窦瘤破裂1例。均在CPB下进行心内直视手术,CPB转机时间38~138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21~131min。术后至再次开胸术时间35~46h,其中24h以内者12例,两次手术间心包纵隔引流液为100~2270ml,其中1000m…  相似文献   

3.
急性心脏压塞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若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处理,将导致病人死亡。现结合16例病人,就诊治方法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我院1989年6月至1996年6月共收治急性心脏压塞病人16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5例,年龄16~66岁。心脏大血管裂伤7例,其中左心室2例,右心室2例,右房1例,肺动脉2例;体外循环术后3例,其中F_1根治术1例,佛氏窦瘤破裂修补术1例,二尖瓣置换术1例(为延迟性心脏压塞);肿瘤心包转移5例,其中肺癌术后3例,纵隔淋巴肉瘤1例,横纹肌瘤1例;结核性心包积液1例。急症开胸止血心包减压手术9  相似文献   

4.
陆秀萍  蒋欢潮 《医学文选》2001,20(5):733-733
迟发性心包填塞是心脏直视手术后的一个严重并发症 ,是手术 1周后发生的心包腔积血、积液造成的心脏压塞。因发病时大多数患者已不在监护室监护 ,加之症状不如急性心包填塞典型 ,往往易被漏诊误诊而延误处理 ,造成致命的严重后果。作者曾参与救治护理本组患者共 7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5例 ,女性 2例 ,年龄 12~ 5 2岁 ,其中室间隔缺损修补术 1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 5例 ,二尖瓣置换术 1例 ,发生积液时间为术后 9天~ 4个月。其中 1例 12岁男孩室缺修补术后 ,表现为出现渐进性低心排和心衰表现 ,经对症处理没有改善 …  相似文献   

5.
李建安  严中亚 《安徽医学》2006,27(6):443-445
目的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LCT)的诊治和预防经验。方法就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发生的7例LCT的原发疾病、引流时间和引流量、LCT时间、诊断和处理方法、引流液性质等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实施心包引流时间为术后21天~10个月,其中4例进行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术,2例行左侧心包开窗术,1例行剑突下心包开窗置管引流术,5例痊愈出院,2例死于呼吸衰竭。结论心脏手术后LCT是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与术后抗凝治疗、右心功能不全、淋巴管损伤、心包切开综合征、急性心脏排斥反应和环孢霉素A的使用、术后心包纵隔引流不畅、心包腔残存空腔较大等有关。及时的诊断和心包腔引流是提高LCT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的诊治水平。方法:对7 例心脏直视手术后迟发性心脏压塞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心脏压塞发生时间为手术后7~35 d,主要临床表现有乏力、发热、出汗、心悸、气短、腹胀和心率增快、血压降低、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显示心包积液和心脏舒张活动受限。结果:本组病例均在采取心包引流后治愈出院。结论: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超声心动图检查对诊断有重要价值,心包引流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对解放军第454医院1987年12月至2004年6月914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例中发生术后纵隔感染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人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发生率为0.88%,无术后早期死亡。结论:尽早确诊,及时采用纵隔清创、术后灌洗、全身抗感染治疗及营养支持,是治疗心脏手术后纵隔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8例患者在心脏直视术后8~15天发生迟发性心脏压塞,经床旁心脏B超检查证实,即行心包开窗引流,均获痊愈。本文对引起迟发性心脏压塞的常见原因、预防措施及急救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回顾性总结8例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年龄9~85岁,于介入性治疗术中出现急性心脏压塞3例,在术后延迟出现亚急性心脏压塞5例。其中行起搏器植入术2例,临时心脏起搏2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3例,右心室造影1例。均行心包穿刺及留置引流导管治疗,抢救成功7例,死亡1例。提示心脏介入性治疗合并急性和亚急性心脏压塞多与操作不当有关,应加强防范意识,改进操作技巧;心脏压塞的早期识别和果断处理是成功抢救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陈晓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6):208-209
目的分析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的原因及处理措施,以期积极有效地挽救病人生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8月心内直视术2170例,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病人共计11例(发生率0.5%),死亡1例。结果3例经心包穿刺放液,2例剑突下开窗引流,5例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放置引流管痊愈;1例心包穿刺未果后行剑突下开窗引流,由于粘连严重,术中未及放液出现心跳骤停,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内直视术后并发延迟性心脏压塞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有效的处理方法为:心包穿刺,剑突下开窗引流,开胸探查(经左侧第5肋间进胸),置管引流。  相似文献   

11.
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虽较少见,但来势凶险,病 情变化迅速,可危及生命,及时诊断与处理至关重要[1]。本 研究回顾我院近3年心脏介入治疗中导致心脏压塞的7例 病例,探讨其早期诊断与救治方法。 1 临床资料 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我院完成心脏介入治疗3058例 (不包括冠状动脉造影),共发生心脏压塞7例,发生率约 0.2%;其中术中即刻发生3例,术后1~2h发生3例,术后 12h发生1例,经抢救全部存活。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PTCA STENT)术 出现3例心脏压塞。病例1:女性,61岁,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中段心肌桥并狭窄90%,PTCA后造…  相似文献   

12.
邹宗望 《浙江医学》2000,22(10):608-609
急性心脏压塞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987年8月~1999年5月我院遇到7例(占我院体外循环手术156例的4.5%),现就其诊治情况作一分析。本组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6~59岁。行二尖瓣置换术2例,法洛四联症纠治术、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双瓣置换术、心房粘液瘤摘除术、心内膜垫缺损纠治术及Ebstein畸形纠治术各1例。手术选用Sarns7000体外循环机、西京鼓泡式氧合器及膜肺。手术结束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为1~1.5∶1,以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恢复正常水平、手术野出现凝血块…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探讨床边超声检查对心脏直视手术后并发症的监护价值。②方法把床边超声检查应用于50例心脏直视手术监护。③结果应用床边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急性心包压塞,准确掌握二次开胸止血时机,避免不必要的二次开胸手术;通过连续监测心包积液情况及时发现延迟性心包积液;帮助判断发生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的原因;确定胸腔积液的量及最佳穿刺部位,引导穿刺抽液治疗。④结论床边超声检查对心脏直视手术后某些并发症的诊治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后迟发心脏压塞患者的急救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2~30 h出现迟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迟发心脏压塞,经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治疗护理,全部抢救成功。结论迟发心脏压塞,病情隐匿,其潜在危险性更大,术后持续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及时抢救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本身纵隔容积小,手术后发生心脏一纵隔容积不相称,手术完成后关闭胸骨时,心脏跳动受到压迫,影响并限制了心脏舒张期末期充盈量,使心排出量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延迟关胸的方法,使心脏不受压迫,改善患儿的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状态,提高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早期存活率.我院于2004-01~2004-11进行126例婴幼儿心脏直视手术,8例出现由于患儿多数体外循环转流时间较长,术后渗血量相对较多,采取延迟关胸的方法.现将护理经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整理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临床抢救与护理资料,总结临床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30例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对其临床抢救和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为心脏介入手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结果:在选取的30例患者中,15例患者在手术中出现心脏压塞症状,15例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心脏压塞症状。对出现心脏压塞的患者采用心包穿刺引流技术进行抢救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加强护理。使患者术后能够良好转归。结论:对出现心脏压塞的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对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很大的意义。具有很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脏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原因、临床表现,评价早期识别、及时处理的意义。方法1334例接受介入治疗和心脏病患者中,5例患者因心脏穿孔引起急性心脏压塞(3例术中出现,2例术后出现),4例症状明显者接受心包穿刺引流,1例症状较轻者住院观察。结果4例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者症状很快缓解,所有病人3周后做心脏超声均未发现心包积液。结论及时发现及处理介入治疗中急性心脏压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心包穿刺引流是治疗急性心脏压塞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间我院接收的心脏介入治疗并发急性心脏压塞患者2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脏压塞的发生原因及救治方法.结果:22例患者中21例经心包穿刺引流术治疗后成功救治,平均引流量为(452.7±120.5)ml,1例患者心包穿刺后仍然无法控制出血量,转为外科开胸心脏修补术治疗,术后救治成功.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可引发心脏压塞的发生,应及时采取抢救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术中急性心脏压塞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三门峡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7例行心脏介入手术患者,其中共计发生5例心脏压塞,对其可能诱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介入术中急性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为0.62%,包括1例左心室穿孔,2例右心房穿孔,2例冠状动脉破裂,所有患者均行心包腔穿刺引流术,其中1例手术无效死亡。结论心脏介入术中并发急性心脏压塞主要是由于术者操作不当引起,应严密观察患者术中临床征象的表现,及早发现、及时诊断并果断处理,以最大限度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应用腹膜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 9例患者因心脏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接受腹膜透析治疗,应用外科手术置入腹膜透析管,进行透析治疗,同时进行常规的综合治疗,包括强心、利尿、呼吸机支持。结果 治愈6例,死亡3例,1例因腹膜透析不及时(于低心排综合症发生后24小时透析),行腹膜透析后8小时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术后严重肺循环高压死亡,1例术后13天(急性肾功能衰竭已治愈)因纵隔感染死亡。治愈组透析25~97小时,血生化恢复正常,肾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明显改善。全组无严重腹腔感染、高血糖、低血钾等并发症。结论 心脏直视手术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及时应用腹膜透析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对病人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