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慢性鼻-鼻窦炎(CRS)患者鼻内镜术后创面上皮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CRS行双侧鼻内镜手术患者,对照组(右侧鼻腔)行鼻腔冲洗以及类固醇激素喷鼻,实验组(左侧鼻腔)加用rhEGF喷鼻,在术后2周、4周、3个月、6个月鼻内镜检查评估鼻腔黏膜情况及主观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比较鼻腔黏膜情况、完全上皮化比例、主观症状的VAS评分。结果 术后2周实验组鼻腔黏膜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主观症状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术后4周及3个月时实验组鼻腔黏膜情况、上皮化比例以及主观症状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时则无差异(P >0.05)。结论 CRS患者鼻内镜术后用rhEGF喷鼻,可缩短术后上皮化时间、改善鼻腔黏膜情况及患者主观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鼻内镜(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术腔的转归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水肿、囊泡、肉芽、结缔组织增生,妨碍了术腔上皮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自2000年2月~2004年2月,通过对178例鼻息肉、慢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手术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术后部分患者以鱼腥草注射液冲洗术腔,疗效比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冲洗术腔更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灌洗对鼻内镜术后术腔黏膜上皮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内镜手术后一个十分棘手的常见问题是术后转归阶段中发生的黏膜水肿、囊泡、肉芽及息肉再生等病变,它们往往是阻碍术腔上皮化的重要原因,并可再次引起引流通道的阻塞或术腔闭塞,最终导致病变再发[1].为了明确中药在促进术腔上皮化中的作用[3],我们对同期48例ESS术的患者,分成中药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B组),比较观察术后术腔上皮化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肽类生长因子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肽类生长因子(bFGF)的疗效。方法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术后局部应用bFGF+常规用药;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术腔黏膜上皮化情况。结果上皮化时间观察组48.3±8.8天;对照组77.2±12.2天。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72,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92.0%;对照组8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85,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局部应用bFGF,能促进术腔上皮化,缩短上皮化时间。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后一个十分常见而又棘手的问题是在术腔黏膜转归阶段中发生的新生病变[1],如囊泡、肉芽、息肉再生等,以及难以控制的息肉样黏膜水肿.这些病变是阻碍术腔上皮化最重要的原因,并可再次引起引流通道的阻塞或术腔闭塞,最终导致病变再发,因此术后鼻腔冲洗对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目前常规采用生理盐水 地塞米松针剂 庆大霉素针剂灌洗术腔,并在手术后坚持长期的随访和术腔清理.我们在临床使用成都中医药大学华神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鼻渊舒口服液(主要成分为苍耳子、辛夷花、白芷、黄芩、黄芪、柴胡、细辛等)灌洗,并观察其在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辛芩颗粒在鼻内镜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以来,我们对31例鼻内镜术后患者在常规围手术期治疗的同时,加以辛芩颗粒(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无糖型)口服,以观察对术后术腔的渗出反应,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应用Merogel对促进术腔黏膜上皮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观察使用美国Xomed公司生产的Merogel(透明质酸)作为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术腔填塞物对促进术腔上皮化的作用。方法 对16例(32侧)经鼻内镜全鼻窦开放术患者进行同体对照观察,左侧为Merogel观察组,右侧为空白对照组,连续内镜随访12周,观察双侧术腔上皮化过程。结果 Merogel侧治愈93.75%,好转6.25%,平均上皮化时间3.4周;对照侧治愈87.50%,好转12.50%,平均上皮化时间8.3周。表明使用Merogel侧术腔上皮化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局部使用Merogel,可以促进术腔上皮化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减轻扁桃体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30例因慢性扁桃体炎或扁桃体肥大而行扁桃体切除的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用rhEGF治疗,对照组使用复方硼砂液漱口,比较两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3.4±0.9)d,平均创面痊愈时间(7.9±1.4)d。对照组:平均疼痛缓解时间(5.2±1.5)d;平均创面痊愈时间(10.8±2.1)d。治疗组的疼痛缓解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局部应用rhEGF可有效促进扁桃体切除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术腔局部施用贝复舒(bFGF)对内镜鼻窦手术(ESS)疗效的影响。方法:对324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施行ESS,分左、右鼻腔,以单纯清洁术腔(A组)和清洁术腔加局部使用bFGF(B组),对比观察其效果。结果:经x^2检验。A组愈合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S术后。术腔综合性局部处理措施十分必要,选择合理的局部用药(如bFGF)。可有效控制手术创面“去黏膜化反应”,缩短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加速上皮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术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后的疗效。方法对122例已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中文版(SNOT-20 CV)量表、Lund-Mackay CT方法和Lund-Kennedy鼻内镜方法进行主客观评分,综合评价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两组患者术前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合并变应性鼻炎和/或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术前CT及鼻内镜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术后半年与术前鼻内镜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及SNOT-20CV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中鼻甲部分切除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多合并鼻息肉和/或鼻中隔偏曲,与中鼻甲保留患者术前及术后的生存质量无明显差异,而行中鼻甲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内镜评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香菊片对粘膜转归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香菊片对术腔粘膜转归的影陶。方法 Ⅱ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80例作为治疗组,行内镜鼻窦手术后,在常规辅助治疗基础上加用香菊片口服,并设ll0例Ⅱ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术腔清洁时间、术腔上皮化时间及术后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为:Ⅰ期1.5周,Ⅱ期1.8周,Ⅲ期2.1周;对照组Ⅰ期2.0周,Ⅱ期2.5周,Ⅲ期3.3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术腔上皮化时间平均为:Ⅰ期7.0周,Ⅱ期7.5周,Ⅲ期7.8周;对照组Ⅰ期8.0周,Ⅱ期8.4周,Ⅲ期9.0周,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术后复发率为4.4%,明显少于对照组7.3%。结论 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香菊片对鼻腔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减少复发率,可做为常规药物应用临床。 相似文献
13.
鼻内镜手术后术腔修正性清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后术腔修正性清理的必要性、原因及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65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后患者,因经济差、工作忙等原因未定期随访,致症状加重被动复诊而行鼻内镜下术腔修正性清理,其后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修正性清理后随访一年以上,其中治愈43例(66.1%),好转12例(18.5%),无效10例(15.4%)。结论鼻内镜手术后术腔修正性清理可矫正术后因未主动随访所致术腔的再生病变,提高治愈率,是避免再次手术的有效措施。修正性清理有其适应证和特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相关的原因.方法68例(132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进行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综合分析围手术期用药、病程、疾病分期、术后定期或不定期复查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68例(132侧)患者术后随访1年,治愈58例,显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1%.影响疗效最大原因是术后是否定期复查及疾病分期.结论术后定期复查与处理是保证鼻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措施,疾病分期与围手术期用药对手术疗效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加速鼻窦内窥镜术腔创面愈合的方法,应用百力特,即1%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对75例行该手术的患者,于术后经鼻滴入术腔。结果显示,显效13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为92.0%。该药为混悬液,较之同一药物的水溶液,具有药物分布均匀,作用持久,毒副作用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影响内窥镜鼻窦手术远期疗效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影响经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 :采用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 2 0 1例 (35 3侧 ) ,术后系统换药 ,结合局部用药及鼻窦冲洗。结果 :随访 1~ 2年 ,其中治愈 134例 (6 7.7% ) ,好转41例 (2 0 .4% ) ,无效 2 6例 (12 .9% )。结论 :提高鼻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 ,术后系统换药 ,局部用药及冲洗 ,是提高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的三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同期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影响内镜手术疗效的原因。方法:对128例(180侧)鼻窦炎、鼻息肉伴鼻腔结构变异或病理生理改变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其中64例(100侧)单纯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对照组),另64例(80侧)行鼻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其中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偏曲进行处理(处理组)。术后对这2组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随访6个月~3年,处理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鼻内镜手术中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引流、减少粘连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内镜手术疗效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鼻腔结构异常的鼻内镜手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青少年鼻腔结构异常的适应证及其疗效。方法对37例鼻腔结构异常的青少年患者(年龄11~17岁,平均14.6岁)实施鼻内镜外科手术,主要行鼻中隔成形术,同时治疗影响鼻窦炎发病的下鼻甲肥大、泡状中鼻甲及腺样体肥大等相关疾病。结果经过随访3个月~2年,手术后鼻塞、流脓涕、头痛等症状消失29例(78.4%),好转5例(13.5%),无效3例(8.1%)。其中1例存在鼻腔粘连,再次行鼻内镜处理。结论经鼻内镜鼻中隔成形术结合同时处理影响鼻窦炎发病的相关因素,对青少年鼻腔结构异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