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变化,方法:检测98例脑梗死患者和80例健康体检者的PLT,MPV,PDW,P-LCR数值,结果:脑梗死组的PLT较对照组降低(P<0.05),MPV,PDW,P-LCR均较正常组升高(P<O.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数量及其体积改变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梁志静  高路 《医学争鸣》2005,26(Z1):5-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CI)患者发病48 h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和62例健康检查者的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参数值.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的PLT检测值低于正常对照(P<0.05),而PDW,MPV,P-LCR检测值高于正常对照(P<0.05),但仍不能认为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的PCT检测值和正常对照有差别(P>0.05).结论:血小板数量及其体积改变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急性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李祖铭  罗春华 《海南医学》2008,19(8):136-13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二组,其中急性脑梗死组233例,对照组255例,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所有受试者静脉血PLT、MPV、PDW、P-LCR、PCT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PLT减少,MPV、PDW、P-LCR均升高,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MPV、PDW、P-LCR增高,PLT下降,临床上对具备脑梗死高危因素或脑梗死确诊者应积极监测外周血小板的数量及参数,特别是MPV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预估与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MPV增高的患者,可适当给予预防性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测中血小板(PLT)计数及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在急性白血病中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意义.方法选取急性白血病(AL)53例,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PLT、MPV、PDW、P-LCR、PCT,并与正常对照及治疗前后对比.结果初诊时AL的PLT、PCT和MPV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0.05),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初诊与部分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5),MPV、PDW、P-L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完全缓解组比较,PLT、PCT明显升高(P<0.01),MPV、P-LCR明显降低(P<0.05),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与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5项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53例。患者在发病后24h内抽肘静脉血抗凝。测定其血浆D—D、Fbg含量及全血血小板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并与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患者和对照组均未接受任何止血、凝血药物。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D、Fb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MPV、PDW、P—LC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CT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浆Fbg含量升高和MPV增大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观察D-D、Fbg、PLT、MPV、PDW及P—LCR的变化对脑梗死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凌霄 《吉林医学》2010,31(13):1800-1801
目的:探讨急性脑损伤血小板及其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急性脑损伤患者82例,伤后5 h内入院,观察其入院时采集的静脉血中血小板(PLT)及其参数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大小血小板比率(P-LCR)和血小板比积(PCT),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脑损伤患者PLT低于正常对照组,MPV则高于对照组,PDW、P-LCR和PC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T和MPV在急性脑损伤早期即发生了变化,可为急性脑损伤颅内出血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缓解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动脉血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相关性。方法将受试者209例分为3个组,其中缓解期组84例、急性发作期组68例、健康对照组57例,分别用AVLCAMPACT3型血气分析仪对动脉血pH值、PO2、PCO2进行检测,同时用Sysmex2100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静脉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比较,肺心病急性期组pH值、PO2、PCO2、PLT、MPV、PDW、PCT、P-LCR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现为PLT、PCT显著降低,PDW、MPV、P-LCR显著升高。急性期组pH值、PO2与PLT、PCT呈正相关(P<0.05),与P-LCR呈负相关(P<0.05);PCO2与PLT、PCT呈负相关(P<0.05),与PDW、MPV、P-LCR呈正相关(P<0.05)。结论肺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与病情急性发作、缓解密切相关。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小板参数明显异常,且与动脉血pH值、PO2、P...  相似文献   

8.
徐茂茂 《当代医学》2011,17(36):48-49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6月住院的5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血小板比积(PCT)。结果观察组MPV、PDW为(13.76±1.43)、(16.73±1.73)明显高于对照组(10.63±0.57)、(13.74±0.61),而PLT为(151.37±63.47)明显低于对照组(195.13±5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有明显异常,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预防和诊断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9.
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全自动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检测83例不同类型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包括24例急性白血病(AL),28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3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并将检测结果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初诊时ITP、AL和MDS患者的PTJT和PC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其中ITP患者的MPV和PDW明显高于AL、MDS患者以及正常对照组(P〈0.01),AL和MDS患者的PDW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二者的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ITP、AL和MDS患者缓解后PLT和PCT明显上升,而PDW下降,与未缓解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ITP缓解组的MPV明显低于未缓解组(P〈0.01),而AL和MDS缓解组的MPV值与未缓解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于明确血小板减少的病因及其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冠心病(CHD)、糖尿病(DM)和对照四个组,分别检测hs-CRP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五项血小板参数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M+CHD)组hs-CRP、MPV、PCT、P-LCR和PDW水平显著高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数量显著低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计数: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降低趋势,hs-CRP、MPV、PCT、P-LCR、PDW水平: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升高趋势。hs-CRP与PLT呈负相关(r=-0.725,P〈0.05),与MPV(r=0.801,P〈0.01),PCT(r=0.747,P〈0.05),P-LCR(r=0.713,P〈0.05),PDW(r=0.72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hs-CRP及血小板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显著相关性,hs-CRP及血小板参数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观察和评价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大血小板比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使用SYSMEX ZA7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40例正常孕妇,9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参数进行检测,包括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PLT低于正常妊娠组(P〈0.05),MPV、PDW、P-LCR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PLT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MPV、PDW、P-LCR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中合并症组PLT低于非合并症组(P〈0.05),PDW、MPV、P-LCR高于非合并症组(P〉0.05)。P-LCR与PDW、MPV相关;P-LCR与PLT相关(P〈0.05)。结论:监测孕妇外周血大血小板比率变化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程度,可有望作为监测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前及术后的PLT、MPV、PCT和PDW,分紫绀型、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两组,分别与同期健康对照组PLT、MPV、PDW和PCT进行比较.结果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术前PLT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MPV较对照组则显著升高(P<0.05);术后MPV仍高于对照组(P<0.05).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组术前MPV、PCT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MPV仍高于对照组(P<0.05),PLT、PDW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血小板参数检测对指导临床治疗及判断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与脑梗死、下肢静脉血栓的相关性。方法:测定脑梗死组40例、下肢静脉血栓组28例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40例的PLT、PCT、MPV、PDW及P-LCR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脑梗死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3±1.1fl、15.1±2.8fl、(34.9±7.9)%,对照组分别为:10.3±0.8fl、12.6±1.6 fl、(27.8±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下肢静脉血栓组MPV、PDW、P-LCR检测结果分别为11.0±1.1fl、14.6±3.3fl、(33.5±8.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V、PDW、P-LCR是脑梗死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也可以作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2例健康检查者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参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MCV、MCH、PLT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RBC、HCT、HGB、WBC、PDW、MPV、P-LCR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2周后HCT、WBC、PLT、PDW、MPV、P-LCR检测值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它们的变化时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以198例肝硬化患者作为肝硬化组(分为A、B、C组),同时以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血小板参数: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比率(P-LCR)。结果肝硬化组MPV、PDW、P-L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LT、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各组之间比较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肝硬化级别的增加,MPV、PDW、P-LCR逐渐升高(P<0.05),而PLT、PCT逐渐降低(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可作为临床判定肝硬化损害程度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小板计数(PLT)及其相关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血液疾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将其分为急性白血病(AL组)5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34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26例;并于同期随机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各组血小板计数及其相关参数水平。结果 AL组、AA组及ITP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MPV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及AA组的MPV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组及ITP组的PDW结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PDW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组、AA组及ITP组PCT、P-LCR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患者PLT与PCT、P-LCR呈正相关关系,r=0.537、0.389(P0.05);AA患者PLT与PDW呈正相关关系,r=0.615(P0.05),PLT与PCT、P-LCR呈负相关关系,r=-0.511、-0.872(P0.05);ITP患者PLT与MPV、PDW呈负相关关系,r=-0.715,-0.672(P0.05),PLT与PCT、P-LCR呈正相关关系,r=0.421,0.802(P0.05)。结论检测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Hb)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时的意义。方法采用XE-210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10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微血管病变58例,无微血管病变42例)和5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采用日立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GHb)采用D-10全自动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糖尿病患者GHb、MPV、PDW、PCT、P-LCR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微血管病变者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者(P〈0.01),正常组和糖尿病患者的PLT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GHb、MPV、PDW、PCT、P-LCR联合检测对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韩日成  钟彩玲 《河北医学》2009,15(8):903-90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BKM Ac.T5d iff型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67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和治疗后骨髓抑制期、骨髓恢复早期、完全缓解期PLT、MPV、PDW、PCT结果并以50例健康人的PLT、MPV、PDW、PCT值做对照。结果:化疗前ALL患者PLT、MPV、PC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但PDW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化疗后骨髓抑制期PLT、PDW、PCT显著低于化疗前(P〈0.01),MPV比化疗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骨髓恢复早期可见MPV、PDW、PCT比骨髓抑制期及化疗前均显著升高(P〈0.01);PLT明显高于骨髓抑制期(P〈0.01),与化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完全缓解期PLT、PCT、MPV、PDW明显高于化疗前(P〈0.01),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PLT、MPV、PDW和PCT四项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治疗前后ALL患者的骨髓代偿情况、疗效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特点及生长抑素治疗后对其的影响。方法检测92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和4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不同时期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容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1)SAP组与MAP组相比,PLT、PCT明显下降(P〈0.01),MPV和PDW显著升高(P〈0.05);(2)SAP组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P〈0.01),MPV和PDW明显下降(P〈0.05)。结论SAP与MAP患者血小板参数明显不同,生长抑素治疗后PLT和PCT明显升高,血小板活性降低,提示生长抑素对SAP患者有一定治疗和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初诊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对照组及ITP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治疗后以上血小板参数测定每周2次。结果:经免疫抑制剂治疗后,治疗早期有效组显示随着PLT的上升,PDW、MPV、P-LCR均有上升,仅PDW的上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晚期PDW、MPV、P-LCR逐渐下降,但差异已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检测ITP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尤其是PDW的动态观察,对ITP患者的病情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