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本文报告用“37℃处理麻疹病毒”和“麻疹活病毒”作为抗原,分别对麻疹疫苗1973年初次免疫、1976年或1979年再次免疫及自然麻疹病愈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特异性玫瑰花试验,以了解受试者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发现,37℃处理的病毒抗原能增进活性玫瑰花形成,其对活性玫瑰花形成细胞(A-RFC)的平均激活率以1979年再免组最高,1976年再免组和病愈组相似,初免组最低。活病毒抗原能抑制活性玫瑰花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探讨麻疹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8例麻疹患儿的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 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麻疹病情轻重和愈后的关系.结论 :麻疹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抑制;TNF与麻疹重型化有一定的相关性;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麻疹病情轻重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探讨麻疹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8例麻疹患儿的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麻疹病情轻重和愈后的关系。结论:麻疹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抑制;TNF与麻疹重型化有一定的相关性;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麻疹病情轻重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讨麻疹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对68例麻疹患儿的T细胞亚群、肿瘤坏死因子(TNF)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其对麻疹病情轻重和愈后的关系。结论:麻疹患儿急性期存在细胞免疫抑制;TNF与麻疹重型化有一定的相关性;T细胞亚群的改变与麻疹病情轻重无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亚利桑那.Tucson大学最近用一种新的单克隆抗体试验诊断麻疹,不仅敏感快速,而且有助于防止麻疹的传播。在21例鼻咽拭子抽样试验中,15例单克隆麻疹试验阳性,其中14例经培养试验证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测定麻疹抗原的单克隆试验大约要两小时,而标准PRMK培养法需两周以上。  相似文献   

6.
本文观察了64例麻疹患儿急性期的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和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患儿的成熟T细胞(CD_3~+)、辅助/诱导T细胞(CD_4~+)明显降低,杀伤/抑制性T细胞(CD_8~+)增高;红细胞免疫中,患儿的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增高,C3b受体花环率降低;免疫球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分析发现,麻疹患儿急性期免疫功能的降低以细胞免疫为主。64例患儿中12例有麻疹疫苗接种史,其临床表现较轻,但与无麻疹疫苗接种史的患儿比较,所测免疫学指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麻疹患者出疹期及恢复期T细胞亚群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Fas-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麻疹患者出疹期及恢复期外周血CD3 、CD4 、CD8 T淋巴细胞,并与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麻疹患者出疹期外周血CD3 、CD4 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及恢复期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外周血CD3 、CD4 T淋巴细胞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疹患者出疹期细胞免疫功能显著下降,可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发生,临床工作中应加强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加速控制麻疹发病,方法:包头市1998年4月对全市1-14岁儿童实施了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用麻疹血凝抑制试验检测免疫前后人群麻疹HI抗体(麻疹血凝抑制抗体)结果:应接种314526人,实接种300181人,接种率为95.43%,免疫后人群HI抗体阳性率由免疫前94.87%升到99.90≥1:16抗体滴度比例由38.85%,GMRT(抗体几乎平均滴度倒数)从8.75提高到26.09,增长2.98倍,结论:人群麻疹免疫力大幅提高,局部麻疹暴发流行得到控制,麻疹年均发病率下降了87%,强化免疫效果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固原市麻疹流行特征,探讨控制和消除麻疹的策略。方法对固原市2005年3月-10月228例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析。结果固原市2005年麻疹发病年龄以6-25岁为主,占85.1%;有麻疹接种史、病史者和抗-MV IgG1∶300以上临床不典型、病情轻。结论固原市应提高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接种率、进行人群抗体水平测定,预测麻疹流行趋势,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广州市白云区流行病学血清学研究,了解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血清流行病学状况,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新生儿、2~、4~、6~、8月龄未患过麻疹的常住婴儿及母亲配对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麻疹疫点应急接种时,采集15~35岁健康受种者免前及免后一个月血清。所有血清标本采用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麻疹抗体活性量(U/ml),≥200为阳性。结果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为100%,新生儿麻疹抗体活性量值是其母亲的1.66倍,婴儿麻疹抗体活性量水平的高低与母亲抗体活性量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032)。从2个月后婴儿母传抗体抗体活性量水平逐渐降低,6个月后抗体下降显著,至8月龄时,婴儿母传麻疹抗体几乎消失。128名健康成年人免前麻疹抗体阳性率为83.33%,麻疹抗体活性量值为2066.71±162.47,接种麻疹疫苗后,不同年龄段男女麻疹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接种前(P0.001)。结论白云区近年来非麻疹疫苗免疫目标人群麻疹发病持续上升,与这类人群麻疹抗体水平低有关。对成人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能取得良好免疫效果,尤其重视对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是降低这类人群麻疹发病率的主要措施。为减少8月龄前儿童发病数,应急免疫时可考虑将起始月龄提前到6月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麻疹的临床特征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收集2008年3月~2010年7月杭州市六医院的住院麻疹患儿794例作为病例组,分析其临床资料分布特征,同时采集285例麻疹患儿外周血,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 794例麻疹患儿以农村及流动人口为主(占83.9%),临床均有发热、咳嗽和特征性皮疹,热峰均高于39.0℃(肛温),大部分患儿可见柯氏斑(占68.4%),19.5%并发支气管肺炎。麻疹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CD4/CD8比值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麻疹流行原因与患儿未按时接种疫苗、复种不及时及人员流动性较强有关。柯氏斑诊断特异性仍较高。并发症以支气管肺炎最常见。麻疹患儿的细胞免疫中以CD8细胞和NK细胞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后所生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的动态变化,并了解其对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300位育龄妇女纳入本研究,检测麻疹IgG抗体后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设立高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组,52例)、高抗体疫苗接种组(II组,53例)、低抗体无疫苗接种组(III组,98例)和低抗体疫苗接种组(IV组,97例)。I组和III组不接种疫苗,II组和IV组接种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各组均于待产时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育龄妇女所生婴儿出生时、8月龄大时、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和接种麻疹疫苗后3个月血麻疹IgG抗体,于接种麻疹疫苗后半个月同时检测麻疹IgM抗体。分析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婴儿出生时IgG抗体水平的相关性,分析婴儿麻疹IgG抗体的动态变化及IgM抗体的情况。结果:对育龄妇女待产时麻疹IgG抗体水平与新生儿脐带血麻疹IgG抗体水平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相关系数为0.85,P=0.00,提示存在相关性。重复测量方法分析结果显示,I组和II组、III组和IV组之间婴儿麻疹IgG抗体变化差均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而I组和III组、II组和IV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11和P=0.45)。接种后3个月各组间比较,F=1.36,P= 0.26,提示各组间此时间点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婴儿IgG抗体趋势图显示,婴儿的胎传麻疹抗体水平随时间逐步减少,在接种麻疹疫苗3个月时又明显升高。I~IV组婴儿麻疹IgM抗体样本/临床值比值(S/CO值)经单因素方差分析,F=0.95,P=0.42,提示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育龄妇女接种麻疹疫苗可提高所生婴儿胎传麻疹抗体水平,使婴儿在接种麻疹疫苗前获得足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会影响婴儿接种麻疹疫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麻疹流行特征和学生麻疹IgG抗体水平。方法对34名8个月龄婴儿进行麻疹免疫成功率监测,对844名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学生进行麻疹免疫水平监测。麻疹IgG抗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法检测。结果8个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成功率为100%,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94.12%,GMT为1∶1352u;幼儿园及小学低年级学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73.76%~88.64%;小学高年级、初中及高中学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为44.17%~46.85%。结论8个月龄婴儿麻疹疫苗初免效果好,保护性抗体阳性率高;小学高年级及以上学生麻疹IgG抗体水平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随着计划免疫的实施 ,麻疹发病率降低到一个较低的水平。但近年来 ,山东胜利油区麻疹流行。风疹病毒感染发病容易和麻疹病例混淆 ,为了确诊病例 ,搞好传染病管理 ,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我们对 2 0 0 2年流行的疑似病例收集疫情 ,采集的血清样品进行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检测 ,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血清来源2 0 0 2年 1~ 6月份胜利油区麻疹流行的社区麻疹可疑病例的送检血清 ,共 73例。1 2 血清抗体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测定血清麻疹IgM抗体和风疹IgM抗体。麻疹…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麻疹患儿血清酶学和细胞免疫的变化。方法用流式细胞仪对167例麻疹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细胞、CD4+细胞、CD8+细胞)进行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检测采用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另选43例门诊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麻疹患儿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S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麻疹患儿CD8+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麻疹组与对照组间CD3+细胞和CD4+细胞数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血清酶学水平有助于监测麻疹病毒感染机体免疫状态和肝损伤。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本文对305例新生儿脐血标本,进行了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 C_3等测定,结果认为:(1)新生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己充分发育,但其玫瑰花结试验及淋巴细胞转化试验与成人相比较,在程度上稍有不足。(2)新生儿体液免疫方面,其 IgG 含量与成人相似,它在新生儿期预防麻疹、白喉及脊髓灰质炎等感染性疾病中起着很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准确掌握梅河口市高危人群麻疹抗体水平,评价麻疹疫苗免疫效果,高质量地实现免疫规划工作目标。方法:筛选525名接种过麻疹疫苗的1~14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其手指末梢血,应用麻疹病毒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用间接ELISA法定性检测血清中抗麻疹病毒Ig G抗体水平。结果:麻疹抗体阳性数为491人,阳转率为94.09%,低年龄组儿童麻疹Ig G阳性率高于高年龄组儿童(P0.05)。结论:梅河口市儿童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较好,但有部分儿童未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为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控制麻疹传播,应及时进行麻疹疫苗的补服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阐明联合疫苗的作用强度。
方法: 用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甲肝疫苗、麻疹疫苗、水痘疫苗分别对小鼠进行注射,第2周开始采血,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8+ 的百分含量。用ConA刺激淋巴细胞,计算刺激指数(SI)反映淋巴细胞转化程度。姬姆萨染色,镜检,计算吞噬百分率检测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RT-PCR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疫苗组的CD3+/CD8+比值明显高于单价疫苗组(P<0.05)。淋巴细胞转化实验中,联合疫苗组SI明显高于单价疫苗组(P<0.05)。联合疫苗组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明显高于单价疫苗组(P<0.05)。联合疫苗组IFN-γ、IL-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价疫苗组 (P<0.05)。结论: 甲肝-麻疹-水痘联合疫苗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强于单价疫苗。  相似文献   

19.
麻疹     
自从有了麻疹疫苗,麻疹已经少见,本病将肯定会像天花一样走向消灭,所以我谈的这些东西,只在目前还有些用处。 我看麻疹,初起主要听咳嗽的声音,麻疹初起,两眼水汪汪,微微现红,有喷嚏,有些与伤风感冒相似,但咳嗽的声音与伤风感冒不一样,白喉、百日咳的咳声可以形容,麻疹的咳声难以形容,最好用录音机把它录下来细细体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79名观察对象采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免疫后的双份血清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麻疹抗体阳性率由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的78.49%上升到强化免疫后的100%,麻疹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由1∶497.84上升到1∶1289.57。结论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可以迅速提高人群麻疹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