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四肢长骨干缺损或假关节形成的治疗是骨科临床难题之一,用一般方法植骨一次手术成功率为58.6%~80.5%,往往需要施行二次或多次手术,并且需要长期固定直至骨愈合.对骨干巨大缺损者,必须大块植骨重建,移植的大块骨质替代过程缓慢,常并发植骨片部分吸收,折断或不愈合等并发症.由于近年来显微外科的进展.1975年Taylor等以显微血管外科技术试行移植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一例成功之后,上海市  相似文献   

2.
本科于1977年11月,对两例小儿患者施行了自体带血管蒂的游离腓骨移植,一例系尺骨成纤维性纤维瘤,另一例为先天性胫骨假关节。术后经过良好,效果满意。 病 例 报 告 例 1 住院号114601,金××,男,3岁。患者于一年半前,左尺骨骨折,后渐增粗,1977年10月9日来院。检查:全身情况良好,左尺骨中上1/3增粗,皮肤色正常,触之光滑,硬韧。X线所见:左尺骨干约2/3骨质破坏,稍膨胀,但无骨膜下新骨增生(图1)。病理诊断:成纤维性纤维瘤(Desmoplasticfibroma)。  相似文献   

3.
4.
我院自79年10月以来,用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三例胫骨假关节畸形,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该三例患者,两男一女,分别为17、47、9岁,其中先天性胫骨假关节2例,开放性胫腓骨粉碎骨折、胫骨缺损致胫骨假关节一例。随访观察时间平均1年又2个月。手术方法:三例患者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分供受两组进行手术,供体组取对侧腓骨中上段及腓骨动静脉,取骨长度分别为11、9、9厘米,平均9.7厘米。受体组将供骨  相似文献   

5.
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3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是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植骨方法。本文报告应用本法治疗炎症、肿瘤、创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引起的各种骨缺损30例的临床经验,详述了适应症、手术方法和术后处理,并对移植骨的转归、腓骨的血液供应、骨端固定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了我院骨科1978年3月至1980年5月对6例骨肿瘤切除后或骨髓炎所致骨缺损病例,施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的效果;讨论了手术操作和术后观察方法;提出本手术的适应症和优缺点,认为它是治疗大块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成人干燥腓骨400例滋养孔的数目、位置、分布、口径和方向。滋养孔位于腓骨干后面最多,占63.6%。第一滋养孔分布于腓骨中1/3段占96.4%(其中分布于中段上份占58.6%),分布于上1/3段占2.81%(主要分布于上份和下份)。另对1~3岁小儿下肢44例的血管进行了显微外科解剖,观察了腓骨的滋养动脉和弓形动脉。44例中发现滋养动脉共有45支,其中1例为双滋养动脉。观察39例,发现弓形动脉共239支,少者3支,多者10支,平均为6.13支。第一弓形动脉起于腘动脉或胫后动脉,分布于腓骨小头尖,第二弓形动脉起于胫后动脉,分布于腓骨颈;其余起于腓动脉,分布于骨干。如截取带小头的腓骨时,要结扎第一、二弓形动脉,若腓骨无滋养动脉,切取腓骨小头应注意。  相似文献   

8.
临床上应用骨移植术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对移植骨的命运尚无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移植骨由于血循环的中断,大部分发生坏死而被更替,如果不被吸收,更替的新生骨尚需较长的时间(多需一年以上)的强固,才可牢靠的愈合。1952年Da-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79年9月开展显微外科手术以来至今年9月的一年间共进行此类手术38例,其中18例为带缸管蒂的游离皮瓣移植术,总结报导如下。一、一般资料: 本组18例中,男12例,女6例。最小年龄12岁,最大56岁,以青壮年以多数。皮瓣的种类和成活情况见表一。  相似文献   

10.
李吉辰 《黑龙江医学》2004,28(12):890-891
自 1975年 ,Tayor〔1〕率先采用吻合血管的腓骨移植修复胫骨缺损以来 ,有学者对其在下颌骨缺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 1989年 ,Hidalgo〔2〕首次报道了带血管蒂的腓骨组织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 ,之后这一技术在下颌骨修复重建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通过对哈尔滨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2个病区收治的 14例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的临床研究 ,以评价该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 14例 ,其中男 9例 ,女 5例。年龄 2 8~ 5 2岁。下颌骨缺损原因 :成釉细胞瘤 8例 ,角化囊肿 4例 ,黏液瘤…  相似文献   

11.
目的: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其与单纯植骨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先通过改良的watson显露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再将股骨头死骨清除干净后,可在大小转子间取松质骨植入股骨头内,切取适当长度带腓血管的腓骨段插入股骨头颈中心并固定,将腓动静脉与旋股外侧动静脉较粗分支无张力吻合,并避免血管蒂受压.结果:手术26例,术后进行1~2年的随访,其中22例股骨头存活,4例术后1年股骨头坏死,患者行股骨头置换.结论: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方法治疗股骨头坏死,可提高股骨头存活率,有效缓解疼痛,改善Harris评分,延迟全髋置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前,带血管蒂腓骨移植已广泛用于长管状骨的广范缺损和难治的假关节。然而,若吻合血管有血栓形成,移植腓骨血运中断,这不仅失去活骨移植的意义,而且由于尚有附着于移植腓骨的周围组织,因此而比传统的腓骨移植结果更坏。为此,在吻合血管形成血栓时,应及早发现而行再手术,但,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5例骨病用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治疗进行了分析.5例中2例是骨囊肿;3例为骨纤维结构不良.讨论了手术方法及手术指证.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六例报告陶战怀,高建军,苏训同,伍红桦关键词:游离骨瓣;移植从1990年2月开始,我们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的游离髂骨瓣移植6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颈骨折及四肢骨缺损,均经随访1年以上,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6...  相似文献   

15.
外伤或手术切除某些病灶所遗留的大块骨质缺损,按传统方法作自体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术,所移植的骨质因无直接血管供应,大部分坏死,需较长时间的爬行替代作用才能使植骨转变为新的骨质,有时会导致植骨全部吸收,或并发感染而失败。近几年来,国内外采用带血管游离骨移植术效果较好。我院最近为1例桡骨骨囊肿切除后采用带血管游离腓骨移植修复桡骨大块骨缺损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预防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后供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经小腿前外侧入路行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术 348例 ,对其中 336例患者进行了 1~ 8年随访。对远近期并发症进行了分析。结果 :近期并发症包括术中胫后血管损伤 5例。腓总神经分支损伤2 8例 ,术后自行恢复 2 6例 ,有 2例留有永久性损伤 ,占 0 .5 9%。术后供侧肢体切口感染 5例 ,占 1 .4% ,经抗生素及换药治疗痊愈。远期并发症包括部分患者外踝出现骨质疏松及轻度上移。但对踝关节影响不严重。运动后踝关节疼痛者 35例 ,占 1 0 .4%。但随访的本组病例中 ,供侧小腿各肌群肌力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尽管带血管蒂游离腓骨移植可引起一些并发症 ,但目前腓骨仍被认为是治疗大块骨缺损的最佳供体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34岁,左足机器绞伤十一个月。曾在我院清创缝合。术后足远端及足背皮肤出现坏死,足趾均脱落,用点状植皮闭合创面后在残端及足背形成癜痕并反复破溃、久治不愈。于1987年11月22日将癜痕切除,用对侧游离足背皮瓣移植修复了残端、术中切取8×19cm~2的皮瓣,包括足背动脉,  相似文献   

18.
自体游离腓骨移植于1973年由 Mc Cu-llough 氏首次从动物实验应用于临床,国内陈中伟至1979年4月已施行游离腓骨移植30例。随着我国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目前利用这种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自体骨移植修复长管状骨大块骨缺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带血供腓骨移植临床应用的结果.方法:分别采用膝下外血管、脉血管为蒂的游离腓骨移植和以跳动脉为蒂的腓骨顺行或逆行转位移植,治疗13例炎症,肿瘤,先天性畸型造成的尺挠骨(包括骨骺)缺损.结果:以膝下外血管为蒂的腓骨上段骨(骨骺)移植,修复挠骨远端缺损,重建挠腕关节疗效满意,1例骨骺移植,获较好的继续生长,随访3年,与对侧等长,以用.动脉为蒂的用腓骨干移植,无论是游离或转位移植,用于修复长度>6cm的长骨缺损疗效满意.结论:根据不同骨缺损,灵活运用四种不同腓骨移植可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我校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于1980年1月11日,首次为一位青年患者施行带血管蒂小关节游离移植手术获得成功。这种手术方法目前尚未见临床应用成功的报道。 患者 陈金土,男,24岁,农民,1979年8月在工作中不慎,左手拇指被挤压伤,左手指掌关节完全缺损,部分指骨掌骨缺损,伸指长短肌腱缺损,软组织缺损,创面留有2×4厘米疤痕,左拇指完全丧失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