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该研究始于1979年,完成于1990年,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主要探讨牙菌斑在龋病发生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建立多菌种人工菌斑模型,探索此模型对今后在体外研究龋病过程的可能性。先后对人牙咬合面牙菌斑的结构与发育,菌斑与早期龋分布的关系,菌斑液的成分,菌斑内的产酸代谢活动,不同种类菌斑的  相似文献   

2.
为对人菌斑和唾液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采集10 名志愿者的菌斑和唾液经甲酯化预处理,用GC,GC/MS法检测菌斑、唾液中脂肪酸的成份及含量.结果:牙菌斑含有5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唾液含有3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脂肪酸占菌斑干重为35.15μg/mg,在唾液中含量为13.23μg/ml,C16:0、C18:1是含量最多的脂肪酸.牙菌斑和唾液脂肪酸的成份不同,提示两者的脂肪酸来源和作用可能不同.  相似文献   

3.
人工菌斑致牙釉质早期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者采用人工菌斑新技术模拟致龋性牙菌斑的细菌组成。研究在人工菌斑这个特定的微生态环境下发生的牙釉质龋样损害,探讨牙菌斑的致龋力。结果显示,在人工菌斑环境下,能模拟出相同于人口腔自然环境下的牙釉质早期龋样损害,而且二者在光镜下实难区分。表明人工菌斑技术是研究龋病发生、发展的有效方法,它将致龋菌—牙菌斑—早期龋三者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所得结果更接近于龋病发生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4.
为对人菌斑和唾液的脂肪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采集10名志愿者的菌斑和唾液经甲酯化预处理,用GC,GC/MS法检测菌斑、唾液中脂肪酸的成份太含量。结果:牙菌斑含有5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唾液含有3种直链饱和及3种直链非饱和酸。脂肪酸占菌斑干重为35.15μg/mg,在唾液中含量为13.23μg/ml,C16:0、C18:1是含量最多的脂肪酸。牙菌斑和唾液脂肪酸的成份不同,提示两者的脂肪酸来源和  相似文献   

5.
牙菌斑是引起口腔2大感染性疾病的龋病,牙周病的始动因子,没有牙菌斑就没有龋病,牙周病。有效控制菌斑是早期防治的关键。对已患有牙周病者,在治疗过程中除了彻底清除牙面的菌斑牙石外,还必须掌握菌斑控制的方法,菌斑控制贯穿在牙周治疗的始终。  相似文献   

6.
为了能够在体外模拟牙菌斑,利用4种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应用口腔恒化器合成了一种人工牙菌斑。结果表明,此人工牙菌斑的形态、结构与自然牙菌斑十分相似,可作为牙菌斑-牙釉质界面的体外模型系统,为研究牙菌斑的致龋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应用口腔恒化器形成人工牙菌斑的扫描电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能够有在体外模拟牙菌斑,利用4种与龋病关系密切的细菌,应用口腔恒化器合成了一种人工牙菌斑,结果表明,此人工牙菌斑的形态,结构与自然牙菌斑十分相似,可作为牙菌斑-牙釉质界面的体外模型系统,为研究牙菌斑的致龋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牙菌斑是导致众多口腔疾病的主要因素,在龋病、牙周病和牙髓疾病中都可以发现由多种细菌组成的菌斑结构。这些菌斑结构及其复杂,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和高度的细菌密度,称它为牙菌斑生物膜。牙菌斑生物膜中的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可以感知生存环境并与其他细菌进行交流互动,以此提高对微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毒力。细菌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物理和营养协同作用,拮抗作用,细胞间通讯和基因转移。就龋病发生过程中菌斑内细菌间相互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桑俊丽 《新疆医学》2016,(4):444-445
牙龈炎是牙周病的一种,是局限于牙龈组织的病变,一般不侵犯深层的牙周组织,患病率较高,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各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有调查显示,在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率在70%90%[1],且大部分是菌斑性牙龈炎。菌斑性牙龈炎是慢性感染性疾病,是由牙菌斑诱发的牙龈病,只局限发生于无附着丧失的牙周组织和有附着丧失但无进展的牙周组织。主要感染源为堆积在牙颈部及龈沟内的牙菌斑中的微生物。菌斑性  相似文献   

10.
菌斑细胞外液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用人菌斑细胞外液(下称菌斑液)处理人牙釉质粉后,再在混合有机酸内脱矿,观察菌斑液对牙釉质脱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实验所用的人牙菌斑液对牙釉质的脱矿无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能具有保护牙釉质免于受酸侵蚀的效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对ApoE-/-小鼠树突状细胞(DC)迁移至血管动脉粥样斑块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ApoE-/-小鼠骨髓细胞,加入rmGM—CSF和rmlL-4使之定向分化为骨髓源性DC,再分别将DC分三组与HSP60、LPS、生理盐水(Ns)孵育12h后收集DC。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DC表面的CD80、MHCII的表达率;体外应用Transwell法观察DC迁移能力,小鼠体内腹腔注射后观察DC向动脉粥样斑块迁移能力。结果与NS组相比,HSP60组与LPS组两组DC表面CD80、MHCⅡ表达水平升高(P〈0.05),体外迁移能力及体内迁移能力提高(P〈O.05)。结论HSP60可以促进DC成熟、提高DC向动脉粥样斑块定向迁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测定正常人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 ,唾液及菌斑中氟离子浓度 ,并探讨其对龋病预防的意义。方法 :选择 40例自愿者 ,用离子选择性氟电极测定单独使用含氟漱口液 ( A组 )及联合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 ( B组 )不同时间点氟浓度 ,并与基线水平相比较。结果 :B组在用氟后 60 min内唾液和菌斑氟浓度都较基线水平有显著性提高( P<0 .0 5 ) ,A组只在 2~ 5 min时高于基线水平。 A组与 B组相比 ,各个时间点唾液和菌斑氟浓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联合使用含氟漱口液和 APF溶液后可以使菌斑和唾液的氟浓度升高 60 min左右 ,多种剂型和途径联合用氟是较为有效的氟防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牙菌斑染色图像进行分析,验证该技术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考察该方法的可重复性,并评价不同菌斑染色方式对结果的影响。方法:从北京大学医学部口腔医学专业新入校学生中招募符合纳入标准的志愿者30人,菌斑染色后拍摄标准化口内前牙区数字图像,用Image Pro Plus 7.0软件进行图像分析,同时评价前牙区的Quigley-Hein菌斑指数。结果:图像分析计算所得菌斑染色面积百分比与临床检查记录的相应牙齿菌斑指数有较高的相关一致性,Spearman相关系数为0.776(P<0.01)。两名研究者用软件计算牙齿面积和菌斑面积的同类相关系数分别为0.956和0.930(P<0.01),Bland-Altman分析图显示仅有极个别的点在95%一致性界限以外。不同菌斑染色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牙齿面积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菌斑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方法较易于操作掌握,所计算的菌斑百分比与传统的菌斑指数有较高的一致性,且重复性好,不同菌斑染色方法对图像分割结果影响不大,宜选用对菌斑敏感的菌斑染色剂进行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14.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磁共振成像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磁共振成像 (MRI)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和具有广泛应用前途的非创伤性检查技术。动物模型和临床应用结果证明 ,多序列MRI能确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态、大小、病理构成及其稳定性。正在研究开发的血管内MRI(IVMRI)在显示动脉壁厚度及斑块的特征方面有重要价值。MRI造影增强的T1加权像 (T 1WI)能较清楚地使斑块本身、炎性斑块以及斑块中的纤维蛋白和血栓强化。MRI还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治疗前、后疗效随访的重要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分布部位,并用斑块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无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较对照组增高(25.2%,28.0%,15.5%,11.1%比54.0%,15.2%,6.8%,3.0%)(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4.8%比46.0%,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稳定斑块(83.9%比38.0%)(P〈0.05),对照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不稳定斑块(62.0%比16.1%)(P〈0.05);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而颈动脉斑块部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6.
颈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患者的双源CT血管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性质、好发部位及管腔的狭窄程度.方法:对18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老年患者行颈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DSCTA),将颈动脉DSCTA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部位、性质以及血管狭窄的程度.结果:18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高危老年患者中,122例(270处)可见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为65.6%,其中54.1%(66例,172处)为钙化性斑块, 11.5%(14例,22处)为非钙化性斑块, 34.4%(42例,76处) 为混合型斑块;84例粥样斑块为多发性;粥样硬化斑块发生在颈动脉分叉处115处,颈内动脉颅外段65处,颈总动脉起始部位36处,颈总动脉中段29处,椎动脉25处.122例患者中83例可见血管狭窄,其中轻度狭窄32例、中度狭窄23例、重度狭窄18例、血管闭塞10例.结论: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主要以钙化性斑块为主;颈动脉粥样硬化好发部位为颈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颅外段.双源DSCTA可清晰地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部位、性质和受累血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在本院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中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130例,根据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稳定斑块组?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组;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无斑块者),同时检测受试者清晨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oxLDL水平?结果:3组间oxLDL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11,P < 0.001)?经两两比较得出,不稳定斑块组高于稳定斑块组和正常组,稳定斑块组高于正常组?oxLDL所绘制ROC曲线下面积为0.808(P < 0.001)?结论:血清oxLDL水平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84例存在颈动脉斑块的住院患者,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31例)和稳定性斑块组(53例),比较2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C)等危险因素,并分析上述因素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不稳定斑块组Hcy、CyC、CRP和LDL-C水平均高于稳定斑块组(P<0.05~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RP、Hcy、Cy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RP、Hcy、CyC是影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