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翠婵  龚兰  王融  黄泳军 《现代医院》2010,10(12):29-30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C(PC)活性、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急性脑梗死(C I)间的相关性。方法检测69例急性C I患者(急性期36例、恢复期33例)和39例非脑血管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浆PC活性、APCR阳性率,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 I组患者血浆PC活性(98.27±37.35)%明显低于对照组(124.58±2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 I组患者APCR的阳性率(21.74%),与对照组(5.13%)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C I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APCR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C I急性期组患者血浆PC活性(91.62±34.52)%明显低于恢复期组(105.53±2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蛋白C活性、APCR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发生率。方法检测100例LDVT患者和100例健康成人的抗凝血酶(AT)、蛋白S(PS)、蛋白C(PC)活性及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DVT组AT、PS、PC活性明显降低,APCR阳性率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100例LDVT患者抗凝蛋白缺陷的总发生率为25%(25100),以PS缺陷的发生率最高,为13%(13100),其次是PC,为8%(8100),AT缺陷占5%(5100),APCR缺陷的发生率最小,为4%(4100)。结论先天性或获得性抗凝蛋白缺陷是中国人群LDVT发病和复发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有必要对LDVT病人进行抗凝蛋白水平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张宇  苏君梅  陈维亚 《健康研究》2014,(1):19-21,25
目的:探讨C肽复苏对失血性休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 Sham组),失血性休克+乳酸钠林格液复苏组( Ringer’s lactate , RL组),失血性休克+C肽复苏组( C肽组)。实验结束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 marrow perioxidase ,MPO)活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 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 TNF-α)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 nuclear factor-kappaB )蛋白表达水平,同时观察肺的组织学改变。结果与Sham组相比,C肽组和RL组肺组织MPO活性、血浆IL-1、IL-6、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C肽组较RL组则明显下降(P<0.01);C肽组与RL组肺组织NF-κB蛋白表达较Sham组增加(P<0.01),C肽组较RL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C肽可能通过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而减轻失血性休克诱发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活化蛋白C抵抗(APCR)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的相关性,为HDCP的诊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该院产科收治的20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妊娠期高血压71例,子痫前期轻度62例,子痫前期重度67例,并随机选择同期的正常孕晚期孕妇7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以及血浆APCR阳性率差异。结果:观察组血清hs-CRP水平〔(6.49±5.1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2.18±2.28)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随着病情加重,血清hs-CRP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浆APCR阳性率为35.50%(71/200),对照组血浆APCR阳性率为7.14%(5/7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病情血浆APC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清hs-CRP和血浆APCR与HDCP均有密切关系,密切监测两者变化,对HDCP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抗凝血酶(AT)活性(A)、血浆抗凝血酶(AT)抗原(Ag)、蛋白S(PS)、血浆蛋白C(PC)以及D-二聚体等凝血易栓指标对诊断遗传性抗凝血酶缺陷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抗凝血酶缺陷症患者作为疾病组,再根据PS、PC水平将疾病组进一步分为单纯AT缺乏组、AT联合PS缺乏组、AT联合PC缺乏组和AT、PS、PC全缺乏组;同时选择60名健康查体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两组AT∶A、PC及PS活性;用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AT∶Ag及血浆D-二聚体浓度水平。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AT缺陷症组AT∶A和AT∶Ag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8,t=-6.118;P〈0.01);AT联合PS、PC缺乏患者的PS、PC水平明显减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97,t=-3.065;P〈0.01);AT缺陷症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58,P〈0.01)。结论:AT缺陷是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主要遗传性危险因素,检测其相关凝血指标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对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生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6.
围手术期凝血系统活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栓状态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LTSPECTRA酶标仪以ELISA法测定纤维蛋白肽A(FPA)、凝血酶原片段1 2(F1 2)、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复合物(SFMC),蛋白C抗原(PC:Ag)。采用CA-530凝血仪测定活化蛋白C抵抗性(APCR)、蛋白C活性(PC:A)。结果APCR阳性的患者组手术前及手术后凝血系统的活化程度均显著高于APCR正常的患者组的同期水平。结论手术患者术前测定凝血系统活化指标对判断术后血栓形成倾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失血性休克后早期肠道喂养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鼠失血性休克后早期肠道喂养对胃肠结构与功能、应激与代谢相关的激素、全身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只大鼠分为假休克组(SS组)、休克组(HS组)、早期肠道喂养组(HSE组)。SS组自由进食,HSE组复苏后1h用安素营养液喂养,HS组用等量等渗盐水喂养。选择复苏后2、6、24、48h四个时相点观察体重,肝功能,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胰岛素水平、肝、小肠、胃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HS组相比,HSE组体重、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肝及腌肠肌含氮量等营养指标明显改善,肝功能改善,血浆皮质醇、胰高血糖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水平增高,胃肠粘膜病变减轻。结论:HS后早期肠道喂养有助于保护内脏功能,降低应激与高代谢反应,改善全身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8.
冯梅  冯玲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6):859-861
目的:研究活化蛋白c抵抗(APCR)、抗心磷脂抗体(ACA)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讨FGR患者APCR与ACA的关系。方法:采用APTT±APC法检测20例原因不明FGR患者(实验组)、35例正常待产妇(对照组)的APCsr;Elisa方法检测ACA-IgG、IgM滴度水平。结果:①实验组APCR阳性率60.0%,明显高于对照组(31.4%),P(0.05;②实验组ACA阳性率20.0%,对照组2.9%,差异有显著性;③APCR阳性组ACA阳性3例,阴性组ACA阳性2例,无显著差异。结论:APCR和ACA均是FGR的危险因素,但获得性APCR的发生并非ACA抑制蛋白c通路导致凝血异常及导致FGR形成的唯一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蛋白S(PS)、蛋白C(PC)和抗凝血酶Ⅲ(AT-Ⅲ)活性在肺血栓栓塞症(PTE)病情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47例PTE患者为研究组、同期47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定其PS、PC和AT-Ⅲ活性。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PS、PC和AT-Ⅲ活性,并分析血浆PS、PC和AT-Ⅲ活性与PTE病情相关性。结果研究组PS活性(83.20±13.17)%、PC活性(82.43±10.41)%及AT-Ⅲ活性(79.71±11.40)%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病情程度PTE患者PS、PC或AT-Ⅲ活性均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病情加重,血浆PS、PC和AT-Ⅲ活性均逐渐降低,PS、PC或AT-Ⅲ活性与PTE病情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通过检测血浆PS、PC和AT-Ⅲ活性,可评估PTE病情程度,并且各指标与其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休克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后凝血和纤溶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犬40%TBSAⅢ度烫伤模型,分为休克期切痂组(E组,于伤后3h切痂)和非切痂组(C组),分别检测血浆中TM、D-二聚体的含量。结果伤后3h两组TM、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伤前(P〈0.05),24h后E组TM水平显著低于C组(P〈0.05),D-二聚体也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休克期切痂可减轻内皮细胞损伤,预防或减少血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