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染性内膜炎(IE)是发于心内膜和俄心脏瓣膜的炎症病变,好发于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瓣膜病及瓣膜退行性病变患者,仅用内科药物治疗,其死亡率可高达80%,而及时施行外科手术治疗,其死亡率可降至9%~14%。2002年1月-2007年5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心外科对50例IE患者施行了外科手术治疗,现就其术前、术后的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1994年4月至2007年6月,本院120例IE患者在接受内科抗感染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围术期死亡1例(0.83%),远期IE复发死亡2例,其余患者经随访心功能均恢复至Ⅰ~Ⅱ级。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了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病死率。正确掌握手术时机,彻底清除感染病灶,恢复瓣膜功能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有效抗生素是提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评估 瓣膜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metagenomie next generation sequeneing, mNGS) 对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IE)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于2022 年6月1日至11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瓣膜手术患者25例,根据改良杜克标准确诊为IE患者20例,非IE患者5例。采集各患者的静脉血及瓣膜组织标本,同时进行血培养、瓣膜培养以及瓣膜mNGS检测,并进一步比较mNGS和传统诊断方法(血培养、瓣膜培养)诊断IE病原学的临床效能。结果在20例经病理诊断为IE的患者中,血培养阳性8例,瓣膜培养阳性3例,瓣膜mNGS阳性19例;血培养、瓣膜培养和瓣膜mNGS诊断IE的敏感性分别为40%、15%和95%。瓣膜mNGS与血培养或瓣膜培养的检测结果在细菌的属水平上相一致。瓣膜mNGS的属相对丰度(P=0.001)、种序列数(P=0.028)、覆盖率(P=0.003)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有关。瓣膜mNGS可以指导培养阴性IE患者的抗生素治疗。结论瓣膜 mNGS对IE的病原学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后续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超声心动图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 (IE)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改变及诊断意义。方法  17例IE患者进行了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 ,探测赘生物的位置 ,大小 ,活动度及瓣膜功能。结果 男 11例 ,女 6例。平均年龄 3 4岁 (年龄范围 2~76岁 )。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 16例自身瓣膜和 1例人工瓣膜有赘生物形成 ,其中 7个二尖瓣 ,9个主动脉瓣和 1个三尖瓣上有赘生物。平均赘生物大小 0 .8cm (范围 0 .3~ 1.6cm)。血培养葡萄球菌 4例 ,链球菌 4例 ,类酵母菌 1例 ,血培养阳性率 5 3 %。住院期间 4例死亡 (2 3 % ) ,11例充血性心衰 (64 % ) ,6例体循环栓塞 (3 5 % ) ,4例接受了瓣膜置换术 (2 3 % )。结论 超声心动图检测IE声像图观察比较直观 ,尤其在血培养阴性的IE患者尤为有用。超声心动图能探测到瓣膜的赘生物 ,提示严重心衰 ,对于需要早期外科手术的IE患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各种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导致心内膜、心脏瓣膜及血管内膜的炎症.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是瓣膜结构严重毁损、瓣周脓肿及心肌脓肿等复杂心内膜炎,起病急、发病快、病情危重,不及时治疗可在数周内死亡,其非手术治疗并发症和病死率高达30%.近年来,外科手术的实施以及敏感抗生素的应用,大大提高了IE的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1,2].IE在术后易发生各种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临床需要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治疗、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6~2006年对感染性心内膜炎(IE)37例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5例,女12例,年龄14~51(平均34.3)岁。临床表现有发热、贫血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原发性IE16例,继发于瓣膜病或心内畸形基础上IE21例,其中风湿性心脏病13例,室间隔缺损5例,房间隔缺损2例,晚期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PVE)1例。术前血培养阳性13例,超声心动图提示赘生物形成23例,体循环栓塞3例,高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1.2手术方法均采用常规体外循环,其中心脏不停跳下完成手术14例,余23例在心脏停跳下完成,采用冷血心脏停博…  相似文献   

7.
二尖瓣反流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外科手术瓣膜修复或置换术既往被认为是二尖瓣反流的标准治疗方法,但是,高危或老年患者接受二尖瓣置换术的死亡率高达25%[1-3],许多患者由于其他伴发疾病或过度虚弱根本无法进行外科手术。近年来经皮二尖瓣修复术,  相似文献   

8.
1999年5月至2006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心胸外科共行心脏瓣膜手术740例,其中25例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瓣膜损害患者,现总结其诊治经验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40例心脏瓣膜病手术患者,依据Duke标准[1-4]共筛选出IE瓣膜损害患者25例.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18~63岁(平均40.5岁).诊断为先心病合并IE 5例,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2例;风心瓣膜病合并IE7例;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合并IE1例;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E2例;吸毒引起IE 2例;既往无心脏病史者8例.  相似文献   

9.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 是由细菌、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心内膜所引起的炎症,常累及心瓣膜、心内膜及动脉内膜,以感染性赘生物形成为特征.IE 的发生一般均存在一定的心脏基础病变,对于存在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患者,很容易导致左右心瓣膜的同时感染受累.对于四个瓣膜同时受累的IE 患者相对较为少见,目前国内外对此也缺乏相关的外科治疗报道,故本中心回顾性分析我院3 例四个心脏瓣膜同时受累的IE 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外科治疗措施、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对3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成功实施外科手术,例1,男性,50岁,施行主动脉瓣膜置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例2:男性,55岁,施行主动脉瓣膜成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例3:男性,37岁,施行主动脉瓣膜成形加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手术加右冠搭桥。【结果】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主动脉全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感染性心内膜炎(IE)伴心功能不全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98例IE伴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将其分为NYHAⅡ级组(n=30)、NYHAⅢ级组(n=43)及NYHAⅣ级组(n=25);对比3组临床及超声资料,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各指标与IE伴心功能不全的关系。结果98例中,45例血培养阳性(45/98,45.92%),其中24例(24/45,53.33%)致病菌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67例(67/98,68.37%)合并心脏基础疾病,其中19例(19/67,28.36%)合并二叶主动脉瓣。经手术治疗后,77例症状减轻,NYHAⅢ级组8例、NYHAⅣ级组13例死亡。3组合并瓣膜反流、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及瓣叶穿孔病例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重度瓣膜反流、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及瓣叶穿孔是评估IE伴心功能不全分级的独立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IE伴心功能不全超声心动图可表现为重度瓣膜反流、赘生物累及多个瓣膜和瓣叶穿孔;根据上述表现可预测其分级。  相似文献   

12.
食管自发性破裂是一种突发的较少见的严重胸部疾病,容易误诊,其临床可与自发性气胸、胰腺炎及心肌梗死、肺栓塞等急症相混淆,如延误诊断与治疗,其死亡率高达89%~100%[1].1996~2005年10月间,作者对23例食管自发性破裂患者施行了外科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对2000年~2008年160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严格的血糖监测和治疗。结果:160例中死亡10例(死亡率6.25%),并发症24例。结论:糖尿病患者腹部外科手术围手术期正确使用胰岛素能有效减少并发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心脏瓣膜置换术是心脏瓣膜外科中的常见手术,人工瓣膜置换术可有效改善瓣膜患者的症状,提高其成活率及生命质量[1].本院自2002年3月~2009年3月共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56例,通过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机械瓣急性功能障碍发生率较低,但它却是人造心脏瓣膜替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极高,急症再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唯一有效方法。我院1986年10月~1998年10月共应用机械瓣482枚为398例病人施行人工瓣膜替换术。发生各种急性瓣膜功能障碍接受急症再次手术治疗14例,死亡5例,死亡率3571%(5/14)。本文就其急性瓣膜功能障碍的诊断、急症再手术处理的经验和教训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及结果11 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本组接受急症再手术者14例,占同期398例心脏瓣膜替换术的352%。一期手术情况:先心病有室缺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淋球菌性尿道…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三尖瓣病变的不同手术方法和术后长期疗效。方法:1979年7月至1998年6月施行三尖瓣病变外科手术51例中,三尖瓣病变中有三尖瓣下移畸形33例,三尖瓣发育不全10例,感染性三尖瓣内膜炎3例,外伤性三尖瓣关闭不全、人工瓣膜功能异常各2例和Uhl’s病1例。51例中,瓣膜替换术37例,瓣膜成形术14例。附加手术有房缺修补术、室缺修补术、房化心室折叠术和缝补术。结果:住院死亡5例,死亡率为9.8%。死亡病例中3例为低心排综合征,2例气管套管并发症。长期随访生物瓣膜死亡4例,为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机械瓣死亡1例,为瓣膜栓塞;瓣膜成形术14例无死亡,心功能明显改善。讨论:超声多普勒可明确诊断三尖瓣病变,三维超声可了解瓣叶、瓣下结构和瓣叶下移程度。病变中—重度、瓣叶发育较好、前瓣叶足够大小可施行瓣膜成形术。瓣膜发育不全、严重关闭不全可施行瓣膜替换术。成形手术疗效好,无瓣膜替换术潜在并发症。瓣膜成形术尽可能作为首选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治性放疗后食管癌复发外科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本院59例根治性放疗后再复发而施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切除率为93.2%(55/59),并发症发生率35.6%(21/59),死亡率为3.4%,切除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9%、42.1%、38.6%,明显优于其他非手术疗法。结论对根治性放疗后复发性食管癌患者应行积极的手术治疗,能取得很好疗效,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进行合理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心脏瓣膜替换术后的严重并发症,预后差,死亡率很高,肺衰合并肝衰的死亡率几乎为100%。术后早期发现,及时处理,以及加强早期监护,对降低死亡率极为重要。我科自1980年7月至1992年12月,其施行心脏瓣膜替换术1758例,术后发生以心、肺或心、肺、肾为主的MOF42例(2.4%),均在监护病房严密监护救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和耐药性。方法收集近10年来130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致病微生物、受累瓣膜,及院内及近期死亡率与内生肌酐清除率估计值的关系。结果 130例患者年龄(38.6±17.2)岁;分离菌株中链球菌(20.8%)、葡萄球菌(14.6%)最常见;以发热和心脏杂音为主要表现,并发心功能不全和脑梗死最多见;患者的死亡率和肾功能状况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致病菌株多样化、耐药菌增多,内生肌酐清除率的检测对IE的死亡率是一个很好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先天性心脏病矫正型大动脉转位(CTGA)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从1997年9月至2006年1月,22例CTGA合并其它心脏畸形在我院施行外科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6例患者行双调转术,术后均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多切面进行评价,重点是观察和评价解剖三尖瓣的功能状况和解剖右心室的功能状况。结果在术后长达(46&#177;31)个月的随访中患者的存活率100%。由于解剖三尖瓣关闭不全而需要置换瓣膜的9例患者,存在伴随着心室扩大的收缩功能减低(EF小于50%),效果明显较差(P〈0.001);而6例施行双调转手术的患者中,仅1例患者有中度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而需置换瓣膜。结论在矫正型大动脉转位合并其它心内畸形的外科手术方式中,双调转手术具有更好的中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