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NF-α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23只健康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高剂量(H)组、中剂量(M)组、低剂量(L)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6、3、1μg·kg^-1·d^-1的TNF-α,正常对照(NC)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共7天。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和3-[^3H]葡萄糖为示踪剂的扩展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小鼠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的变化。结果TNF-α处理后,小鼠FBG、血浆胰岛素(Ins)和FFA水平均增高,且H组明显高于NC、M和L组。IVGTT结果显示H组糖耐量减低,Ins释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组。在胰岛素钳夹术中,H组基础葡萄糖清除率(GDR)和肝糖输出率(HGP)明显高于NC组(P<50.01)。在钳夹稳态时,H组血浆Ins水平明显高于NC组(P<0.01),Ins对FFA的抑制作用较NC组明显降低(P<0.01),H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C组(P<0.01);钳夹稳态时小鼠GDR明显增加,但H组GDR的增加仍明显低于NC组(P<0.01);钳夹结束时,NC组HGP被完全抑制,而H组仅被抑制59%。结论高剂量TNF-α(6μg·kg^-1·d^-1)处理可导致小鼠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肝和外周组织的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Exenatide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敏感性及糖脂代谢的影响. 方法 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大鼠给予Exenatide 6周后,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IVGTT)和胰岛素耐量(ITT)试验以及扩展胰岛素钳夹技术测定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并观察血浆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高脂大鼠(HF)经Exenatide处理后,Lee′s指数、空腹血浆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胆固醇明显降低(均P<0.01);IVGTT和ITT明显改善,胰岛素分泌水平增高,高剂量组(HFH)较低剂量组(HFL)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同时,HFH组血浆脂联素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在钳夹稳态时,HF组与对照组(NC)相比,血浆FFA、胰岛素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1),葡萄糖输注率(GIR)、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降低(均P<0.01),且胰岛素对肝糖输出(HGP)的抑制作用明显障碍(仅抑制26%).经Exenatide(2 μg/kg)处理以后,血浆FFA、胰岛素水平则明显降低(均P<0.01),GRd、GIR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对HGP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抑制72%).结论 对高脂喂养大鼠用Exenatide预处理可能通过促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和上调血浆脂联素水平,改善糖脂代谢而使机体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骨骼肌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多不饱和脂肪酸)+肝素(NC)及生理盐水7h,并在输注的最后2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试验,测定血浆葡萄糖、胰岛素和C肽水平,观察脂肪酸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率(GUR)和肝葡萄糖生成(HGP)能力的影响,及脂肪酸在骨骼肌异位沉积的情况。取空腹血测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酯(TG)、脂联素等。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脂肪乳组血浆FFA水平升高(P〈0.01)。在钳夹状态下,脂肪乳组的HGP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乳组GUR下降(P〈0.01)。脂肪乳组大鼠的肌肉组织有一定程度的脂肪沉积。结论血浆脂肪酸升高能引起大鼠肌肉组织的IR。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脂诱导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胰岛素抵抗(IR)模型,并探讨其糖脂代谢的变化。方法高脂喂养ApoE叫小鼠16周建立IR模型,采用3-^3H葡萄糖为示踪剂的扩展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其胰岛素敏感性和糖脂代谢变化。结果普通饲料喂养ApoE^-/-小鼠(NF组)血浆FFA、TC、TG、LDL-C、HDL-C和Ins明显高于C57BL/6J小鼠对照(NC)组(P〈0.01和P〈0.05),而高脂喂养ApoE叫小鼠(HF组)上述指标又明显高于NF组(P均〈0.01),并且FBG也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钳夹稳态时,HF组Ins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FFA、TC、TG虽被抑制,但仍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HF组葡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NF和NC组(P均〈0.01)。在钳夹结束时,HF组葡萄糖清除率明显低于NF和NC组(P均〈0.01),而肝糖输出率则明显高于NF和NC组(P均〈0.01),仅被抑制51%。结论ApoE^-/-小鼠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和IR的遗传特征,长期高脂饲养后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脂喂养和脂质灌注诱导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糖代谢、血浆抵抗素、脂联素水平和肌肉抵抗素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分别采用高脂喂养和脂质灌注制造IR大鼠模型,用扩展胰岛素钳夹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糖代谢的变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斑点印迹法测定血浆脂联素及肌肉抵抗素水平。结果高脂喂养组(HF)大鼠基础血浆F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C)(P〈0.05)。钳夹稳态时,NC组和HF组FFA分别被抑制77%和56%,而脂质灌注组(L)FFA水平明显升高。HF和L组糖输注率明显低于NC组(P均〈0.01),而L组又明显低于HF组(P〈0.05);L组糖清除率也明显低于NC组(P〈0.01)。NC组肝糖输出率被抑制达85%,而HF和L组分别被抑制29%和9%。钳夹结束时,L组血浆抵抗素水平较基础值明显升高(P〈0.01),且L组肌肉抵抗素水平明显高于NC组和HF组(P均〈0.05)。钳夹后各组脂联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脂质灌注和高脂喂养诱导了机体外周和肝组织的IR,但以前者更为明显,可能与抵抗素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和吡格列酮对肥胖大鼠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的影响。方法内脏脂肪素75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F、P、FP、HF、NC组,各15只,前4组予高脂饮食,NC组予普通饲料,12周后F、P、FP组分别予非诺贝特30mg·kg^-1·d^-1、吡格列酮10mg·kg^-1·d^-1、两药联合灌胃,HF和NC组予相应溶剂灌胃,均灌胃4周,检测血清内脏脂肪素和生化指标。结果与NC组相比,HF组大鼠体重、FFA、FPG、Ins、HOMA—IR和血清内脏脂肪素水平均明显增高(P〈0.05);与HF组相比,F、P和FP组大鼠FFA、HOMA—IR、内脏脂肪素均降低(P〈0.05)。F、FP组体重降低,与P、HF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肥胖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和血清内脏脂肪素升高,非诺贝特和(或)吡格列酮能降低FFA,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清内脏脂肪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对ApoE-/-小鼠内脂素(Visfatin)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普食组(NF)和高脂喂养组(HF),共喂养16 w.采用以3-H3葡萄糖为示踪剂的高胰岛素-正糖钳夹评价糖代谢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肝和脂肪组织细胞因子Visfatin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印迹法测定肝、脂肪组织及血浆Visfatin蛋白水平.结果 HF组小鼠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胆固醇、游离脂肪酸、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胰岛素钳夹术中,HF组葡萄糖输注率(GIR)明显低于NF组,肝糖生成率(HGP)明显高于NF组(均P<0.01).HF组小鼠肝脏Visfatin和脂联素mRNA表达水平以及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NF组(P<0.01和P<0.05);HF组血浆、肝脏和脂肪组织Visfatin蛋白表达也显著降低均(均P<0.01).结论 高脂喂养的ApoE-/-小鼠具备明显的IR基本特征,可能与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两种脂联素受体(AdpR1和AdpR2)在人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清脂肪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 选取19例超重或肥胖(OW+Ob)和29例正常体重者(NC),用RT-PCR技术检测腹部皮下脂肪组织(AAT)与大网膜脂肪组织(0AT)中脂联素受体的表达水平,并测FIns、血脂和血清脂联素、TNF-α、FFA等指标。结果 (1)两种脂联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在OW+Ob组和NC组、AAT和OAT之间均无差异;但OW+Ob患者的血浆TG、VLDL-C、FIns、TNF-α、FFA均高于NC组(P<0.05~P<0.01),而血清脂联素低于NC组(P<0.05)。(2)总体观察对象中,AAT的脂联素受体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脂联素、FFA、FIns、HOMA-IR水平呈负相关(P<0.05~P<0.01);与ISI呈正相关(P分别<0.05和<0.01)。(3)OW+Ob组中脂联素与BMI、FFA、FIns、HOMA-IR呈负相关(P<0.05~P<0.01),与ISI呈正相关(P<0.01);FFA与血浆TG、LDL-C、FIns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OW+Ob人群的血清TNF-α、FFA水平高于NC人群,脂联素水平低于NC人群,而脂联素受体mRNA的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没有差异。脂联素受体、FIns、脂联素、FFA是一组很好的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xendin-4(exenatide)对高脂诱导胰岛素抵抗(IR)大鼠胰岛素敏感性(IS)改善的机制及对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NC)、高脂组(HF)和高脂+Exenatide组(HE)。HE组给予exenatide(2μg/kg,Et二次)腹腔注射6周,用静脉胰岛素耐量试验评价各组IS变化,观察各组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传导、脂肪细胞因子表达和血浆浓度变化。结果6周后,HE组Lee's指数、空腹血浆FFA、TG、TC均较NC组降低(P均〈0.01),IR明显改善;胰岛素刺激后HE组肌肉和脂肪组织IRS-1酪氨酸磷酸化升高(P〈0.05);HF和HE组血浆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但HE组脂联素(APN)血浆水平和脂肪组织mRNA表达明显高于HF和NC组(P均〈0.01)。结论Exenatide明显改善了高脂大鼠IR,其胰岛素增敏机制可能与增强IRS-1酪氨酸磷酸化以及对APN、visfatin等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FFA增加肝脏葡萄糖生成和肝脏胰岛素抵抗(IR)的作用位点. 方法分别给清醒大鼠输注24h脂肪乳+肝素和盐水,在输注的最后2h行高胰岛素正葡萄糖钳夹试验,测定肝脏葡萄糖生成率(HGP)、总葡萄糖输出率(TGO)和葡萄糖循环(GC). 结果 脂肪乳使血浆FFA升高3倍.在基础状态,脂肪乳使HGP和TGO增高(P<0.01).在钳夹状态,脂肪乳降低了胰岛素(Ins)增加GC的作用(P<0.01),并使Ins抑制HGP和TGO的作用下降(P<0.01). 结论 FFA能使Ins增加GC和抑制HGP与TGO的作用下降,说明FFA在不同位点诱导了肝脏IR.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药物干预对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造成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给大鼠静脉输注脂肪乳(多不饱和脂肪酸)+肝素(NC)7h,并在输注的最后2h,行清醒状态高胰岛素正血糖钳夹实验,测定血浆葡萄糖、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和脂联素水平,观察脂肪酸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利用(GU)和肝葡萄糖生成(HGP)能力的影响,及罗格列酮3mg/kg&#183;d^-1或二甲双胍300mg/kg&#183;d^-1提前灌胃的保护作用。胰岛素敏感性用正常血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稳态时的葡萄糖输注率(GIR)来评价。结果在基础输注状态,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FFA增加0.5~1.7倍(P〈0.01),血糖轻度增高(P〈0.01),胰岛素增加0.8倍、脂联素则有所下降(P〈0.01)。在高胰岛素钳夹实验中,脂肪乳组比生理盐水组FFA增加了2~3倍(P〈0.01);HGP增加了1.2倍(P〈0.01);但低于基础状态的FFA。生理盐水组GU比其相应基础状态增加了3.3倍(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U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稳态输入胰岛素水平相同,维持相同的稳态血糖所需的GIR,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脂肪乳组GIR明显下降达51.3%(P〈0.01)。与脂肪乳组比较,二甲双胍组GIR增加了58.9%(P〈0.01)。罗格列酮组GIR增加了149.6%(P〈0.01),且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能引起大鼠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抵抗。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均可显著改善血浆脂肪酸短期升高引发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采用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价利拉鲁肽的量效关系.利用扩展高胰岛素钳夹技术评价各组小鼠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变化.结果 在IVGTT中,利拉鲁肽1 mg/kg组,糖负荷后5、15和30 min血糖值均明显低于其它剂量组(均P<0.01),而血浆胰岛素水平在5、15 min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1).联合注射利拉鲁肽和脂联素RNAi腺病毒组体重、空腹血糖、血浆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浆胰岛素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显著低于脂联素RNAi腺病毒组(P<0.05或P<0.01),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明显高于脂联素RNAi组(P<0.05).钳夹稳态时,脂联素RNAi组血浆胰岛素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1),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虽被抑制,但仍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5).利拉鲁肽组葡萄糖输注率(GIR)则明显高于脂联素RNAi组(P<0.01).钳夹结束时,脂联素RNAi组葡萄糖清除率(GRd)明显低于利拉鲁肽组(P<0.01),而肝糖输出率则明显高于利拉鲁肽组(P<0.01).结论 长期的利拉鲁肽干预上调了脂联素基因表达缺陷ApoE-/-小鼠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改善了其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3.
内脏脂肪素与肥胖、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脂肪素(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表达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与内脏脂肪量呈正相关,在内脏脂肪组织丰度极高,在肥胖的发展过程中表达亦升高。内脏脂肪素具有Ins模拟效应,能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浆葡萄糖水平,并与胰岛素受体(InsR)相结合,通过Ins信号传导.途径的活化发挥积极的作用。其发现为肥胖和胰岛素抵抗(IR)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现就内脏脂肪素的分泌、调控以及与Ins的联系,与IR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糖(HS)及不同类型高脂肪酸饮食对老年大鼠胰岛素抵抗(IR)及其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用HS、高饱和脂肪酸(HSF)、高不饱和脂肪酸(HUF)饲料饲养大鼠24 w,连续抽血观察其体重、血糖、胰岛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脂联素的变化,用正葡萄糖高胰岛素钳夹技术的葡萄糖输注率(GIR)评价IR。结果HS、HSF及HUF组大鼠均在第8周出现高胰岛素血症,12 w后GIR明显下降,以HSF下降最低。与同一时期正常对照组(NC)相比,HS组的大鼠分别在第8、12、16周时出现明显的高血糖、FFA和TG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P<0.01),HSF和HUF组大鼠分别在第8、12周出现明显的高血糖、高FFA(P<0.05,P<0.01);在第20周后出现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相关分析表明GIR降低为血清脂联素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HS、HUF和HSF饮食长期摄入均可引起大鼠IR,其程度与饮食结构关系密切;血清脂联素的降低与IR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于荣波  苏丽清 《山东医药》2007,47(28):42-43
应用ELISA法测定26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和26例糖耐量减低(IGT)患者(IGT组)的血清脂联素水平,RI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TNF-α、IL-6水平。结果对照组脂联素显著高于IGT组,HsCRP、TNF-α及IL-6显著低于IGT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腰臀比(WHR)和胰岛素抵抗(IR)是脂联素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联素与HsCRP、IL-6呈负相关(r=-0.416,-0.366;P〈0.05);控制性别、体质量指数等因素后,不存在相关性。表明脂联素、HsCRP、TNF-α、IL-6可预测2型糖尿病发生,肥胖、IR是联系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纽带。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脂联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关系.方法 检测48例GDM患者(GDM组)、30例正常葡萄糖耐量妊娠者(NGT组)血清脂联素、TNF-α,分析两者与IR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与NGT组比较,GDM组血清脂联素水平下降(P<0.01),TNF-α升高(P<0.01).脂联素与IR呈负相关(P<0.01),TNF-α与IR呈正相关(P<0.01).体质量指数(BMI)、脂联素和TNF-α是影响GDM患者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GDM患者血清低脂联素水平、高TNF-α水平与IR密切相关,是GDM发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黄连素对胰岛素抵抗(IR)3T3-L1脂肪细胞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表达的影响,分析黄连素改善IR的分子机制。方法将3T3-L1脂肪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IR组、黄连素组,应用地塞米松诱导细胞IR,黄连素组同时加入黄连素。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3组细胞上清液葡萄糖消耗量,观察黄连素对脂肪细胞葡萄糖摄取的影响;应用免疫印迹试验测定脂肪细胞脂联素、瘦素蛋白水平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脂肪细胞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R组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瘦素、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经黄连素干预后,脂联素蛋白表达水平有一定升高,瘦素、TNF-α和IL-6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素可能通过增加脂联素蛋白分泌,减少瘦素、TNF-α和IL-6蛋白水平而改善IR。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脂肪组织脂联素mRNA表达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 检测GDM患者(GDM组) 的皮下与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血脂、空腹胰岛素(FINS)、游离脂肪酸(FFA)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并与正常孕妇(NGT组)和非育龄择期手术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GDM组、NGT组和对照组的皮下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均高于其网膜脂肪水平;对照组、NGT组、GDM组皮下、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依次降低(P均<0.01).三组TG、LDL-C、FFA、FINS 和HOMA-IR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GDM组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与CRP、FPG、FINS、HOMA-IR和孕前BMI等呈负相关(P<0.01或<0.05).结论 GDM患者的网膜脂肪脂联素mRNA表达降低与其IR及GDM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替米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杰  赵卫华  胡健 《山东医药》2009,49(24):30-32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糖脂代谢和抵抗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36只Wistar大鼠分为NC组12只和高脂组24只,6周后高脂组大鼠分为替米沙坦组(T)和高脂对照组(HF)各12只,4周后测定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FPG、FINS、FFA和血脂;高胰岛素一正常葡萄糖钳夹技术评价胰岛素敏感性;RT—PCR法检测附睾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结果与HF组比较,替米沙坦治疗后大鼠的体质量、附睾脂肪重量、FINS、FPG、TG、FFA、LDL—C明显降低,HDL—C、抵抗素mRNA表达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性增强(P〈0.05或P〈0.01)。结论替米沙坦能减轻IR大鼠的体质量和内脏脂肪重量,改善糖脂代谢紊乱,上调附睾脂肪组织抵抗素mRNA的表达,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ROS)治疗后体脂含量、分布和脂联素改变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糖尿病(DM)诊断标准的2型DM患者40例。试验采用前后自身配对方法。口服ROS 4 mg每天1次,总疗程8周。测定指标包括常规临床检查项目、血糖、血脂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同时测定血浆脂联素、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游离脂肪酸(FFA)水平。以HOMA模型和胰岛素钳夹试验评价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应用双能X线和核磁共振测定机体的体脂含量和分布。结果(1)应用ROS治疗2型DM患者,虽然体重和体脂含量均有增加趋势(均P>0.05),但组织胰岛素敏感性显著改善(P<0.05);(2)ROS治疗能导致有益的脂肪重新分布,即增加低代谢活性的腹部皮下脂肪含量而相对减少高脂溶活性的腹内脂肪含量,其结果是FFA释放减少,并增加血浆脂联素水平;(3)ROS治疗增加血浆脂联素水平并降低TNF-α和FFA水平,这些脂肪细胞因子的改变直接与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相关。结论应用ROS治疗2型DM患者能导致有益于机体代谢的脂肪重新分布,增加脂联素并降低FFA水平,从而抵消患者体重增加对组织胰岛素敏感性的负性影响,总的结果是组织胰岛素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