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培发治疗慢性口腔溃疡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Qin 《中医杂志》1996,37(9):534-534
口腔粘膜溃疡古称口疮、舌疮等。口疮初发多为实火,而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多属虚火。对慢性顽固不愈的口疮,若单纯用苦寒泻火之剂,往往收效不显。吾师针对该证的病因病机特点,提出治疗应“补泻兼施、标本兼顾”。既要滋肾育阴以培其本,又要泻火燥湿以治其标,并加用辛温潜阳之品,使其引火归原,临床收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苦寒药,味苦性寒,一般认为,苦寒者,多用于泻实火,有的甚至认为苦寒药只能泻实火。据大量资料证明苦寒药不仅能治实火,也具有治虚火的作用。笔者借助文献考据,作一初步探索。兹分叙如下: 青蒿一药,就是被人认为用于治疗虚火症的苦寒药。《神农本草经》最先记载了青蒿“苦、寒”的性味,和“治留热在骨节间”的作用,以后《本草图经》特别强调了单味青蒿的治虚火作用,指出  相似文献   

3.
何伟  何嘉莉 《河南中医》2014,34(2):307-308
牙痛势急者多见实火证候,治宜清火理肝、止痛,另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给予清肝平肝、清胃泻火、凉血解毒、清热化瘀、舒肝养肝、滋阴降火诸法。双石定痛汤治疗牙痛重在清火理肝,理肝有助清胃泄火,舒缓止痛,且实火虚火宜并治。  相似文献   

4.
陈建灵 《陕西中医》2006,27(2):252-254
笔者根据临床实践,就如何提高本病疗效浅述如下。1细分缓急,内外合治复发性口疮发病机制复杂,至今西医尚无特效药物。笔者认为对本病应积极预防,采用综合疗法,内外合治,突出中医优势,才能取得良好疗效。祖国医学认为口疮与平素饮食不节,内伤七情,劳倦损伤,思虑过度等有关。而其病机变化总离不开“火”,或为实火,或为虚火,虚火之中可以是阴虚火旺,也可以是虚阳上越。在辨证上要首先分清虚证实证,既要注意病人禀腻素质,又要看病人的局部病损。在治疗中应注意标本缓急,如为虚火类型,本虚标实,不应见虚就补,可以先清后补,或攻补结合。实火型以清…  相似文献   

5.
<正> 火虚发热证治,是从临床实践中拓出。目前对火邪为病的辨证,只分实火与虚火两型。而虚火是以阴虚发热为论据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学基础》:“阳盛者,属实火,阴虚者,属虚火”。指出实火是阳有余,  相似文献   

6.
李澎认为代偿性月经属祖国医学"倒经"范畴,乃"火迫血行"所致,其火之缘由主要责之于肝肾功能失调,临床辨治常从调补肝肾入手,治疗时首分虚火、实火,虚火多为"龙火上奔型",治宜补肾填精,滋阴降火,导龙入海;实火多为"肝经郁火型",治宜疏肝清热,引血下行;另外,亦汲取张锡纯辨治该病之经验,多于辨证取穴方中加入健脾强胃之穴(足三里、中脘、公孙、内关)以镇安冲气,加止鼻衄之经验效穴(孔最、上星)以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于志强教授从"火"论治口腔溃疡的经验.于教授将本病病因病机统概为实火型和虚火型两大类,擅长从"火"论治口腔溃疡,主张"实以祛邪为主,兼治其本;虚以扶正为先,再驱其邪".实火治宜清热泻火,临证选用导赤散合泻黄散加减;虚火治宜滋阴降火,方选甘露饮或三才封髓丹化裁,在临床中收效颇佳.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8.
医者勘病,动曰实火虚火,泾渭分明,见真识确者固多;岐路亡手,马鹿其“间者亦”复不少。《内经》虽屡申“谨守病机”之训,而针药治火,实实虚虚者多矣。故景岳云“诸”病之杀人,而性火为最者,正以凡火未必杀人,而以虚为实,则无不杀之矣”。此虚实二火之所以不可不论也。何谓实火虚火?实火者,邪郁经络,热积脏腑也;虚火者,脏真不守,正气外扬也。来(?)既异,火生自殊,虽同火证而别若天渊。析而论之,盖有五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口疮在《医宗金鉴》中又称大人口破 ,常反复发作。临床上常表现为口腔内粘膜溃疡一二个 ,周边红晕 ,中央有白色分泌物 ,自觉甚痛 ,常反复 ,红肿不甚。临床辨证有虚火、实火之分。虚火多因思虑太过 ,多醒少睡致心肾不交 ,虚火上炎 ;实火乃因过食高粱厚味 ,导致心脾实火妄动。 5年来 ,笔者利用针灸和口服雷公藤多甙的方法治疗复发性口疮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为门诊病人 ,女性 1 2例 ,男性 3例 ;年龄最小 2 2岁 ,最大 68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1 8年 ;复发周期最短 2 0天 ,最长为 2个月。2 治疗方法  全部…  相似文献   

10.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唇口之疾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胃伏火是引起口疮常见原因,脾阳不升与胃火不降是脾胃伏火主要病机。脾胃伏火引起的口疮有虚、实火之分:实火者,多采用清、泻之法论治,方选泻黄散为主;虚火者,多采用升阳泻火法论治,方选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为主。  相似文献   

11.
<正> 曹仁人是重庆市名老中医,平生精研中医经典著作,执业内、妇、儿科五十余年,临床经验非常丰富。下面仅从曹老近年治验录中整理三则,以供研讨。引导止血法朱丹溪曰:“血随火而升降,凡治血证,治火为先”。然火有实火、虚火之分,实火治宜苦寒直折,虚火则须辨别阳虚、阴虚,或治以温散,或投以滋补,切不可拘泥于诸血属火而概施凉血止血之套法。《医学三字经》提出“引导法,草姜调”的止血法,即以仲景所制甘草干姜汤治疗阳虚吐血证。甘草干姜汤,辛甘从阳之剂,以热治热,同气相求,而日“引导法”者,从治之谓也。曹老在临床上自拟加味甘草干姜汤一方,治疗脾胃阳气虚寒导致之吐血证,每收  相似文献   

12.
陈念祖 ,字修园 ,福建长乐人 ,生于清乾隆道光年间 (公元 1 753~ 1 82 6年 )。陈氏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 ,对血证治疗总结出许多宝贵的经验。他在《医学从众录·血证》中 ,大胆提出 :“凡吐血、衄血、下血和一切血症 ,俱不必琐分 ,惟认其大纲 ,则操纵自如”,不主张治疗血证分五脏六腑而治 ,而重在审因辨证。并根据朱丹溪的“血随火而升降”理论 ,得出治疗血证的总则 :“凡治血证 ,以治火为先”。其所谓之“火”,分为实火、虚火、灯烛之火、龙雷之火 ,强调辨别清晰 ,随证而治。1 实火宜泻实火大致由外受风寒 ,郁而不解 ,酝酿成热 ,以致吐血、…  相似文献   

13.
齿痛辨治     
王顺治  王缄 《河南中医》2004,24(2):59-60
治齿多从肾胃二经入手。治齿痛之要,首分虚实,大法虚多责肾,实多责胃。再者,胃与大肠同属阳明,胃之经络交上龈,大肠经络走下龈,故治齿痛实证者又离不开大肠。齿痛之因固然较多,但以阳明热盛,阴虚火旺以及风火、湿热之邪所致者为多。大凡初得骤痛者为实火,日久隐痛者为虚火。兼上下牙龈红肿者为实火,牙龈不红不肿者为虚火。另  相似文献   

14.
口疮证治     
口疮的治疗,应治体治病结合,治标治本一致,分述如下。实证三焦火盛,热毒蕴结上蒸于口。主症为疱疹性口疮,发烧疼痛,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药用大黄、黄柏、黄芩、栀子、玄参、麦门冬、升麻、牡丹皮、甘草。若脾胃实火,积热而成。症见口疮融合成片,口臭疼痛,便秘尿赤。治宜清热通便,可加生石膏、竹叶、芒硝。若湿热内蕴,熏蒸于上,症见口疮有淡黄色渗出物,发烧流涎。治宜清热化湿,前方减玄参、麦门冬,加木通、茯苓、泽泻。若肝郁不舒,肝火上逆,症见口舌生疮,口苦胁痛。治宜清肝泻火,可加龙胆草、柴胡。若劳伤心脾,心火上炎,发为口疮,分布较广,舌尖红痛,烦躁不宁。治宜滋阴泻火,  相似文献   

15.
口疮,多为火热为病。心脾积热、络热肉腐者,宜清心泻脾、凉润通络;肺胃热壅、热毒滞络者,宜清胃泻肺、解毒通络;阴虚络热、虚火上炎者,宜滋阴降火、凉润和络;又有阳虚寒凝、络脉瘀阻者,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凡从络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复发性口疮从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发性口疮(复发性口腔炎)为临床常见的口腔粘膜炎症性病变,其病因为病毒感染,代谢障碍,维生素缺乏,内分泌异常,消化功能紊乱,精神因素等引起的一系列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中医口疮、口糜等范畴。初发多为实火,病久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属虚火。正如张景岳所言:“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1肾与口疮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内藏人体真阴、真阳,在液为唾。唾为肾精所化,与涎同为口津,能滋养口舌;并且肾主骨,骨之余为齿,齿、舌、口三者密切配合,对人体消化、味觉和语言的维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肾脉络膀胱,支脉沿喉咙至…  相似文献   

17.
张景岳云:“口疮连年不愈者虚火也。”根据临床观察,复发性口疮以气阴两虚者为多,笔  相似文献   

18.
口腔溃疡古称口疮、舌疮等.口疮初发多为实火,而长期迁延难愈或反复发作多属虚火.对慢性顽固不愈的口疮,若单用苦寒泻火之剂,往往收效不显,笔者近几年,根据"舌为心之苗","脾主肌肉四肢"等理论及攻补兼施、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自拟清心健脾汤治疗慢性口腔溃疡5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壮火食气”,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经文古奥,涵义精深。前辈先哲对此曾有注释,如马莳、李念莪及近贤秦伯未等人,多以“亢烈之火则害物,火太过则气反衰”或“壮火是过甚之火,能使气分耗”为注脚。大凡火热之甚,均可害物耗气,此为常理。然致病之火,应有外感内伤之分,实火虚火之别,不得相混。临床所见,邪热实火最易伤津涸血,而内伤虚火食气耗气为烈。所谓“亢烈过甚”之火,究属实火,抑或虚火?释文多随文敷义,未作深究。若以经文“食气”二字而论,所指“壮火”似应属内伤虚火为妥。若属虚火,它又是怎样产生的呢?这些需要弄清的问题,释文未能深涉。  相似文献   

20.
阴火与阳火的证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火的病证,为临床常见的病证之一。其治疗方法与理论的阐述,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有极为丰富的记载。火病的种类虽多,简言之,不外虚实两类。实火属于邪实,一般用清解之法治之;虚火属于正气的不足,一般用温补和滋补之法治之。然实火又名“阳火”,虚火又名“阴火”,故汪寅谷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