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男性少弱精子、无精子与血清生殖激素及染色体核型的关系。方法对少弱精子、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60例,异常发生率达33.33%。性染色体异常53例,占异常总数的88.33%,常染色体异常7例,占异常总数11.67%。无精子症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垂体催乳素(PRL)均显著高于正常精液组(P〈0.01),且FSH升高幅度均大于LH,睾酮(T)呈显著性降低(P〈0.05),雌二醇(E2)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正常精液组比较,少精子症组FSH、LH均高于正常精液组(P〈0.01),T均呈降低趋势(P〈0.01),E2、PRL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男性不育少弱精子、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及是否应用内分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男性少精子症、无精子症与染色体核型及生殖激素关系。方法对177例少精、无精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精液常规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LH、FSH、E2和T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57例,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32.2%,性染色体异常27例占15%,常染色体异常30例占17%,男性无精子症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50.8%)高于男性少精子症(2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染色体正常组比较,性染色体畸变组LH和FSH水平显著升高,T明显下降,常染色体畸变患者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与精子密度正常组比较,无精子症组FSH、LH明显升高,少弱精子组患者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男性不育重要因素,生殖激素水平变化与性染色体异常、精子密度减低有一定的相关性,激素测定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意义。方法对324例男性无精子症患者进行了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血清生殖激素水平检测。结果 324例无精子症病人中检出染色体畸变62例,占19.14%。其中,性染色体异常59例,占95.16%,常染色体异常3例,占4.84%。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核型为47,XXY者22例,46,XY/47,XXY嵌台型2例。48,XXYY者1例,46,XY大Y核型3例,46,XY小Y核型27例。无精子症组的FSH和LH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无精子症组的T/LH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T、PRL及E_2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无精子症与染色体核型异常和生殖激素水平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823例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及生殖激素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精子症患者的染色体畸变类型及性激素变化情况。方法对本室2000-2005年823例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并采用R IA法检测患者血浆生殖激素水平。将激素水平不同的患者分为4组进行临床分析。结果823例无精子症病人中检出染色体畸变158例,占19.2%。其中,性染色体异常152例,占96.2%,常染色体异常6例,占3.80%。性染色体数目异常中,K linefelter综合征119例,占75.30%,47,XYY 4例,占2.53%。性染包体结构畸变中46,XY,delYqtl-tel-16例,占10.12%,其它类型的性染色体结构畸变共计6例,占3.80%。性反转7例,占4.43%。各类型的染色体畸变患者的生殖檄索水平有不同的表现。823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染色体核型正常者665例占80.8%。激素水平不同的4组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FSH、LH升高T降低病变在睾丸。病变不在睾丸和特发性无精子症者,各种激素值表现不一。结论对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与生殖激素的检测有利于鉴别无精子症的类型:染色体,尤其是性染色体畸变可导致无精子症的发生,使得生殖激素分泌异常,不同类型的染色体结构畸变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存在差异;生殖激素FSti、LH、T、PRL水平可以反映无精子症患者睪丸病变部位,及受损伤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与染色体畸变及生殖激素水平关系。方法对167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精液常规检测,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殖激素水平。结果不育男性患者染色体异常发生率为10.8%(18/167),其中性染色体异常占7.2%(12/167),常染色体异常占3.6%(6/167)。染色体核型异常患者FSH、LH均不同程度升高,而T水平偏低;染色体核型正常无精子症组FSH、LH显著高于少弱精子症与对照组,少弱精子组也显著均高于对照组,另四项T、PRL、E2、P三组间不存在差异。结论染色体异常是造成男性不育重要因素,而生殖激素水平能反映不同程度的生精障碍,对男性不育者有必要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和生殖激素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育患者生殖激素水平FSH、LH、PRL、T、E2与染色体畸变及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7年1月-2014年3月到我院就诊的2178例不育症患者,检测并分析不育症症患者的染色体核型以及血清生殖激素水平。结果 2178例男性不育患者中有270例染色体核型异常,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2.39%。270例染色体核型异常者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180例,占总异常的66.67%;性反转有8例,占2.9%;常染色体异常核型82例,占30.37%。少精子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的FSH,T,LH,PRL和E2均无明显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精子组的FSH和LH明显升高(P0.01),E2降低(P0.05)。精液质量与性激素FSH、LH、T密切相关,与PRL、E2无明显关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常染色体异常组的FSH,T,LH,PRL和E2均无明显差异.性染色体异常组的FSH和LH均明显升高(P0.01),E2明显降低(P0.01)性染色体异常与性激素FSH、LH呈正相关,与T呈负相关;常染色体异常无影响。结论无精子症与性染色体异常和性激素改变密切相关,男性不育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和性激素水平检测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不育症患者染色体核型与生殖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对348例无精或少弱精子症患者抽取外周血进行生殖激素水平和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无精子症患者的FSH和L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T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PRL及E2无明显差异。而少弱精子患者的生殖激素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8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检出染色体异常93例,检出率为26.72%。其中性染色体异常61例,占总染色体异常的65.59%;常染色体异常32例,占34.41%。结论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和生殖激素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男性非梗阻性不育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多态性发生率,评价不同核型对生育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13例男性非梗阻性不育患者的染色体核型。将患者分为无精子症组与少弱畸精子症组,统计各组中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多态性的发生率。结果少弱畸精子症组592例,无精子症组121例。染色体异常38例(5.33%),染色体多态性125例(17.53%)。染色体异常在无精子症组中为14.05%,在少弱畸精子症组中为3.55%;染色体多态性在无精子症组中为23.97%,在少弱畸精子症组中为16.22%,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核型异常主要表现为克氏征和相互易位,其中克氏征占36.84%,相互易位占44.84%;无精子症主要以克氏征为主,占76.47%;少弱畸精子症以相互易位为主,占66.66%。不育患者染色体多态性的类型主要包括小Y、大Y、长臂次缢痕增多、随体多态性、9号染色体倒位和Y染色体倒位。其中Y染色体占多态性的46.4%,在无精子症组占68.97%,少弱畸精子症组占39.58%;在少弱畸精子症组中,随体多态性占28.13%,9号染色体倒位占18.75%。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多态性对男性患者生育能力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男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患者细胞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无精子或精子数量减少是男性不育的常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无精子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与染色体缺陷的关系,我们对712名男性原发性无精子症和42名严重少精子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原发性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142例,占总数的19.9%,染色体异态性88例,占总数12.3%.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检出染色体平衡易位4例,占总数9.5%,染色体异态性5例,占总数12%.其中发现世界首报的染色体异常核型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无精子症患者行染色体核型分析,探讨无精子症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方法对150例无精子症患者行G显带核型分析,分析染色体异常的类别及其导致无精子症的原因。结果 150例无精子症患者共检出异常核型30例,异常检出率为20.0%。异常核型中数目异常有20例,占异常核型的66.7%(20/30),全部为47,XXY;结构异常有10例,占异常核型的33.3%(10/30),其中罗氏易位45,XY,der(13;14)有3例、常染色体相互易位46,XY,t(6;15)(p21.2;q26)和46,XY,t(3;4)(p13;p14)各1例、Y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相互易位46,X,t(Y;13)(q12;q22)有1例、大Y染色体46,X,Yqh+有3例、Y倒位46,X,inv(Y)(p11q12)有1例。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无精子症的重要原因,对无精子症患者有必要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对染色体正常及Y染色体结构异常的无精子症患者做Y染色体微缺失检查,进一步查明无精子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无精子症和弱精子症患者染色体核型类型及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与生精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53例原发性无精子症或弱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微缺失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G显带法,Y缺失检测采用多重PCR技术对AZF基因的三个亚区(AZFa,b,c)进行检测。结果在90例无精子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占21.1%(19/90),常染色体异常占6.67%(6/90),其中47,XXY占的比率最大11.11%(10/90)。63例少精症患者中,性染色体异常占6.35%(4/63),常染色体异常占9.52%(6/63)。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总共检出10例,检出率为6.53%(10/153),其中AZFc区域缺失最常见。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男性无精子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无精子症或弱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和Y染色体微缺失检测对临床有着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生殖激素在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测定的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生殖激素测定对判断男性不育症性腺轴系功能及与异常精液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诊断技术对39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血清促卵泡成熟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睾丸酮(T)、催乳素(PRL)4项指标的水平检测,同时进行了相应的精液常规检查.结果39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中无精子症组(69例)FSH值、T/LH比值与少精子症组(72例)及对照组(60例)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LH值与少精子症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无精子症和少精子症两组的PRL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和显著性差异(P<0.05),但T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无差异.少精子症组的FSH值、LH值、T/LH比值与对照组比较也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常规检查的同时也应作血清生殖激素的测定,以便明确诊断,对症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与染色体异常核型及多态性关系。方法对299例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精液常规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57例(19.1%),染色体多态性62例(20.7%)。染色体异常在无精子症组中为34.5%,在少精子症组中为13.0%;染色体多态性在无精子症组中为32.1%,在少精子症组中为16.3%,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核型异常主要表现为克氏征和平衡易位,其中克氏征占35.1%,平衡易位占19.3%;无精子症主要以克氏征为主占69.0%;少精子症以平衡易位为主占39.3%。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染色体多态性的类型主要包括小Y、大Y、长臂次缢痕增加、随体多态性、9号染色体倒位。其中Y染色体多态性占所有多态性的64.5%,在无精子症组占63.0%,在少精子症组占65.7%。次缢痕增加和随体多态性分别占所有多态性的11.3%,9号染色体倒位占12.9%。结论染色体核型异常及多态性与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少弱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患者细胞染色体异常及染色体多态性的发生情况。方法对341例男性不孕不育患者(弱精子症165例,少精子症34例,重度少精子症44例,少弱精子症79例,无精子症19例)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制片及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27例,异常率7.9%。常染色体异常为16例,异常率为4.7%;性染色体异常11例,异常率为3.2%。染色体异常率弱精子症占3.0%,少精子症占5.8%,重度少精子症占18.1%,少弱精子症占6.3%,无精子症占36.8%。染色体多态性变异61例,占17.8%。结论男性不孕不育患者染色体异常和多态性发生率明显较高,对该类患者有必要常规做染色体检查,尤其在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之前,以避免将遗传缺陷传递给下一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少、弱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异常的特点。方法对146例少、弱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146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28例,占全部被检者19.2%;其中常染色体异常7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25%;性染色体异常21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的特点。方法对92例少、弱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制片,常规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 92例患者中染色体异常核型16例,占全部被检者的17.4%;其中常染色体异常6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37.5%;性染色体异常10例,占染色体异常核型6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方法对2011年上半年生殖门诊101例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进行染色体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染色体异常总数占23例,异常发生率达22.8%。性染色体异常9例,占异常总数的39%,常染色体异常14例,占异常总数61%。结论男性不育少弱精子症、死精子症、无精子症患者常规做染色体检查是必要的,对确定其是否有治疗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和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346例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进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生殖激素水平,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46例患者中发现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19例,缺失率为5.5%,其中260例重度少精子症中Y染色体微缺失15例(5.8%),86例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4例(4.7%),两病例组AZF区缺失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微缺失类型包括单纯AZFa微缺失1例;单纯AZFc微缺失15例;AZFb+AZFc微缺失3例。生殖激素检测结果显示,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组血清FSH水平显著高于无微缺失患者,T水平显著低于无微缺失患者。结论在严重少精子症和无精子症患者中Y染色体微缺失以AZFc区缺失最为常见,Y染色体微缺失是引起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殖激素LH、FSH、E2、T与染色体异常及精子密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我中心收集的男性不育患者199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LH、FSH、E2和T;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全自动精子分析仪进行精液分析,分组比较。结果非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与各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精子密度正常、少精子症、梗阻性无精子症患者之间血清FSH、LH、T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染色体正常精子密度正常组比较,性染色体畸变组LH和FSH水平显著升高,常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患者激素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生殖激素水平与性染色体畸变、精子密度有一定的相关性,激素测定对睾丸生精功能的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男性性染色体多态与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至2017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睾丸生精功能障碍患者作为不育组,进行生殖激素检查、精液分析、染色体核型分析和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同时选取核型正常,正常生育后代且精液质量正常的男性、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患者、核型正常的少精子症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不育组患者中,小Y染色体(Yqh-)在无精子症患者中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少精子症患者与精子数目正常者;不育组中伴Y染色体多态的无精子症、少精子症患者与核型正常的无精子症、少精子症对照组患者比较,生殖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扩增结果表明,33.3%(10/30)的Y染色体多态患者存在Y染色体微缺失。结论 Y染色体多态可能是导致男性睾丸生精功能障碍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