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治疗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骨缺损中的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01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治疗骨缺损方面的文献,检索词"BMP,tissue engineering,gene therapy,bone defect",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治疗骨缺损的文献,阅读全部文章的文题和大部分文章的摘要。纳入标准:文章所述涉及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其基因治疗骨缺损。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和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9篇关于骨形态发生蛋白及基因治疗骨缺损的文献,最终纳入3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骨组织工程是组织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利用组织工程学进行骨组织缺损的修复或重建,包括种子细胞、特定的细胞因子和载体。骨形态发生蛋白是一种疏水性酸性蛋白质,在临床实践中,已证实其能促进骨愈合,被认为是目前最强有力的一种骨诱导因子。基因治疗在许多方面都代表了一种增进骨再生方法的理念。其允许特异的基因产物转移至精确的解剖学部位。运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于骨组织工程领域以治疗骨缺损是目前新的热点。骨组织中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以及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表达和功能由于他们显著的生物学作用而被长时间的研究。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疗法可以成功诱导骨和软骨的发生,为骨缺损的治疗开辟了新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创伤、肿瘤及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等均可造成骨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移植,但每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04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文章,检索词“bone,gene therapy,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4-01/2005-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缺损,基因治疗,骨形成蛋白,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研究。②有关骨组织工程研究。排除标准:①重复研究;②综述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8篇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组织工程骨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28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基因治疗骨缺损的技术选择: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是目前骨缺损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多的目的基因,已在兔、鼠、羊和狗模型中证实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各种研究中,靶细胞多采用骨髓基质细胞,载体多选用腺病毒。②基因治疗骨缺损研究进展: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相结合以及多基因联合治疗骨缺损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③问题与展望:目前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阶段,要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结论: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通过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方法可保证细胞生长因子局部的靶向释放,最大限度地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被认为是维持骨缺损局部生长因子有效治疗浓度最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已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netherapy,non-viralvectors,cationicpolymer/DNAcomplex”,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基因复合物”,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及优化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26篇涉及基因转移体系,2篇涉及Polyplex转染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聚合物载体的优化。资料综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类基因转移体系:病毒载体转移体系和非病毒转移体系,以及非病毒转移体系的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类近年设计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优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细胞转染的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对聚合物基因载体进行优化。结论:在非病毒转移体系中,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及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低转染效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聚合物基因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理解,聚合物基因转移体系将成为人类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目的:创伤、肿瘤及人工关节翻修手术等均可造成骨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自体骨、异体骨和人工骨移植,但每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临床需要。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克服了传统治疗方法的局限,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5-04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文章,检索词“bone,gene therapy,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1994-01/2005-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缺损,基因治疗,骨形成蛋白,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并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研究。②有关骨组织工程研究。排除标准:①重复研究:②综述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68篇有关骨缺损的基因治疗及组织工程骨方面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28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基因治疗骨缺损的技术选择: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是目前骨缺损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多的目的基因,已在兔、鼠、羊和狗模型中证实其对骨缺损的修复作用。各种研究中,靶细胞多采用骨髓基质细胞,载体多选用腺病毒。②基因治疗骨缺损研究进展: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相结合以及多基因联合治疗骨缺损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③问题与展望:目前的研究大多处于实验阶段,要应用于临床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改进。结论:多种细胞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愈合的作用,通过骨缺损的基因治疗方法可保证细胞生长因子局部的靶向释放,最大限度地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全身副作用,被认为是维持骨缺损局部生长因子有效治疗浓度最有希望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要旸  侯森  冯喜增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3):125-129
目的:随着基因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选择更安全和更有效的基因转移载体已成为基因治疗成功的关键。为此本文就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与优化进行综述。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gene therapy,non-viral vectors,cationic polymer/DNA complex”,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1990~01/2005—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基因治疗,非病毒载体,阳离子聚合物/基因复合物”,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聚合物基因载体的设计及优化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 资料提炼:共收集到60篇相关文献,28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32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28篇文献中,26篇涉及基因转移体系,2篇涉及Polyplex转染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聚合物载体的优化。 资料综合: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两类基因转移体系:病毒载体转移体系和非病毒转移体系,以及非病毒转移体系的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聚合物基因载体的发展现状,列举了几类近年设计的新型阳离子聚合物载体,指出其优点和不足、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优化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以阳离子聚合物作为基因载体进行细胞转染的机制,并探讨了如何对聚合物基因载体进行优化。 结论:在非病毒转移体系中,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及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而在人类基因治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然而低转染效率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对聚合物基因转移机制的进一步理解,聚合物基因转移体系将成为人类基因治疗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近况。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bonemorphogeneticprotein-2,bonetissueengineering,genetherap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骨修复与骨组织工程。②骨形态发生蛋白2。排除标准:①文献中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章。②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中文文献67篇,英文文献55篇,另有英文摘要近百篇,符合标准的文章15篇。排除的文献多为重复研究或非骨组织工程研究。资料综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而促进新骨形成,并具有强大的异位成骨作用。载体或基因释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有效修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治疗研究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途经。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是肯定可行的,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颅颌面部骨骼重建相关基因治疗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创伤、肿瘤及正颌外科手术等均可造成颅颌面的骨缺损。传统的治疗方法如自体骨移植、人工材料修复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临床需要。近年兴起的基因治疗克服了传统方法的局限,促进颅颌面骨骼的重建,对其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1990-01/2007-04有关颅颌面骨缺损基因治疗的文章,检索词"bone,genetherapy,craniomaxillofacial,tissue engineering",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7-04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骨缺损、颅颌面,基因治疗,骨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符合研究要求的有关文章找全文。纳入标准:①有关骨缺损基因治疗的研究。②有关组织工程骨基因治疗的研究。排除标准: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Meta分析、综述文献(或个案报道等)。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35篇有关骨缺损和组织工程骨基因治疗的文章,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39篇符合研究要求。资料综合:①基因治疗促进骨骼重建的技术选择,人骨形态发生蛋白基因是目前骨骼重建相关基因治疗中应用最多的目的基因,其对骨骼重建的促进作用已在多种动物模型中得到证实。在这些研究中靶细胞多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最多选用腺病毒,其次为脂质体。②基因治疗促进骨骼重建的研究进展:基因治疗与组织工程相结合以及联合基因治疗是该领域的研究方向。③问题与展望:目前研究大多是实验研究,要想用于临床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结论:多种细胞因子对骨骼重建有促进作用,通过基因治疗的方法可使细胞因子在局部靶向释放,最大限度地增加局部治疗效果,减少副作用。基因治疗是维持骨缺损局部生长因子有效治疗浓度的最有希望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磷酸钙骨水泥的优良性质,以推动骨骼系统理想药物载体的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rugdelivery,calciumphosphatecements,boneregeneration,drugcarrier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01/2006-0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药物控释,磷酸钙骨水泥,药物载体”,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磷酸钙骨水泥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2篇相关文献,26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本文选用符合纳入标准的20篇文献,1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组成和理化特性,5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作为药物载体,3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与药物混合后的理化性质,6篇涉及载药磷酸钙骨水泥的药物释放动力学,4篇涉及磷酸钙骨水泥的体内评价。资料综合:磷酸钙骨水泥是一种自固化、生物陶瓷型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其大量的微孔结构可以作为多种药物和活细胞的载体,具有不丧失细胞活性或改变药物的特性,且可以通过微创手段将磷酸钙骨水泥注射到目标部位。结论:磷酸钙骨水泥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有望成为治疗多种骨骼系统疾病理想的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9.
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骨修复中应用的研究近况。 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one tissue engineering,gene therapy”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中文数据库1999-01/2005-06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文献,检索词为“骨形态发生蛋白2,骨组织工程,基因治疗”。并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 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出包含研究目的的文献,筛选与目的有关的文献。纳入标准:①骨修复与骨组织工程。②骨形态发生蛋白2。排除标准:①文献中重复研究和综述文章。②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中文文献67篇,英文文献55篇,另有英文摘要近百篇。符合标准的文章15篇。排除的文献多为重复研究或非骨组织工程研究。 资料综合: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诱导间充质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而促进新骨形成,并具有强大的异位成骨作用。载体或基因释放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有效修复骨缺损。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基因治疗研究为修复骨缺损提供了新途经。 结论: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修复骨缺损是肯定可行的,但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背景:以组织工程骨为骨源修复颅颌部骨缺损不仅解决临床骨源缺乏的问题,还促进组织工程骨的培养及基因导入疗法修复骨缺损等方面的研究.目的:总结归纳有关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相关因子,介绍目前此类因子的研究进展与方向.为组织工程骨及基因治疗修复颅颌面部骨缺损提供依据及参考.方法:以"tissue engineering,bone defect,gene therapy,growth factor"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2000-01/2011-01),以"组织工程学,骨缺损,基因治疗,生长因子"为检索词,检索CBM 数据库(2000-01/2011-01).文献检索语种为英文和中文.纳入颅颌面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有关因子的文献,排除重复文献.结果与结论:计算机初检得到670 篇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其中33 篇文献进行分析.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颌部骨缺损在临床上逐渐增多,而骨源缺乏是制约颅颌部骨缺损的主要问题.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颅颌面骨形成和发生的过程涉及因子的选取,组织工程骨的构建等方面,多基因联合治疗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背景:组织工程技术在骨与软骨的修复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其中转基因技术的引入在最近几年也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目的:总结近5年来转基因技术在骨与软骨缺损修复中的最新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关于转基因技术治疗骨与软骨缺损方面的文献,中文检索词"基因,治疗,骨,软骨,缺损"。英文检索词"gene,therapy,bone,cartilage,defect",最终纳入22篇符合要求的文献。结果与结论:基因治疗为骨和软骨再生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它可以把具有特异性的目的基因精确转移入靶细胞内,并特异性的表达。目前应用于骨与软骨缺损的基因主要包括骨形态发生蛋白,转化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Bcl-xl基因等。应用基因治疗可以诱导骨与软骨的形成,为骨与软骨的修复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在能够促进新骨形成的许多生长因子中,骨形态形成蛋白可能是最具效应的.临床病例随机控制试验是分析其效应的金标准,但是仅有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骨形态发生蛋白7的研究达到了这个水平.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及理想的运送时间和运送方式.检索策略:由该论文的研究人员检索PubMed数据库1997-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recombinant human bonemorphogenic proteins (rhBMPs),tissueengineering,gone 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fish.共检索到81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密切相关.②同一领域选择近期发表或在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性研究.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组织工程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实验及临床研究.所选52篇文献中,12篇为综述或会议文章,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骨形态形成蛋白是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它们由骨祖细胞分泌,典型地促进骨的生长.②骨组织工程是指在骨的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细胞及组织工程支架的应用.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向2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为骨与软组织的修复的控制及增强提供了很大的希望.⑨通过基因治疗手段,可以发展一种生物细胞运送工具把重组入骨形态形成蛋白2直接运送来促进新骨形成,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为骨与软组织的修复的控制及增强提供了很大的希望.④研究表明,为了到达理想的部位,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的剂量、给予时间、运送方式成为面临的挑战.未来的研究,应该着力于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的理想剂量,给予时间,运送方式,而且这种运送具有价效比,并且能够精确地控制.结论:未来骨与软组织的修复,很可能建立在康复及组织再生的生物学增强基础上.重组人骨形态形成蛋白2在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中的应用,为这种控制及增强提供了很大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近年来,在神经外科领域,人们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就其有关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0-01/2004-11关于脊髓损伤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 stem cells,transplantation,spinal cord injur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检索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90-01/2004-10有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进展有关的文献,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选取最新进展性文献纳入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27篇关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文献,排除重复或类似的同一研究,19篇符合本研究要求.资料综合针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问题,对所检索出文献中的众多观点进行提炼综合.发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填充物填补损伤部位,定向再生为神经细胞锚靠周围组织完成上行下传功能的重建,移植时创造抑制胶质细胞再生、保护神经细胞胞体存活、促进自体神经细胞再生的微环境.还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已经成功的经验,并提出最有希望的展望.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在损伤脊髓中存活、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向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分化,促进损伤脊髓功能的恢复,可能是治疗脊髓损伤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述具有向多种细胞分化潜能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技术、向骨和软骨定向诱导分化技术、细胞载体支架及其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0-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mesenchymalstemcell,tissueengineer”,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1994-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间充质干细胞特性、分离培养技术和其应用于组织工程的文献,重复研究选取代表性的、年代相对较近的文献作为纳入标准;然后筛除非骨组织工程的研究和重复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78篇关于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组织工程方面的文章,纳入31篇;排除47篇,13篇为重复研究,34篇为非骨组织工程研究。资料综合:间充质干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能向多种组织细胞分化,在体外可大量扩增。①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培养目前主要有3种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流式细胞仪分离法、贴壁筛选法。也有学者采用单细胞克隆技术获得纯化的间充质干细胞细胞株,但此种方法不便于大量获得种子细胞,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密度梯度离心技术。②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中加入诱导剂可向骨、软骨细胞分化,其理想的载体支架应能均匀地搭载并保留细胞,支持血管快速内生,能透X射线利于观察新骨形成,新骨形成后能被吸收和替代以利骨改建,能容许或提高宿主骨的骨传导性桥接,表面与细胞相互作用以保留分化细胞的功能,组织相容性好。③间充质干细胞是理想的基因治疗的靶细胞,它可以转入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基因,经多次分裂后体外仍表达外源蛋白。它应用于骨组织工程的动物试验中已获得了成功。结论:以干细胞工程为代表的现代组织工程学近年来发展迅猛,但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学尚处于起步阶段。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易于取材、多组织分化潜能、遗传背景稳定、植入体内无排斥反应、高增殖的特性,决定了其将会成为细胞、基因治疗以及组织工程中十分有用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等,对其现状及应用前景加以论述。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1966-01/2006-02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检索词“novelbioactivematerials,bonetissueengineering”,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语。同时检索清华全文数据库2001-01/2004-10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纳米骨,临床应用。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处理组和对照组的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的和重复性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24篇关于纳米骨材料的作用机制、生物学特性、形态成分的文章,27个实验或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资料综合:纳米骨具有良好的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同时其区别于传统人工骨材料之处在于具有类似人然骨的分级结构和多孔结构、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稳定的生物可降解性。纳米骨材料在临床应用方面包括用于椎体融合、口腔外科领域和基因治疗骨生成不全、风湿性关节炎及恶性肿瘤。经过改进或技术处理的纳米骨材料不断出现并日趋完美。结论:纳米骨材料以其不可比拟的性能,克服了诸多不足并在临床试用阶段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16.
心肌梗死的干细胞治疗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认识国内外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方面的研究现状。资料来源: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8-01/2005-12有关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s,myocardial infarction,celltransplantation",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择与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相关的文章,去除重复性研究和综述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章106篇,最终纳入30篇,去除76篇。资料综合: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脏血流供应中断而形成的以心肌细胞坏死为特征的疾病。细胞心肌成形术是在干细胞研究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通过干细胞移植促进心肌细胞再生,防止心室重构和改善心脏功能。目前国内外已尝试应用多种类型的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包括骨骼肌卫星细胞、胚胎干细胞和骨髓干细胞等。虽然还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动物实验乃至临床研究结果都展现了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的广阔前景。结论:干细胞移植为治疗心肌梗死提供了一种很有潜力的新手段,但要真正用于临床还需要解决一些应用中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自体骨移植在骨外科临床应用范围广泛,存在的问题是自体供骨量严重不足,无法满足各类型较大的骨缺损.组织工程学可以实现骨的再生,为临床骨缺损的修复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回顾近年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进展和其近几年的研究成果,以利于骨组织工程学的深入研究.资料来源应用网络www.google.com,Medline检索近3年内中国医学核心期刊,以及1964-01/2002-12间关于骨组织工程学研究方面的相关文献,逐一校对,检索词骨组织工程学(bone tissue engneermg),支架(scaffold),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hydroxyapatie composits).资料选择选择骨组织体外培养、非晶体医用生物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学研究的进展、骨组织工程学研究成果的实验研究与在骨外科的临床应用等相关文献56篇.数据提炼在56篇文献中,内容呈不同程度重复的有14篇,给予删除;对42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21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骨组织缺损后,通常用自体骨移植的方法加以修复,移植替代物有同种异体或异体松质骨或皮质骨、关节、脱钙骨基质、骨髓,另有陶瓷及其复合移植物等;但是对长骨干的大块骨缺损、骨肿瘤大块切除或关节切除后同种、异种骨与关节的重建或修复的研究仍不很理想,尤其对骨组织与神经、肌腱、皮肤等复合组织组织工程学的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从骨组织工程学研究而言,骨组织工程学支架的研究已经取得明显的进展.结论组织工程学技术的研究已有重大突破,创伤后组织缺损、功能损害的有关组织工程学的研究进展最快.由于运动系统的组织结构相对简单,软骨与骨组织结构相对单一,而软骨与骨缺损在临床上又较为常见,因此,骨组织工程学在骨科领域会率先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概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探讨冠心病的分子遗传学基础。资料来源:检索Pubmed及English Medical Current Contents(EMCC)数据库1990-01/2006-06关于冠心病分子遗传学研究的文献,检索词为“coronary artery disease,myocardial infarction,gene”。同时检索Chinese Medical Current Contents(CMCC)数据库2000-01/2006-06相关中文文献。资料选择:对检索结果进行初审,选取冠心病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的信息进行整理,筛除明显不相关的或针对性不强的文章。资料提炼:进一步分析所选文献,收集整理关于冠心病和心肌梗死遗传易感性方面针对强且又可靠的文章49篇。资料综合:参考的49篇文章表明,冠心病是一种多病因、多因素的复杂疾病,其发病受复杂的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学基础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作为人类遗传学的核心技术,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大规模病例对照相关研究鉴定了一些与冠心病易感性相关的重要基因,这些基因涉及到血脂异常、内皮完整性、炎性因子的表达及免疫反应等方面。结论:易感基因或致病基因的检测为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这将有利于冠心病及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早期预防及特定基因个性化治疗。  相似文献   

19.
吕军  王培吉 《中国临床康复》2011,(21):3929-3933
背景:由创伤、感染、肿瘤切除以及某些先天性疾病等所导致的四肢骨缺损的治疗仍是骨科临床最常见、最棘手的一大难题。目的:文章综述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复合人工骨的作用机制、局部基因治疗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和PubMed数据库中1999-01/2009-12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缺损修复相关的内容的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骨缺损,人工骨,基因治疗"或"VEGF,Bone defect,Bone substitute,Gene therapy"为检索词进行检索。选择文章内容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骨缺损修复相关,同一领域文献则选择近期发表或发表在权威杂志文章。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285篇文献,根据纳入标准选择45篇文章进行综述。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是增加血管渗透性和血管发生的特殊生长因子,在骨的生长、发育和重建中密切协调血管发生和骨发生的关系,而目前的人工骨材料只具有传导成骨的特性,所以改善人工骨材料中的血管生成可促进血运丰富骨组织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阐述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种子细胞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对其来源、体外扩增、以及基因修饰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其进一步应用的前景。资料来源:检索PubMed1994-01/2006-04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种子细胞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cartilage,joint,tissue engineering,stem cell,cell culture,gene modification”,并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其他文章经清华同方和维普数据库检索具体的杂志名称和文章题名收集。资料选择: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初筛,选择与关节软骨组织工程修复的种子细胞相关的文章,筛除明显不符合原文的文章,对剩余的文献手工检索查找全文。资料提炼:共收集相关文章89篇,纳入34篇,排除55篇。资料综合:用于构建人工软骨组织的细胞主要有自体或异体软骨细胞、骨膜和软骨膜细胞、间充质干细胞以及胚胎干细胞,其均可于体外经特定的培养体系进行有效的培养和扩增,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经不同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基因修饰,从而修复关节软骨缺损。结论:种子细胞以其自身多方面的特点在组织工程技术修复关节软骨缺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