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置钉技巧。[方法]总结2000年10月~2008年9月应用寰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患者66例,置钉132枚。术中在直视下依据手感行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复位固定。[结果]本组66例132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中未发现脊髓、神经根、椎动脉等损伤。术后患者症状及神经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恢复。96枚螺钉术后行CT检查,其中91枚位置良好(94.89%)。全部病例内固定无松动、断裂,植骨均融合。[结论]术前影像学测量,术中显露寰椎后弓、直视下依据手感置钉、X线确定进钉方向,是安全置钉的技巧。  相似文献   

2.
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置钉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利用20具颈椎尸体标本,模拟经后路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寰椎后弓后缘表面,经枢椎下关节突中心点纵垂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下方3 mm水平线的交点作为进钉点,按内斜10度、上斜5度钻孔,经寰椎椎弓根置入直径3.5 mm的皮质骨螺钉.测量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平面的距离、螺钉最大进钉深度、螺钉内斜角度和螺钉上斜角度等解剖指标,观察螺钉是否突破椎弓根和侧块骨皮质,以及椎动脉、硬膜、脊髓是否损伤等. 结果共放置40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测得进钉点与寰椎椎弓根中线的平均距离为(2.20±0.42) mm,螺钉最大进钉深度平均(30.51±1.59) mm,螺钉内斜角度平均(9.70±0.67)度,上斜角(4.60±0.59)度.其中1枚螺钉因上斜角度过大穿破椎弓根上缘,8枚因后弓高度过小而突破椎弓根下缘,5枚进钉过深突破寰椎侧块前缘皮质,但均未对脊髓和椎动脉造成损伤. 结论经后路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但应注意进钉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在上颈椎损伤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性应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 Jefferson 骨折5例,齿状突骨折11例,Hangman 骨折9例。结果术中无椎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发生。1例暴露时损伤静脉丛,予以压迫即能止血;1例寰枢椎骨折不完全复位。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年。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年行 X 线及 CT 检查,显示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固定可靠及骨折愈合率高等特点,为上颈椎损伤提供了坚固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6,(20):1884-1887
近年来,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已成为手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金标准"。但寰椎的特殊结构和变异使得徒手椎弓根螺钉置钉具有极高的难度。随着计算机导航辅助系统、个性化导航模板的应用,使得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安全性、精确性不断提高。本文就后路辅助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的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和验证寰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的进钉技术。方法:利用40套干燥配套寰枢椎标本测量进钉技术的相关参数,而后临床应用该技术方法置钉并行X线、CT复查其准确性。结果: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为7.78mm,进钉点在寰椎椎弓根中线外侧2.2m,螺钉进钉点可由经枢椎下关节突中点的纵垂线来确定;手术中该方法不仅能简化操作过程,而且术后检查发现螺钉均准确置入。结论:用枢椎下关节突中点作为术中判定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变异患者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1年1月寰椎后弓变异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28例患者,其中男11例,女17例;年龄6~75岁,平均36.2±15.5岁.根据CT重建图像将寰椎椎弓根划分为后弓表面、椎动脉沟底和椎弓根侧块交界区3个切面,并将每个切面再分为内侧、外侧2个部分.对各部位相应切面的后弓高度进行测量,根据所测结果,将变异寰椎后弓分为3种类型,并采用相应的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Ⅰ型(寰椎后弓表面高度<3.5mm,椎动脉沟底椎弓根高度>3.5mm),采取后弓下置钉;Ⅱ型(后弓表面高度及椎动脉沟底椎弓根高度均<3.5mm),采取椎弓根侧块交界点处置钉;Ⅲ型(后弓表面高度>3.5mm,椎动脉沟底椎弓根高度<3.5mm),采取in-out-in技术置钉.术后采用CT片评价置钉准确性,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6个寰椎后弓变异的椎弓根中,Ⅰ型34个,Ⅱ型18个,Ⅲ型4个.术中成功置钉54枚,成功率96.4%;2个Ⅱ型变异后弓椎弓根(2例一侧)因椎弓根过小无法置钉而改用椎板钩固定.术后CT显示理想和可接受置钉52枚(96.3%);不可接受置钉2枚(3.7%),均表现为螺钉穿入椎管.2例患者术后出现枕大神经刺激症状,1例经对症处理、1例拆除内固定后症状缓解.术中与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无椎动脉、神经根及脊髓损伤,无寰椎后弓骨折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寰椎后弓变异患者仍可采用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在实施时应根据不同分型采用相应的置钉策略.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国内外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定义、测量参数、生物力学、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用对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相关研究进展。结果寰枢椎的解剖学研究及测量,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应用于临床,提供了准确的解剖学依据,并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结论对于上颈椎疾病的治疗,直视下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安全有效的,并强调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个体化操作。  相似文献   

8.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寰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方法. 方法 以电子游标卡尺测量48具干燥寰椎标本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并依据寰椎椎弓根的形态对寰椎进行分类,提出了针对不同类型寰椎的各种椎弓根螺钉置钉方法. 结果 钉道处椎动脉沟底骨质厚度小于螺钉直径3.5mm的占16.7%(8/48),其中4.2%(2/48)厚度小于螺钉半径1.75mm.将寰椎分为普遍型(占83%)、轻度变异型(占13%)和重度变异型(占4%). 结论 对于寰椎后弓高度偏小的患者,可以部分经寰椎后弓或跨越寰椎后弓实现寰椎的椎弓根螺钉固定,进钉位置的确定应以术前三维CT重建和术中探查结合考虑.  相似文献   

9.
寰枢椎解剖形态复杂,紧邻延髓及脊髓交界处,骨折脱位等损伤后使相邻颈髓、椎动脉等处于高危状态,多需通过固定、植骨、融合重建寰枢椎三维稳定性。近年随着寰枢椎解剖及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治疗上颈椎疾病的热门技术之一。该技术与众多内固定技术相比,既可提供坚强的寰枢椎三维稳定性,又极大地提高了植骨融合率。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涉及寰枢椎解剖、生物力学研究,内固定置入技术及其在儿童患者中的应用。该文就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即通常所说的经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技术不是等同的概念。有很多文献将其混淆。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由Resnick等于2002年首次提出.用于治疗齿状突骨折引起的寰枢椎不稳。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首先由Leconte于1964年用于枢椎创伤性滑脱的治疗。近年来在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术中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发展越来越快,  相似文献   

11.
经寰椎侧块和枢椎峡部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目的:对寰枢椎进行应用解剖学测量,为临床应用寰椎侧块和枢椎峡部螺钉的植入方法提供依据。方法:用游标卡尺和量角器测量50例(100侧)C1和C2干骨标本。结果:C1侧块的外缘高度为19mm,内缘高度9.5mm;上下关节面的宽度分别是10mm和15mm,长度是23mm和27~28mm;侧块角22°;椎弓根宽度为10.6mm;椎弓根中点至后弓结节的距离为25mm;侧块外缘至后弓结节的垂直距离为22mm。C2峡部的宽度为8mm,高度8.5mm;峡部纵轴角15°;峡部-侧块长度22mm。结论:解剖学测量结果提示寰椎侧块和枢椎峡部行螺钉置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三维影像学探讨常人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通道的解剖学基础。方法从本院PACS系统中随机选取60例头颈部CTA枕寰枢复合体无明确异常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三维CT成像。测量相关解剖学数据,以颈椎扩孔器横截面面积(3~5 mm2)为对照,归纳出3种椎弓根类型。结果 60例头颈部CTA三维图像显示寰椎及周围结构清楚,测量出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男性(4.39±1.16)mm,女性(3.84±0.84)mm,小于常规螺钉直径(3.50 mm)占27.7%;在寰椎椎弓根通道分型中,Ⅰ型68侧,占56.67%,Ⅱ型25侧,占20.83%;Ⅲ型27侧,占22.50%;皮质骨面积比例随通道面积的减小而增大,在各型椎弓根通道都在80%以上。结论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是制约寰椎椎弓根钉固定的重要因素,而寰椎椎弓根骨性通道的解剖结构特点则影响置钉技术的选择;设计出适应寰椎椎动脉沟底部后弓外径高度的螺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7年6月在广西骨伤医院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的25例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寰椎侧块移位(LMD)、枢椎椎体下缘中点到基底线垂直距离(R-J线)、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等指标及改善率,评估患者疼痛程度、骨折愈合、功能活动等情况。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6 ~ 72个月,平均41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手术时间为80 ~ 120 min,平均76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 ~ 300 mL,平均150 mL。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LMD、R-J线、VAS评分、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术前Frankel分级D级患者恢复至E级;其余24例仍为E级。术中2例患者在剥离寰椎后弓下缘时损伤静脉丛,用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术后1例患者CT检查示螺钉突破椎弓根内侧骨皮质,但无神经症状。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未见明显复位丢失,钢板内固定在位、牢靠。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单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椎骨折可有效维持枕-寰-枢复合体高度,维持寰椎环完整性及稳定性,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15):1380-1384
[目的]分析评估经寰椎后弓侧块(椎弓根)螺钉固定术置钉过程中利用骨膜下剥离显露法(subperiosteum exposure method,SEM)保护寰椎后弓周围的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自2009年6月2013年6月,回顾性分析利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52013年6月,回顾性分析利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寰枢椎脱位患者76例,男47例,女29例;年龄564岁,平均40.1岁。寰椎置钉均采用经寰椎椎弓根固定技术,共置入螺钉152枚,置钉过程中,均采用SEM保护寰椎后弓上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后弓下方的静脉窦与C2神经根。术后给予X线片、CT评估融合状态。JOA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9064岁,平均40.1岁。寰椎置钉均采用经寰椎椎弓根固定技术,共置入螺钉152枚,置钉过程中,均采用SEM保护寰椎后弓上的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VA)和后弓下方的静脉窦与C2神经根。术后给予X线片、CT评估融合状态。JOA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61 min(90240 min);平均出血量279 ml(150240 min);平均出血量279 ml(150450 ml)。置钉过程中无脊髓损伤,无椎动脉出血。静脉窦出血3例,应用明胶海绵压迫后止血,静脉窦出血率为4.0%。其中7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7个月(6450 ml)。置钉过程中无脊髓损伤,无椎动脉出血。静脉窦出血3例,应用明胶海绵压迫后止血,静脉窦出血率为4.0%。其中70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7个月(68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C2神经支配区域的枕部麻木或疼痛;无椎动脉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无螺钉松动、移位,平均植骨融合时间4.6个月(384个月)。随访过程中无C2神经支配区域的枕部麻木或疼痛;无椎动脉损伤的症状和体征;无螺钉松动、移位,平均植骨融合时间4.6个月(39个月);JOA评分从术前的(8.83±2.77)分提高到术后的(13.69±3.25)分(P<0.05)。[结论]在经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中,SEM提供了有效可行的保护寰椎后弓上下重要血管和神经的方法,成为寰椎后弓手术操作中重要的辅助技术。  相似文献   

15.
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的解剖学测量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3  
目的:为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用电子游标卡尺和量角器对40例干燥寰椎标本测量与进钉技术相关的解剖学数据。结果:测量得出寰椎后弓平均高度为4.58mm,寰椎“椎弓根”平均宽度为7.89mm,侧块中部平均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2.94mm和12.76mm,最大进钉深度为28.50mm,螺钉内斜角度为9.1°,上斜角度为4.7°。结论:进行寰椎后弓侧块螺钉固定是安全可行的。该术式可望成为寰枢段后路短节段固定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目的探讨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定位定向方法。方法设计椎体平面固定架,用游标卡尺、角度计和标本涂钡X线片对40具成人颈椎干燥标本进行解剖学观测。内容包括:椎弓根高度、宽度、轴线长度、轴线角度,上下关节突间侧凹的深度及存在率,椎弓根上下切迹、关节面、椎弓后上缘与椎体上平面的垂直高度及关节突后平面角度。结果C2~C7上下关节突间侧凹的存在率为100%。颈椎弓根完全可以接受直径3.5mm、长28mm的螺钉内固定;椎弓根在椎体平面上的外展角C1为20°,C2上为25°、下为44°,C3~C5为45°~47°,C6、C7为40°。除寰枢椎外,颈椎弓根后结构、关节突间侧凹对应椎弓根轴线。椎弓根的指向与关节突后平面角度密切相关:椎弓后上缘高度线、关节突后平面和椎体上平面三者之间形成前后两个180°互补角,前角大于90°时椎弓根指向前下方,小于90°时指向上终板。关节突后平面的平均角度C3 为-2.30°±1.82°,C4为2.32°±1.98°,C5为2.42°±1.87°,C6为2.36°±1.56°,C7为15.22°±2.68°。进钉点在C1为后弓缘与上关节突后突尖中垂线的交点,C2为上椎弓根外缘矢状线与下关节突上缘水平线交点,C3~C7为垂直于关节突后平面的椎弓后上缘水平线与关节突间侧凹外缘的矢状线交点。结论关节突间侧凹、侧块后平面及椎弓后上缘,三者  相似文献   

17.
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为临床行前路枢椎体至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21例(42侧)C1和C2成人骨标本,计算出前路经枢椎体至寰椎侧块 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走向的最小、最大外偏角和最大后倾角。结果在前路经枢椎体 至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术中螺钉的最小外偏角为14°±1.6°,最大外偏角为30°±2.3°, 最大后倾角为29°±2.9°,左、右侧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前路经枢椎体至 寰椎侧块螺钉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收治32例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22~59岁,平均41.8岁。术前均行颈椎张口位及侧位X线片、CT及MR检查。不稳定性寰椎骨折17例,不稳定性寰椎骨折合并枢椎骨折15例, 其中6例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害表现,ASIA分级为D级5例、C级1例。32例患者接受一期后路寰枢椎固定融合术。术后观察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均行过屈、过伸位X线片和三维CT检查观察寰枢椎复位、融合及内固定情况,采用寰齿前间距(atlanto-dens interval,ADI)、寰椎侧块移位程度(lateral mass distance,LMD)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疗效并记录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5.6个月。骨折与寰枢椎骨性融合时间为5~10个月,平均6.9个月。术前颈枕区VAS评分平均为(5.0土1.4)分,末次随访时(1.0土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脊髓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地改善,术前D级5例中4例恢复至E级、1例无明显改善,术前C级1例恢复至D级。术后X线片和CT均示复位满意,术前ADI平均为(4.6±1.2) mm,末次随访时为(2.4±1.0) mm;术前LMD平均为(5.6±2.2) mm,末次随访时为(1.2±1.0)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固定融合术治疗不稳定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可行,能避免枕颈融合,但寰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术具有挑战性。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feasibility, safety and efficacy of atlas pedicle screws system fixation and 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cervical diseases.
Methods: Twenty-three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upper cervical disorders requiring stabilization, including 19 cases of atlantoaxial dislocation (4 congenital odontoid disconnections, 6 old odontoid fractures, 4 fresh odontoid fractures of Aderson Ⅱ C, 3 ruptures of the C1 transverse ligament, and 2 fractures of C1), 2 cases of C2 tumor (instability after the resection of the tumors), and 2 giant neurilemomas of C2-C3(instability after resection of the tumors), were treated by 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 with the atlas pedicle screw system, in which the screws were inserted through the posterior arch of C1. The operative time, bleeding volume and complications were reported. All patients were immobilized without external fixation or with rigid cervical collars for 1-3 month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nd evaluated with radiographs and CT.
Results: In the 23 patients, 46 C1 pedicle screws, 42 C2 pedicle screws and 6 lower cervical lateral mass screws and 2 lower cervical pedicle screws were placed. The mean operative time and bleeding volume was 2.7 hours and 490 ml respectively. No intra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directly related to surgical technique. No neurological, vascular or infective complications were encountered.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3-36 months (average 15 months). Firm bony fusion was documented in all patients after 3-6 months. One patient with atlas fracture showed anterior occipitocervical fusion. There was no implant failure. Conclusions: Posterior fixation and fusion of the atlas pedicle screw system is feasible and safe for the treatment of upper cervical diseases, and may be applicable to a larger number of patients.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寰椎椎弓根螺钉联合经寰枢关节螺钉固定技术的力学稳定性.方法:选取成人颈椎新鲜标本6具,解剖剔除肌肉制备上颈椎完整模型(完整组),用生物力学测试及计算机视觉分析软件测量在1.5Nm力矩下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和左右旋转时C 1-C2的活动度(ROM);破坏寰椎前弓和侧块制备不稳模型(失稳组),再次测量相同力矩下各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