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分析97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敏资料。结果分离的致病菌株中,革兰氏阴性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提示革兰氏阴性菌对亚安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革兰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有较高的敏感性,其余抗生素耐药严重。结论NICU内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应做好病原菌流行病学和耐药情况测定,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48例(46.5%),未发生肺部感染170例。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激素应用、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7 d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7年1月~2021年1月手术治疗的318例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318例中,发生肺部感染148例(46.5%),未发生肺部感染170例。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丁胺卡那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激素应用、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气管切开术、机械通气≥7 d是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继发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合理使用抗生素、合理使用呼吸道侵入性操作有助于肺部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状况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神经外科病区187例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对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控制措施. 结果主要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包括不动杆菌属(22.2%)、铜绿假单胞菌(19.7%)、肺炎克雷伯菌(17.6%)和大肠埃希菌(5.8%), 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20.7%)为主,对万古霉素未发现耐药.结论 需加强消毒隔离及护理工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便有效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痰培养及药敏结果,指导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方法对67例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492份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共检出479株致病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杆菌352株,占74.39%,格兰氏阳性球菌119株,占24.84%,真菌8株,占1.67%。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18%,葡萄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氯霉素的耐药率为0。结论重症脑血管病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肺部感染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细菌多重耐药现象严重,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分布及耐药趋势,避免滥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为危重患者抗感染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分析2011-07—2013-02我院NICU肺部感染患者痰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资料。结果共分离出247株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居首位;G+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结果显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对G+球菌具有高抗菌活性;G-中非发酵菌耐药情况稍重。结论及时掌握NICU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种类和耐药性变化,对于指导抗生素的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机体感染病原菌的细菌学分布,分析致病菌的变迁及致病菌的耐药趋势。方法 综合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6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送检的呼吸道、血液、颅腔引流物等不同部位481份标本,分析感染致病菌的检出率、病原菌种类、变化趋势以及致病菌耐药现状。结果 所有标本共检出致病菌336株,革兰氏阴性菌占72.0%(242/336);革兰氏阳性菌占27.9%(94/336),其中以凝固酶阴性葡球菌、金黄色葡球菌及肠球菌为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混合性感染发生率高达46.1%(123/267)。不同部位来源,标本致病菌检出率和构成比有明显差异,随时间变迁,致病菌构成比也有明显差异。所有检出菌对青酶素耐药。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感染致病菌仍然主要为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近年来致病菌耐药情况日益严重,如何针对性选用敏感的抗菌药物仍是难题。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外伤与肺部感染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病原菌特点,探讨预防及控制感染措施。方法对260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调查分析。结果根据入院后的调查研究,导致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中从260例肺部感染患者中分离了细菌190株,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占7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占15.8%,真菌占13.2%。治愈196例,因肺部感染死亡39例,放弃治疗25例。结论导致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有年龄、住院时间、气管切开、休克、基础病变等,其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其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针对上述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医院获得性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的流行病学特点,指导临床诊疗。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14年11月北京天坛医院NSICU所有细菌分离株及药敏结果,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变迁。比较2014年1~11月病房总体分离细菌与颅内感染分离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NSICU病房分离细菌5409株,其中痰标本91.57%、脑脊液3.85%、其他4.58%;革兰氏阴性菌3987株,革兰氏阳性菌1422株;排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1340株、不动杆菌属133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122株、克雷伯菌属588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09株。其中2007年1月~2014年11月颅内感染分离菌株革兰阴性菌66株,格兰阳性菌60株。革兰氏阴性菌感染中常见的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大部分对常见的抗菌药包括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广泛耐药,但颅内感染分离菌株对头孢唑肟及磺胺类敏感;革兰氏阳性菌感染中多见的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素依旧保持较高的敏感率。结论 NSICU的院内获得性感染中以肺部感染为主,致病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广泛耐药的不动杆菌属及铜绿假单胞菌明显增多。而NSICU内的颅内感染的致病菌革兰阴性菌与阳性菌比例差别不大,且其耐药率与病房分离总体一致,但不动杆菌属对头孢唑肟及磺胺类敏感。  相似文献   

10.
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肺部感染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NICU)医院获得性肺炎的诱发因素、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09年5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VITEK2系统进行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最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多重耐药现象明显。常见诱发因素为意识障碍、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和机械通气。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全身支持治疗是防治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医院获得性肺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 对我院186例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从病房的安置、基础管理、基础护理、流动人员的控制、消毒隔离措施等方面施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 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能有效地降低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明确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肺部感染的关键在于严格的病房管理及规范的操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住院病人肺部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150例入住神经外科并发肺部感染病人的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结果 150例肺部感染病人共收集痰标本400份,阳性284份(71%),共检出病原菌359株,其中革兰阳性球菌57株(15.9%),革兰阴性杆菌277株(77.2%),真菌25株(6.9%)。肺部感染的致病菌多为多重耐药菌,耐药率高,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碳青霉烯类如亚胺培南的耐药菌较多。结论神经外科住院病人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呈现多药耐药、多重耐药菌和多种细菌协同感染增多趋势,建议定期监测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以指导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插管及纤支镜下肺泡灌洗救治重型颅脑伤呼吸障碍患者替代气管切开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比较分析43例经鼻气管插管与55例气管切开的重型颅脑伤患者氧代谢情况、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情况,人工气道放置、住院日期长短及预后情况。结果经鼻气管插管与气管切开均能够满足呼吸障碍患者的基本氧代谢或施行机械通气的需要,二者问无明显差异P>0.05;经鼻插管组肺部感染及双重感染的并发症低于气管切开组.P<0.01,尤其在GCS≥6分患者中其差异更具显著性P<0.01,住院时间短.预后优于气管切开组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呼吸障碍特别是GCS≤6~8分的患者可先考虑经鼻气管插管取代气管切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6例伤后早期行气管切开术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根据气管切开术后3周内根据临床表现、X线检查、支气管肺灌洗液或痰液培养确定肺部感染。结果 156例中,发生肺部感染46例,发生率为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伤、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入院时GCS评分低、体质指数高是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发生肺部感染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长、术前体质指数高、入院时GCS评分低、有合并伤等具有较高相关性,建议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肺部感染,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及药物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方法对我院2004—06~2009—06的88例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血管病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学以G杆菌为主,但患者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和并发真菌感染率在不同地区及不同时段会有所变迁。结论宜根据患者的药敏情况及临床表现选用适当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17.
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调查自2004年9月至2006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193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6.87%,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59.65%。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7.36%),其次为革兰阳性菌(26.94%)和真菌(5.70%)。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且呈多重耐药。结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其他科高,医院感染病原菌复杂且对抗菌药物呈多重耐药。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预防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的原因.方法 分析36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对其中的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引起肺部感染的原因: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20例,误吸9例,医源性因素5例,营养不足2例.结论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不畅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采取气管切开,加强营养支持,合理药物应用,是控制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肺部感染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它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早期气管切开是最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方法[2],而体位引流是治疗肺部感染的重要措施。气管切开后早期用微量泵向气管内持续足量泵入雾化液,不仅可以稀释呼吸道内的黏稠痰液,防止痰痂堵管,而且可以刺激呼吸道使痰液容易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发生肺炎的危险因子和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特征、下呼吸道病原菌分离及药敏结果.结果 2406例颅脑外伤患者中合并肺炎者755例(31.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炎的发生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休克、气管插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留置胃管、留置导尿管、误吸等因素相关(P<0.05).共分离致病菌1821株,主要G-菌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主要G+菌为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主要G-菌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替考拉宁均未检出耐药株,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还包括利奈唑胺、多西环素及加替沙星.结论 颅脑外伤患者肺炎发生率高,其相关因素较多,主要致病菌存在严重的耐药性,值得临床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