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 AMI 病死率的关键。只有在AMI 发病6 h 内,经过明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病变的心肌细胞才有可能出现可逆性转变[1]。但是约25%的 AMI 患者早期可以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AMI 患者的心电图不出现特征性 ST 段改变[2]。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 AMI 时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比较冠心病(CHD)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阳性率,探讨 cTnI、Myo 和 CK-MB 与 CHD 之间的关系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病人早期无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左右缺乏心电图改变,此时心肌损伤后引起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测定可作为AMI的主要诊断依据,近年来发现,多种早期标志物(肌红蛋白、淀粉样蛋白A、C反应蛋白等)及确定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cTn),其灵敏度、特异性均优于已往的酶学改变。本文针对50例AMI和40例OMI患者测定cTnI、CRP、CK—MB三项指标。通过比较三者早期诊断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其中更灵敏、准确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肌钙蛋白Ⅰ在急性心肌损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已成为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则是造成冠心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如何及时地发现AMI并及早采取溶栓及其相应的介入治疗是挽救患生命的关键所在。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心电图无明显改变的情况下,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的应用对心梗的早期确诊就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作采用了金标法对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磷的激酸MB(CK-MB)、肌红蛋白(Mb)进行测定,并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4.
心电图是广泛使用和容易获得的最初诊断工具。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治疗有赖于其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的综合判断。识别高危心电图及其微妙变化将使患者早期血运重建明显获益。本文主要对非典型的心电图诊断相当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一些规律,包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满足Sgarbossa标准、Wellens′综合征、QRS波终末变形、超急性T波、de Winter征和aVR导联抬高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病,诊断依赖于临床胸痛症状,心电图的改变和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本文通过实验证实心肌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在AMI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灵敏度和较强特异性。可取代CK-MB作为心肌损伤新的"金标准",较好地用于AMI的早期诊断与鉴别,促进患者的康复。我们收集临床心肌梗死患者68例,并检测血清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探讨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心肌肌钙蛋白Ⅰ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重要疾病之一,近年来AMI在治疗上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如经皮冠状动脉扩张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术等开始在临床广泛应用。因此对于AMI的准确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就显得更加至关重要。传统的诊断主要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及实验室酶学检查。但相当一部分心梗患者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心电图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于48例疑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患者人院即刻查心电图及传统心肌损伤标志物,包括肌红蛋白(MYO)、心脏型肌钙蛋白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KMB),同时采血分离斑清行H-FABP定性测试。结果H-FABP检测AMI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KMB及肿,与MY()相似,其特异性与CFnT相似,略高于CKMB及MYO;H-FABP联合cTnT及CKMB诊断AMI的敏感性与MYO+CKMB+d、nT组合相州,但特异性略高于后者。4种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敏感性进一步提高,但特异性低于前述3项联合。对于症状出现3h内就诊的患者,H—FABP检测AMI的敏感性与MYO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CKMB及cTnT;H—FABP检测AMI特异性与MYO、cTnT及CKMB无显著差异;在AMI早期诊断敏感性及特异性方面,三种组合方案均无显著差异。结论H-FABP定性检测在AMI的早期诊断过程中具有明显高于CKMB及cTnT的敏感性,在急诊一线工作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增高趋势,且有年轻化趋势。AMI患者虽伴有胸痛,但其发病不典型,且发病4h内心电图呈非特异性改变。如何快速准确地从胸痛患者中快速诊断AMI是心血管病临床面临的重要课题。心肌标志物是AMI早期诊断的重要条件。但其诊断“金标准”磷酸肌酸激酶(CK-MB)易产生假阳性、且特异性低。  相似文献   

9.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常见急症,在临床上测定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作为早期诊断已广泛应用。我科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T(cTnT)、CK—MBmass、肌红蛋白(Myo)及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同时对60例AMI患进行检测,并对这三项指标与心肌酶谱在早期诊断AMI中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酶学标志物和蛋白标志物。酶学最常用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AST;心肌损伤最常用的蛋白标志物为CTnT和CTnI。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约50%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尤其是AMI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可及时指导、监测溶栓和对预后进行判断,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人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红蛋白(myoglobin,Mb)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血清标志物。本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和健康人群进行cTnT、Mb和CK—MB的联合检测,对cTnT、Mb和CK—MB在诊断心肌损伤的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姜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9):3712-3712
目前,心肌钙蛋白I(cTnI)作为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志物已被 广泛应用于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ACS)的诊断,并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确诊标志物[1]. 为此,对急性 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cTnI的测定,以探讨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情监测及预后方面 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损伤诊断主要依赖于心肌酶学与心电图,而肌红蛋白(myoglobin,MY0)、肌钙蛋白I(troponinI,cTnI)及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kinase—mass,CK-MB)及心电图对早期诊断微小心肌损伤的灵敏度或特异性方面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酶谱和生化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衡册 《新医学》1999,30(12):727-728
1引言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是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基础上冠脉突然发生闭塞或持续性痉挛,使相应区域的心肌持久而严重换血,进而坏死。此时,死亡的心肌细胞内的酸可外送进入血中。AMI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持久而剧烈的脚痛,血清心肌酸升高及心电图具特征的进行性衍变。由于AMI并非都有典型症状,心电图改变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时,血清醇话的检查,尤其是酶活性动态改变以及某些生化指标的改变常可提供诊断依据。2AMI时酶港的变化及其意义对AMI患者,可于发病后第一个24小时抽血4次(如果观察溶栓疗效,应当天抽…  相似文献   

15.
郭玮  潘柏申 《检验医学》2000,15(1):11-12
临床病理生理研究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现象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隐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导致死亡.多年来,临床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诊断心肌损伤的各种生化标志物.决定一种生化标志物特点的因素有分子大小、细胞内分布(胞质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心肌特异性等等[1].一般认为,AMI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血中就有升高的生化标志物为早期标志物.早期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进而有助于早期治疗.现在已知的可能成为冠心病的早期标志物大多出现于冠状动脉疾病(CAD)病理过程的早期(心肌坏死以前).除肌钙蛋白外,其他标志物现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敏肌钙蛋白T(high sensitivity troponin T hs-TnT)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因胸痛就诊患者198人,其中急性心梗(AMI)患者105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93例;正常体检83例,来院就诊时均检测hs-TnT、肌酸激酶(CK)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结果:检测确诊为AMI患者hs-TnT、CK、CK-MB的阳性率分别为88.6%、48.6%、71.4%,均高于UA患者及正常人群(P〈0.05),且AMI早期患者检测hs-TnT阳性率高于CK和CK-MB。结论: hs-TnT与心肌酶谱中的CK、CK-MB相比,对心肌损伤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能够减少ACS的误诊和漏诊,是ACS早期诊断的心肌损伤标志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心肌酶、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变化的差异,探讨上述指标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程度ACOP和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Mb和cTnI,计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肌酸激酶(CK)中的百分比(MB/CK)和种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H/L)。结果重度ACOP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AMI患者,但MB/CK和H/L明显低于AMI患者,各指标在不同程度ACO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及Mb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特异性不高,cTnI可作为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正确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cTnI、NT-proBNP及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中常见的严重危及生命的心肌疾病,早期诊断AMI对其治疗及转归都有重要意义。WHO推荐患者具有心电图改变、心肌酶学异常3项(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中2项符合,即可诊断为AMI。现对我院住院的62例AMI患者以及60例健康体检者的.cTnI、NT-proBNP及CK-MB的定量检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nI、NT-proBNP及CK—MB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性胰腺炎(AP)是外科常见危重病之一,尤其重型急性胰腺炎(SAP)可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部分患者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率极高。心肌细胞早期发生急性损害时血清心肌酶学标志物有特异性改变且较敏感,因此我们通过对临床心肌酶学标志物检测,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心肌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心肌梗死(AMI)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出现并且检验方便。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建议[1],日常 AMI 诊断中可应用二类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一类是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检测结果报告的时间短,早期标志物在症状出现6 h 内血中就有增高。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是肌红蛋白(Myo)(在发病后2 h 即出现异常增高),但其特异性不高。另一类是确定标志物,发病6~9 h 后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心肌钙蛋白(cTn)在发病后出现较早(4~12 h)并持续4~10 d,是目前诊断 AMI 较好的确定标志物。CK-MB 也可作为早期标志物,CK-MB 是一种确认性敏感抗体。美国 Bekmanm 公司生产的液体包被珠子的试剂迅速被临床和检验需求接受,检测结果特异性和灵敏性很好,表明 CK-MB 对心脏疾病诊断的价值[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