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捷华 《广西医学》2000,22(3):492-493
目的 观察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29例随机分为持续光疗组和间断光疗组,对其疗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两组患儿在黄疸消退时间、光疗后胆红素下降水平及副作用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不同光疗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一致。  相似文献   

2.
张磊  任美娟  鲍莉 《中外医疗》2009,28(30):54-55
目的比较不同光疗方法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122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间断光疗(70例)和持续光疗(52例),比较2组新生儿退黄时间、胆红素下降程度及副作用发生率。结果间断光疗组和持续光疗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光疗后胆红素下降程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光疗组副作用发生率较持续光疗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光疗与持续光疗的疗效接近,但前者出现的副作用少,因此建议尽可能采用间断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相似文献   

3.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的ABO溶血症 2 7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 12例 ,治疗组 15例 ,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 ,蓝光照射 (光疗 )累计时间及皮肤黄疸消退时间。结果 治疗组 72小时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下降 (P <0 0 5 ) ,皮肤黄疸消退时间及光疗时间均较对照组短 ,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症能有效地降低血中胆红素水平 ,减少光疗治疗时间 ,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光疗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取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住院患儿160例,治疗前后均做经皮黄疸仪测定及肝功能等检查,给予蓝光光疗,对治疗后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黄疸消退及是否发生副作用情况。结果:经光疗24~72h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副作用少。结论:光疗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安全、简单、有效的主要方法,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光疗时间及方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1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随机分为3组.间断光疗组32例,每日光疗8 h停16 h,共3 d.持续光疗Ⅰ组22例,持续光疗24 h;持续光疗Ⅱ组27例,持续光疗72 h.结果 3组血清总胆红素光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光疗后与光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4.563~9.672,P<0.01).间断光疗组与持续光疗Ⅰ组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56,P>0.05),间断光疗组与持续光疗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86,P<0.05).间断光疗组和持续光疗Ⅰ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2.69,P>0.05).间断光疗组和持续光疗Ⅱ组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χ2=14.20,P<0.05).结论 3种方式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均有效. 24 h持续光疗可迅速降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缩短病儿住院时间且无明显副作用,可代替3 d疗程8 h的间断光疗.72 h持续光疗疗效显著,但副作用明显,可用于重症病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对照组蓝光照射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72 h后2组胆红素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日均胆红素下降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胆红素消退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酪酸梭菌活菌和茵栀黄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降低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消退时间,未发现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探讨硫酸镁联合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 将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口服肝酶诱导剂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采用光疗及营养支持(使用白蛋白),治疗组加用硫酸镁及妈咪爱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 硫酸镁联合妈咪爱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抚触护理联合光疗高原地区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2组基础护理方法相同,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光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抚触护理。比较2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血清胆红素水平等指标,判断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2.245±0.359)、平均黄疸消退时间(3.70±0.90),对照组日平均胆红素下降值(1.774±0.535)、平均黄疸消退时间(5.40±0.71),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原地区抚触护理结合光疗联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可明显促进黄疸消退,减少因缺氧及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害,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光疗在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分成两组,治疗组80例采用蓝光治疗,并配合使用维生素B2片及苯巴比妥片口服,静脉滴注20%白蛋白。对照组20例单纯使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黄疸消退速度较对照组明显加快,疗效显。结论 光疗在治疗高胆红素血症中作用快、效果佳并且简便安全。  相似文献   

10.
李娜 《当代医学》2009,15(12):136-136
目的观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病因,探讨硫酸镁联合妈咪爱(枯草杆菌、肠球菌二联活菌多维颗粒剂)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5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口服肝酶诱导剂治疗,根据病情轻重采用光疗及营养支持(使用白蛋白),治疗组加用硫酸镁及妈咪爱治疗。观察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9%,高于对照组的76.0%。结论硫酸镁联合妈咪爱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洪余清 《中外医疗》2010,29(14):19-20
目的探讨蓝光加金双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以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将196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98例,对照组98例,2组在性别、日龄、体重、黄疸病因及程度方面相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连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观察组使用肝酶诱导剂、白蛋白、茵枝黄及蓝光间断照射治疗、口服金双歧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24h后胆红素值(258.6±35.6)μmol/L,48h为(212.5±35.6)μmol/L,72h为(192.8±34.1)μmol/L,黄疸消退情况:平均每2.9天降至标准以下。与对照组相比较,24、48、72h胆红素值及退黄时间有显著性差异(t=2.73,3.73,2.71,5.94;P〈0.05)。结论间断蓝光照射加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观察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应用美国Ohmeda公司生产的毯式光疗仪作为治疗组,并设对照组50例。结果治疗组平均光照时间17.5±7.43小时,黄疸明显消退(SB<102.6μmol/L)时间4.28±1.54天,黄疸完全消退(SB<17.1μmol/L)时间5.34±1.60天;对照组平均光照时间38.16±15.65小时,黄疸明显消退时间5.02±1.90天,黄疸完全消退时间6.12±1.85天。P值分别为<0.01,<0.05,<0.05,均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蓝光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所需光照时间短,退黄快,方便且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母乳性黄疸的疗效。方法46例入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3例单用蓝光治疗;治疗组23例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监测治疗前、停光疗24h及7d后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光疗24h后两组患儿黄疸消退程度无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患儿7天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光疗联合鲁米那治疗母乳性黄疸对预后优于单用光疗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早期口服退黄汤辅助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诊断标准的84例患儿随机分两组,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于黄疸出现早期即加用退黄汤口服.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光疗.结果:治疗组在黄疸消退时间,治疗第3天、第6天血清胆红素下降幅度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较单纯西医治疗,黄疸消退更快,方法更简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Bhutani曲线)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方便选择90例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5年1—12月,随机分为3组,持续光疗组、间歇光疗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比较治疗后的不同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48 h及72 h胆红素值分别为(233.27±32.11)μmol/L、(183.27±32.11)μmol/L,低于间歇光疗组,观察组住院时间(5.23±0.73)d较间歇光疗组短(P﹤0.05),观察组总光疗时间(42.7±8.89)h,较持续光疗组短,且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7%,较持续光疗组明显更低(P﹤0.05)。结论运用新生儿小时胆红素百分位列线图(Bhutani曲线)来合理安排光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08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婴光疗前、中、后的护理情况。结果经过(24 ̄48)小时的蓝光治疗,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婴黄疸消退,治愈出院。结论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较好的的辅助治疗方法。治疗中护士应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蓝光治疗的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静点白蛋白在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73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蓝光光疗,治疗组采用蓝光光疗+白蛋白静点,比较各组间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较对照组缩短(t=2.27,P<0.05),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应用白蛋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的护理体会,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分析108例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婴光疗前、中、后的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24~48)小时的蓝光治疗,108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婴黄疸消退,治愈出院.结论 蓝光照射治疗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一种简单易行、疗效较好的的辅助治疗方法.治疗中护士应加强责任心,认真做好蓝光治疗的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强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成武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光疗,观察组实施强光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时间、总胆红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光疗时间、黄疸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总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2 h、24 h及48 h后的总胆红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光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性较高,能够快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光疗与维生素E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蓝光与抗氧自由基剂联合治疗对重症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血胆红素>342μmol/L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患儿80例随机分为光疗对照组和光疗加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对其疗效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两组患儿光疗后胆红素、血红蛋白下降及光疗指数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蓝光治疗对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有显著疗效,蓝光加维生素E联合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蓝光治疗,溶血副作用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