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动脉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点是早期癌组织浸润血管和神经,并沿血管和神经转移,且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肝动脉鞘周围,联合肝动脉切除可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早年认为肝动脉或门静脉受累是手术的禁忌症.但随着手术技术和围手术期处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扩大切除术越来越多的用于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因此,术中如何处理受累的肝动脉,成为探讨的热点问题,现将我科2006年4月至2007年4月3例肝门部胆管癌行肝动脉切除的病例报告如下并针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进行肝脏血管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的应用,探讨此手术方法在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对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均施行扩大的左半肝加尾状叶切除,1例同时进行门静脉的节段性切除,2例均附加肝动脉的节段性切除,其中1例肝动脉已无法修复,另1例动脉修复不满意,术后造影显示已阻塞。对2例患者均进行门静脉动脉化处理,同时为了防止继发的门静脉高压对肝动脉进行限流。通过2例患者围手术期的观察以及随访,提出对门静脉动脉化的使用及其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术后恢复均较为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未发生早期肝脓肿和胆漏等并发症,随访可见动静脉吻合口通畅,肝脏再生良好。其中1例术后10个多月通过动脉限流目前尚未出现门静脉高压症。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的半肝切除术时,应用门静脉动脉化有利于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并有防止肝衰竭、肝脓肿和胆漏的作用,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动脉限流可以防止术后门静脉高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肝门部胆管癌近几年有发病率逐渐增高的趋势,由于肝门部解剖的特殊性、复杂性,以及肿瘤对肝门区的淋巴管、血管、神经周围间隙的侵犯特性,再加之肿瘤对放疗、化疗不敏感,因此预后较差。施行手术根治性切除是唯一能够提高患者长期生存率的治疗手段。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根治性扩大切除术、毗邻肝门区大血管(门静脉和肝固有动脉)受累者行血管切除后重建、尾状叶切除术、肝移植术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肝门部胆管癌的R0切除(指完全切除肿瘤及转移的区域)的概率,从而延长了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动脉重建加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收治的1例Bismuth-Corlette分型Ⅳ型肝门部中晚期胆管癌患者施行扩大左半肝切除加尾叶切除术并采用肝固有动脉与门静脉吻合行门静脉动脉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术后未发生急性肝功能衰竭、吻合口栓塞、胆道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截至2017年8月(术后10个月)未发现门静脉高压症及肿瘤复发征象。结论该例患者的结果提示,门静脉动脉化在肝门部胆管癌行扩大根治术中使用可防止急性肝功能衰竭,促进术后肝功能恢复,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5.
肝门部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总数的60%~70%,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肝门部胆管癌的生物学特点是早期癌组织浸润血管和神经,并沿血管和神经转移。手术难度大,术后极易局部复发,预后差。肝门区的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肝动脉鞘周围,肝动脉及其分支交错缠绕在肿瘤组织中,要达到根治  相似文献   

6.
根治性手术切除是治愈肝门部胆管癌的唯一治疗选择。镜下胆管切缘阴性(R0切除)对病人长期生存至关重要。然而,因肝门部胆管癌常合并门静脉、肝动脉浸润,无法得到阴性切缘。联合血管切除重建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目前,合并门静脉及肝动脉切除重建的临床价值已得到充分的肯定。本文论述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门静脉、肝动脉重建技术及其临床价值,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肿瘤根治性切除是肝门部胆管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式,也是肝胆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技术领域。合理有效的术前准备方案以及规范的手术方案,是实现高质量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必要条件。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涉及多个核心环节,包括肿瘤可切除性和肝储备功能评估、术前准备、手术操作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等。有效的术前准备包括无创性影像学检查、胆道引流、肝体积测量、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等,目的是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改善肝功能、确保大范围肝切除安全性。围肝门解剖、肝切除范围、门静脉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重建、区域淋巴结清扫范围等是肿瘤根治性切除关键技术,目的是实现所有切缘阴性,彻底清除肿瘤及其侵袭的组织。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仍存在诸多争议点,如术前胆道引流途径及周期、肝切除范围、肝动脉重建的必要性、淋巴结清扫数目等,仍有待进行更多临床研究以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8.
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和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 本组10例患者分属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施行右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1例;右半肝切除+门静脉右支起始部切除重建5例;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肝动脉切除1例及左半肝切除+尾状叶左侧切除+门静脉左支起始部切除重建3例.结果 10例Ⅲa、Ⅲb、Ⅳ型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半肝切除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根治联合性手术,无术后死亡.10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3年生存率分别为50%、30%、20%.结论 采用半肝切除血管切除重建能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肝门区手术处理手段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86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实施单纯内引流术38例,姑息性切除术11例,采取联合尾状叶切除、受侵门静脉肝动脉切除重建、肝内胆管断端整形、肝门区淋巴结清扫等技术完成根治性切除37例。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率由2002年的33.3%,提高到2007年的75.0%。无围手术期死亡发生。结论联合采用尾状叶切除、肝门部胆管断端整形、受侵门静脉切除重建及肝门区淋巴清扫等围肝门区处理手段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肝动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计收治125例肝门部胆管癌,其中行肝动脉切除13例,对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行肝动脉切除13例中,同时合并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其中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10例,局部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1例,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扩大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各1例,肝动脉切除后未重建2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4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2例病人术后随访4个月至6年,平均20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5年5个月。结论肝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预后;肝脏大部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在中、重度黄疸病人须重建动脉血供。  相似文献   

11.
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九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肝动脉重建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 9例合并肝动脉侵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结果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的患者术后 3 0d无并发症发生。 2例 2 3个月内复发死亡 ,7例术后恢复良好 ,重建肝动脉通畅。结论 联合肝动脉重建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可以达到肉眼根治的目的 ,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切除率 ,而且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时为了获得无瘤手术切缘和更好的长期生存结果常需行联合肝外胆管和肝段切除术,但是若局部广泛侵犯主要血管则常常是不可切除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达到外科切缘阴性则在技术上要求血管切除和重建。由于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ⅢB型常常需要扩大左半肝切除,而若右肝动脉(RHA)受侵犯通常使得这种不可切除。本研究的目的介绍在2例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ⅢB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肝门部胆管癌伴梗阻性黄疽患者多施行肝大部切除,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高。研究表明,肝切除程度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每位患者的肿瘤范围选择性地施行肝切除,在达到治愈性切除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限制切肝量。作者报告了施行.Couinaudl段和IV段肝切除治疗3例肝门部胆管癌的经验。首先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游离肝动脉和门静脉,尽可能向下分离胆管至胰腺部,将肝外胆管、淋巴结以及肝十二指肠韧带其它疏松组织一并整块切除,保留肝动脉和门静脉。分离结扎发自门静脉左文和右支以及肝左和肝右动脉的所有小分支,它们通…  相似文献   

14.
肝门胆管癌根治性手术的技术难点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肝门胆管癌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所以诊断困难,而一旦出现阻塞性黄疸等临床表现可获确诊时多半已属中晚期,并因常合并肝门组织包括血管、神经和淋巴的侵犯,而使根治性手术难度相当大,有时需联合肝叶、半肝、肝门部血管甚至胰头十二指肠切除。而手术切除的扩大化和根治性已成当前的趋势,肝门胆管癌扩大的根治性切除术不仅提高了切除  相似文献   

15.
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中的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门静脉切除与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扩大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在行根治性手术同时,行联合门静脉切除重建和/或肝切除的扩大根治术的肝门部胆管癌1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获R0切除6例,R1切除4例。行门静脉壁部分切除修补4例中,术后病理检查未提示门静脉壁肿瘤侵犯2例。行门静脉主干切除重建6例中,联合肝叶切除术者4例,联合肝动脉切除重建病例2例。术后发生胆漏3例,出现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无门静脉血栓形成或吻合口狭窄,无术后肝功能衰竭和消化道出血。本组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平均住院时间(32.5±15.7)d。本组2003年至2008年完成手术的6例中,存活超过1年者4例,超过3年者2例,尚无存活5年者。2009年完成的4例中,3例尚存活。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叶切除和门静脉切除与重建的扩大根治术并不增加围手术期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治疗16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 和外科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9月至2006年9月肝门部胆管癌手术治疗162例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 .结果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100%(86/86).16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12例,内、外引流术56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94例,手术切除率为58%(94/162),行根治性切除62例(17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32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 应用MR多种显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价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手术可切除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肝动脉重建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对于肝门部高位胆管癌(Bismuth氏Ⅲ型或Ⅳ型),联合肝外胆管结构的切除和肝叶切除术作为一种根治性手术已得到认可。在完成这一手术前必须估计能否切除。为此作者报道了一种显露左肝二级胆管汇合部的新技术,这对依据影像检查判定拟行右侧肝切除术的肝门胆管癌能否切除,是很有用的。开腹后探查无肝转移亦无腹膜种植时,即离断圆韧带并向上方牵开。在脐裂基底部切开连接肝Ⅲ、Ⅳ段之间胜面的组织桥,以打开脐裂,在纵行切开覆盖这个裂隙的腹膜后即可显露门静脉脐部和肝中、肝左动脉。在门静脉脐部即左门静脉矢状部置牵拉带,将整个矢状部…  相似文献   

18.
肝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手术中的应用和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肝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并探讨根治性切除术的范围。方法 自1995年2月至1997年3月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9例,姑息性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7例,8例行各种类型肝切除。结果 姑息性切除1例术后12个月发生肝内转移,存活16个月;另1例仍存活,术后27个月出现阻塞性黄疸。根治性切除1例术后11d死于肺部感染,其余存活至今。结论 肝切除术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手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联合肝切除术结合肝动脉重建治疗肝门部胆管癌10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10例均接受联合肝切除术结合肝动脉重建治疗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分析手术情况、围术期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10例患者中实施左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4例(Ⅲb型),右半肝联合尾状叶切除3例(Ⅲa型),尾状叶切除2例(Ⅱ型),切除肝门部胆管及部分左内叶、右前叶及尾状叶1例(Ⅳ型);接受肝右动脉切除重建6例,肝固有动脉切除重建4例;R0切除率为80.0%,围术期均无死亡病例,术后胆瘘、消化道出血、肝动脉血栓继发胆道感染各1例(10.0%),均经保守治疗后症状好转;术后随访9~24个月,3例患者分别因肿瘤复发、肝动脉血栓、肝脓肿而死亡,术后24个月的生存率为70.0%(7/10)。结论给予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联合肝切除术结合肝动脉重建治疗可提高R0切除率,改善肝功能,且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少、术后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20.
正肝门部胆管癌是指位于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和左右肝管的黏膜上皮癌,又称Klatskin瘤;其发生部位特殊,早期不易被发现及诊断;其生物学特点是癌组织早期浸润血管和神经,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1]。随着现代外科手术技术的提高及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既往认为血管受侵犯是手术禁忌而变得不再是不可触及[2]。但许多学者在对受侵犯的肝动脉切除及切除后是否需要重建及如何重建的问题上看法不同。笔者现结合自己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