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胸腺瘤术后发生的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特点,进一步认识胸腺瘤与MG的关系.方法总结11例胸腺瘤术后MG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辅助检查.结果11例患者胸腺瘤平均发病年龄52岁,胸腺瘤病理为AB型或B1型.术后MG发生时间平均为23个月,临床表现均为全身型.全部病例用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部分加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1例死亡,其余病情均得到缓解,随诊至今无危象发生.结论由于胸腺瘤合并MG的发生率较高,需对胸腺瘤病例进行临床随诊.  相似文献   

2.
手术是治疗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 )的主要方法 ,而胸腺肿瘤合并MG的围手术期护理是否得当 ,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与愈后。我院胸外科自 1984~ 2 0 0 1年共收治胸腺肿瘤 75例 ,其中32例合并MG ,占 4 2 % ,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2例 ,男 2 2例 ,女 10例 ,年龄 8~ 70岁 ,平均 4 1 4岁。病程 1个月至 8年 ,平均 2年零 6个月。 32例术前MG按osserman分型标准 :Ⅰ型 (眼肌型 ) 8例 ,Ⅱa型 (轻度全身型 ) 6例 ,Ⅱb型 (中度全身型 ) 13例 ,Ⅲ型 (急性暴发型 ) 3例 ,Ⅳ型 (晚期…  相似文献   

3.
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韦恺  黄元鲁 《广西医学》2003,25(12):2492-2492
我们自 1 998年 3月至 2 0 0 3年 3月共手术治疗 1 1例重症肌无力 (MG)合并胸腺瘤病人。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例中男性 4例 ,女性 7例。年龄 1 8~36岁 ,平均年龄 30岁。病程 1个月至 4年 ,平均 1 6个月。按Monden 改良 Osserm en分型 ( 1 ) : 型 (眼肌型 ) 1例 , a型(轻度全身型 ) 5例 , b型 (中度全身型 ) 4例 , 型 (急性暴发型 ) 1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 X线正侧位摄片和胸部 CT检查 ,发现或可疑有前上纵隔内的肿块影。所有病人术前均服用抗胆碱酯酶药 ,吡啶斯的明每天 6 0 mg至 6 0 0 mg不等。 3例还需并…  相似文献   

4.
重症肌无力 (MyastheniaGravis ,MG)是一种表现为神经-肌肉传递障碍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MG患者约 15 %合并胸腺瘤 ,胸腺瘤患者约 35 %合并重症肌无力 ,虽然胸腺组织与MG发病的机制未完全阐明 ,但胸腺切除仍是目前公认治疗MG的有效和首选方法 ,因此 ,做好胸腺瘤切除术的观察和护理是防治肌无力危象的关键之一。现结合我院胸腺瘤手术治疗经验 ,重点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康复指导。1 临床资料自 1997~ 2 0 0 1年我科共收治胸腺瘤 4 8例 ,其中伴重症肌无力症 32例 ,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 12~ 4 8岁 ,…  相似文献   

5.
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症肌无力 (MG)是自身免疫性疾病 ,我科自1992年 2月~ 2 0 0 1年 2月共采用胸腺或胸腺瘤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病人 4 8例 ,其中并发胸腺瘤者2 0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4 8例中男 32例 ,女 16例 ,年龄 16~ 5 8岁 ,病程 2 0天~ 4年。按Osserman分型 :Ⅰ型 (眼肌型 ) 18例 ,Ⅱa型 (轻度全身型 ) 18例 ,Ⅱb型 (重度全身型 ) 8例 ,Ⅲ型 (急性爆发型 ) 4例 ,胸片、CT或MRI发现胸腺瘤 18例。本组 4 8例均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胸骨正中劈开 ,胸腺、胸腺瘤及附近脂肪组织切除术 ,其中 1例胸腺瘤侵润心包和左肺行心包部分…  相似文献   

6.
1997年 7月— 2 0 0 2年 9月 ,我院共手术治疗各种原发性纵隔肿瘤 98例 ,其中胸腺瘤 4 8例占 4 8.98%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4 8例男 2 9例 ,女 19例。年龄 13~ 6 9岁 ,平均5 0 .5岁 ,其中 4 0~ 6 0岁 37例 ,病理 5d~ 8年。 6例无症状 ,X线胸部透视发现前纵隔肿物 ;9例有胸部压束感或刺激性干咳 ;1例出现声音嘶哑为喉返神经受侵所致 ;32例伴有重症肌无力 (MG) ,根据Ossermen分型 :1型 (眼肌型 ) 6例 ,Ⅱa型 (轻度全身型 ) 9例 ,Ⅱb型 (中度全身型 ) 13例 ,Ⅲ型 (急性暴发型 ) 2例 ,Ⅳ型 (慢性全身型 ) 2例 ;伴单纯性红细胞再…  相似文献   

7.
胸腺瘤是较常见的前纵隔肿瘤。我科自 1979年 5月至2 0 0 4年 3月共收治胸腺瘤 6 3例 ,其中 5 9例经手术治疗 ,4例IVa期采用其他方法治疗。现结合临床及病理资料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作讨论。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男性 4 1例 ,女性 2 2例 ,发病年龄最小16岁 ,最大 6 3岁 ,平均 4 8.6岁 ,其中 30岁~ 5 9岁者 4 9例(77.7% )。病程 3周~ 4 8个月 ,平均 14 .5个月。1.2 临床表现 临床无症状、胸透或 CT时发现前上纵隔肿物 2 1例 ;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系统症状 ,如胸闷、胸痛、气短、痰血者 2 8例 ;以眼睑下垂、全身乏力、气短、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重症肌无力及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就诊者 14例 ,根据 O-ssermen分型 : 型 (眼肌型 ) 3例 , a型 (轻度全身型 ) 4例 , b(中度全身型 ) 3例 , 型 (急性暴发型 ) 2例 , 型 (慢性全身型 ) 2例 ;轻度单纯红细胞再生不良性贫血 l例。按 Masaoka临床分期 : 期 (有完整包膜 ,无浸润生长 ) 18例 , 期 (肿瘤浸润周围脂肪组织 ) ...  相似文献   

8.
陈萍  党根喜 《医学争鸣》2006,27(7):592-592
1 临床资料 2003-02/2005-10住院的MG(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6(男1,女5)例,年龄20~55(平均42.5)岁. 按改良Osserman分型为:Ⅰ型(眼肌型)1例,胸腺切除术后转化为ⅡB型(中度全身型)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MG)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6年6月至2008年10月手术治疗的30例胸腺瘤合并MG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手术原则及围手术期处理等。结果:本组30例,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完全缓解16例,改善8例,无效4例,死亡2例。其中术后早期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7例,经气管切开、辅助呼吸等抢救治疗后痊愈5例,2例死亡;术后发生MG危象23.3%,病死率为6.6%。结论:胸部CT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胸腺瘤。手术治疗胸腺瘤合并MG可获良好疗效。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与胸腺瘤合并MG的疗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老年人MG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女比例为1.58∶1;25例起病时表现为眼肌型,4例进展为全身型;27例乙酰胆碱受体(AchR)抗体检测者中阳性11例;1例伴胸腺增生,2例伴胸腺瘤。结论老年人MG男性多见,病情活动相对少,合并胸腺瘤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MG)合并胸腺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全组均行手术切除胸腺瘤,其中完整切除23例,部分切除1例。术后死亡1例,随访1~5年,手术效果较好。结论胸腺切除是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瘤迄今公认的治疗手段,如尽早手术治疗,将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胸腺瘤及瘤旁胸腺组织在重症肌无力发病中的意义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胸腺瘤及瘤旁胸腺组织切除是目前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首选方法 [1 ] ,但胸腺瘤本身和瘤旁胸腺组织的病理改变在 MG发病中的作用有何不同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应用 S- 10 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 ,观察胸腺瘤伴有 MG和胸腺瘤不伴有 MG患者肿瘤旁胸腺组织内树突状细胞 (IDC)分布情况 ,并以因心脏手术获得的正常胸腺组织做对照 ,旨在探讨上述问题。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取自我院胸外科及心脏外科手术切除标本 5 7例。患者年龄 15~ 5 8岁 ,平均年龄 31.2岁 ,分成 A、B、C3组。A组为胸腺瘤合并 MG组 ,2 1例 ;B组为胸…  相似文献   

13.
重症肌无力是影响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ACHR)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认为胸腺中肉样细胞含有 ACHR,此受体可能为抗原的来源。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常用治疗方法 [1 ] 。本文将我院 3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38例 ,其中男性 17例 ,女性 2 1例 ;年龄 11~ 5 8岁 ,平均 44 .5岁。临床分型按 Osserman标准 [2 ] :重症肌无力仅局限眼肌者为 型 ,本组 3例 ,同时合并胸腺瘤 ;轻度累及全身者为 a型 ,2 5例 ;严重累及全身者为 b型 ,8例 ;急性暴发者为 型 ,2…  相似文献   

14.
重症肌无力手术的麻醉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部分重症肌无力病人胸腺组织异常 ,1 0 %~ 2 0 %病人并发胸腺瘤 ,外科胸腺切除治疗有良好效果。但此类病人对一些麻醉药及肌松剂高度敏感 ,术后并发症多 ,麻醉的实施及管理有一定的困难。 1 999~ 2 0 0 2年我院行重症肌无力手术 1 2例 ,现将其麻醉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重症肌无力病人 1 2例 ,男 4例 ,女 8例 ;年龄 1 6~ 56岁 ,平均 42 .3岁。眼肌型 3例 ,全身型 9例。病程 1月~ 3年 ,平均 1 8月。伴眼球肌群受累 3例 ,咀嚼吞咽困难 9例。1 .2 麻醉处理术前了解病人心肺功能、肌无力程度及其对抗胆碱酯酶药的反应 …  相似文献   

15.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4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重症肌无力(myasdlenia gravis,MG)合并胸腺瘤患者胸腺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将45例MG合并胸腺瘤患者.根据改良Osserman分型标准,分为Ⅰ型30例,IIA型7例,ⅡB型5例,Ⅲ型2例,Ⅳ型1例,全部施行了胸腺瘤及胸腺组织切除术.结果 术后3例发生危象,随访2-20年,痊愈32例,改善11例,死亡2例,均死于恶性胸腺瘤转移.结论 早期胸腺切除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16.
重症肌无力 (MG)是一种因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而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MG合并胸腺瘤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呼吸肌无力 ,在术前术后大多数病情不稳定 ,MG危象的发生率远较未合并胸腺瘤者为高[1 ] 。我科自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共收治MG合并胸腺瘤患者 15例 ,均行胸腺瘤切除术 ,术后除 1例发生MG危象 ,行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呼吸 2 2小时外 ,其余病例均恢复顺利 ,全组病例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 ,男 9例 ,女 6例 ,年龄 35~ 5 7岁。临床表现按改良Osseman分型属Ⅱa型 5例 ,Ⅱb型 7例 ,Ⅲ型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切除胸腺的手术方法、应用解剖学基础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胸腺疾病和(或/伴)重症肌无力(MG)病人行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12~5 3岁,平均2 8岁。行胸腺全切7例,合并MG者行胸腺扩大切除1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其中1例中转小切口(7cm)开胸。3例MG病例术后需短暂呼吸机辅助通气(<12h) ,二次气管插管1例,余无严重并发症,无手术死亡。平均手术时间95分钟,平均胸腔引流2天,平均术后住院时间5 .5天。所有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胸腔镜辅助下胸腺切除手术较常规开胸胸腺切除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病人恢复快等显著优势,且符合该类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在技术上是成熟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胸腺瘤伴重症肌无力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腺瘤是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15%~50%的胸腺瘤可伴发重症肌无力(m yasthenia gravis,M G)[1],对此类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尤为重要。本院自1991年1月至2004年1月收治胸腺瘤患者67例,其中15例伴有M G(22.3%),主要症状有上眼睑下垂、复视、四肢无力、抬头转颈及咀嚼费力、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呼吸困难等。现就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收治15例胸腺瘤伴M G患者,其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2 ̄68岁(平均43岁),病程1 ̄120个月(平均25个月),按O SSERM A N肌无力分型[2]:Ⅰ型(单纯眼肌型)0例,ⅡA型(轻度全身型)9例,ⅡB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国内首次报告两例伴白癫风的重症肌无力。例1,男,34岁,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患者,发病后3个月在口周、双手掌和躯干出现多处白斑。胸片示胸腺瘤。抗横蚊肌抗体阳性。新斯的明试验阳性。例2,男,21岁,也为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类固醇  相似文献   

20.
本文 1998 - 0 6~ 2 0 0 0 - 12共手术治疗 41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 (MG)的病人 ,13例术后发生MG危象 ,均抢救成功 ,无围手术期死亡 ,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全组中男 5例 ,女 8例。年龄 19~ 5 2岁 ,平均 36 2岁。病程 2~ 5 8个月 ,平均 16 5个月。根据临床症状 ,X线胸片 ,CT等检查 ,全组术前均明确诊断。手术采用全麻单腔插管 ,正中劈开胸骨切口。完整切除肿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者 11例 ,肿瘤切除不完整者 2例。病理结果 :良性胸腺瘤 10例 ,其中淋巴细胞型 5例 ,上皮细胞型 3例 ,混合型 2例 ,恶性胸腺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