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慧  李静 《微创医学》2003,22(3):294-295
目的了解原发性癫痫患者血清苯妥英浓度与疗效的关系.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妥英血药浓度,以10~20μg.m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结果测定结果低于10μg.ml-1 3例,占7.7%,高于20μg.ml-1 26例,占66.7%.检测结果以10~20μg.ml-1为有效范围,合格率为25.6%.结论对长期使用苯妥英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使之个体化用药,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苯妥英单药治疗癫痫的疗效与血药浓度和剂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 14 1例次单用苯妥英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苯妥英有效血药浓度为 13 .5 9± 5 .3 1μg/mL ;在剂量 0 .2~ 0 .4g/d的 110例次中 64 .5 0 %的病例癫痫发作得到有效控制 ,3 .64 %表现苯妥英中毒。结论血药浓度监测在苯妥英单药控制癫痫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氨茶碱不同给药方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92例患者应用不同剂量给药方案,其氨茶碱血药浓度达稳态后,测定峰浓度和谷浓度,并进行分析。结果92例患者监测结果表明,以血药浓度范围5-20ug.ml-1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时,合格率为79.35%;以血药浓度范围10-20ug.ml-1为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时,合格率为45.65%。血药浓度低于5ug.ml-1有14例,占15.22%;血药浓度高于20ug.ml-1有5例,占5.43%。结论氨茶碱在患者体内个体差异大,建议临床应用时需个体化给药,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相似文献   

4.
氨茶碱的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奇珍  卢志平 《海南医学》2004,15(7):127-127,126
目的 通过监测氨茶碱的血药浓度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血中不同时间的茶碱浓度。结果  (1)口服 0 .2g ,qn ,0 .1g ,tid ,患者血药浓度 <10Hgml- 1 ,分别占 90 .9%和 87.5 %。 (2 )口服 0 .2g,tid ,0 .2g ,q8h患者血药谷—峰浓度在 10 -2 0 μgml- 1 范围分别占 66.6%和 81.8%。 (3 )静脉滴注 0 .5g ,qd患者血药谷—峰浓度在 10~ 2 0 μgml- 1 范围占 81.8%。 (4 )有 3例患者血药浓度 >2 0 μgml- 1 ,发生毒性反应。结论 对轻中度哮喘治疗和预防维持血药浓度在 10 -2 0 μgml- 1 ,安全性大 ,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丙戊酸钠(VPA)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8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130例,占45.61%;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5例,占50.88%;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10例,占3.51%. 结论 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丙戊酸钠应根据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人氨茶碱使用情况及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方法 :对 4 7例老年患者 (≥ 6 0岁 )氨茶碱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个体化差异大。血药浓度在治疗浓度范围内 (10μg/ m L~ 2 0μg/ m L )的为 16例 ,只占 34.0 % ;<10μg/ m L的为 16例 ,占 34.0 % ;>2 0μg/ m L的为 15例 ,占 31.9% ,几乎各占 1/ 3。结论 :应加强对老年人氨茶碱血药浓度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7.
卡马西平治疗癫痫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广西医学》2005,27(2):195-196
目的 对卡马西平在癫痫患者中血清药物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观察患者的症状及合并用药情况 ,达到稳态谷浓度 4~ 12mg·L-1为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结果 服用常规剂量的卡马西平 ,检测结果在有效浓度范围者 2 3例 ,合格率为 5 9% ;低于 4mg·L-1者 15例占 38.5 % ,高于 12mg·L-1者 1例占 2 .5 %。结论对长期使用卡马西平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使之个体化用药 ,才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8.
375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的监测,为调整药物剂量、评价药物不良反应和保证治疗效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未合并用药的138例服用丙戊酸、151例服用卡马西平、21例服用苯妥英、65例服用苯巴比妥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和苯巴比妥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分别为50-100、4—12、10-20和15-40μg/mL,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的控制率明显高于浓度范围外的控制率。苯妥英和苯巴比妥均有中毒病例发生。结论 血药浓度监测对抗癫痫药物的个体化给药十分必要,应紧密结合临床症状,做到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卡马西平的血药浓度,分析临床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结果:168例血药浓度监测中,血药浓度低于4ug.ml-1占2.38%,4~12ug.ml-1占91.07%,超过12ug.ml-1占6.55%.48倒血药浓度和唾液浓度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r=0.86).结论:卡马西平个体差异大,影响因素多,唾液浓度可代替血药浓度,在临床中应加强治疗药物的监测,实施个体用药.  相似文献   

10.
儿童地高辛血药浓度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对个体化、合理化用药的重要作用。方法 :荧光偏振免疫法 (FPIA)和通过近十年住院病人地高辛用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 :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三个范围 :低值小于 0 .8μg/ L,中值 0 .8~ 2 .2 μg/ L,高值大于 2 .2μg/ L。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 ,得出有效浓度范围内的病人占 4 0 %左右 ,低值平均约 >5 0 % ,高值平均为 6 .1%。结论 :通过对地高辛用药的监测回顾 ,说明地高辛的药物代谢过程受许多因素如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的影响。所以临床在用药过程中 ,药物浓度的监测对实施个体化、合理化用药 ,减少药物中毒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 264例次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FPIA法测定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对1 264例次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 264例次丙戊酸钠测定值在治疗浓度50~100 mg/L内的共715例次,占56.57%;低于治疗浓度范围下限(<50 mg/L)共461例次,占36.47%;高于治疗浓度范围上限(>100 mg/L)的共88例次,占6.96%.结论 我院对各患者用药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年龄、体重等生理特点,各年龄组血药浓度范围所占比例基本一致,做到较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2.
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与量效关系 ,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用荧光偏振免疫法 ,对 3 3 2例确诊为癫痫患者使用丙戊酸钠达稳态血药浓度后 ,测定其血药浓度 ,并分析结果。结果 血药浓度在5 0~ 10 0 μg/ml范围内 2 3 6例 (71.0 8% ) ;>10 0 μg/ml 46例 (13 .86% ) ;<5 0 μg/ml 5 0例 (15 .0 6% )。 结论 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 ,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治疗癫痫的个体化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卡马西平治疗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监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为临床提供个体化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 2 6 3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并结合临床疗效优化治疗方案。结果 卡马西平血药浓度在治疗范围(4~ 1 2 μg/ml)内占 77 9% ,单用卡马西平的总有效率为 86 1 % ,4 3例在监测血药浓度后 ,通过调整用药方案提高了疗效。结论 监测卡马西平血药浓度 ,有利于提高其治疗癫痫的安全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癫痫患者在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期间的血清药物浓度、疗效和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自1989年1月至2006年1月,采用美国产全自动荧光免疫偏振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药盒对本市可评价的273例癫痫患者进行血清药物浓度监测,并观察各种抗癫痫药物的疗效和严重不良反应.结果 卡马西平、丙戊酸、苯妥英、苯巴比妥和氯硝西泮分别有91.1%、46.9%、30.4%、72.8%和86.9%例次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严重不良反应较少见;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疗效较佳,苯妥英疗效较差.结论 卡马西平(婴儿痉挛除外)和丙戊酸宜作为各型癫痫患者的首选药物,单用时血清药物浓度分别宜控制在6~10μg/ml和60~100μg/ml;苯妥英尽可能不用于癫痫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贾欣珠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9):584-586
目的分析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免疫偏振法监测使用地高辛的72例患者血药浓度,对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0.5-2.0μg/L为地高辛安全有效血药浓度,共监测72例,其中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共50例(占69.44%),低于治疗浓度下限的共9例(占12.50%),高于治疗浓度上限的共13例(占18.06%)。结论由于地高辛安全范围窄,个体差异大,故应对使用地高辛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地高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肝、肾功能不全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通过近四年98例肝、肾功能不全的心力衰竭患者地高辛用药的回顾性研究,对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与疗效关系进行分析。结果:0.8~2.2ng·ml-1为地高辛有效血药浓度范围,8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0.8ng·ml-1,36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在0.8~2.2ng·ml-1内,其心力衰竭缓解率较高(69.4%),54例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2.2ng·ml-1,患者中毒反应发生率较高(61.11%);肝、肾功能越差,中毒发生率越高。结论:临床测定地高辛血药浓度是必要的,尤其测定肝、肾功能不全心衰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实行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患者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使用荧光免疫偏振法监测106例患者使用地高辛的血药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在106例监测结果中,共有40例在0.8~2.0μg/L的治疗浓度范围内,占37.74%;有41例血药浓度<0.8μg/L,占38.68%;有25例血药浓度>2.0μg/L,占23.69%。共有28例出现中毒症状,占26.40%。结论对使用地高辛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为临床安全、有效使用伏立康唑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8月60例真菌感染患者131次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探讨血药浓度分布情况及联合免疫抑制剂对患者血药浓度的影响,并分析血药浓度与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间的关系.结果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有51.15%(67/131)的血药浓度在1.0~5.0μg/mL,而41.98%和6.87%的监测结果分别低于和高于有效治疗浓度范围.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占53.33%(32/60),其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为(1.35±1.55)μg/mL,低于未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的(3.37±2.39)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治愈组的血药浓度为(4.78±2.28)μg/mL,高于好转组和无效组的血药浓度(P<0.05),并且伏立康唑血药浓度高的患者,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上升(P<0.05).结论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易受多种因素影响,个体差异较大,开展治疗药物监测有利于保证患者安全、有效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地高辛(Digoxin)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IA)测定血药浓度,对结果作综合分析。结果:共监测121例,其中在有效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内的为82例(占67.8%),小于0.5μg/L的为21例(占17.3%),大于2.0μg/L的为18例(占14.9%),中毒表现为13例(占10.7%)。结论:口服地高辛有必要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血药浓度监测,并结合临床表现和用药特点进行分析,达到保证临床疗效,减少毒性反应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