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朝红 《中外医疗》2008,27(26):49-49
探讨早产的社会影响因素及预防.方法回顾性105例早产和按1:1随机选择的足月产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早产的因素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logistie回归分析,负性事件、经济收入低、职业、产前检查与早产有关.结论早产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采取综合性措施降低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早产的社会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社会因素对早产的影响。方法:对46例孕满28W--37W之间分娩的早产妇女进行社会调查。结果:环境因素占78.76%,行为因素占67.72%,偏食、进食无规律的占59.85%,行卫生保健占45.64%。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占53.54%。结论:①健全孕妇系统管理制度。②加强地段保健网的建设。③开展围产保健保偿合同制。④广泛宣传教育。⑤教育孕妇对医疗工作保健服务的利用。  相似文献   

3.
张平  韩希凤 《中原医刊》1997,24(9):44-45
早产有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张平韩希凤崔鸣郑州市金水区妇幼保健所(450003)早产是新生儿和婴儿死亡、弱智儿、体弱儿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减少早产儿发生率关键在于探索早产因素,制订预防措施,降低死亡率。对早产有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早产发生率和早产有关危险因素.方法 从辖区内已分娩的1269例围产保健手册中筛查出早产儿106例.根据手册中所记载的各项记录筛查有关因素,经X.检验,然后计算出主要危险因素.结果 早产儿发生率为8.3%,早产组的危险因素以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孕期合并症、阴道出血、妊高征、胎膜早破、胎儿畸形、偏食/剧吐、孕期外伤史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早产儿死亡率为15.20%.较同期足月产儿高11.34倍.结论 孕期合并征,产发症、不良孕产史、畸形胎儿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因素,预防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措施.因此,应定期做好产前检查,认真筛查高危因素并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5.
早产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控制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初一、初二学生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项目包括孕期、孕前危险因素及家庭一般状况。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与孕期、孕前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 早产率为5.90%;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母亲生育年龄≥30岁、孕期感染性疾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孕前两年月经不规则及母亲职业为工人、教师、医务、技术人员。结论: 预防早产应从孕前、孕期和产前开始。  相似文献   

6.
影响早产发生的社会相关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社会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12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分娩的新生儿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父母在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等社会因素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χ2检验。结果:早产的社会相关性因素有婚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省、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吸烟饮酒、母亲孕前体重指数高、职业不稳定、存在负性事件。结论: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早产的发生,参加婚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生活方式,进行有关的辅助检查,及早处理妊娠中存在的问题等可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陈皎荣 《中国医药导报》2007,4(6X):144-144,154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社会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123例早产儿作为观察组,同期正常妊娠分娩的新生儿123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父母在环境、行为、生活方式、卫生保健等社会因素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早产的社会相关性因素有婚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省、经济收入低、文化程度低、吸烟饮酒、母亲孕前体重指数高、职业不稳定、存在负性事件。结论:多种社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早产的发生,参加婚前检查,定期产前检查,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良行为,培养良好生活方式,进行有关的辅助检查,及早处理妊娠中存在的问题等可减少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早产因素及阻止早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为阻止早产提供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例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并与同期足月产200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35孕周的足月前胎膜早破(PPROM)性早产是否进行保胎治疗对母儿的影响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双胎、臀位、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妊娠高血压疾病等为早产主要原因。〈35孕周的PPROM所致的早产产前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及宫缩柳制剂保胎治疗,能有效降低围产期死亡率。孕期各种宫颈阴道炎症,有“早产”、“流产”史及低社会层次未接受孕期保健者为早产高危人群。结论 对〈35周的PPROM给予适当的保胎治疗。对胎膜早破及各种孕期并发症、合并症进行积极治疗,对早产高危人群进行重点孕期保健以及积极治疗孕前各种宫颈及阴道炎症。可有效地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并减少早产对母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杨冰 《华夏医学》2004,17(3):369-371
目的: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及因病早产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早产,对主要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干预性早产是早产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早产的高危因素,治疗因病早产的病因,降低早产的发生及早产儿的死亡率,以取得最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早产的危险因素和早产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春菊 《当代医学》2009,15(6):21-23
早产是原因复杂、发病率高且严重影响围产儿质量的晚期妊娠并发症,它不仅仅是医学问题还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早产发生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种族和社会经济状况会有所不同,且近年来早产儿的发生率全球除法国和芬兰外均在增加,美国1990年早产儿发生率为10.6%,2000年增至12.5%,中国的早产儿发生率为5%~15%。早产儿高病死率已在围生儿死亡构成比中占据第一位。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6,(8):1098-1099
目的:探讨109例早产的危险因素,为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预防早产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择早产产妇109例和对照533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收集产妇一般情况、既往生育史、孕期生活状况及患病等资料,使用单因素#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产妇年龄>30岁、高中及以下学历、有自然流产史和人工流产史、孕期接触二手烟、孕期患病、孕期叶酸服用不足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母亲为高中及以下学历(OR=1.847,95%CI:1.191~2.683)、孕期接触二手烟(OR=2.335,95%CI:1.354~4.025)、有人工流产史(OR=1.652,95%CI:1.040~2.623)是早产的危险因素。结论 :鼓励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加强孕期保健,减少流产次数,采取综合措施预防早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我院剖宫产率持续升高的现状,探讨产妇要求剖宫产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对剖宫产态度及原因问卷”对我院2006年1-12月110例要求行剖宫产的产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妇选择剖宫产行为的社会因素排序依次为:社会对剖宫产的认同,孕产妇的主观因素,医务人员的心理倾向。结论:保护、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产前健康教育内容有待更新,健康教育面有待扩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社会环境因素对早产的影响。方法纵向随访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妊娠妇女的个人资料、孕期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随访至分娩,观察妊娠结局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711例调查对象中,早产发生率为16.46%,较既往报道稍高。年龄增长、工作噪音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近似值差异率(odd ratio,OR)分别为1.4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1.94]、3.38(95%CI=1.21~9.39)。结论孕期保健时,应注意询问妊娠妇女工作环境状况,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妊娠妇女,以便及时发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76例早产和142例足月分娩的产妇,获得临床资料,运用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早产组的产妇妊娠期体重平均增长和妊娠前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足月分娩组的产妇,早产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足月分娩组,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平均血红蛋白和体重增长在2组之间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前的低血红蛋白和妊娠期低体重增长是发生早产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早产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早产的发生率和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5~2007年住院分娩的3320个病例中,早产病例153例,选择同期足月分娩的153个病例为对照组。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分娩经过,筛查相关因素,经x^2检验,计算出相关的危险因素。结果早产发生率为4.6%,早产组危险因素按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孕期合并症、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阴道出血、胎儿畸形,偏食/剧吐、孕期外伤史。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早产几死亡率为13.73%,较同期足月产几的1.3%高10倍。结论孕期合并症、并发症、不良孕产史、畸胎是造成早产的主要因素,预防这些危险因素的发生,是降低早产和围生儿死亡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采用1∶1配对法,对湖北监利县等地104对早产儿和足月儿的母亲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单因及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早产的危险因素有双胎(呈完全分离型)、阴道出血(相对危险度为3.37)、早产儿(3.91)、生活事件(3.20)、不育史(3.00),疲劳程度(1.40),在武汉市收集非配对资料245例,通过单因和Cox线性Logistio回归分析,得到同样的结果。以上述6个危险因素做判别指标,依据极大似然判别原理,建立了判别指数表,根据该指数表对两组资料分别做了判别分类,经检验判别结果均有高度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临床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前检查门诊28-36^ 6周孕妇184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评分并追踪有无先兆早产发生及其妊娠结局。结果:184例中发生先兆早产53例,先兆早产的发生率为28.8%,评分结果10分值敏感度最高,13分钟特异度最高,从ROC曲线得出12分值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是预测先兆早产的临界点,其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达76.3%。比较发生先兆早产及无先兆早产两组各危险因素,发现子宫敏感,宫颈度长度<39mm(阴道B超)、紧张、繁重的工作、低社会经济状况、非工薪阶层及双胎有显著性差异,是预测先兆早产的关键指标。结论: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值≥12分能有效预测先兆早产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干预。具有预测先兆早产关键指标的孕妇应警惕先兆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早产与其潜在相关因素的关联,为预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自然早产"、"人工早产"、"干预早产"、"医源性早产"、"诱发因素" 和"危险因素"为关键词,全面检索CBM、CNKI、维普和万方等中文数据库,获得1994-2010年间有关不同类型早产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和异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