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7 毫秒
1.
比较单次激发磁共振胰胆管成像(SSMRCP)和常规磁共振胰胆管造影(CMRCP),评价SSMRCP的临床应用 价值。材料与方法81例梗阻性黄疸、1例胆管-空肠吻合术后及61例无黄疸患者行OMRC、SSMRC单层及多层扫描, 比较两种技术诊断的准确性。结果三个序列均能显示胆管病变部位、疾病特征、近侧扩张胆管以及远侧正常胰胆管;显 示扩张胆管直径三个序列间没有显著性差异;SSMRCP多层显示胆管病变细节较好,而SSMRCP单层显示胰管则明显优 于另两种方法。结论SSSMRCP可代替OMRCP,准确地、更快速地诊断胆管系统疾病,并能更好地显示正常胰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HASTE磁共振成像技术进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并比较 2种不同成像方法优劣。方法 对 66例临床怀疑胰胆管病变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 ,所有病例全部行胰胆系常规SE及梯度序列矢冠轴位相扫描和HASTE序列 2种不同方法 (多层薄块采集MIP重建法和连续单层厚块采集法 )MRCP成像。对 2种不同HASTE序列显示胰胆管病变的优缺点进行比较。结果  66例中共有 44例确诊为胰胆系病变 ,阳性率 67% ( 4 4/ 66)。采用单层法 66例 ( 10 0 % )全部达到诊断标准 ;多层法有 5 8例 ( 88% )达到诊断标准。单层法采集空间分辨率较高 ,且采集时间短 ,但受血管伪影影响较明显。多层法采集密度分辨率高 ,但运动伪影明显。结论 单层采集HASTE屏气MRCP成像结合常规SE及梯度序列矢冠轴位相扫描是胰胆管病变磁共振检查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技术的2种成像方法,探讨有助于临床诊断胆系病变的磁共振检查的最佳方法。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或活检证实的35例胰胆管病变患者2种不同方法(单层TSE序列及多层HASTE序列)MRCP影像表现,比较二者显示胰胆管病变的优缺点。结果:单层TSE序列采集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受运动伪影影响小;多层HASTE序列采集时间较长,运动伪影明显。结论:单层TSE-MRCP成像结合常规SE及梯度序列冠轴位相扫描是胰胆管病变的磁共振检查的最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同序列对胰胆管树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 对24例正常成年志愿者及30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FSE、FSE-XL和SSFSE MRCP检查,并对各扫描序列的胰胆管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FSE-XL和SSFSE扫描序列对胰胆管及病变部位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FSE扫描序列,SSFSE又优于FSE-XL扫描序列.SSFSE扫描序列能充分显示正常胰胆管树,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也较高.结论: SSFSE扫描序列与能多方位观察胰胆管情况的FSE-XL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不同序列对胰胆管树的显示能力及其临床应用。材料和方法:对24例正常成年志愿者及30例胰胆管梗阻性疾病患者行FSE、FSE—XL和SSFSEMRCP检查,并对各扫描序列的胰胆管显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FSE—XL和SSFSE扫描序列对胰胆管及病变部位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FSE扫描序列,SSFSE又优于FSE—XL扫描序列。SSFSE扫描序列能充分显示正常胰胆管树,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也较高。结论:SSFSE扫描序列与能多方位观察胰胆管情况的FSE—XL扫描序列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胰胆管梗阻性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腹部胰胆管水成像中优势及其应用。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月~2011年4月进行腹部磁共振检查的患者50例,采用西门子Verio3.0T磁共振,8通道相阵控腹部线圈,haste序列,spair序列及MRCP胰胆管成像序列进行轴位相扫描。结果采用3.0T磁共振的haste序列能够在自由呼吸的状态下,缩短扫描时间同时获得高质量的图像;spair序列具有很好的脂肪抑制效果,能极大的提高对病变的显示;与haste技术结合的MRCP序列能对胰管、肝内胆管、胆囊、胆总管的病变显示的更加清楚。结论西门子3.0T磁共振并行采集技术及haste、spair序列在腹部扫描中,能获得高质量的图像。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胆系梗阻性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胰胆系梗阻性病变46例,均作了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和MRI检查,39例作了FSPGR T1WI抑脂动态增强扫描,分析各类病变在MRCP及MRI上的表现。结果MRCP厚层法与薄层法各有优点,对胆管结石总的检出率为100%,对胆管炎性病变及恶性病变引起的胆管扩张显示清晰,炎性病变呈移形性扩张,肿瘤性病变呈截断征或圆锥征。结论厚层法及薄层法MRCP是诊断胆系结石的一种理想方法,结合运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胆系炎性病变及肿瘤性病变可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胰胆管造影临床应用的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重T2加权MR水成像技术对73例患者行MRCP检查。图像经三维最大信号强度投影(3D-MIP)及三维表面遮蔽显示技术(3D-SSD)后处理。结果:73例患者,4例为正常胰胆管,69例胆胰疾病中,梗阻性黄疸者58例,其中恶性胆道梗阻43例,良性胆道梗阻15例,非梗阻性病变11例,在梗阻性黄疸病例中,MRCP定位准确率为100%,并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程度及断端形态,对于恶性胆阻性病变11例,在梗阻性黄疸病例中,MRCP定位准确率为100%,并清楚显示扩张胆管程度及断端形态。对于恶性胆道梗阻。结合常规MRI可明显提高定性准确率83.7%,同时可显示肿块大小、范围及周围脏器侵犯情况。良性梗阻MR-CP检查的定性准确率为92.9%。在非梗阻性病例中,MRCP可清楚描绘胆囊结石、胆系术后改变及含液丰富的病变(胰腺假性囊肿、总胆管囊肿、十二指肠憩室等)与胰胆管之间的毗邻关系。结论:MRCP可准确揭示胆管梗阻部位,明确病变性质,MRCP对于非梗阻性胆胰疾病则有助于了解病变与周围脏器的毗邻关系。但MRCP作为一种影像检查技术。不能脱离常规CT、MRI,而是对常规影像检查的一种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9.
胎儿磁共振成像序列的对比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比较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SSFSE)和快速成像稳态采集序列(FIESTA)对胎儿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探讨两种快速成像序列在胎儿MRI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2例中晚期妊娠孕妇行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快速成像稳态采集序列扫描,并根据图像平均信号强度、图像质量和图像伪影等方面对两个序列在胎儿解剖结构和病变的显示能力方面做出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序列对胎儿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的显示各有优点和不足,SSFSE和FIESTA均能清楚显示胎儿正常脏器的解剖结构和异常病变。SSFSE的平均信号强度和分辨力要高于FIESTA序列,但其呼吸伪影要比FIESTA序列明显,而对于液体的显示FIESTA要优于SSFSE。结论:SSFSE序列和FIESTA序列对胎儿的不同组织其显示能力不同,所以根据病情做出不同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导航回波技术在胆道水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在胆道水成像检查中不能配合吸气屏气的患者,使用磁共振导航回波技术进行扫描,扫描中只要求患者保持平静下自由呼吸,采用厚层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及薄层半傅立叶T2WI序列,扫描完成后,对薄层半傅立叶T2WI序列进行3D重建,以显示胆道全景。结果:19例患者的检查均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可以清晰的显示胆道及病变,4例患者呼吸不稳定导致图像中出现伪影,但不影响最终的诊断。结论:磁共振导航回波技术的应用,可以使配合不好的患者的胆道水成像检查得到较理想的结果,扩大了检查适应症的范围,有助于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 静脉注射胆道对比剂Biliscopin,对胆道不显影者给予血管对比剂。83例胆道梗阻性疾病患者均行上腹部螺旋CT容积扫描,在工作站利用软件将图像处理后得到胆道系统立体图像。结果 50例胆道显影者中,以胆管结石、炎症和胰腺炎致胆道梗阻多见,占48例;33例胆道不显影者中,以胆管癌、胰头或壶腹癌多见,占23例。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可以很好显示梗阻部位以上胆管扩张的程度和形态,可准确确定梗阻部位以及梗阻的原因,区别肿瘤、结石或炎症等。结论 螺旋CT胆道立体成像作为一种准确而无创伤性的检查方法,对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MRCP对胆系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胆系梗阻性疾病的MRCP表现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共342例胆系梗阻性疾病进行MRCP检查,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或其他影像学和临床资料所证实.使用GE signa MRI/echo speed超导型1.5TMR扫描机,常规行上腹部T1WI和T2WI轴位扫描,MRCP采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冠状位扫描.结果 342例胆系梗阻性疾病的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结合常规平扫及其他影像学检查定性诊断正确率可达到92.4%.良性病变(包括胆管结石、胆总管囊肿及胆管炎性狭窄)140例,占所有病例的41%,诊断正确率达95.7%.医源性肝外胆管狭窄21例,占6%,诊断正确率达95.2%.恶性病变(包括胆管癌、胰头癌及壶腹癌)181例,占53%,诊断正确率达89.5%.结论 MRCP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结合磁共振平扫和其他临床资料可对良性梗阻性病变及壶腹以上部位的恶性胆道梗阻做出较准确的定性、定位诊断;但对于壶腹周围梗阻性病变的准确诊断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RCP的形态学改变与胆和阻塞性病变性质的相关性。方法:48例胆管阻塞性病变(Y发性和恶性各24例)进行了MRCP检查,将MRCP表现与手术和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恶性病变的阻塞程度严重,近侧胆管分支成比例地扩张,可达包膜下,呈软藤状;阻塞端呈圆钝状、平直、突然截断等,良性病变的胆管扩张程度较轻,胆管分支如枯枝状或残根状,阻塞端表现为杯口状或充盈缺损(结石)或粗细不均,结论:根据MRCP表现可以确定胆管阻塞的性质。  相似文献   

14.
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MRCP技术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22例胆胰疾病患者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和重T2加权技术进行MRCP扫描,获得原始图像经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及三维表面重建(3D-SSD)后处理。结果:22例患者MRCP成功率为100%,18例梗阻性黄疸均能显示梗阻部位及扩张胆管,4例非梗阻性黄疸患者可满意显示正常胆总管及左右肝管主干。结论:MRCP能较好显示胆系解剖及病变部位与性质,创伤小,且成像技术简单,检查时间短,目前已成为胆胰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0.5 T MR单激发半傅立叶采集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HASTE-MRCP)的定位及定性准确性,并与三维快速自旋回波胰胆管水成像(3D-TSE-MRCP)进行比较.方法所有95例病人均行HASTE-MRCP及结合呼吸门控的3D-TSE-MRCP检查及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设备为Philips 0.5 T T5-NT 磁共振成像系统).分析95例患者的胆管解剖显示情况、病变显示情况并与手术结果比较.结果 HASTE-MRCP胆总管及1~3级胆管的显示率为100.0%,4~5级胆管为94.7%,胆囊为74.1%,胰管为63.2%;结石部位显示100.0%,恶性病变及术后狭窄显示率100.0%.与3D-TSE-MRCP比较,对4~5级胆管、胆囊颈及结石,尤其泥沙样结石的显示率更高,统计学上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值分别为3.92、6.62、11.76 及29.93,P<0.05 或<0.01);对恶性病变及术后狭窄的显示率均为100.0%.结石主要表现为胆道内呈低信号的"充盈缺损";恶性病变则表现为截断及梗阻征象,并可显示软组织轮廓.结论 HASTE-MRCP是优秀的胰胆管超快速成像技术,在0.5 T MR 也能非常好的运用;比较结合呼吸门控的3D-TSE-MRCP ,HASTE-MRCP在重症病人成像或显示小结石及泥沙样结石上有明显优势,建议对急诊、重症及临床疑为结石的病人,首先考虑选择HASTE-MRCP技术.  相似文献   

16.
胆道阻塞的CT诊断—与直接胆管造影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对8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阻塞性黄疸作前瞻性CT诊断,并与直接胆道造影比较研究。发现胆管逐渐尖削,明显的肝外胆管壁环状增厚是良性阻塞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肝内外胆管不一致扩张(内轻外重),扩张胆管腔内CT值大于20HU对良性阻塞的判断有一定帮助。管突断伴或不伴肿块,胆管壁局根不规则增厚是恶性阻塞相对可靠且特异的CT征象。CT能清楚显示肝内胆管扩张及它们汇合处解部剖及变异。比较直接胆管造影,CT对肝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曲面重组技术(curved planar reformations,CPR)在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肝外胆管梗阻患者的多层螺旋CT薄层原始图像,分别用工作站软件进行肝外胆管和扩张胰管的曲面重组成像,分析CPR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的能力。结果 53例肝外胆管和全部27例扩张胰管CPR图像清晰,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准确率为92.5%(49/53)。结论 CPR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肝外胆管和胰管的全貌,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定位和定性诊断有很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