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汉裕 《陕西中医》2002,23(10):957-958
《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夫精者 ,身之本也。”《灵枢·决气》曰 :“两精相搏 ,合而成形 ,常先身生 ,是谓精。”《灵枢·经脉》曰 :“人始生 ,先成形。”《灵枢·本神》也说 :“生之来 ,谓之精。”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成、发育及各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人体的各脏腑组织器官均由精这种物质构成。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之精即肾精。广义之精指脏腑之精 ,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后天之精由脾胃化生 ,然后化生气、津液、血 ,输送灌注于各脏腑组织 ,成为各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余者由肾贮藏 ,成为肾精 ,即后天之精。故《素问…  相似文献   

2.
秦迎曙 《陕西中医》2005,26(7):716-717
<正>通过学习,笔者认为,《内经》中精神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可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精为神本的唯物论神是以精为物质基础的。《灵枢·本神篇》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指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构成了人的机体,神随着机体的产生而产生,但还必须依赖后天之精才能进行正常活动。《素问·六节脏象论》曰:“五味人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灵枢·平人绝谷论》曰:“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八正神明论》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都指  相似文献   

3.
<正> 1.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语出《灵枢·本神》。精,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各种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动力。精又可分为先天之精(即生殖之精)和后天之精(即脏腑之精)两类。这里讲的是先天之精。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是构成人体原始物质的基础。《灵枢·经脉》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以及《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形成,常先身生,是谓精”。都是指先天之精,它是在新的形体生成之前就有的胚胎物质,所以说:“故生之来谓之精”。后天之精,来源于饮食物,由脾胃化生,  相似文献   

4.
《灵枢·贼风篇》曰;“贼风邪气之中人也,令人病焉”。《素问·上古天真论》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指出“贼风虚邪”极易伤人致病。王冰注云:“邪乘虚入,谓之虚邪;窃害中和,谓之贼风”。历代医家对此也分别指出贼风是泛指四时不正之气;虚邪是乘人体之虚而伤人的邪气。其实“贼风虚邪”是外恶邪气的统称。《灵枢·九宫八风篇》云:“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  相似文献   

5.
<正>《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故神志疾病多从心论治,然"随神往来者谓之魂"(《灵枢·本神》),而"肝藏魂"(《素问·宣明五气论》),故肝脏对神志疾病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内经》认为汗是津液所化。《素问·阴阳论》曰:“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即阳气,“阴”即阴液。就是说汗乃人体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津液又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汗、津、血三者之间关系密切,所以《灵枢·营卫生会篇》谓:“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如经常见到血...  相似文献   

7.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广义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 ,神就是生命 ;狭义的神 ,乃指人体的精神活动 ,可以说是精神。  神是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 ,神不能离开人体而独立存在 ,有形才能有神 ,形健则神旺 ,形衰则神惫。《素问·上古天真论》曾说 :“形神合一”、“形与神俱”。神来源于先天之精但神又靠后天之精的滋养。《灵枢·平人绝谷篇》曰 :“故神者 ,水谷之精气也”。可见神与后天之本脾胃至关重要。气是生命的动力 ,气能生神 ,神能御气 ,气载乎神 ,望神可知精气之盈亏。神也是五脏所生之外荣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 :“天食人…  相似文献   

8.
《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灵枢·经脉》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本神》又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说明精之充足与否和神的盛衰关系至大。“精足则神明,精夺则神衰”。《移精变气论》中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故我们在养生,治疗、预防疾病中要审形察色观神以测精之盈亏。古人在经验总结时说:“存得一分津液,便存得一分生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有胃则生、无胃则死。”均是存精保精之要诀。“精为气母”,练功者欲使内气充沛,生机不息,则更应注意保精养精。保健气功以保健治病为目的,在练功过程中更要注意从下面几方面“积精全神”: 1.清心寡欲: 《上古天真论》云:“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内经》的理论体系中,阴阳五行学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黄老思想亦占有重要的地位。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其民曰朴。”“朴”是道家术语,可见于《老子》五十七章:“故圣人云……而我无欲而民自朴。”又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被发缓行,以使志生。”“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灵枢·通天》:“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也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黄老思想。不仅如此,《内经》有些句子,甚至是直接摘自《老子·道德经》。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美其食,安  相似文献   

10.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内、外、妇、儿科多种疾病,均取得较好效果。现从理论与临床两方面介绍如下,供学者参考。一、中医对瘀证的认识1.《内经》对瘀证的认识:《素问·调经论》曰:“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致和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有所堕坠,恶血留内。”《灵  相似文献   

11.
中医学的脑学说始于《黄帝内经》。其中,《素问·五脏别论》、《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海论》、《灵枢·经脉》、《灵枢·大惑论》等篇对脑主神明的生理功能进行了论述。《内经》认为,脑位于颅内,由髓汇聚而成,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为与神志活动和视觉、听觉有关,对于机体生命活动有重要的意义[1]。这种脑主宰神明的生理功能理论在隋唐以后,明清以来不断发展完善,并为人们所接受。 1 脑为神明之所 从脑的生成及解剖学而言,脑为神明之所。《灵枢·经脉》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  相似文献   

12.
浅论脑属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古代中医文献对脑的结构和功能的认识 ,内容十分丰富 ,如《灵枢·经脉》篇曰 :“人始生 ,先成精 ,精成而脑髓生。”《灵枢·海论》云 :“脑者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诸髓皆属于脑。”《指玄篇·修仙辨惑论》云 :“头为元神所住之宫 ,其空如谷 ,而神居之 ,故为之谷神 ,神存则生 ,神去则死 ,日则接于物 ,夜则接于梦 ,神不能安其居也。”后《内经》确定脑为奇恒之腑 ,众多医家对此虽有争议 ,但大多认同。我们则认为脑当为脏。首先 ,《素问·五脏别论》云 :“余闻方士 ,或以脑髓为脏 ,或以肠胃为脏 ,或以为腑 ,敢问更相反 ,皆自谓…  相似文献   

13.
《素问·病能篇》:“所谓揆者,方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脉理也。度者,得其病处,以四时度之也。”揆与求,群纽双声。度与处,鱼部叠韵。《灵枢·本神篇》:“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有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本段用“谓之”连续下了十个定义,其中有九个是声训。  相似文献   

14.
谈针灸“治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神在中国古代哲学和医学中是一个宽泛的概念 ,除单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外 ,也泛指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变化及人体生命机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是存在于自然的造化之力。《荀子·天论》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各得其养以成 ,不见其事而见其动 ,夫谓之神”。《准南子·秦训篇》 :“其生物也 ,莫见所养而物长 ;其杀物也 ,莫见所丧而物亡 ,此谓之神明。”《素问·天元纪大论》 :“物生谓之化 ,物极谓之变 ,阴阳不测 ,谓之神。”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就是一个阴阳对立的统一体 ,阴阳之气相互作用推动了生命运动和变化 ,故人体生命机能———气 ,…  相似文献   

15.
八脉名称最早散见于《黄帝内经》一书。诸如《素问·骨空论》、《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痿论》、《素问·刺腰痛篇》、《灵枢·经脉》、《灵枢·营气》、《灵枢·五音五味》、《灵枢·逆顺肥瘦》、《灵枢·经别》、《灵枢·动输》、《灵枢·脉度》、《灵枢·寒热》、《灵枢·大惑论》等篇章,均分别记载了八脉,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系统。奇经八脉作为完整  相似文献   

16.
经络:“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柩·海论篇》)。“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枢·本藏篇》)。“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灵枢·经脉篇》)。“手之三阴,从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篇》)。病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五疫之至,皆相染易。不相染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剌法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风者,善行而数变。故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  相似文献   

17.
《内经》中关于五味之功能,归属脏腑及治疗宜忌等论述甚丰。散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素问·六节脏象论》、《素问·脏气法时论》、《灵枢·五味》等篇章。由于言简意奥,每致阅者困惑。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  相似文献   

18.
督脉命名别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督脉”一语,《素问》凡六见,《灵枢》有五处。“督”字也有“督脉”义。《庄子·养生主》:“缘督以为经。”郭庆藩集释引王夫之曰:“身后之中脉曰督。”其脉所以命名为“督”,多据其功能,取其“督率”义。如《素问·骨空论》王冰注:“所以谓之督脉者,以其督领经脉之海也。”  相似文献   

19.
1.髓海:指脑。髓上通于脑。《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藏生成篇》:“诸髓者,皆属于脑。”故脑为髓海。 2.血海:指冲脉。《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王冰注:“冲为血海。”指肝脏。《素问·五藏生成篇》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太阴脾经。 3.气海:指膻中,又名上气海,是宗气会聚发源之处。《灵枢·海论》曰:“膻中者,为气之海。”指丹田,又名下气海(《类经附翼》),是气功意守部位的名称。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任脉。  相似文献   

20.
“痹”症之论首见于《内经》,《内经》言及“痹”处甚多,《素问·痹论》、《灵枢·周痹篇》为论“痹”专篇,其所言“痹”字,涵义颇丰,本文拟就“痹”之含义、病因、病机、及其病证分类、预后作一追溯探析。痹之含义《说文解字》云:“痹、涩病也。”《集韵》:“涩,或作湿”与湿同。《素问·异法方宜论》曰:“南方者……,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病挛痹,”歧伯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可见,“痹”的原义是指风寒湿邪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其实,“痹”作为病名言,其为“痹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素问·痹论》曰:“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又《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中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