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963年至1979年底我科收治嫌色性腺瘤74例,53例有病理证实,其余为临床确诊。本文主要以视力改善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视力在0.1以下以致失明者35例,占37.6%,有囊性变积液22例,说明多数病例病期偏晚。单纯放射治疗40例,手术加放疗47例,单纯手术6例。放疗采用~(60)Co和直线加速器10MVX线,耳前两野对照,肿瘤量4000~5000拉德/4~5周。随诊  相似文献   

2.
垂体腺瘤多发生于青壮年,70岁及以上人群中发病率相对较低[1,2 ].由于绝大多数高龄患者为无功能垂体腺瘤且为大腺瘤及巨大腺瘤,手术是治疗的首选方式.但手术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同时高龄垂体腺瘤患者存在机体功能明显老化,且多数合并一种或几种其他系统疾病问题.如何把握肿瘤治疗及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治疗方案,对此类病人的长期预后及正规诊治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就高龄垂体腺瘤病人在临床及影像学上的特点,手术治疗风险及手术前后内分泌状况等问题进行回顾,为进一步规范化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垂体放射治疗是采用各种放射线照射垂体从而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一种疗法。治疗原理有以下四组:①抑制垂体细胞分泌及合成激素以纠正其功能亢进;②抑制垂体细胞增生和抑制或破坏肿瘤的继续发展从而调整垂体功能及其对代谢和全身脏器的影响;③减少肿瘤对垂体及其附近正常组织的压迫侵蚀所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0岁。因发现血压升高15年,加重1月余于2010年10月27日入院。患者15年前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测血压150/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间断口服降压药物治疗,未监测血压。近10年来先后服用多种降压药物,自测血压维持在155~165/80~90 mm Hg,无不适。1个月前因"双下肢丹毒"入当地医院,调整降压药物(具体不详)后出现血压波动,在145~210/80~105 mm Hg之间,伴头晕、站立不稳,无头痛、视物旋转、黑矇。入我院前口服降压药物为吲达帕胺2.5 mg/d,马来酸依那普利10 mg/d,复方  相似文献   

5.
垂体GH腺瘤     
垂体GH腺瘤系激素分泌性垂体瘤中常见的一种。光镜检查多为嗜酸性细胞瘤,少数为嫌色细胞瘤,或两者的混合瘤。电镜检查及免疫组化染色为含有生长激素分泌颗粒的GH细胞。形态学上又将其分为浓密颗粒型和稀疏颗粒型两种。瘤细胞内分泌颗粒的多少主要反映激素贮存的程度,而不是内分泌功能的活跃程度。  相似文献   

6.
虽然已对老年非肿瘤性垂体作了广泛的组织学研究,但对垂体腺瘤的发病率、形态学及内分泌活性则相对地很少注意。本文目的是揭示80岁以上老年患者垂体腺瘤的发病率。作者对152例年龄在80岁以上死于不同疾病的男女老人非选择性尸检所得的垂体,应用不同的染色法,包括用免疫过氧化酶法进行了组织学研究。152例中,发现20个垂体(13%)有前叶腺瘤,在2个垂体中各发现2个孤立的腺瘤,因而本文记载的腺瘤为22个。18例垂体重量为0.4~1.1克。除一个  相似文献   

7.
8.
垂体ACTH腺瘤     
垂体ACTH腺瘤是一种激素分泌性垂体瘤,有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机能紊乱,表现为严重的皮质醇增多症,是一种耗竭性疾病,极少自行缓解,若不及早诊治,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人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49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老年人垂体腺瘤资料。结果 49例患者平均病程4.4年。视力视野障碍46例(93.8%),头痛20例(40.8%),内分泌障碍16例(32.7%)。肿瘤大于3cm25例(51.0%),大部及部分切除11例(22.4%),以经碾人路效果为好。术后常规放疗28例,肿瘤控制率93.0%,其中50%发生垂体功能低下。随访7-127个月(平均50.5个月),视力改善27例(58.7%),生活理43例(87=8%);40例术后3个月-5年复查CT或MRI提示肿瘤消失30例(61.2%),残瘤静止5例(10.2%),复发5例(10.2%)。结论 老年人垂体腺瘤以大腺瘤和无功能腺瘤为多;临床以视力视野改变为主;经碟人路显微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术后辅以放疗可控制或延缓肿瘤复发,但需注意视力损害及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男性垂体催乳素大腺瘤1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Xu J  Jin ZM  Deng JY  Wu QY  Shi YF 《中华内科杂志》2005,44(5):356-359
目的 探讨男性催乳素大腺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与疗效的关系以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03例男性催乳素大腺瘤患者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1)男性催乳素大腺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性欲或性功能减退,其次是头痛和视力减退。(2)药物治疗的患者57 8% 达到完全缓解,而单纯手术治疗仅有5 7%的患者完全缓解(P<0 001)。手术治疗不能完全缓解的患者采取药物、放疗以及两者联合治疗, 3种治疗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498)。(3)肿瘤存在侵袭性的患者较无侵袭性的患者预后差(P=0 03), 疗效不同的患者在年龄、病程、肿瘤大小、治疗前血催乳素水平以及是否存在垂体卒中方面无明显差异。结论 男性催乳素大腺瘤应首选药物治疗。肿瘤存在侵袭性是其预后不良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老年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治疗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21例60岁及以上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主要采用经鼻蝶窦入路,肿瘤全切除及次全切除91例,大部切除25例,部分切除5例.住院期间视力好转80例,占88.9%.随访MRI72例,肿瘤无复发或静止状态67例,复发需再次手术5例.术后生活自理率80%.结论 多数老年垂体腺瘤初期的临床表现隐匿,发现时往往肿瘤大、压迫视神经,尽早鞍区MRI检查可明确诊断.手术切除肿瘤对老年垂体瘤有效、安全,尤其是经鼻蝶入路.  相似文献   

12.
<正>催乳素(prolactin,PRL),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由垂体前叶催乳素分泌细胞分泌与合成。1970年人催乳素的成功分离使高催乳素血症成为一个新的临床病理状态,同时也使催乳素分泌瘤与无功能腺瘤区分开来~([1])。高催乳素血症,即各种原因引起外周血PRL水平持续增高的状态~([2])。非产后高催乳素血症,可由催乳素腺瘤引起,约占所有垂体肿瘤的40%~([1])。此外,也可能来自下丘脑-垂体多巴胺通  相似文献   

13.
蔡书雄  陈立忠 《山东医药》2008,48(27):131-132
垂体微腺瘤多是垂体瘤中的功能性腺瘤,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本文回顾了2000年2月~2006年5月我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49例垂体微腺瘤患者的诊治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0年 4月至 2 0 0 1年 12月收治 6 0岁以上老年人垂体腺瘤 19例 ,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一般资料 :19例中 ,男性 13例 ,女性 6例 ,男女之比为 2 2∶1 0 ;年龄 6 0~ 72岁 ,平均 (6 0± 3 4)岁 ,病程 1d(瘤卒中 )至 4年 ,平均 1 3年。   2 .临床表现 :视力障碍为首发症状者 15例 ,2 1只眼视力低于 1 0 ,完全失明 2只眼 ,仅有光感 2只眼 ,近距离可分清手指数 1只眼。视野缺损 13例 ,其中单眼颞侧偏盲 1例 ,双颞侧偏盲 11例 ,单侧管状视野 1例。 1例仅有头晕症状 ,查体中被发现。垂体功能低下 (阴毛脱落、嗜睡、性…  相似文献   

15.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或)后叶发生的肿瘤。早期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瘤体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垂体、蝶鞍周围结构,出现内分泌功能低减及视功能随碍和其他颅神经受压等症状。故垂体瘤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激素分泌异常和肿瘤压迫垂体周围组织的症侯群,此外,还有垂体瘤卒中等少见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垂体瘤是一组从垂体前叶和(或)后叶发生的肿瘤.早期即可出现内分泌功能亢进征象.随着瘤体的长大和发展,可压迫、侵蚀垂体组织及垂体、蝶鞍周围结构,出现内分泌功能低减及视功能随碍和其他颅神经受压等症状.  相似文献   

17.
杨伟  韩允  钟良君 《山东医药》2009,49(2):111-112
垂体瘤治疗方案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控制其紊乱的激素水平;②保留或恢复垂体功能;③缩小甚至消除肿瘤;④消除颅内占位效应。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大部分垂体腺瘤,尤其是具有明显占位效应的肿瘤首选手术治疗,且效果满意。随着对垂体瘤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及其治疗药物的研发,药物治疗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丁波  王灿 《山东医药》2009,49(2):110-110
临床上对闭经、泌乳、不孕、阳痿、性功能障碍,身体过度发育、肢端肥大,皮质醇妒勺寿现,视力视野障碍、眼底萎缩以及头痛等症状的患者,应该考虑垂体腺瘤的可能,需要进行进一步行影像学检查和内分泌检查。  相似文献   

19.
虽然对老年人的垂体组织进行过广泛的非肿瘤性研究,然而对垂体瘤的发病率、形态学和内分泌活动注意较少。以往对老年无功能垂体腺瘤的不同发病率曾有报导,但常规的组织学技术未能可靠地识别出不同的垂体细胞类型。随着免疫细胞学技术的发展,可特异地确定垂体细胞质中存在的激素,才使区别各种不同细胞类型成为可能。 为了观察老年人垂体腺癌的发病率,作  相似文献   

20.
一、垂体腺瘤的病理分类1982年Schoneman根据HE染色将垂体腺瘤分为为嫌色性、嗜酸性、嗜碱性及混合性腺瘤,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近20年来,由于组化、电镜及免疫组化的发展,陆续提出了许多新的分类法。1974年Trovillas将垂体腺瘤分为分泌活性及无分泌活性腺瘤两类;1975年Sager又将垂体腺瘤分为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