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999医疗救援队赶赴重灾区绵竹市展开医疗救援工作。因组队合理、科学指挥、专业技能强、后勤保障有力,中国红十字会999医疗救援队完成了这次救援任务。笔者认为,应组建具有一定规模、装备齐全、训练有素、业务精良的医疗救援队,在大型破坏性灾害发生时,第一时间到达一线,在当地卫生指挥部门统一的指挥下进行医疗救援。现代医疗救援队自身的建设应从队伍组建、装备建设、技术培训、日常管理及制度建设几个方面实施,并将医疗救援队纳入全国性的紧急医疗救援网络,完成一线的医疗救援任务。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国际救援队国外地震救援实战论灾害医疗救援模式   总被引:17,自引:18,他引:17  
目的:总结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四次国外地震救援中的医疗工作,探讨灾害医疗救援模式。方法:回顾工作记录,分析历次医疗救援行动所做的工作和特点。结果:根据地震灾害的特点,医疗救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分批、分组、全天候在废墟区进行搜救,全力救治幸存者;展开移动医院抢救大批量外科病员。中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外出医疗巡诊、卫生防疫、联合转运偏远地区重伤员、继续开展营地移动医院。后期医疗工作重点是:帮助恢复当地各级医疗机构,进驻医疗单位,建立中国病区,捐赠药品和设备,协助恢复正常就医途径。结论:实践表明该模式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发挥外来医疗救援队的作用,服务于当地的灾民。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发生后,郫县人民医院离地震震中近,却受地震影响较小,成为地震伤员救治的前沿后方医院之一。医院在有限的医疗条件下,积极开展了医疗救治工作。笔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救治经过,总结实践经验:政府科学决策,医院组织实施有序,平时急救基本功扎实,科学救治,合理分流伤员是医院地震伤员救治取得成绩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地震和海啸,包括中国在内的18支国际救援队到达灾区,18支救援队按〈联合国国际搜救行动指南〉配置人员与装备,在联合国现场协调中心的统一调度下开展以搜救为主要任务的救援行动.18支队伍中,1支(5%)于灾后第1 d到达,9支(50%)于灾后第2 d到达;4支(22%)于灾后第3 d到达,1支(5%)于灾后第4 d到达,平均在灾后3 d到达灾区,在灾区平均工作的时间是7 d.中国国际救援队15人,其中医疗队员1人,于震后第2 d飞抵日本.3月15日,福岛核电站发生爆炸及放射性物质泄漏,灾区遭遇降雪天气,搜救工作困难增加.多国救援队未能救出幸存者,各队也无人员伤亡.联合国倡导的融合搜索、营救与医疗三项主体行动于一体的现代城市搜救队建队模式已为众多国家,尤其是正迈向城市化的国家(包括中国)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战伤分级救治体系对灾害医学救援的启示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野战外科学与灾害医学存在许多共同点:如组织管理、分级救治、独特的医学理论、救治对象为大批伤(病)员、救治条件甚为困难等。目前许多国家的军队医院相继设立了长期战备医疗机构-特种医疗部队,以便发生灾情时能快速进入灾区。这同时也表明了战时环境下伤员救治体系与平时条件下灾害医学救援体系的兼容性与互通性。现着重从战伤分级救治体系的起源、发展趋势以及对灾害医学救援的启示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6.
海地大地震后中国派出一支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抵达太子港。医疗队的成员来自11个不同的专业,包括妇产科。医疗队救治了2500多名患者,其中包括11名孕妇(8名为经产妇)。这11名孕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哭闹、狂躁、精神紧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抑郁等不良反应,有些还出现阴道出血、下腹痛、胎动频繁等,这些症状往往反复发作。这些临床表现的原因是亲人死亡、自身受伤、家园被毁等。给予镇静药,纠正水电平衡障碍,通过翻译进行心理辅导等,均有助于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地震发生后,武警四川总队医院随即成立抗震救灾领导小组,迅速组建多支医疗队,第一时间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院本部和分院组建成立2个救援病区。作为医疗队队长,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总结了灾区医疗救援工作的经验。医院应把医疗救援培训作为医院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每年组织全院医护人员进行战伤救护培训;储备完善的应急药品和医疗物资;突发公共卫生灾害事件发生后,统一全院思想很重要;医疗队的食宿应全部实现自我保障;应实行军地合作,及时开展卫生防疫、重视加强心理干预,保障救援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8.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给四川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笔者作为救灾医疗队的皮肤科医生于2008年6月15日至7月2日,在地震灾区北川县片口乡进行灾后医疗救治工作.现对所见皮肤病发病情况及特点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地震伤员医疗后送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加强地震灾害医学救援,构建合理的伤员医疗后送体系,对挽救受灾伤员的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外地震灾区紧急医疗救援实施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通过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外的三次紧急医疗救援实践,探讨开展国际紧急医疗救援的策略.方法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地震灾区和印度尼西亚地震海啸灾区,先后三次参加了紧急救援,医疗救援是救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影响紧急医疗救援各种因素的分析,总结开展国际紧急医疗救援的合理对策.结果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国外的三次紧急医疗救援,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结论 在国外地震灾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影响救援成功的因素很多,完善预案的制定、灾区情报的搜集、队员自身的保护、防救并重的思想等,是紧急医疗救援实施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地震后,唐山红十字医疗救护队急赴四川绵竹地震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从救援工作中总结出以下经验。应事前制定应急预案,组建不同规模层次、由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救援队;每个队员都应接受相关培训,包括体能、驾车技术、野外生存技能、交又学科技能、危险环境识别、避险技能、心理治疗等。医疗队应配备供应个人2d的足够生活必需品,应保障150名患者1-2d的药品和耗材,保障24h发电机所需的燃料和能在5公里范围内通信的对讲机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际救援队赴海地地震灾区医疗救援工作回顾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海地地震后33h,包括地震专家、工兵、各科医务人员共50人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携带必须的药品和设备,即飞抵太子港。一下飞机全体队员就投入紧张救援工作。当地情况非常糟糕,安全形势严峻。挖掘出8位中国烈士和几位联合国官员的遗体。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务人员深入灾民点展行医疗救治工作,经常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建立了第一家流动医院,并积极参加国际流动医院的工作,制作了有关防疫和心理健康的法语传单,并组织2000多名当地志愿者开展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在废墟上喷洒了消毒液,分发了消毒药片和口罩。海地政府未能组织有效的医疗救治,外国医疗队出于安全的考虑也未能深入灾民点。中国医务人员执行任务时常请求荷枪实弹的防暴警察全程警卫。  相似文献   

13.
汶川地震后,第二炮兵总医院立即往震区派出一个医疗队。许多患者都存在严重外伤,包括复合伤、多发伤。许多伤员仍被埋在废墟中。发病高峰在地震后7日。休克的发病率高。环境卫生差,防疫任务重。震后7日至1个月,内科病和皮肤病发病率大增。急性应激性障碍多发,尤其在女性灾民中。震后1~3个月,疾病谱接近当地常见病、多发病。可总结出如下的经验:综合医院于震后派出的医疗队应具备必须的通讯设备,药品供应应得到保障,心理咨询需求量大,能力建设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海地地震后33h,中国国际救援队即抵达太子港。在其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下经验:灾害医学救援的主要特点包括灾害发生突然,灾害救援必须迅速,灾区情况复杂,同样的疾病会成批同时出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优势是专业技能精湛,组织严密,实战及应急能力强,经验丰富。医学救援的对策是:制订医学救援预案;建立应急医学救援组织;改善、充实医学救援物资;建立医学救治体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宝兴县是极重灾区之一。地震发生当天,宝兴县县级医疗机构(包括宝兴县人民医院和宝兴县中医医院)立即将医务人员分为外科组、内科组和护理组,建立帐篷野战医院,整个救灾期间治疗74040例,其中地震伤员5807例,在道路中断时,通过徒步接力转运伤员。无一例伤员因救治不及时而发生死亡或延误病情。及早建立县市省三级转运救治体系,确保了震后72 h内全县55个村医疗救援全覆盖。每个行政村均设立了医疗防疫点,开展防疫,应急接种甲肝疫苗、麻腮风等疫苗,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请专业的消杀公司。笔者认为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院外医疗卫生救援工作模式,心理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6.
北京急救中心赴青海玉树地震救援的应急保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玉树地震后,北京急救中心接市卫生局指令,先后选派104名急救人员、25辆救护车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执行救援任务。圆满完成任务,经验表明,在高原地震灾区,应合理调配救援人员、物资和车辆开展救援,后勤保障存救援中非常重要。行对今后应对各种突发灾难事件的紧急救援工作进行思考和提小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玉树地震救援中高原卫勤保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高原特殊环境下进行的玉树地震救援,救援队伍面临高原环境的威胁,自身卫勤保障面临挑战,其存在的问题是保障观念滞后、准备不足、能力欠缺和体系不全等方面。本研究根据我军高原卫勤保障实践积累和高原医学研究成果提出全面管理,科学筹备,把握关键,体系防护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作为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德阳唯一的综合三级甲等医院,地震一发生即投入医疗紧急救援,并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首先应评估医疗机构的现实情况,外援机构的多方协作、加强卫生防疫工作、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尤其是对那些有厌世自杀倾向的人。应建立“县乡级-地市级-省部级”三级医疗救援体系,针对伤员多、救治场所紧张的现状,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应整合所有医院,开辟学校、体育场馆等场所,集中对伤员进行治疗。可动员房地产公司免费为医院搭建彩钢的临时病区。联合转运伤员机制可缓解三级医疗救援体系的压力。信息沟通渠道畅通有利于医疗救援工作的运行。  相似文献   

19.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在不到9h到达地震灾害现场开展搜救、营救、医疗救治工作,中国国际救援队医疗队成员22名,开设指挥组、检伤分类组、抗休克组、分类后送组、外科手术组、卫生防疫组、健康宣教组、心理疏导组和医疗保障组9个医疗救治组,开展了快速伤情评估、检伤分类、给予对症急救处理、补充营养水分、心理疏导等多种形式的医疗急救工作,搜救现场成功营救出49名幸存者。通过此次救援行动我们总结出一些加强巡诊工作,做好健康宣教,加强卫生防疫,进行心理疏导,利用远程会诊,加强医疗队员专业培训的急救经验。  相似文献   

20.
灾害护理学在紧急医疗救援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作为医疗工作中—支重要的力量,数以万计的护理人员参加了汶川地震的医疗救援。作者基于抗震救灾的经验,提出以下意见:应建立中华灾害护理学会,以研究、协调、管理、和指导有关工作,灾害医学和灾害护理学应纳入护理教学,医疗救援队中护士的人数至少应为医生人数的两倍,灾害救援工作中应包括心理支持,应加强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