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周琴  黄卫华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2):4578-4579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谷丙转氨酶等4项生化指标水平,评估西安地区居民健康状况。方法:用OLYMPUS Au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1500例健康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结果:空腹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其上升幅度男性每10岁约为0.1mmoL/L~0.3mmoL/L,女性每10岁约为0.1mmoL/L~0.2mmoL/L;胆固醇高峰在50岁~59岁年龄组,≥60岁后下降,其中男性高峰在40岁~59岁,女性高峰在50岁~59岁;甘油三酯从青年组起阳性率就高达16%以上;谷丙转氨酶异常主要集中在青年组。结论:西安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出现较早,年轻人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佳而致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异常率高,应加强自我保健,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河池市部分成人血清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胱抑素C、甲胎蛋白、谷丙转氨酶等7项生化指标血清浓度水平,评估河池市居民健康状况.方法 用Olympus Au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474例健康体检者血清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尿酸(UA)、胱抑素C(CysC)、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等指标浓度水平,并按每10年为一组,即Ⅰ组(20~29)岁、Ⅱ组(30~39)岁、Ⅲ组(40~49)岁、Ⅳ组(50~59)岁、Ⅴ组(60~69)岁,对其检测结果 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空腹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胱抑素C等指标血清浓度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这四项指标组间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1);血尿酸在60岁以下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峰值在Ⅳ组(50~59)岁,≥60岁后下降,但均值仍高于Ⅰ、Ⅱ、Ⅲ组;甲胎蛋白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谷丙转氨酶组间差异均为显著差异(P<0.01),峰值在Ⅲ组(40~49)岁,≥50岁后下降.结论 河池市部分成人血糖、血脂、血尿酸异常出现较早,谷丙转氨酶异常主要集中在中、青年人.由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不佳导致血脂、血尿酸、谷丙转氨酶异常率高,应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定期对自身一些生化指标的检测,了解自身健康状况,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9054例白银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两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及相关资料的分析,浅议中医"治未病"的思路.方法 用CHEMIX-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转氨酶等两项生化指标.结果 9054例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率分别为10.7%、41.4%.结论 白银地区的人群由于对自我健康知识的不够重视,40岁左右的人群胆固醇、甘油三酯异常与相关文献报道[1,2] 的高峰出现提早10岁-15岁,为此,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思想,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具有十分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脂肪肝患者血清生化指标与年龄和体重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选经超声检查确诊的脂肪肝患者600例为脂肪肝组,同期体检健康者50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计算体重指数(BMI)。结果:脂肪肝组患者的ALT、GGT、TG、HDL-C和LDL-C异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的AST异常率比较,P>0.05。脂肪肝组患者超重和肥胖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脂肪肝组患者以40~59岁年龄段比例最高,占56.3%,40岁以下者为29.7%,60岁以上老年人为14%。结论:脂肪肝组患者血清ALT、GGT、TG、HDL-C和LDL-C异常比例较高,肥胖者和中青年是脂肪肝的高发人群,可作为早期筛查脂肪肝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地区部分企事业单位职工空腹血糖(GLU)、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酸(UA)、谷丙转氨酶(ALT)等5项生化指标水平,初步评估本地区职业人员健康状况,对本地区预防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660例体检者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谷丙转氨酶等生化指标。结果:血糖水平随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TC高峰值男性在40~59岁,女性在50岁以后;TG从青年组就有增高,阳性率高达17%以上;UA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ALT异常主要集中在青年组,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本地区企事业单位职工血脂异常出现较早,尿酸、谷丙转氨酶在年轻人中异常率较高,说明年轻人特别是男性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应加强健康教育,重视年度健康体检,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组)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身高、年龄、性别、体质量、腰围、血压、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A)、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等。结果:NAFLD患者高发年龄在40~60岁之间,女性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NAFLD患者体质量、体质量指数、腰围、血压、FPG、TG、LDL-C、ALT、U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早进行临床生化和超声检查,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可以有效预防NAFL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银川市中青年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银川市中青年体检人群脂肪肝患病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探讨适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1282例银川市中青年健康体检者,经过人体学指标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计算体重指数(BMI);生化指标:包括血糖、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尿酸(Uricacid)、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酸转移酶(AST);腹部B超检查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组资料显示脂肪肝的检出率为18.8%,男女检出率分别为24.29%和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酒精性脂肪肝占9.53%,且均为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占7.05%,女性占58.82%。随着年龄的增长,脂肪肝的患病率增加,但50岁之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之后则反之。结论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是脂肪肝发病的危险因素,脂肪肝可表现为转氨酶轻-中度的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兵体能训练后部分生化指标、血胰岛素和C肽变化,为合理训练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49例新兵,于训练后3个月和5个月时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尿酸(uric acid,UA)、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脂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胆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谷丙转氨酶(alanin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功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32例新兵于训练后1个月和3个月检查血糖、血胰岛素和C肽。结果新兵体能训练5个月后血糖、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转氨酶、肌酸激酶较训练3个月时明显降低(P<0.01),训练3个月后血糖较训练1个月时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胰岛素明显增高(P<0.01)。结论新兵体能训练可明显影响生化指标和胰岛素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年人脂肪肝与临床生化指标关系。方法选择脂肪肝患者180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为180例体检健康无脂肪肝的样本。观察各组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谷氨酸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汁酸(TBA)、葡萄糖(GLU)等各项生化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80例脂肪肝患者TC、TG、TB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脂肪肝患者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脂肪肝患者AST、AL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余指标如GLU、GG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生化指标水平变化与脂肪肝及严重程度有关,可辅助诊断脂肪肝。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退休人群脂肪肝患病率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血清生化指标对脂肪肝患病率的影响,探讨其在脂肪肝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退休人员体检资料2 176例,获得其脂肪肝患病情况和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糖(FBG)、肌酐(Cr)、尿酸(UA)等血清生化指标数据,探讨脂肪肝患病率和各生化指标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讨论各生化指标间关系。结果:2176例脂肪肝患病率为49.40%,男性患病率为46.07%,女性患病率为56.06%,65岁~年龄段人群患病率最高。患病率在性别和年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脂肪肝组TC、TG、ALT、FBG、UA均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而HDL呈下降趋势。相关分析显示,TG与TC、HDL、ALT、AST、FBG、UA呈正相关;FBG与ALT呈正相关,与UA呈负相关。结论:南通市退休人员脂肪肝患病率女性较男性高,且不同年龄间也存在差异,脂肪肝患者存在多项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异常,检测此类指标有助于及时掌握脂肪肝的前期动态,是诊断和评估脂肪肝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溶血对干化学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彭洁 《当代医学》2011,17(11):43-44
目的 探讨溶血反应对干式多层复合薄膜化学(干化学生化)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70例正常成人血液标本施行模拟溶血,并于溶血前后分别检测AST(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UA(尿酸)、UREA(尿素)、CREA(肌酐)、CH(胆固醇)、TG(甘油三酯)、ALB(白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山区职业人群的血脂水平分类。方法 研究对象为近几年山区县职业人群(包括离退休)共计2333例血脂资料(年龄35岁-83岁,男1596例,女737例)。按照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血脂分类研究。结果 本组人群中,总胆固醇(TC)水平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有80%以上人群胆固醇的(TC)及甘油三酯(TG)都在合适水平。女性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男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TC类似。结论 山区县职业人群血脂水平较我国一般人群调查为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三项生化指标即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比值(AST/ALT)和胆固醇(CHOL)及凝血酶原时间(PT),对240例肝炎预后的判断分析。方法: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ST/ALT、CHOL.用血凝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乙型肝炎患者AST/ALT商值、胆固醇的含量、凝血酶原时间(PT)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发现三项生化指标的测定在反映肝脏病变程度方面有密切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寸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生化检验指标变化的特征.方法 对比分析87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研究组)和87例健康孕妇(常规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 研究组肝功能(白蛋白、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丙谷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酸)、血脂(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们对我区部队领导干部(包括在职及离退休千部)进行了血脂调查。调查对象均在40岁以上,全部为男性。在1068例调查对象中检出高脂血症473例,结合体检资料进行分析如下:(一)调查对象及方法1.受检者全部为40岁以上部队男性领导干部,40岁以下及资料不全者,未予统计在内。2.对每例调查人员均常规作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β脂蛋白测定。胆固醇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60岁以上人群生化指标水平,通过体检指标初步评估该人群的健康状况。方法对宁夏体检中心2013年5月-2013年12月所有受检者进行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氨基转移酶(GGT)、尿素氮(BUN)、肌酐(Cre)、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尿酸(UA)、葡萄糖(GLU)等项目检测,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间各项指标的异常率。结果调查人群中男性ALT、GGT、TG的水平60岁~组高于70岁~组,70岁~组高于80岁~组,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BUN、Cre和HDL-C的水平60岁~组低于70岁~组,70岁~组低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而UA的水平60岁~组高于80岁~组,70岁~组的水平最低(P<0.05)。女性中ALT的水平60岁~组高于70岁~组,70岁~组高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P<0.05);UA的水平60岁~组低于70岁~组,70岁~组低于80岁~组,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5)。性别间比较,TC、HDL-C、LDL-C三项指标的异常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GLU的异常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 60岁以上人群的各项生化指标不容乐观,应加强各项指标的监测,为该人群疾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三甲医院医务人员健康体检时脂肪肝检出率及相关因素,以利于科学指导医务人员对相关疾病的预防。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在某三甲医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在职职工293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受检者中脂肪肝检出情况,比较非脂肪肝与脂肪肝受检者中相关代谢指标差异及其对脂肪肝检出的影响。结果 脂肪肝总体检出率为25.4%,男性明显高于女性(46.6%与18.4%,P<0.001);在20岁~29岁、30岁~39岁、40岁~49岁、50岁~59岁和60~岁各年龄组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15.0%、19.5%、29.1%、41.0%和43.8%;BMI≥18.5及<24组、≥24及<28组、≥28组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0、6.7%、40.8%和82.5%;脂肪肝组受检者的平均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血尿酸和空腹血糖等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均P<0.001);其中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脂、谷草转氨酶、谷丙转...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维生素C对常见生化项目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在混合血清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葡萄糖(GLU),总胆红素(TBL),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胆汁酸(TBA)、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磷(P)的浓度。结果TBIL、DBIL、GLU、UA、CHO、TG、LDL-C随着VC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低。TBA随着VC浓度的增加而增高。结论维生素C对某些生化项目有不同程度的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丙氨酸转氨酶(ATL)的相关性,为脂肪肝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2年3月-10月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并以B超体检结果为依据,随机抽取178例脂肪肝检出者和178例非脂肪肝受检者进行对照,同时空腹抽血进行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的丙氨酸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异常率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并且丙氨酸转氨酶男性较女性显著增高。结论脂肪肝患者大都伴有高血脂,且丙氨酸转氨酶的升高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西藏小型猪与高原藏猪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和生化分析仪测定21个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藏猪与西藏小型猪之间,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指标的测定差异有显著性,谷草转氨酶、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肌酸激酶指标的测定差异极显著.其中红细胞、白细胞、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的值藏猪高于西藏小型猪,而血小板计数、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葡萄糖、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的值藏猪低于西藏小型猪.结论 不同的生活环境、气候条件和营养水平会对动物的血液生理、生化值的测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