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穴位注射加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金肖青  杨丹红 《中国针灸》1998,18(5):265-266
97例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 (31例 )、穴位贴敷组 (35例 )、穴位注射加贴敷组 (31例 )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穴位注射组与穴位贴敷组疗效相似 (P>0 .0 5 ) ,而穴位注射加贴敷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穴位注射组及穴位贴敷组 (P<0 .0 5 )。由此说明 ,穴位注射加贴敷这一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效佳、副作用小、取穴少、疗程短等优点。此外还证实这一疗法对卵巢激素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走罐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走罐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三苯氧胺、乳癖散结片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房疼痛及肿块积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乳房疼痛及肿块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乳房疼痛及肿块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走罐配合光电离子治疗仪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能消除或减轻乳房疼痛,改善或减小乳腺增生肿块及分布。  相似文献   

3.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比较中药穴位敷贴与口服"乳癖消"中成药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中药敷贴乳房阿是穴、神阙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乳癖消"中成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肿块、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变化、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在乳房疼痛缓解、增生肿块缩小及分布减少(彩超检测下)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I-RADS分级均有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为93.3%;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敷贴疗法能够消除或减轻乳房疼痛,减小乳腺增生肿块及分布范围,降低BI-RADY分级,提高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磁贴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予磁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内服逍遥散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腺体厚度。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乳房疼痛、肿块范围、肿块硬度、肿块大小及全身伴随症状积分差值分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显著性意义(P〈0.01,P〈0.05);2组腺体厚度改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纽比较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磁贴穴位贴敷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与内服逍遥散相当,且均能改善乳房腺体厚度(变薄),缓解症状体征方面优于内服逍遥散。  相似文献   

5.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原发性痛经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与对照组30例(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观察治疗3、6、12个月的疗效,及治疗3个月疼痛积分情况及治疗过程中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变化,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疗效、止痛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疼痛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解胶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是治疗原发性痛经较为有效的方法,止痛维持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6.
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牛博真  李艳慧 《中国针灸》2008,28(3):179-18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法与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3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药物组(30例).穴贴组用穴位贴敷法(将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敷于气海、关元及乳房局部阿是穴);药物组口服乳癖消.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0%,药物组总有效率为83.3%,穴贴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穴贴组乳房疼痛改善积分为(13.82±5.90)分,药物组为(7.00±3.89)分,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穴位贴敷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倪伟 《河北中医》2008,30(4):407-40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6-01—2007-08,笔者运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28例,并与单纯针刺治疗24例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1]①起病急骤,病前多有感受风寒史;②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部分患者初起有耳后、耳下及  相似文献   

8.
消癖汤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忠琴 《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2):853-853
目的:观察消癖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消癖汤加减分期内服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口服六冬素以相对照。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消癖汤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有很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帖敷结合针灸对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效性的差异。方法:将71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穴位加帖敷组(37例)、药物组(34例)。中药帖敷加针刺穴位组(用中药:三棱、莪术、制南星、冰片制成薄片;用穴位:气海、关元、太冲、足临泣及乳房局部阿是穴加);药物组(口服乳疾灵胶囊)。结果: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中药帖敷加针刺穴位组的总有效率为97.3%,药物组为76.5%,中药帖敷加针刺穴位组的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中药帖敷加针刺穴位组乳房疼痛改善积分为(14.01±6.07)分,药物组(6.85±4.05)分,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帖敷加针刺穴位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进展是疗效肯定的。  相似文献   

10.
刘桂琴  薛峰 《四川中医》2011,(12):109-110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6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上星、印堂、迎香、鼻通、合谷、足三里穴);穴位贴敷背部腧穴(大椎、风门、肺俞、膈俞、心俞、脾俞、肾俞、膻中、命门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1.3%。结论: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蜂针加针刺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蜂针组、针刺组、蜂针加针刺组三组,每组40例。结果三组总有效率均为100%,蜂针组愈显率为62.5%,蜂针加针刺组为90.0%,针刺组为65.0%,统计结果提示蜂针组与针刺组疗效相近,蜂针加针刺组疗效优于蜂针组及针刺组(P<0.05)。结论蜂针加针刺是一种治疗肝郁气滞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平衡针刺,主穴为乳腺穴,配穴为胸痛穴、肾病穴及腹痛穴,按月经周期间断针刺,1次/d,同时口服桂枝茯苓丸,6丸/次,2次/d,连续服用20天;对照组按月经周期间断服用三苯氧胺片,10 mg/次,2次/d,连续服用20天,2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l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疗程症状、体征总积分值,并随访半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症状、体征总积分值在第2、3疗程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配合桂枝茯苓丸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简便、安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药物穴贴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乳腺增生病是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兼有周期性乳部胀痛的乳房疾病,属于中医的“乳癖”之范畴,一般认为不易癌变,本病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竞争意识的不断增强,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应急增多,人的情绪经常出现波动,情志不畅,性情急躁,暴怒伤肝,思虑伤脾,以致形成肝气郁结、冲任失调、气滞血瘀而导致本病的发生。因此临床上约有50%的妇女有着不同程度乳房疼痛的表现,多见于27岁-35岁或40岁-45岁的妇女,特别是30岁以上未婚、未育、易怒的妇女。笔者采用药物穴贴治疗本病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择日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用择日电针的方法治疗乳腺增生病,并与常规电针组及乳癖消组作对照,还进行了电针治疗前后血浆泌乳素水平的实验观察。结果表明:择日电针组的疗效明显高于乳癖消组,而与常规电针组之间无差异。电针治疗后血浆泌乳素水平明显下降,提示针刺治疗本病之机理可能与调节了血浆泌乳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招募50例乳腺增生患者,口服清肝解郁汤合穴位埋线治疗,30天为一疗程,观察3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乳腺增生患者疼痛、增生硬度、范围、直径及伴随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清肝解郁汤配合穴位埋线对乳腺增生患者疗效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近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乳癖”范畴 ,为中青年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 ,其发病率居乳腺疾病的首位 ,而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比健康妇女高1 .4~ 1 .5倍。目前临床对乳腺增生病尚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针灸具有“直捣病巢”的优越性且无副作用 ,因此加强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研究和开发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及广阔的前景 ,现将近 5年来针灸治疗的有关资料作一综述。1 临床治疗1 .1 毫针  近年来 ,毫针治疗乳腺增生病大多遵循陕西中医学院的方法 ,以胸背组穴为主 ,在选穴配穴方面有学者[1] 采用针刺“乳腺背俞穴”的方法治疗3 0例 ,显效 1 0例。…  相似文献   

17.
乳腺增生是中年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据资料普查 ,发病率为 8%~ 2 0 % ,其癌变率为 3%~ 10 % ,该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从 1995年~ 2 0 0 2年 ,我们共收治病人 36例 ,采用针灸按摩治疗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36例病例中 ,年龄 16~ 6 4岁 ,其中 30~ 4 0岁者2 7例 ,占 75 %。病程最短者 4d ,最长者 2 1年 ,以 1~ 5年者为多。伴发盆腔炎者 14例 ,痛经者 6例 ,子宫内膜异位者 2例 ,性情急躁易怒者 2 5例 ,双侧者 32例 ,单侧者 4例。根据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郁、肝火、肝肾阴虚、气血两虚 4型。临床以肝郁型多见 ,2 9例 ,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气郁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逍遥散加减治疗.结果 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治疗气郁型乳腺增生病总有效率优于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以化痰散瘀为核心、综合调理脏腑的"开郁散结颗粒"辨证论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36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辨证分型,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法,按2∶1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开郁散结颗粒和安慰剂,8周为1个疗程,观察疾病疗效、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比较组间差异。结果:治疗8周、停药8周比治疗前疾病疗效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治疗8周比治疗4周在病情改善率及反复率上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治疗8周后,开郁散结颗粒对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疗效优于安慰剂,且疗效持久,反复率低,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