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杨卓欣教授治疗失眠症的用药规律并传承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杨卓欣教授在临床上治疗失眠症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0.0软件与Celementine12.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高频药物功效归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收录处方104首,涉及药物合计84种,使用总频数达1 398次;使用频次≥20的药物有22味,其中频次较高的前5位分别是炙甘草、陈皮、酸枣仁、当归、白术。高频药物功效归类分析前5位为补虚药、理气药、安神药、收涩药、利水渗湿药,关联规则分析得到2味以上药物组合27对。结论:杨卓欣教授善于从脏腑理论出发治疗失眠症,立足于脾、心,以益气健脾、养血安神为大法,临证常以归脾汤为基础方进行化裁,随症辅以疏肝理气药、滋补肝肾药、活血化瘀药等。  相似文献   

2.
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收集 1 990~ 1 999年的有关资料 ,筛选出中药复方 4 7首 ,进行分类 ,再对出现较高频率的中药进行量化处理 ,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探讨。1 复方中药的类别分析  选方以雷载权主编的《中药学》为依据 ,进行分类统计 ,书中未收载的中草药列为其他类。复方共使用中药85种 ,其类别种数和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 ,结果如下 :活血化瘀药 1 2种 ( 1 4 .1 2 % ) ,清热药 1 0种 ( 1 1 .77% ) ,补气药、止咳化痰药、理气药各 8种 (各占 9.4 1 % ) ,利水渗湿药 6种 ( 7.0 6 % ) ,补阴药 5种 ( 5 .88% ) ,解表药、祛风湿药各 4种 (各占 4 .71 % )…  相似文献   

3.
复方中药治疗高脂血症用药规律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良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6):260-261
高脂血症多发于中老年人,是引发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原因之一。为探究中医药防治高脂血症(HLP)的用药规律,笔者收集1980~1996年的有关资料,筛选出中药复方47首,进行分类,再对出现较高频率的中药进行量化处理,并进行以下几方面的分析探讨。1复方中药的...  相似文献   

4.
王佳君  胡华  陈莎  钟捷 《中医研究》2011,24(3):57-60
周德生教授是湖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二十余年,治  相似文献   

5.
尿路结石用药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查阅了10篇有关中药对于尿路结石治疗的文献,根据其用药规律,从中可以看出某些药物为治疗尿路结石所首选,对于指导临床用药有一定意义。孙思润等’“用通淋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石苇、冬葵子、川牛膝、车前子、滑石、王不留行)治疗尿路结石60例,总有效率91.7%。胡浩等[2]用三金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石苇、车前于、茯苓、扁蓄、白芍、桃仁、白茅根、大黄)配合推按运经仪治疗泌尿系结石97例,总有效率96.8%。林强等则应用体外碎石配合自拟益肾排石汤(金钱草、海金砂、车前子、冬葵子、石苇、木通、白茅根、泽…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3月31日采用中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组成剂量明确的方剂,建立Excel数据库,录入古今医案云平台(V2.4.3),进行中药用药频次、功效、四气、五味、归经、药物组合频次、关联规则及层次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201篇,共215首方剂,256味中药,中药频次排名前3位的为川芎、全蝎、白芍;功效以祛风止痛、攻毒散结、息风镇痉为主;四气以温、平为主;五味以辛、甘、苦为主;多归肝、肺、脾经。高频药物组合为全蝎-川芎、白芷-川芎、蜈蚣-全蝎;关联分析得出关联规则5条,中药聚类分析得出聚类组合6组。结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中药主要功效为祛风止痛、攻毒散结、息风镇痉,并根据兼证不同,佐以清热泻火、平肝潜阳等。  相似文献   

7.
脾胃用药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治疗脂肪肝的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正在迅速增加.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脂肪肝的药物就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对脂肪肝的治疗西医多应用降脂药物,但不少药物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疗程较长,效果不够理想,应用不当还会损伤肝脏,加重病情.大量研究表明,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独特的疗效,其具有作用广泛,效果稳定,使用安全,副作用小,适宜长期服用,深受患者欢迎,具有广阔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及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8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104例)和对照组(104例)。2组患者均常规应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的中药用药规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 19%),显著高于对照组(73. 08%),P 0. 05。观察组104例患者共使用到的中药有155种,总用药次数达到了1560次,其中使用最多的主要是生地黄、黄芪、茯苓、麦冬、红参、山萸肉、山药、知母、葛根。结论中医治疗糖尿病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中医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其用药主要以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功效的甘寒类、苦寒类中药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以“痛风性关节炎”为关键词,“中医治疗”、“中医药治疗”为副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2000年1月至2013年5月的数据,最终经筛选后实际进行分析文献56篇,对其进行用药规律的初步归纳和统计分析。结果:56篇痛风性关节炎中医治疗的文献中共用中药845味,使用频次前10位的中药分别为土茯芩、牛膝、薏苡仁、黄柏、苍术、萆薜、车前子、威灵仙、泽泻、丹参。使用频率高的方剂为四妙散加减、苹薜渗湿汤加减、白虎加苍术汤加减、宣痹汤加减、痛风汤及当归拈痛汤加减等。结论: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治疗以泄浊利湿、通络止痛为主,同时要兼顾健脾之运化。  相似文献   

11.
12.
袁海波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他从事中医研究和诊疗工作50余年,擅长运用中医药理论防治心脏及其相关脏腑疾患,在心病的诊疗上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显著的临床疗效,尤其在胸痹心痛病的治疗上有其独特的用药思路。袁老认为胸痹心痛病多属心脏阴阳气血亏损,肺、脾、肝、肾功能失调,复因血瘀、痰湿、阴寒损伤,致使气血运行障碍,心气受损,心血失养,心脉痹阻。其实质是"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挖掘袁红霞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探索名中医经验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袁红霞治疗慢性胃炎典型医案272例,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统计方法分析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136种中药中,使用率大于35%的8味药中有甘草、砂仁、白芍、柴胡、黄连、百合、丹参、元胡,酸甘化阴、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配伍是最为常见的药物组合,芍药甘草汤、丹参饮、半夏泻心汤是袁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方药。结论:袁教授治疗慢性胃炎采用调畅气机、补虚泻实、和化阴阳的治疗思想,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性早熟配伍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初步总结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的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检索1979-2007年中医辨证治疗性早熟相关文献,提取证候类型、辨证用药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性早熟辨证以阴虚火旺型最多见,治疗以滋阴降火为主,常与温里药、理气药、活血药和养阴药组合配伍;复方的使用以知柏地黄丸为主。结论:辨证治疗性早熟用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多在主方、主药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本证型病机特点,适当配伍其他类药物或使其兼顾病机更加广泛,充分体现了中医治病从整体出发,重视辨证论治的思想。  相似文献   

15.
16.
血证的病情比较复杂,针对火热熏灼、气机逆乱、气虚不摄、瘀血留滞等主要病理改变,其治疗原则应主要遵循治火、治气、治血3个方面进行选方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中药外治法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及组方特点。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WANFANG DATA)建库至2021年6月收录的中药外治法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中药处方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109篇文献,109首中药处方,涉及中药127味,总用药频次为908次,使用频率>5%的有5类,由高到低分别为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补虚药、解表药、清热药;单味中药频次>20次的有12味,分别为桂枝、红花、黄芪、川芎、当归、鸡血藤、赤芍、威灵仙、丹参、伸筋草、熟附子和艾叶;按性味分析,平、温、寒性药较多,辛、甘、苦味药多见,归经多入肝、心、脾、肾及肺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红花-桂枝是支持度最高的药对。通过对频次>20次的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2大类。结论:中药外治法治疗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用药多以益气养血、活血通络为主,多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及桃红四物汤化裁。  相似文献   

18.
综合疗法治疗失眠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科采用耳穴压籽法、针刺疗法及中药内服综合方法治疗 10 0例失眠患者 ,疗效满意 ,现小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0 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例 ,其中男性 13例 ,女性 87例 ;年龄最小 19岁 ,最大 74岁 ;病程最长 30年 ,最短半年。1.2 临床诊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标准”及卫生部制定“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2 .1 有失眠的典型症状 入睡困难 ,时常觉醒 ,睡而不稳或醒后不能再睡 ;晨醒过早 ;夜不能入睡 ,白天昏沉欲睡 ;睡眠不足 5小时。1.2 .2 有反复发作史。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复方治疗癌性疼痛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医药复方治疗癌痛文献的分析,发现治疗癌痛的内服药主要集中于补虚、通络的药物,而外用药主要集中于逐瘀、通络、开窍的药物,说明整体不荣、局部不通是癌性疼痛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组方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在中国知网、维普网、读秀、万方医学网等数据库中搜索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有关中医药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文章,甄选后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每一种药物的应用频率及用药规律.结果:共获取15篇文献,涉及57味中药,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