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4月~2009年3月收治的110例SLE患者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以激素治疗为主,观察组在激素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4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在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少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狼疮平联合激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给予口服狼疮平加减的中药煎剂,同时维持患者就诊时的激素用量,1个月内逐渐停用激素.对照组30例,给予口服强的松和硫唑嘌呤,所有患者观察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狼疮平是治疗SLE的有效方剂,与激素合用能加快激素减量速度,减轻激素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可累及多脏器、多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既往研究表明阴虚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及病情进展的重要病因病机,与此同时近年来从阴虚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的客观结果表明滋阴法结合清热、补肾、益气、活血等不同治则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仅疗效确切还有利于激素的撤减和减轻激素引起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系统性红斑狼疮(以下简称SLE)是一种具有多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患,中医辨证属于痹病范畴。1997年4月~2000年11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SLE3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例,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AM)1982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并排除其它免疫性结缔组织疾病,全部病例均确诊为SLE。患者就诊时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31例;年龄最小17  相似文献   

5.
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31例,疗效较好,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1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例,女29例,年龄20~49岁;病程1~5年。其中,发热28例,面部蝶形红斑11例,关节肿瘤27例,口腔溃疡7例,光过敏7例。蛋白尿17例,血尿14例,管型尿7例,血尿素氮增高8例。血色素降低15例,白细胞减少9例,血小板降低5例,血沉增快26例,γ球蛋白增高27例,抗核抗体(ANA)阳性28例,LE细胞阳性17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8例,血C3补体降低21例。2 治疗方法2.1 中医辨证施治 基本方:生地30g,玄参15,白茅根30g,金银花30g,连翘15g,丹皮10g,赤芍1…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诗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3):618-61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SLE缓解期患者58例,分为试验组30例,使用激素的同时以多种中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对照组28例,单纯应用西药治疗,评价2组疗效。结果试验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χ2=11.361,χ2=13.456,P均<0.01),生化酶学改善情况也优于对照组(t=14.6,P<0.01),且无毒副作用。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安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增效减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激素治疗SL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副作用或并发症的防治作用。[方法]212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123例)和西药组(89例),西药组以激素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基础上结合中医解毒祛瘀滋阴法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个月,并对西药组16例、中西结合组25例随访观察2年。观察主要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指标变化,对比总结临床疗效,并统计激素用量、副作用发生率和劳动力恢复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副作用及并发症方面,中西结合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11.38%、30.08%和92.68%)均显著高于西药组(分别为5.62%、22.47%和86.52%)(P〈0.05),且在改善发热、红斑、口腔溃疡、脱发、关节痛、光过敏、雷诺现象、月经失调、肾脏病变、神经系统异常等临床表现和白细胞、血小板、血沉、血红蛋白、抗ds-DNA阳性率、IgG、补体C3等实验室指标方面均显著优于西药组(分别为P〈0.05或P〈0.01)。中西结合组治疗后强的松日用量(12.8±7.6mg)显著低于西药组(21.6±12.5mg)(P〈0.05),单例6个月治疗中强的松总量也显著低于西药组(P〈0.01)。中西医结合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或柯兴氏征、骨质疏松、痤疮或多毛等皮肤症状、失眠或抑郁等情绪异常、继发真菌或病毒感染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显著低于西药组,家务劳动恢复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随访两年比较,中西结合组家务劳动和正常劳动的恢复率均显著高于西药组(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既能提高其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减轻激素用量,又能有效降低各种副作用或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劳动力的恢复,且治疗时间越长综合疗效越显著。因此值得SLE患者长期使用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狼疮平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蔡得雨   《中国医学工程》2014,(7):100-100
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辩证施治。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89.4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1.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病情,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吴云根 《中外医疗》2011,30(27):67-67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给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我院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中西医给合治疗)和对照组37例(西医常规治疗),对2组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2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疗效明显,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SLE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治疗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两组连续治疗6个月后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6月后,两组SLE病情活动指数(SLE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积分(3.62±2.02)低于对照组(6.42±2.19),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强的松平均每日维持量为(10.69±4.91)mg,撤减量优于对照组(19.16±7.06)mg,差异有显著性(P<0.05);SLE血瘀证症状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改善SLE血瘀证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当于中医红蝴蝶疮,病位在血脉,病机以阴虚血热、脉络痹阻、瘀毒互结为特点,以阴虚为本,热、毒、瘀为标。治疗当病证结合,以养阴清热、解毒化瘀为总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复方“自身清”对轻中度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女性患者病情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轻中度SLE患者随机分为复方自身清结合激素以及硫酸羟氯喹组(治疗组)和单纯西药组(对照组),从临床证候、活动积分、临床疗效性指标等方面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病情活动积分、改善疗效性实验室指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激素撤减量以及平均日激素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副作用失眠的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自身清结合激素和硫酸羟氯喹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气阴两虚、热毒内扰的症状,如红斑、口疮、关节肌肉疼痛、目涩咽干、脱发、神疲乏力等;提高临床疗效,改善各项免疫指标,如可以明显降低抗ds—DNA抗体,升高补体C3和C4,有助于缓解和改善病情,并且安全可靠,对患者的血尿常规、血小板以及肝肾功能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撤减激素,稳定病情,并可减少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为自身免疫性疾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状态,现代医学以皮质激素联合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有许多患者使用该类药物治疗副作用严重.中医药则侧重于整体调节,对于重建免疫功能自稳状态有良好的作用,协同应用还可减少激素的副作用、增强临床疗效,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从患者体质、中医辨证、治疗以及基因组学研究四个方面对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在基因水平上的研究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防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领域内的应用前景进行思考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SLE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结合组(30例)和西药组(30例)。西药组以激素、免疫抑制剂为主,中西结合组在激素、免疫抑制剂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方药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3个月。主要观察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指标变化。结果与结论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32例SLE患者治疗前后的甲襞微循环检查,采用田牛等报道的加权积分法分析,并进行有关统计学(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发现:中西结合组(20例),与对照组(西药组12例)两者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前者比后者改善更明显(P<0.05~P<0.01),表明中西结合治疗对SLE患者微循环改善有明显帮助。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加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降低误诊率。方法 对8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表现、误诊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85例中24例(28.2%)误诊。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多样,早期症状不典型,误诊率高,误诊时间长短不一。临床医师应加深对本病的认识,通过对各种临床表现的综合分析和完善的实验室检查,可以降低本病的误诊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范永升教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合并妊娠的临床用药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SLE妊娠的规律。[方法]通过报道1例SLE患者备孕期,妊娠早、中、晚期以及产后期的临床表现和诊治过程,分析其所处妊娠不同阶段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用药规律,总结范永升教授治疗SLE合并妊娠的临床用药经验。[结果]该例育龄期患者SLE患病多年,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备孕期患者肝脾不和,予疏肝健脾治疗后成功妊娠。妊娠早期患者出现先兆流产,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滋阴清热、疏肝健脾、和胃安胎;妊娠中期皮疹复发,予疏风清热、养血安胎为治;妊娠晚期胎水肿满,经健脾利水、疏风清热安胎等治疗后患者顺利分娩。产后瘀血阻滞,以养血祛瘀、调和肝脾为治。[结论]SLE合并妊娠属于高危妊娠,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可稳定SLE病情,还可以有效改善妊娠结局。SLE患者围妊娠期中医病因病机复杂,临床治疗需病证结合,辨证论治,随证治之。  相似文献   

20.
邹永红  陈志成  方毅敏 《医学综述》2009,15(15):2376-2378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5例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在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前均长期服用激素。血清白蛋白下降6例(6/15),低钠低氯血症6例(6/15),蛋白尿12例(12/15)。脑脊液压力升高9例(9/15),蛋白定量升高15例(15/15),糖降低14例(14/15),氯化物降低13例(13/15),白细胞计数升高13例(13/15)。腺苷脱氨酶定量升高7例(7/10),ATA-IgG阳性5例(5/15),聚合酶链反应阳性2例(2/8),抗酸杆菌涂片阳性0例(0/15),抗酸杆菌培养阳性2例(2/15)。结论脑脊液中发现抗酸杆菌是确诊SLE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可靠依据,但阳性率低。对无病原微生物证据的SLE患者是否合并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